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6今日選股(日)-華碩再重擊,百年家業大同何時換老闆?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連結
贊助好友方式-->點擊連結



這個禮拜三發文完因為禮拜四有私事必須到境外三天,到今天晚上才回來, 剛好週四遇到陸股大漲,但週五又因為經濟數字不佳回跌,但下週的中央工作經濟會議會是關鍵,我還是非常看好下週大陸政府釋放強大的利多訊號,而且在禮拜四凌晨也就是禮拜三收盤完以後下禮拜FED依照目前還有70%以上的機率會進行升息,這次升息沒有太多懸念。

但明年升息與否就很關鍵,禮拜五美股又因為經濟數字不佳PMI不如預期導致道瓊再次大跌,而且這次的大跌已經破了道瓊區間整理的位置,美股走空的力道開始出現,但也不用太意外,一直以來我們都看空美股,看多陸股,上證只要還沒跌破2449點型態都還沒走弱,做多陸股看空美股一直是我們的策略,先前我們也已統計學的回歸分析來證明,上證與標普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的關聯性。

所以不要覺得美股崩盤上證一定完蛋,因為兩者的週期循環再不一樣的位置,而且禮拜三我曾經說過,在大陸減稅後經濟學家分析大陸GDP會回到過去8%的常軌,當中最重要的重點是還富於民以後,大陸民間企業的成本會大幅降低,對整個中國股市的幫助遠遠不及於此,在週三以後,台灣的企業也陸續爆出驚天新聞,華映與綠能皆是大同集團的概念股爆出財務危機,華映申請重整,綠能聲請債務協商,但因為大同集團現在正在股權爭奪戰,現在已經有市場派看重大同龐大的土地資產要入主大同重啟資產活化,也因此大同股價前陣子從雞蛋水餃漲到40多元,因為這則新聞大同股價又鎖住跌停,但市場派還是喊話對於這種動作不會沒有信心,對於大同相信只要在市場久一點的投資人都知道這集團本身財務狀況就非常差,且集團的宿命不好,大同集團現在的老闆主要是林蔚山與林郭文艷這對夫妻擋在經營,經營績效之差和官司纏身,但在他們經營前,林蔚山的父親林挺生的二房的子女中的林鎮源曾經替大同集團的華映帶來相當好的經營績效,市場普遍都相信,當初如果是二房子女經營大同,現在的大同很有機會成為除了台積電、鴻海、台塑集團外的第四大集團,很可惜2006年林挺生過世以後,接棒的是林蔚山,有時候台灣指標企業的接班人走在錯誤的路上,對小股東與整個台灣帶來的影響力都是非常深遠的。

林鎮源2013年也罹癌過世前,林鎮弘也曾經接任華映,華映在2000年面板一路大好的時候曾經有下過一次錯誤的決策,因為五代廠的成本效益好過4.5代,但當時的華映選擇擴廠4.5代廠,但這個決策後來夏普往十代廠前進時又遇到金融海嘯,所以有時候很難說你決定擴舊技術就一定錯,像台積電過去一直以來都是往高階製程前進,現在已經進展到7奈米,要先有一個基本的觀念,越新的技術不見得就越好,因為第一點投資通常都非常龐大,如果客戶不對這種技術買單,很可能就會導致新技術投資的資金無法回收,當年夏普的全世界最新的十代廠就是這樣,但如果只有你一家投資,而且真的成功了,那又可以產生很大的競爭優勢,所以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場豪賭,賭對的就大勝,賭錯了有可能公司就從神壇摔落,現在的台積電就有因為蘋果手機銷售不順,而可能對七奈米的下單量產生疑慮,不要忘記一件事情,台積電在開始接蘋果單以前股價在2011、2012年也都還不到一百元,到了2013才一路往上爬破百,成長性很大一部分靠著蘋果,甚至在2018年準備率退時,還靠著比特大陸和虛擬貨幣的顯示卡撐住獲利。

所以科技業往往就是這樣,賭對股價扶搖直上,賭錯很可能就此消失在這個市場留在一屁股爛債,另外一家華碩,先前我們已經提示過華碩的風險在一個月前左右,華碩的財報不佳我們就曾經說過在手機市場的競爭,低階贏不過小米,高階贏不過華為,這次主要提列的就是手機的虧損。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8/11/20181114.html

此外華碩將在這次提列62億的費用影響EPS8.3元,但這62億還不包括亞旭電腦的虧損20億,歐盟的23億罰鍰,所以加總起來超過百億,且這次最讓我大感意外的是,華碩竟然還想發放現金股息15元,我知道台灣的股東都很喜歡高配息,但問題是華碩現在遇到經營困難,如果不持續開發新的專案聘請好的人才進到華碩來面對小米華為等強勢競爭,卻還想把錢發給股東,有些無知的股東必然感到高興,但身為企業經營者不顧剛認列虧損,用現金改善體質正急卻執意發放股息實在不是一個好的經營者,或者你現在發一發,後面又準備增資,這不是一個公司治理應該有的財務運用。

所以我才一再提到,在台灣現在這種競爭困境中,科技業如果不能擁有一流的人才開拓思維,像最近mobile01熱門文章都在討論小米的新的電磁爐,售價不到2000,外觀與性能都打敗現金很多傳統的電磁爐,證明一些舊的家電不是不能結合新科技創造新的競爭優勢,而是台灣傳產不思長進逐漸被小米這些創新企業給紛紛擊垮,有機會去三創的小米專賣店還是信義區的,裡面人滿為患,連結賬都要排隊。

華碩在傳統的領域競爭不利,施崇棠離開華碩要成立AIOT也就是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應用的新公司,但問題是在這個領域未來最有前景的恰恰又是你的競爭對手小米,小米的智慧家庭到專賣店你可以去看從手環、電燈、溫濕度計、開關通通已經都上市且整合在小米的APP內,甚至連智慧掃地機器人也是,在我的家中已經充滿這些小米的物聯網設備,華碩已經是一個被我遺忘的品牌,在未來你又要如何在AIOT獲勝?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