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連結
2019贊助好友方式-->點擊連結
因為有長達快30天沒有發文(30天前我算錯時間,4月14日有提早大約五天左右的時間),不過這一個月來還是非常感謝陸續給冷血投資許多意見以及過去兩年多持續支持與觀看冷血投資的好朋友們。
長達一個月沒有發公開文,今天股票的部分會放在最後,先來談一下從一個月前就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公開發表過價位看法的黃金,因為一個月都只有贊助好友看得到深度文,而深度文不談價錢,目前我對黃金的看法在這一個月內出現變化主要因為FED的量化的數據顯示FED會議的情緒比起一月份已經開始顯著樂觀,且三月中的殖利率倒掛與債券市場的暴漲後導致的股債背離,在上週五得到修正,所以可以說短線上我對黃金的情緒偏空,對股市偏向樂觀,也因此我認為資金部位上台股可以配置20%的部位,而80%就看你要保留現金還是購買黃金做對沖也可以。
基本上法人自己的自營交易都是這樣配對,他們買進股票後會搭配一定的期貨空單作對沖,也有的基金是買進期貨以股票空單或者選擇權作對沖,這種交易的目的主要是在股市忽然大跌時有保護,比如現在我持有100萬的股票,持有20萬的期貨。
當股市大跌5%,期貨獲利賣出,然後股市又回漲,我就規避掉了這5%短暫的損失,不過這只是投資理論,現實是殘酷的,有時候股市持續大漲,期貨部位就會不停虧損,所以一般來說,我們會在情緒很樂觀時或者位階很低的時候完全不避險,而在位階很高的時候也不一定要避險,把股票賣光光,就很像2018接近年中的時候我們的股票是一張也沒有,滿手的現金。
所以這80%的部位,要配置黃金的話可以選擇留20%,而如果你資金不多的人我建議就保留現金就好,如果你的黃金追高導致套牢,也要設定停損,我在三月份到四月份這之中,因為過去12月的殖利率曲線倒掛後,行情直接一路向下急殺,在這中間我做了一次期貨交易 直到指數完全回補後才停損,這是2016年11月以後第一次明顯錯誤的一次交易,依照過去的歷史經驗我也不會在殖利率一倒掛後立刻放空,但因為12月那次3年與5年倒掛後的快速急殺與過去幾十年都不同,所以我第一次嘗試在倒掛後立刻放空,不過最後是虧損收場。
在你交易的日子裡,面臨虧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像前陣子巴菲特連踩兩個超級大雷,買進蘋果後崩盤,買進卡夫食品也崩盤,都是超過20%以上的跌幅,這種狀況真的非常糗,連股神也很難說什麼,反正就是看錯了,人都會看錯,看錯承認,然後果斷停損就好,說再多廢話都沒有用,再讓我選擇一次,我還是會這樣做。
目前我對黃金的價位看法因為我在這段沒有發公開文的時間,曾經有減碼一半以上的黃金部位了,以後的公開文我沒有辦法承諾每天都發文,但如果寫完深度文有時間就會發,但越來越精簡與不談論財經的主題是必然的,財經深度的主題都還是會放在深度文內居多,黃金現階段我的看法00708L至少要跌破17才會有比較吸引我買入的慾望,因為現階段FED的鷹派言論以及債市的認錯行情,讓我對股市的信心增加,股市信心增加對避險資產的信心就會多少衰退,但我認為17以下我還是會開始買入,原因在於長期而言,例如中國人行還是沒有改變他們持續買進黃金去美元化的趨勢,所以黃金的買盤持續都在,且賣盤主要都是散戶與機構法人,而大主力是各國央行,這讓黃金短期承壓但長期而言美國不解決財政問題就會讓黃金有時間的加持作用,但這裡要再額外說一個有寫信來問我的問題,因為台灣的ETF是有槓桿且有換倉成本與管理費,所以長期持有如果市場不如預期他還是會隨著有價值的消減,所以自己還是要設定一個停損點,不能無止盡的抱下去。
我自己的停損都設的很寬,當買完三次部位,然後再虧損20%我才會停損,至於每個人我不能替你決定要多少%停損。
再來是原油,原油我的看法不變還是布蘭特原油80元以後才是一個比較好的賣出位置,這一波原油我講的比較晚一點,不過我認為原油市場有適度的波動,且有不錯的景氣循環特性,他是一個蠻好掌握的商品。
交代完這些,我要先來談政治問題
為什麼要談政治問題?
