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今天2024年2月15日突破了2022年1月17日還原權息的高點658.71元,今天盤中一度來到709元,市值來到了18兆元,所以今天來看一下台積電的狀況與過去,2022年當多數公司已經進入衰退時,台積電當年本業的利潤其實還在逐季成長,真正的衰退出現在
2023Q2,2022Q2時本業利潤一季有2621億元,到了2023Q2時剩下2020億元,衰退了23%左右。
整理一下:
2022Q2:2621億元
2023Q2:2020億元
衰退23%
2022Q3:3103億元
2023Q3:2281億元
衰退27%
2022Q4:3250億元
2023Q4:2602億元
衰退19.9%
台積電近期經歷了三個季度的利潤下滑,跌幅介於20%至27%之間。台積電股價最近創下新高與AI浪潮息息相關。但是之前2024年1月25日Intel發布財報時,客戶端運算事業(CCG,包括筆記本電腦和PC處理器晶片)的營收達到了88.4億美元,年增率成長33%,超出預期的84.2億美元。可是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資料中心和人工智慧領域,Intel卻出現了40億美元的慘淡數字,年增率意外衰退10%。在AI這個市場都在爭奪的成長領域,Intel卻在衰退。雖然Intel的客戶端運算事業表現亮眼,但在AI領域的挑戰不容忽視。
台積電各年度的成長衰退幅度如下:
2021年:成長約14.68%
2022年:成長約72.51%
2023年:衰退約17.82%
在1月18日舉行的Q4法說會後,台積電帶動整個美股市場。當天法說會預測2023年底半導體(不含記憶體)的衰退幅度為2%,晶圓製造業衰退達13%。市場對5奈米技術的實際需求已經顯現,預計2024年晶圓製造業將成長20%,整體市場預期成長10%。以2023年初為基點100計算,經過13%的衰退後降至87,再預期20%的成長,即達到104.4。這意味著,相較於2023年初,2024年的高點預計將超越2022年,以美元計價台積電全年營收成長預估約20%。
然而,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下降了1.3%,3奈米技術的推進稀釋了毛利,主因是良率尚未達標。預計2024年第一季毛利率中位數為53%。面對從5奈米轉向3奈米技術的轉換,3奈米(N3)產能將由5奈米(N5)支援,2024年的資本支出預計為280億至320億美元,其中70-80%將投入先進製程,10-20%投入特殊製程,另外10%用於先進封裝。預計未來複合增長率將達15-20%。
關鍵在於,複合增長率通常與股價相關。如果以2022年台積電660元的股價為基礎,預計增長20%後達到792元,顯示股價仍有上升空間。但考慮到台積電2023年的複合增長率已有所下降,如果以去年586元的高點為基準,預計增長後股價為703元,目前股價已達此水平。因此,如果今年股價合理計算,任何超出的增長都是基於市場預期,而非財務實際數據。
但要提一個很特別的問題,台積電目前佔據大盤權重已經來到28.85%。
第二名的聯發科已經只剩下2.73%,第三名的鴻海剩下2.51%,可以說幾乎有三成都是台積電造成指數的影響,雖然目前來看AI趨勢或者各家品牌大廠都希望開發自己的晶片,台積電仍然受惠,因為即使品牌廠成功外移晶片仍然要透過台積電代工,比如OpenAI或者蘋果當初從INTEL晶片轉移成自製晶片的M1系列晶片都還是要透過台積電,未來Nvidia晶片就算被其他AI自製晶片替代,仍然需要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代工。
等於只要AI趨勢在,三星、INTEL沒有足夠的先進製程能力,就無法對台積電造成重大傷害,而台積電的傷害可能更大是在整體需求與景氣循環,而這就是冰質資本的強項,從2018年準確看到波動率的變動,到2019年底看到貿易戰帶來的重傷害最後疫情徹底摧毀股市,再到2021年看到景氣反轉,甚至預測到2022年的烏俄戰爭,最後再看到2022年10月底通膨即將下降反轉,資產價格將大漲,再看到2023年的AI大趨勢,這些都是我們深厚的研究經濟周期才能帶來的實力。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