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3今日選股(五)-狙擊香港又來了,黃金將成2018商品寵兒?

昨天因為私事比較忙碌
所以又暫停發文一次
昨天其實外資的籌碼出現偏空的發展
期貨空單與選擇權有減碼多單
並且在選擇權做避險的力度也加大
加上連兩天都是賣超台股

雖然指數目前看起來還是非常強
甚至市場上還一堆散戶在PTT或者各大論壇
都在討論定存金融股、定期定額買ETF等
這恰巧就是一種多頭竭盡的象徵
你有聽過3955有人在定存股嗎?
上一波定存股熱潮恰巧就在2017年的10月
在10月定存股來到最高的討論熱度
結果2月份崩盤照理是買進定存股最好的時機
定存股的討論熱度大幅下降來到75
台灣散戶定存股票是有漲有存
大跌不存






第一季的交易人數已經來到216萬人
台灣新世代的小朋友一年出生人數約莫20萬
算大學出社會22
約莫有440萬這些人還沒有辦法買股票
2300 - 440 = 1860萬人
已經超過了10%的台灣人口在交易台股
這還不要算那些非直接交易
例如買進保險、基金的間接投資人
甚至都不要忘記勞保基金、國民年金
也有政府高額的資金在股市交易
從上面那張圖來看
4月的預估值又準備突破去年10月的新高了
股市一堆人準備幫主力定存股票
現在只要市場的主力開始出貨
一定又會有很多散戶覺得很便宜又會繼續定存
就造成籌碼更加混亂
而通常散戶持股大跌到20%甚至50%
就受不了了
為什麼這些人容易追高殺低
因為他們看不懂價值
甚至很多人只會抱著殖利率
一本財報
根本念都念不懂也看不懂產業趨勢
只知道公司會發股利就是好公司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公司可以跟銀行借錢弄進資金池以後
再把借來的錢發給你
看到市場在11000點談長期投資就覺得無言以對
超級債王岡拉克看美股認為去年是股市風險收窄最大的一年
隨便投資都能賺大錢
正因為這樣
現在10年美債的殖利率來到2.63%以上
就會讓美股繼續修正
美股在3/22的一根黑K後
現在道瓊再24526與23644區間震盪
昨天美股還沒突破強區間24483
黃金在岡拉克的喊多下
4月11號強突破突破區間後
因為受到那天聯準會會議紀錄認為今年還會再升息2次
也就是現在官方的說法
美國今年會升息三次
第二次會落在6月的機會大約有8成左右
9月升息的機率並不高只有3成多
現在美元很奇怪的地方就在FED一方面縮表
另一方面升息

按照理論上
如果是其他國家外匯指數早就漲爆了
這去年也說過
最主要就是美國的國債繼續增加
特別在減稅後支出還是難以下降
貿易逆差又難以緩解
美元的購買力越來越差
為什麼現在台幣整天都在29元
台幣現在強的不得

那相對於世界都還在QE即便要縮表和升息循環
但碰上了川普的債務擴張太快
且全球的金融風險隨著高槓桿在堆積
所以油價一再突破新高
去年你會做的人有看懂
至少有兩個行情你可以賺到一個大波段
一個是石油、另外一個是人民幣
這兩個在去年我都提到過
今年隨著地緣政治和美元購買力的持續衰退
港幣來到弱區間後

下一個商品很可能就是黃金
岡拉克已經看到1500元以上
現在黃金在1375是一個關鍵價位
突破站上以後
看到1500就不是問題
為什麼昨天比特幣忽然噴出
據傳很多俄羅斯富豪賣出美元大量買進比特幣
避免敘利亞的地緣政治風險

可以看出比特幣在這時候出現了類黃金的性質
之前我們一直把比特幣定義成風險資產
但當出現有地緣政治
忽然比特幣在有些有錢人手上
又變成避險資產
這種有趣的雙向性質
實在很少在過去的商品看到這種雙向性質
可能把美元當成商品會比較類似這樣的性質
但美元會遇到發行容易的特徵
但比特幣比起美元因為發行量被區塊鏈控制
比起美元的發行量更好
在香港金管局開始出手調整弱區間
這個議題之前我們提過
也就是索羅斯的交易邏輯
因為港幣與美元的聯繫制度
為了保證港幣與美元的兌換
導致大家賣出港幣買進美元
在香港就遇到這種美元與港幣利差的問題
現在香港的利率調升最快也要到下半年
等於從現在到6月底
當港幣被迫跟隨美元利息來對抗貶值
這問題就跟日圓一模一樣但日圓卻沒有港幣聯繫匯率的問題
因為港幣與美元利差增加
就會有人去借港幣來買美元做利差套利
一般來說做利差套利會遇到匯率問題
比如台灣人很愛的南非幣
散戶都貪圖南非幣的高利息10幾%
但南非幣的匯率暴跌
等於你這些利息都被吃掉
玩得跟那種直銷老鼠會有夠像
給你20%的年利息
你貪他的利息
他貪你的本金

