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我可以再做更多實戰的教學,其實一路以來,冷血投資都有實戰教學,從線癡到我自己,我們的實戰買賣基本上都是完全公開的,而且完全免費的,也都說在前面,有虧損也從不隱瞞,這些只要你看冷血投資看得夠久相信都很清楚。
為什麼冷血投資不像其他的財經網紅,訂很多高價課程動不動就上萬元,而且我們的內容基本上是不報股票的,只談論總體經濟的與大類資產的變化,甚至談利率與資產負債表等更深入的問題,這些東西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就像天書一樣,所以導致加入深度文的人才不多,但從冷血投資的創立到現在,不斷強調,總體經濟的背景才是基本,黃金的買入到持有已經超過兩年了,黃金從1200做槓桿一路做到現在都1700了,這當中我已經聽了不知道幾次對黃金的質疑與看到黃金一直漲忍不住賣出的人。
如果這個市場有誰敢跟你說,他100%保證某種資產與商品會漲,那這個人必然是個騙子。
所以其實冷血投資分享的是整個總體經濟的解析與觀點,這只能做為你的參考,三年來冷血投資其實給予我們贊助好友的是更高的眼界,因為投資市場不是只有股票,還有黃金、債券、利率甚至原物料等等商品與種類可以觀察與投資,就拿今年來說,今年績效最好的人絕對不可能是買股票的人,一定是買美國國債或者黃金的人,不但躲過大跌,還逆勢大賺至少10%以上,隨隨便便都領先持有股票的漲幅超過20%以上,而股票買買賣賣要像線癡去年12月至今年賺近30%也非常不容易了。
對於冷血投資而言,實戰經驗的免費分享主要不過是為了驗證我們的投資理論與總體經濟的觀點是正確的,反而並不重要,更關鍵的價值觀的傳遞與更多長久的思想傳遞,我們傳授的是一個人不只需要致富,而是整體觀念與思想的提升,換個角度說,應該是因為先有觀念與思想的提升,最後導致了你致富。
為什麼有句話說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這句話應該倒過來說:
因為想的不一樣,所以才是有錢人。
如果有錢人跟你想的一樣,做生意的方式和過生活的方式都跟凡人一樣,那他憑什麼有錢?
這裡說的有錢人並不是指生下來就很富裕的人,而是指靠著後天的努力, 學習到了專業與投資知識等而不斷累積財富近而富有的人,即使你生下來就很有錢,那更要在觀念與思想上提升。
我們沒有要成為巴菲特、也沒有要成為比爾蓋茲,只要財務自由,早點退休就算是達成目標了,更重要的是讓這些具有效率、真實且殘酷的社會邏輯攤在陽光之下,讓下一代的人不要再走冤枉路,出社會以前,每一個人的父母都把社會形容的好像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與逐漸累積財富,到我大學實習,出了社會才發現,這個社會根本不是這個樣子,你需要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與理解市場運作的方式,甚至連很多人情事故學校都不會教,要狠狠的摔上一跤才能知道社會的殘酷與冷血。
所以我接著慢慢統整一些冷血投資價值觀與思想體系形成的一些重要書籍與人物。
今天先做一個大略的說明:
之前有人問過我跟線癡看的道德經是哪一本,原來每次都看內頁才發現,書名叫做老子讀本。
購買連結如下: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4787151
三民書局從1961年劉振強就開始編現在這種書皮顏色的經典,我自己有空會看的有宋詞三百首跟唐詩三百首,再來就是老子讀本跟莊子,還有史記,這些書都非常老,但都非常有智慧,只是沒有人把裡面的智慧拿出來套用在現實的局勢解析,比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裡面李斯寫的諫逐客書,他在講的不就是川普趕走移民的故事嗎?
時間過了兩千年,川普想幹的事情跟秦始皇有什麼差別?
秦王嬴政四年(西元前243年),當時韓國的水利工程師鄭國(鄭氏,名國)利用修關中水渠以耗費秦國人力、金錢和呂不韋和嫪毐之黨徒為亂(兩人都不是秦朝人),秦王因為這幾個事件被家族關說希望敢走非秦朝血統的人。
這不就跟川普說搞種族移民歧視一樣嗎?
這不就跟川普說搞種族移民歧視一樣嗎?
