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產業也是如此,過去台灣的金融與塑化產業都曾風光一時,銀行業透過大量抵押貸款也就是房貸和放貸給建商透過大量的放貸,極低的利差來獲利,塑化產業利用資本的優勢也已經不再是優勢,台塑、台化、南亞、台塑化台塑集團司2019年稅後淨利1271億元,與2018年相比縮水40%,今年2020年受到頁岩油價格戰和全球航空產業的停滯,需求被預估呈現負成長,整體塑化產業伴隨一帶一路,除了少部分利基市場外,全部都面臨寒冬。
台灣權值股有重要的三隻腳
第一隻就是電子聚落的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鴻海之所以被剔除是因為鴻海的毛利過低,不屬於真正的電子技術領先的公司,第二隻腳就是金融類股,第三隻腳就是台塑集團,頂多就是再加一個零售與食品巨頭統一,台灣50中2010年以後掛牌的幾乎清一色也是金融股相關的中租、上海商銀,或者是政府扶持的台灣高鐵,鴻海1991年上市,台積電1994年上市,大立光2002年上市,這些公司都已經至少20-30年的年紀發展已經成熟,遲遲沒有在台灣50的新人才是台灣50最大的問題,特別在金融與塑化未來前景看淡之下,投資0050真的是好的選擇嗎?
0050在2008年最低來到19.94元,台積電是23.81元,但本波高點台積電創下346元,0050只有95.74元,以上價格都是還原權息,所以說0050獲利不錯都是因為台積電,因為有更多的企業已經殞落了,失去了競爭力了,今天的大漲完全沒什麼好高興的,後面的勞動基金3月已經不知道要慘虧多少,在股市大跌之下,更大的問題是沒有新公司與新產業,也沒有人敢投資做生意,長期信心的潰散才是最可怕的。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