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今日選股(日)-韓國出口創33年最大跌幅,超強美元,崩解的出口


 韓國央行在上週公布GDP淨出口表現
淨出口的季增率出現33年來最大的跌幅


又來了
你又看到了
你要對1985-1990這段時間非常敏感
因為這就是當年瘋狂大行情的複製
33年前是1985年
又是雷根後期到老布希執政初期的時候
1987美股黑色星期五
1990年台灣12682點崩盤
美元指數已經來到89元
就表示美元非常非常地弱
以歐元來看
1.2美元兌1歐元是歐元的生命線
因為在這個位置表示歐元過於強勢
只要這個位置一過
歐元區就有區開始會出現問題
別體質弱的國家
如希臘、西班牙、義大利的出口就會出現非常大的壓力
麥當勞在上週已經開始反映台灣的通膨壓力
麥脆雞從100元上漲到104元上漲4%
經典配餐薯條加飲料 46漲到50元 上漲8%
清爽配餐沙拉家飲料 46漲到50元 上漲8%
調降的則有黃金起司豬排堡
其實這是一則很聰明的策略
因為基本上你去麥當勞點過餐就知道
你一定是點套餐而且通常都是點薯條+飲料
薯條加飲料調漲4元了,所以點黃金起司豬排堡套餐
只是沒漲價而已
因為你也不可能單點
但點其他套餐就全部都漲4元



在1980年代
當時的口號是日本第一
1979年哈佛大學的教授Ezra Vogel的名書-日本第一
後來日本發生什麼事
你都想起來了股市狂漲然後升息之後發生硬著陸
花了三十幾年在修復資產負債表

恭喜
台灣在未來的三年槓桿過高的投資客也要類似的路了
他們會在他的有生之年會有還都還不完的貸款
台灣股市的泡沫還好
實際上台灣的泡沫不在股市
因為台灣最大市值的企業是台積電
幾乎都外資持有
要泡沫崩盤也虧不到台灣人
但房市泡沫就不得了
且因為很多人不懂資產負債表公式的威力
只要熱錢進到台灣
台灣的通膨壓力一來升息壓力就來了
而假設不升息
你日子也難過了
因為物價會像麥當勞這樣
不停的漲價一漲就漲8%
你的荷包就越來越薄

我建議你每個月把你自己的收費都記錄起來
且盡量都買差不多的東西
計算一下各種物價的漲跌幅
計算物價漲幅外
你還要記一下買東西的規格
像很多人買東西你只計價格
比方我買洋芋片
一樣是品課我還會看幾公克
像是洗髮精幾CC我也會紀錄
這才是真的沒被坑
你算一算就知道了
算這幹嘛
當然不是沒錢
而是在算物價上漲多少
這是屬於你個人的物價指數
只要你算得夠久夠長
就能慢慢感受到真正的物價
做這項紀錄就是讓你慢慢感受

一個東西多少能買
一個東西多少不能買
買股票也是這樣
一間公司多少能買多少不能買
你看久大概就知道了




  • 留言者: edward9751
  • Email:
  • 網址: http://edward9751.pixnet.net/blog
  • 日期: 2018-01-28 14:35:32
有看到一篇文章。好像也有點道理。提供參考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8/01/27/848332.html


版主回覆:(01/28/2018 02:41:19 PM)

這不是什麼新聞了,這就是當年2009年一堆媒體看衰的翻版,當時的美元跟股市就像現在一樣,後來在經歷了一年2010年,到了2011年美元信評崩潰,全球股市大修正,台股也大崩盤短短四天大跌1500點,對很多人來說覺得很新鮮是因為在這個市場還不夠久,不過長期來說即便這些企業甩賣當地資產換回美元回國,關鍵還是美國的生產力能不能進一步突破,創造如2007年的行動通訊革命,現在看起來AI革命可能會是比較類似的一塊,但還沒看到比較完整的產品,alphaGO能運用的層面太少,且比較多偏重的是電腦記憶而選擇的部分,而不是真正的智能。





  • 留言者: waynechen1990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8-02-02 12:14:10
上一篇文章看完後覺得有點疑義
看到同網站另一篇文章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8/02/02/848800.html



版主回覆:(02/02/2018 12:24:34 PM)

這文章的假設是川普說的他預估的數字是正確的,問題要回到美國又不是全部都是賣中國人民幣,還有其他國家的資產例如歐元等等,所以這作者沒搞清楚的是把美國企業的佈局以為只有在大陸市場,事實上多數美國企業的現金都是放在荷蘭或者愛爾蘭等低稅率的國家,即便是中國大陸的人民幣,也是能透過場外交易轉賣,或者就講一個最簡單的,在大陸買比特幣假設是美國公司用人民幣跟大陸賣方A買,然後拿這比特幣再到美國用美元賣給B,這樣不就達成資本外移的作用了?

類似這種場外交易不透過官方的,就我所知的就有七八種,在這邊就不一一說明了,只能說作者對場外交易的認識實在太少了。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