但為什麼香港與美元這種利差套利可以做
因為港幣有聯繫制度
會保證一個區間換給你
所以即便在香港這個套利交易旺盛的狀況下
美元還是這麼強不起來
但金管局的儲備能撐多久

香港的血腥味已經出現了
1998年索羅斯在香港跟金管局血戰
在97年亞洲金融風暴
跟現在的亞洲實在也差不了太多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說過
主因發生就是全要素生產率過低
講白話一點就是這些國家的資產膨脹
靠的不是技術、不是創意、不是商業模式
也不是靠文化輸出
靠的全是金融槓桿

97年的7月港幣因為被大量瘋狂的拋售
就前面那個邏輯
因為利差交易可行
瘋狂的借港幣拋售換美元來做利差套利
所以你應該也要了解
很多台商早就玩了不知道十幾年的台幣人民幣套利
在台灣因為利息被央行搞得很低
除了害的台灣房地產被炒作嚴重
另外有的台商就借台幣去換人民幣
因為人民幣與台幣之間有利差
當時台商在大陸都可以借出10%以上
在台灣利息只要3%
等於空間就有7%
另外因為大陸成長快速人民幣也持續升值
等於兩頭賺
在97年跟現在的香港其實快沒兩樣了
金管局要對抗利差套利
就是靠收斂利差來解決這問題
但因為香港的資金太旺盛
熱錢實在太多
當你不是隨著市場狀況升息
就導致港股跟市場資金被迫硬著陸
無論房地產市場和股市都出現快速升息的預期心理
那是台灣的外匯管制嚴重
否則你試試看台幣一年升息個1%
一堆房地產投機客保證要吐血自殺了
當避險基金攻擊港幣
最重要都是在攻擊港股期貨
因為市場會預期港幣大跌利率走高
就不利於股市資金與資產泡沫
股市就必然大跌
在索羅斯反覆攻擊香港一年以後
其實已經在港股撈了非常多的錢
98年的8月(又是八月....八月真的很恐怖)
最後是怎麼擊敗索羅斯的?
不可思議的是拿出香港的外匯存底來抵禦
台灣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什麼是外匯存底
以為是中央銀行賺來的錢
這觀念完全是錯誤
被存這個字給誤導了
外匯存底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是負債的一種
為什麼有外匯存底
當比方說台積電跟intel做生意
因為雙方約定的是美元交易
台積電賺了50億的美元
因為在台灣你要付給員工薪水
可能需要5億
或者需要蓋廠房要25億的台幣
就用市場匯率把美元換成30億的台幣
假設市場利率現在是1美元兌30台幣
那就是用1億美元拿來換30億台幣
這時候央行就多出了1億美元
然後發給你30億台幣
但這筆錢央行是負債
因為這錢本來就不是他的
而是台積電的
只是作為貨幣交換而已
但為什麼是央行資產可以拿去買美債做投資?
因為負債本來就是資產的一種

資產負債表的公式是
資產 = 負債+股東權益
很多人根本就連基本的知識都不具備
就整天把外匯存底當作銀行的錢
銀行的錢幾乎有90%都不是自己的
都是存戶借給他的
你以為銀行是很了不起的大企業家嗎
不過就是左手換右手的幾乎無門檻的行為
正因為這種行為太簡單
很容易就能吸到錢
所以才弄一堆法規來規範
怕你把存戶的錢吸一吸就跑路了
講到這邊
最後香港政府拿出了這些負債一搏
可以說如果最後真的被索羅斯玩掛了香港
現在還真的不知道有沒有香港現在旺盛的金融
因為如果股市真的信心潰散
有時候空方大勝
香港政府真的就債上加債
徹底完蛋了
在香港政府拿身家出來跟索羅斯對幹
最後在8月底
期貨結算那天應該是28日
港股在權指股拼命拉抬
那一個多禮拜
那時候的港股指數跟台股類似
都是7000多點
一週內香港政府拉抬千點之多
最後結算後
索羅斯原本的戰果就被侵蝕的差不多
另外後來才加入戰局的避險基金損傷慘重

索羅斯在英國的固定匯率吃到便宜後
第一次遇到神經病拿外匯存底出來廝殺
香港政府那種瘋狂真的跟香港人那種強悍的性格
互相輝映
台灣因為外匯管制的制度以及並沒有聯繫匯率
所以外資要狙擊台灣比較困難
但就算這樣
歐債危機那次外資也是帶著好幾百億台幣凱旋而歸
現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歷史借鏡又來了
索羅斯現在已經老了
不過避險基金又更強壯了
經過20年後
這次港幣和港股變成亞洲風向球
假設港股崩了反而是一個危機入市
特別危機入市騰訊等世界科技大咖的好機會又來了
香港的朋友一定要把握這個難得的抄底機會
沒有崩盤千萬別隨意進場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