禁止中國大陸留學生來美,這故事換個角色全部都是真實,最了不起的秦王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聽了外國楚人李斯的話,最後取消了這個命令,最終秦朝才得以一統中國,成為中國史上第一個集權國家,比如最偉大的美國人排名第十五名的愛因斯坦大名鼎鼎,但他其實是美國移民,他出生在德國,曼哈頓計畫裡面的科學家很多也都不是美國人,例如:利奧·西拉德、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等人,如果美國對移民採取排斥的態度,今天的美國就不會如此強大。
事實上,為什麼這些書通通變成經典,就是因為他用一種概括式的抽象概念讓你自由運用,在冷血投資裡面,你當然會看到非常精確的數字,比如研究告訴你營收增漲多少,利差多少,實際的失業人口,或者比如我們在多少多少買進黃金等,這都是實際的數字,但背後仍然有許多抽象的概念與難以量化的金融理論和背景知識。
所以當然不可能用一種絕對的方法去應對這個市場,只能採用機率而已。
根據墨菲定律,只要一件事情的機率大於0就一定會發生,就好比飛機已經失事過這麼多次了,人類知道搭飛機會死還是繼續搭飛機,所以投資也是一樣的概念,有可能會全部賠光,也有可能會賺錢,我們只能透過適度分散與許多市場的比較分析來尋找可能的方向。
但其實知識都一直是很有用的,否則我們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同樣的知識,就好像大家都有去學校上課,用的都是同一個老師,有人考100分,有人不及格,人的天分與智慧是天生具有差異的,而要開智慧的方式,你可以透過老師提點你一些,多看書,但最重要的永遠都是自己多思考,只有你自己思考來的結論才是屬於你的。
冷血投資跟你分享的雖然有結論,但更關鍵的是整個推導的過程,就像一個偉大的數學公式,最美的地方一定不是結論,而是思考的過程。
所以先推薦第一本書:老子讀本(修訂三版)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4787151
第二本書我之前好像有推薦過了,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
這本書裡面透漏很多官場的智慧與人際關係間和權力關係的制衡,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很有權力的人,比如萬曆皇帝,其實在這種內閣大學士之下和官僚之下,他要廢立太子的權力被各種官員前仆後繼的阻止,這些官員會拿出各種理由來證明他們的做法比較好。
到了現代,很多荒謬且不切實際的行為仍舊一直發生,比如我之前說過的重男輕女,女人應該讓男人付錢,或是女人的工資應該比男人低,女人的成就應該比男人差諸如此類的社會文化,說穿了就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權力關係的延續,形成的原因沒人在乎,但你可以看到在萬曆十五年裡面有很多這種官場的鬥爭與整個墮落或者提升的關鍵往往都有一個樞紐人物。
其他人都只是配角,被迫在時代的洪流裡移動,之前我們寫過
【冷血歷史】艾希曼之死,媒體之罪惡的平凡
早在2015年紐約時報就寫出類似這種反移民的情緒,這與西元前243年的秦朝有何不同?
道德經第三十五章說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在道德經裡面,老子很喜歡用一個抽象名詞就是道這個字。
在早期我讀很多這些經典或是看一些文章的時候,對抽象名詞感到非常的不屑。
因為我認為真正的科學與實用的知識就應該寫得很清楚。
這呼應了一開始要我實戰教學的人來信一樣,有很多人希望用一套方法,用一種技術可以吃一輩子。
事實上,為什麼這些書通通變成經典,就是因為他用一種概括式的抽象概念讓你自由運用,在冷血投資裡面,你當然會看到非常精確的數字,比如研究告訴你營收增漲多少,利差多少,實際的失業人口,或者比如我們在多少多少買進黃金等,這都是實際的數字,但背後仍然有許多抽象的概念與難以量化的金融理論和背景知識。
所以當然不可能用一種絕對的方法去應對這個市場,只能採用機率而已。
根據墨菲定律,只要一件事情的機率大於0就一定會發生,就好比飛機已經失事過這麼多次了,人類知道搭飛機會死還是繼續搭飛機,所以投資也是一樣的概念,有可能會全部賠光,也有可能會賺錢,我們只能透過適度分散與許多市場的比較分析來尋找可能的方向。
注意! 是可能,不是絕對。但就像「熱手效應」(Hot-Hand Fallacy)的心理實驗一樣,湯瑪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羅伯特·瓦隆(Robert Vallone) 和 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在 1985年這三位科學家曾經對人進行調查,當一個三分射手連續射進三球,賭他會進第四球的人就會出現明顯的增加,反之一個射手連續沒射進,賭他不會進的也會明顯增加,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某些預言得到了實踐,很多人就紛紛想加入深度文來一探究竟為什麼冷血投資預測的這麼準,但當預測沒有來臨時,他們對冷血投資的財經知識卻是完全不想知道,覺得一點用也沒有。
