昨天有一則留言是這樣,同樣的,為了保護他的隱私,怕他被其他不理性的人攻擊,所以我把他的留言先刪除,這樣可以讓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是誰,但把他的留言留下來,在網路發表內容,你一定會獲得粉絲,就算是再瘋狂的言論還是再可怕的內容,比如什麼白人種族主義這種社團可能都有幾萬人在裡面,覺得白人就是讚,其他民族都是屎。
所以批評我們理性的內容,我們一定虛心接受,但為了保護當事人不被其他支持我們的粉絲有時候攻擊,所以我認為如果我要回應這個留言,就會直接刪除,然後把內容完整留下。
問題如下:
線癡大您好, 一、謝謝您願意分享您的投資知識與實務操作,那真的是很珍貴的資訊,非常感謝。 二、冷大請助理把負面無建設性留言刪除是很好的做法,看那些實在是浪費時間又影響心情,而隨著年紀增長,越感覺時間寶貴。 三、其實我對您的文章有些失望,但可能是我期待過高吧。您在過年前「20200114總統大選後,台股該如何布局?」中列出了好幾支跌深的個股,問說能否看出潛力設,並說「所以從此我把技術面當成一種輔助,財務與總體經濟才是根本」。我覺得那句話真的給我了希望,因為我想學的,就是想用冷大所教的來找出投資的標的。但看到您「20200204鼠年發大財,哪兩檔股票可能將風雲變色?」的文章,裡面敘述看好個股的文字,我感覺很像在看經財雜誌或新聞。比如說您所選的美餐ky(85度c),性質相類的還有瓦城跟王品等,如果上網找一下,一定也可以找出看好或看壞的相關分析,但到底要如何判斷呢?我想這才是冷投的讀者真正想學習的。
他提到的這篇文章是線癡發的:
【線痴台股專欄】總統大選後,台股該如何佈局?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1/20200114TW-STOCK.html
線癡說了話:所以從此我把技術面當成一種輔助,財務與總體經濟才是根本。
因為基本上線癡所學的所有財務知識與總體經濟的知識,可以說沒有9成也有8成都是我告訴他的,因為他以前的操作我們當時在互相討論時,最大的盲點就是每次他遇到了個股大跌還是大漲,在以前我推薦過很多次的書<投資者思維>裡面比較簡單的總結
交易就是兩種模式,第一種就是順勢交易簡稱追高,第二種就是逆勢交易簡稱抄底。
說穿了交易就是這兩種,你可以看到這次線癡在那次的線圖文裡面,全都是一直在破底的股票,但他卻從中賺到了錢,那你覺得他是仰賴什麼才敢在這種媒體大恐慌的環境進場,如果你只看免費文,你就會覺得,就不過運氣好而已,實際上如果你記憶力夠好,線癡在年前的所有股票全部清場,光是這一個交易就非常的高竿。
要記得年後疫情就已經反映了,從網路數據之前也解析過,疫情是從2020年的1月21日爆發的,線癡一定不可能知道會爆發疫情,他又不是神,但他很好的吸收了風險的經驗,在年前全數出清個股,這是經濟學中會提到的風險中的風險意識,為什麼很多人長期投資都賺不了錢,因為他沒有風險意識,在高點的時候還拼命加碼或者不減碼,低點的時候不敢加碼,所以該賣的時候沒出手,該買的時候也沒出手,導致績效差,甚至如果精算,比存在銀行的報酬還差,而財務的知識與總體經濟的知識,最簡單說可以分成兩個面向
投資之前,你一定要先理解整個大環境,現在的利率與資金和通膨以及經濟情勢,這個你都不懂,怎麼知道接下來是會漲還是會跌? 多數人就在那邊傻傻看媒體,比如這次疫情非常恐慌,光看新聞的話早就嚇死了,結果上證指數開盤如果看收盤價第一天就是低點。
如果看盤中價,2月4日出現了一個超級好的抄底機會,2月3日是我難得在最後尾盤的時間發的文,當時我是這麼說的:
在2019年的2月25日,006207的長紅突破關鍵點的低點在21.52元,這個位置以下會是我認為可以開始逐步抄底滬深300的機會,不過今天港股陸股低接買盤以及北向資金,抄底陸股都非常強勁,所以讓我懷疑這個位置真的能到嗎? 就這次的角度我可能考慮先拆2成的資金,今天就進場,剩下的資金晚點再視機會,逐步抄底。隔天006207那天成交值9471萬,我再度進場,不過我就沒說了,那天我的看法從現在來驗證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幾乎是買到最底部的滬深300,另外也謝謝那天有一位好朋友來提醒我們元大滬深300的問題,元大滬深300並不適合作為追蹤滬深300的槓桿型ETF,一來是他自己槓桿型就有追蹤誤差,這個問題之前已經講過了,另外一個是指數成分也不是正統的滬深300,採用合成複製法。
可以參考下面這一篇
【槓桿型ETF】槓桿型ETF一次理解,槓桿型ETF有什麼風險?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p/leveraged-etf.html
所以結論就是,在投資前總體經濟的環境第一,因為有健康的環境才能孕育大行情!