因為這一個多月來隨著民進黨初選進入非常荒謬的妥協,再到國民黨想要徵召韓國瑜出來參選,這對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影響重大,且賴清德已經歸隊中華民國,聲稱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無疑給很多台獨大老狠狠一巴掌等於沒有什麼台灣立憲也沒有台灣國了,往中間靠攏的意味濃厚,事實上現在的台灣人講的台灣也多數都是中華民國,而不是想要去修憲改一個台灣的國名,在過去的九二共識中,一中各表,也就是一個中國原則涵蓋兩個主權,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是中華民國,過去的九二共識,中共的立場是承認中華民國的,不過這一切被習主席的一國兩制給打了一巴掌,所以現在中共版的九二共識變成了一國兩制,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了,沒有中華民國,這是中共往更激進的路線前進的言論證據。
而中華民國反而比較有趣一點,事實上從去年的1124以後,可以看見民意親中的態勢很明顯,而且是親中反綠,幾乎所有的綠色政策全部在公投明顯被推翻,無論是同性戀問題,冬奧證明,核能能源議題,很明顯數字會說話,很可惜年改沒丟進去公投,不過可以想見軍公教年改畢竟不是軍公教的人多,支持年改者可能就會相對多,但如果公投把勞保勞退綑綁軍公教那相信答案又不一樣了,沒人要支持砍自己年金的政策,所以台灣人的邏輯就是砍別人可以,砍自己不行,別人不能過得比我好的邏輯。
韓國瑜當選高雄市場以來他已經變成市場的焦點了,你一定以為我挺軍公教就挺韓國瑜,這是大錯特錯,韓國瑜現象前陣子我看柯文哲的影片說得很好,他是一種台灣海嘯政治的代表,這次1124的選舉民進黨短短兩年從總統選舉狂輸兩百萬票,為什麼輸得那麼慘?
跟什麼兩岸問題都無關,講白了最根本的問題完全無法解決,例如高房價,年輕人低薪,產業空洞化,甚至軍公教的未來也都沒交代健全年金的制度,年金問題遠比你想像的複雜,他牽涉的絕對不是只有軍公教,包括勞退,勞保甚至健保的財政黑洞,這都是台灣少子化以後國安級的問題,結果民進黨忙著買3600億的飛機還因為中美貿易戰被川普擋下,最近一則國防部的新聞浮上檯面,台灣買的美國法國飛機老舊光零件一年汰換就要花掉68億,把軍公教年金砍下來的60億還不夠換零件,從柯文哲的海嘯政治說,其實發現台灣一個很畸形的現象,因為台灣人很急著要找一個超級強人來解決這一切的不滿。
但就像柯文哲說的,荷蘭的政策整整做了四十年你才看到成果,他說台灣沒有專業的象徵就是深澳電廠,因為怕選票流失一夜之間我們忽然有電了,實際上如我你對台灣的能源政策有點了解就知道,核四也是台電規劃了10幾年以上的電力基礎建設,如果核四至今已經啟用的話,台灣的PM2.5不但會大幅減少,電力也會完全足夠產業發展,甚至還有電費下降的空間,這一切都來自於對核能錯誤的認識,但台灣現在民意急著找宣洩的缺口,所以把希望都寄託在韓國瑜身上,這是很危險的,事實上韓國瑜的能力至今我們還看不見,除了賣水果與簽MOU,現在的韓國瑜比較多的是行銷的加分和口才與個人的魅力,看得見拼勁,還看不見深遠與扎實的行政能力,這時候就直接把韓國瑜拱上去做總統,才是最危險的一件事情,當年柯文哲也是信誓旦旦公宅兩萬戶,他這種台大醫科畢業幾乎是無敵工作狂的性格,他所承諾的都跳票了,不要相信韓國瑜能超越柯