但其實知識都一直是很有用的,否則我們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同樣的知識,就好像大家都有去學校上課,用的都是同一個老師,有人考100分,有人不及格,人的天分與智慧是天生具有差異的,而要開智慧的方式,你可以透過老師提點你一些,多看書,但最重要的永遠都是自己多思考,只有你自己思考來的結論才是屬於你的。
冷血投資跟你分享的雖然有結論,但更關鍵的是整個推導的過程,就像一個偉大的數學公式,最美的地方一定不是結論,而是思考的過程。
所以先推薦第一本書:老子讀本(修訂三版)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4787151
備註一下,我對三民書局的資安不是很有信心,如果要刷信用卡可以到博客來去買,會貴一點點,不然就到台北市的三民書店去買。
第二本書我之前好像有推薦過了,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
這本書裡面透漏很多官場的智慧與人際關係間和權力關係的制衡,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很有權力的人,比如萬曆皇帝,其實在這種內閣大學士之下和官僚之下,他要廢立太子的權力被各種官員前仆後繼的阻止,這些官員會拿出各種理由來證明他們的做法比較好。
到了現代,很多荒謬且不切實際的行為仍舊一直發生,比如我之前說過的重男輕女,女人應該讓男人付錢,或是女人的工資應該比男人低,女人的成就應該比男人差諸如此類的社會文化,說穿了就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權力關係的延續,形成的原因沒人在乎,但你可以看到在萬曆十五年裡面有很多這種官場的鬥爭與整個墮落或者提升的關鍵往往都有一個樞紐人物。
其他人都只是配角,被迫在時代的洪流裡移動,之前我們寫過
【冷血歷史】艾希曼之死,媒體之罪惡的平凡
裡面漢娜鄂蘭(又是一個非美出生的移民)說的:
罪惡的平凡某種程度就是在說人這種隨波逐流的特性。
引用當時我的原文:
但其實漢娜鄂蘭對這種罪惡的平凡體會的還不夠深。
我可以拿一個更好的例子來告訴你:
1953年的3月5日,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去世,他的繼任者赫魯雪夫在1956年的2月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批鬥史達林,稍微對這段歷史有點認識的都知道,這又是一個權力關係的典型,你還記得<半澤直樹>最後一幕,行長把半澤直樹叫進去然後決定把他調走的決定嗎?
引用當時我的原文:
我們常常以為,一個罪大惡極的犯人往往是出生如此,他天生就帶有惡魔的基因,但漢娜鄂蘭認為艾希曼之於納粹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官僚,他只是執行那些官僚該做的事情,而任何人放棄對善惡是非判斷力去服膺權威,那麼最平凡的人也可能導致最極致的邪惡。
但其實漢娜鄂蘭對這種罪惡的平凡體會的還不夠深。
我可以拿一個更好的例子來告訴你:
1953年的3月5日,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去世,他的繼任者赫魯雪夫在1956年的2月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批鬥史達林,稍微對這段歷史有點認識的都知道,這又是一個權力關係的典型,你還記得<半澤直樹>最後一幕,行長把半澤直樹叫進去然後決定把他調走的決定嗎?
這就是很經典的史達林的戲碼,他透過分散權力來達成領導者的地位,所以史達林走後,赫魯雪夫批鬥史達林就是為了拉攏當初史達林得罪的人,靠著這股力量幹掉政敵,在1956年的2月的黨代表大會上,曾有一段不知真假的故事。
當時有一個人在台下嗆赫魯雪夫說:如果你當時知道史達林是錯的你為什麼不站出來?
赫魯雪夫很生氣的說:是誰說的,站到台上來。
台下一片安靜。
然後赫魯雪夫說:這樣你知道為什麼當初我不站出來了吧。
在認知心理學有一個非常高度爭議的實驗,稱為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這個實驗被很多邪教組織和直銷團體拿去應用,在1961年7月,剛好就是艾希曼判處死刑後的一年實驗,米爾格倫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驗證漢娜鄂蘭所說的罪惡的平凡是什麼導致的?
這個實驗的過程如下:
實驗室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寄出廣告信,招募參與者來耶魯大學實驗。
實驗地點在大學老舊校區的一間地下室,地下室有兩個牆壁隔開的房間。
廣告上說明實驗將持續約一小時,報酬是4.50美元(大約現在台幣600-1000元不等)。
當時有一個人在台下嗆赫魯雪夫說:如果你當時知道史達林是錯的你為什麼不站出來?
