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5今日選股(三)-被放棄的台灣,鴻海14年來二次貼息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聲明連結!




 


 


免費訂閱本Blog方式


請先點選以下網址按下上方“關注”按鈕,即可收到最新資訊




 


2018贊助與加入好友方式:點擊進入


2017贊助與加入好友方式:點擊進入


2017贊助好友文章列表:點擊進入


年度贊助好友Q&A:點擊進入


 


 


 





 



重要事件簿:點擊進入


 


鴻海今天除權息貼息


許多投資人黯然神傷


再談郭台銘以前先來談一些職場的事情


我發現周遭很多朋友對郭台銘的評價


都是非常極端


對一個人評價極端是人類很正常的表現


實際上這次一種很不好的行為


因為對人


要先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一個人不會有絕對的缺點


也不會有絕對的優點


很多時候你的缺點也是你的優點


你會說我在說幹話嗎?


 


待我細細說來


例如柯文哲好了


他的缺點是講話直白


但你有沒有發現


講話直是他的缺點


卻也是他能夠獲得很多人支持的原因


因為大家覺得他很真


 


人喜歡真誠


所以可以原諒他講話口無遮攔


很多年紀大的老人


喜歡繞一大圈


然後講一堆曲折彎繞的話


例如老人不喜歡當面拒絕人


資深的主管往往會說


為了給客戶留情面


所以會說


我回去研究一下


然後就沒下文


或是很多公司會發無聲卡給新人


不告訴面試者是錄取呢


還是不錄取


這種直白被年輕人視為優點


誠實


但被老人或資深的職場老鳥視為白目


比如年輕人上班講話有時候口無遮攔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剛帶一個新人


他聽到我對客戶說謊


因為客戶可以提供的價格不好


公司不願意接他的案子


我跟客戶說因為最近很忙


所以可能無法承接你的案子


在車上他跟我說


主管你這樣很虛偽


我問他


那如果我直接告訴客戶


因為你的價錢不好


所以我不想接


聽起來你是什麼感覺


這個新人說


我會覺得你是不是瞧不起


我給不起高價


 


我在反問他


那你覺得這種虛偽是好還是不好


一時他被我問傻了


我跟他說


不是我虛偽


是人很複雜


有的人喜歡你誠實直白地講出來


多數人不喜歡這麼直接


因為沒有心理準備


所以社會難就難在


你能不能很快的時間


看出一個人是怎樣的人


 


回過頭說郭台銘


郭台銘的性格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他做事很衝


很衝的個性好處是執行力很強


但有執行不代表就有效果


而且因為做事很衝


所以規劃都是很短期就要見效


而經營企業怎樣最快見到效果


答案就是借錢來併購


馬上看到營收


馬上看到利潤


馬上看到成果


 


就是因為追求什麼都要馬上


所以利潤自然很難高


這就是鴻海的最大特色


利潤很難衝高


 


鴻海集團的最大特色就是靠一條龍整合資源


但問題是這個集團太龐大


而且鴻海切入的都是供給與需求失衡的產業


甚至在深入一點有機會我們再以財務角度


寫在深度文裡面切入鴻海集團的每一個子公司


為什麼會讓鴻海陷入低本益比


其實跟整個集團的最高領導人的心態有關


鴻海確實從歷史上來看


是非常成功的


且對得起股東的


因為幾乎股本的形成


清一色都是靠自身獲利而來


2005年-2007年也就是金融海嘯前


鴻海一年獲利也不過就一個股本出頭


但股價動輒200元以上


也就見證了那個時代的高本益比


2008以後


鴻海再也沒有一年賺一個股本過


股價也開始下修到接近10的本益比


這也就是呼應了投資人對鴻海的期待


已經從成長變成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關鍵就是要超跌


換句話說


所以沒超跌的鴻海就沒有投資的價值


但反觀大陸的FII


因為市場被期望高度成長


外資賣台灣的鴻海到大陸投資FII成為顯學


另外鴻海去年就開始見到庫存的危機


今年第一季


存貨佔資產比重已經來到21%


是2012年以來的新高


上一次這樣是2011年的第四季才有這種存貨比例


別忘了2011年是歐債危機年


但現在的存貨比竟然跟當年一樣


當一個人長期都不斷的衝刺


不斷的轉投資


郭台銘其實一直讓我想起一個很老的台灣企業


這家企業叫做肯尼士


肯尼士在台灣的上市掛牌企業叫光男


因為創辦人就叫做羅光男


遠見雜誌曾經採訪他


他說當年他有1/3的時間


幾乎都在飛機上度過


轉投資的項目多如牛毛


短短13年宣告破產


光男當時的產品是網球拍


非常成功但轉投資借助許多管理人才


導致跨入太多行業


最後調度資金進退失據


而且又做股票質押


郭台銘本身持有鴻海雖然有將近10%的股份


但有60%都跟銀行做了抵押


也就是等於只持有4%的鴻海股權


其實都是銀行持有的抵押權


反觀台積電的兩位經理人質押比例都低於5%


劉德音甚至是0質押


 


當鴻海的股價下跌太嚴重


銀行就會追繳保證金


對郭台銘本身的財務壓力也就會加重


再談一下昨天的電影


金錢世界


裡面保羅蓋提的媳婦說了一句話


他說人人都覺得我很有錢


因為我的公公是保羅蓋提


全美國最有錢的人


但其實我真的很窮


我擁有的只有


credit


這個字相當震撼


這就是世界的遊戲


Credit這種東西


是憑感覺的


你覺得郭台銘有


他就有


再讓我想到第二件案子


奇美與鴻海合資的奇力光電


奇力光電是群創與奇美實業的子公司


因為價格殺的太低


訂單做都做不完


卻是越做越虧


最後富爸爸也不買單


這筆呆帳現在還留在很多銀行的紀錄裡


甚至還導致後續鴻海的關係企業聯貸案


只要沒鴻海母公司擔保


銀行也興趣缺缺


 


在QT的新時代


鴻海集團要面對的是產能全開的面板產業


組裝事業也遇到了蘋果的成長天花板


連蘋果自己都變成了價值股


對於新的QT時代


沒辦法用自身創造強現金流的企業


都容易在明斯基時刻遇到衝大衝擊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