文哲,當初台北市民把一個毫無行政經驗的柯文哲拱上去已經很危險了,政治跟職場與企業是很類似的,不能因為對現在政客的失望然後每次都找一個毫無經驗的人來帶領團隊,柯文哲是一個特例,韓國瑜是第二個,如我一直再有第三個第四個出來並不是好事,張忠謀在57歲才創立台積電,但在57歲以前他並不是一事吳成,他有扎實的產業經驗,豐富的管理經驗,而且對接的產業也是他內行的,所以寧可在行政經驗豐富有理想的事務官裡尋找政務官,民意這種瘋狂如信仰般的造神對台灣的未來並不是好事。
我們來看一下最近這兩天柯文哲在連任後還不到半年前面四年加這半年的施政報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pmBGhygRE
因為我認為這是台灣未來政治人物施政的範本
再講這些以前,要講一個重大的思考,柯文哲提出一個公宅轉彎的政策,台灣連續三個月沒人住的住宅有80萬戶,那為什麼要再蓋20萬戶的公宅?連續12個月沒有住人的有60萬戶。
台北市超過12個月沒人住的房子也超過3萬6千戶。
以下是我列舉的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台北市的計畫與發展,但還有很多細節我還沒列上去
循環經濟的南港機廠公宅
禁用塑膠
韌性城市(讓都市去適應天然災害而不是硬要靠人為力量去對抗天災)
太陽能光電(這是我認為數一數二柯文哲愚蠢的政策之一,因為太陽能轉換效率極差且製程中產生大量污染與重金屬,且又非常佔據土地面積非常不適合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一種)
TOD(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EOD(教育導向型發展Educ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雙子星案(BOT公開透明但卡在中央投審會對南海控股是否是中資的認定)
西區門戶計畫(台北車站後站發展計畫與雙子星)
東區門戶計畫(以南港國家會展中心為主和生技園區)
傳統市場軟體思維導入
政府的停車位全部拿出來做公有停車場的資源再利用(共享經濟)
捷運商業最大化以避免票價調漲
無現金交易(打破悠遊卡1000元上限的支付限制、韓國無現金交易比例已經拉到80%,台北市預計要跟上)
友善投資環境(ITO專業處理外商投資、智慧城市)
勞動檢查案件從2016年9046件大增到2018年12660件
小學三年級以上都能FREE WIFI用免費網路解決教育與貧富差距問題
鄰里交通改善計畫

共享經濟的交通建設

城市博物館

智慧城市

一個小時聽下來都會有種感嘆,一樣是做市長,我們先不要提你做了什麼?而是一個市長能不能學柯文哲開一個youtube頻道行銷自己的市政與推廣自己做了什麼?
盧秀燕沒有youtube,侯友誼也沒有,號稱也跟上柯文哲的韓國瑜也沒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在企業任職的時候,我相信很多老闆還是主管都沒有教你,這個基本的管理學知識在1954年彼得杜拉克寫管理實踐這本書的時候就提到工作要有目標,為什麼現在的企業都沒有目標,而且目標都很空泛,我有時候去參訪一些公司,老闆說他們公司的目標是誠信服務,客戶至上,我心裡的OS都是你怎麼量化誠信?又怎樣叫做客戶至上,客戶說我不想付錢你也聽他的嗎?