接著是個股的財務,這一年多來其實對於財務面,如果你有志於投資美股,我認為財務面會越來越不重要,因為美股更仰賴總體經濟的能力,因為它包含了幾乎全球GDP的25%左右,而陸股投資個股過於困難,且陸股過去有些公司在財報連現金項目都可以造假,所以意義也會比較小。
但財務面可以確保我們看懂更多總體經濟看不到的東西,比如就只看蘋果財報甚至可以了解整個台灣蘋果供應鏈有沒有機會受惠於蘋果更好的生意,畢竟蘋果才是源頭,他硬體生意轉好,蘋果供應鏈才有機會做更多生意,蘋果是老大,台灣的供應鏈是老二。
繞回來談線癡的這篇文章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2/20200204tw-STOCK.html
留言提到美食的基本面分析有點薄弱,美食與瓦城與王品是類似但為什麼選擇美食沒有說,實際上如果你希望線癡比較這三點也可以留言發問,這就是一個可以溝通討論的地方。
不過就我的觀點,其實最有投資價值的原因就在於美食的市值最大,美食今天的市值還有179億,王品只有52.8億,瓦城也只有59.4億,所以通常第一點選最大會比較優先,接著是王品與瓦城的股價在過去一年,其實都震盪不大,但美食-KY過去一年股價大幅修正了56%,又再這次疫情恐慌中重挫三根跌停板,王品兩根,瓦城一根,三家股票中也唯有美食外資連續買進數日,其他兩家外資反而是賣多於買。
你可以去思考為什麼外資跟線癡的操作策略一致,他們想的跟你有沒有一樣?
另外雖然王品、瓦城、美食都在大陸有經營餐飲,但美食是三家中唯一在美國也有經營的,2018年的8月蔡英文總統甚至一度到美國的85度C去參觀,市場其實現在對美食的想像力全部都不是在中國大陸,反而是美國,這是王品與瓦城通通不具備的條件。
這些基本面的討論如果你喜歡以及想要擴大只要留言線癡有看到就有機會或者我都可以跟你討論我們的看法,不保證正確,但至少可以給你一些觀點,至於財務分析的部分,為什麼我很猶豫要全面得把它拿出來討論?
原因在於雖然財務文的內容是從來不報股票,我們也可以直接公開拿出來用在個股上,但這就會侵害到那些購買財務文內容的贊助好友的權益,所以線癡也曾問過我,所以變成討論產業是可行,就不再把這些財務文的內容直接套入,反而是讓有購買財務文的好朋友自己用這些知識自己去實戰練習。
另外是有些股票本身法人與主力就是特別喜歡,線癡的選股中為什麼選那些也有這一部份的因素,所以綜觀為什麼他在過年前出清股票,考量了總體的風險,在過年後抄底有他技術面與基期的考量和比較過法人的操作以及題材和主力對於個股的介入程度,所以其實買股票真的要考慮的事情遠遠比你想得多很多很多。
即便是這樣交易久的人自己也都會有些盤感,特別是個股交易,我對個股交易和台股的投資是越來越少,台灣賺到的錢有機會我就換成美元投資美股居多,台股有時候線癡看到不錯的機會我就跟著他買買賣賣而已,過去每個人也都知道,我們喜歡買在成交值低,市場不熱絡,我相信隨著線癡的名聲越來越大,消息又完全免費,只要一買法人圈甚至有錢的中實戶都會注意到他報的股票,所以你更不要隨便追高。
只會讓你自己受傷,沒看到過去就過去了,當作學習就好,這些法則我們過去也都一再提醒,因為線癡還在緩和情緒,今天剩下的功課就由我幫他做完但另外發一篇,所以部分不能回答的問題通常都是有使用到了部分付費文的知識,有利益上的衝突懇請見諒,你當然也可以自己去學習財務知識,但由冷血投資整理出的財務知識與總體經濟強處是我們結合很多免費的資源直接帶你用最快的方式學習和理解關鍵問題,然後希望你可以很快速地套用在你的投資上。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