過去二戰以後包括台灣的老闆現在都是60歲以上的中小企業主,他們對管理和教育訓練都非常形式化與理想化,管理不是用一張嘴幻想和抽象化名詞高大上企業形象就可以,他就像柯文哲的市政,注意看youtube的簡報裡面充滿了數字跟圖表,表示這是一種追蹤與目標管理,而不是用嘴說一說,你知道台灣的年金你去打開勞退還是國民年金,連持股都只公布前十名,公佈的又慢,表格做的又爛,幾兆的年金大家每個月都要繳一千多元,雇主隨便都要繳5000元以上的健保+勞保和勞退,就是在這種管理品質下的產物,看了都覺得荒謬,結果立委不管,民眾不管,也沒人把你把關,年金不倒都難。
四年過去了,柯文哲真的沒有對不起當年投票給他的台北市民,我有一次從三創往下看台北車站,大概七樓還六樓,鴻海的永齡基金會好像有一個開放空間可以坐在那邊,你可以看到整個西區門戶計畫重現北門的廣場,看到那個廣場和日漸衰老的柯文哲,我心中都會感謝,謝謝上天至少給了台灣這樣的一個人,柯文哲代表的是台灣中產階級的所有價值,現在30隧到45的這群人最懂,你可以能是辛苦的公務員、老師、醫生、律師、會計師、工程師或者是辛苦的勞工和上班族,都無所謂,但我們都有共同的價值,認為人應該努力獲得自己的勞動果實,然後享受生活與提高生活品質,給下一代健康與正確的價值觀,讓世世代代生活在台灣的子孫可以更好。
但理想很美好,現實是很殘酷的,政府崩壞,企業經營困難,少子化,環境污染,高房價低薪經濟發展受限與政治環境遭受打壓,所有的一切都在往更差的方向前進,甚至我們看到四月份號稱要司法改革的民進黨爆發司法關說弊案,前法務部長邱太三介入個案關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hVvVaBHCU
司法改革的諸多弊案完全與當年民進黨上台的講的完全不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2zjTIz6QJM
上面這個頻道是黃國昌質詢的影片,黃國昌也是少數有youtube的政治人物,我發現特別認真與有實力的政治人物才敢開個人頻道,因為這些人有真材實料敢拿著真槍實彈上台質詢,你知道有多扯嗎?
韓國的車輛有問題,四個月搞定幫人民,強力執法開罰,
馬自達的引擎會熄火,結果車安中心的回覆,車輛安全無引擎運作之相關規定,簡單說:引勤有問題不影響車安,你會以為自己的眼睛壞了,引擎不影響車安,恐怕連福特在美國造車的時候都知道引擎會影響車安,已經2019年了,中華民國的交通部認為引擎不影響車安,結果拖了一年多然後讓車主去包圍交通部,結果問落選的市長林佳龍回復有召回,但結果根本無效,車子還是有問題。
結果承諾會公開說明也沒說明,然後拖了一年多天天講廢話,這就是你花錢一個月幾十萬養這些政務官的態度,連你的車有問題搞一年多都無法解決,我最近常常在看黃國昌的影片都覺得台灣真是不可思議,2019年了各種稀奇古怪,荒謬離奇的事不是只有吳音寧領錢念不出營收來當實習生,交通部看起來也是一堆實習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URDsyjf1E&t=126s
有機會加入這個頻道奇文共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WAsexY9eiS1N6JDns-0kw/videos
明天我們再來談官股行庫的問題。
今天先到這邊,依承諾來談股票
雖然最近降息的情緒隨著FED的樂觀有點下降,但目前股市再漲就一個主要題材,就是5G,但5G外其實也在反應降息循環的代表,因為降息代表著企業的貸款壓力會減弱,負債端比較沈重的如鴻海這種借貸重的公司就會反應成本壓力的減輕,所以鴻海背後大漲的邏輯我認為根本上就是在反應降息循環的預期,這一點我在升息也有提過,升息循環就是漲保險公司,所以你看國泰金新光金當初在循環初我們大買的股票,現在都跌的非常低,甚至像是中壽還發不出股息,當然這也有IFRS17的因素在,未來我們再提這個內容。
今天要提的也是相同的這個邏輯加上中美貿易戰的受惠股,這隻股票就是2603的長榮,船運公司因為投資貨櫃船或者散裝船都是屬於巨額的借貸,所以對利息也高度敏感,同樣的邏輯,長榮海運目前是世界第七大的貨櫃航商,借貸金額也相當高,財務體質過去受到升息循環影響,在底部完成以後,營收這幾個月以來都是一路成長,但股價相對去年還便宜10%以上。
去年2018年比較特別一點,傳統的長榮旺季都會落在五月左右,去年因為貿易戰所以進口商拼命進口,而今年應該會在貿易戰後同步落到高峰,所以我認為短線長榮受惠兩個題材
1.貿易戰和解
2.降息循環降低長榮利息長期支出壓力

加上長榮已經準備交船,所以短線一兩個月內已經給了長榮非常好的表現空間,就靜待發酵,但如果長榮股價短期有很強勁的表現,就還是別追高了,今天的收盤價我會做一個紀錄,高於今天收盤價就不適合過度追高。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