赫魯雪夫很生氣的說:是誰說的,站到台上來。
台下一片安靜。
然後赫魯雪夫說:這樣你知道為什麼當初我不站出來了吧。
回到漢娜鄂蘭對罪惡的平凡所說的,有時候,並不是最平凡的人不知道對錯,而是在那個當下大家都覺得那樣做是對的。
就像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他不去研究戰爭,不去想像戰爭,不去體會戰爭,他的嘴就會動不動就喊要戰來戰,說穿了就是他對戰爭的體會不過就是流於鍵盤之上與口舌而已,就像那些上刑場的死刑犯,都說自己不怕死,真的要去死的時候,沒有幾個不尿出來的。
在認知心理學有一個非常高度爭議的實驗,稱為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這個實驗被很多邪教組織和直銷團體拿去應用,在1961年7月,剛好就是艾希曼判處死刑後的一年實驗,米爾格倫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驗證漢娜鄂蘭所說的罪惡的平凡是什麼導致的?
這個實驗的過程如下:
實驗室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寄出廣告信,招募參與者來耶魯大學實驗。
實驗地點在大學老舊校區的一間地下室,地下室有兩個牆壁隔開的房間。
廣告上說明實驗將持續約一小時,報酬是4.50美元(大約現在台幣600-1000元不等)。
參與者年齡從20歲至50歲不等,包含各種教育背景,從小學畢業至博士學位都有。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並告訴參與者他將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參與者——「學生」,然而學生事實上是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他被隨機挑選為擔任「老師」,並拿到了一張「答案卷」,並向他說明隔壁被挑選為「學生」的參與者也拿到了一張「題目卷」。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並告訴參與者他將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參與者——「學生」,然而學生事實上是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他被隨機挑選為擔任「老師」,並拿到了一張「答案卷」,並向他說明隔壁被挑選為「學生」的參與者也拿到了一張「題目卷」。
但事實上兩張紙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參與者都是擔任「老師」。
「老師」和「學生」分處不同房間,他們不能看到對方,但能隔著牆壁以聲音互相溝通。在其中一個版本的實驗,「學生」明確告知參與者,他患有心臟疾病。
報酬在實驗前就先發放,並表示就算受試者中途退出實驗也不需退還報酬。
「老師」被給予一具據稱從45伏特起跳的電擊控制器,控制器連結至一具發電機 (Shock generator),並被告知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
「老師」被給予一具據稱從45伏特起跳的電擊控制器,控制器連結至一具發電機 (Shock generator),並被告知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
「老師」所取得的答案券捲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單字,而「老師」的任務便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老師會逐一朗讀這些單字配對給學生聽,朗讀完畢後老師會開始考試,每個單字配對會唸出四個單字選項讓學生作答,學生會按下按鈕以指出正確答案。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會繼續測驗其他單字。如果學生答錯了,老師會對學生施以電擊,每逢作答錯誤,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
參與者將相信,學生每次作答錯誤會真的遭到電擊,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真的受電擊。在隔壁房間裡,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學生打開錄音機,錄音機會搭配著發電機的動作而播放預先錄製的尖叫聲,隨著電擊伏特數提升也會有更為驚人的尖叫聲。當伏特數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假冒的學生會開始敲打牆壁,而在敲打牆壁數次後則會開始抱怨他患有心臟疾病。接下來當伏特數繼續提升一定程度後,學生將會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並停止尖叫和其他反應。
到這時許多參與者都表現出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許多參與者在到達135伏特時暫停,並質疑這次實驗的目的。一些人在獲得了他們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的保證後繼續測驗。一些人則在聽到學生尖叫聲時有點緊張地笑了出來。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參與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參與者施加的懲罰電壓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並持續三次後,實驗才會停止。
這個結論驗證了罪惡的平凡,有時候只需要有一個權力者在旁邊告訴你,這樣做沒關係的。
這樣做沒關係的,這樣做沒關係的。
這就是我高度排斥與要讓這個社會邁入獨立思考的努力。
因為這就是我所說的,根據實驗有62.5%的人都可以展現最高度的邪惡,在科學家的輕輕誘導下就能讓別人受到最大的痛苦,人的邪惡本性在這個實驗盡顯無疑,有一句台灣很流行的話叫做別人叫你吃屎就吃屎,這句話應該改寫,如果別人叫你讓別人吃屎,人會輕易的這麼做,因為受害者不是自己。
在這過程中,冷血投資想給你的不是什麼必定的觀念,反而是理解市場的本質就是多變,就是不確定,藉由理性去對抗風險,這才是冷血投資的核心主軸。
人是帶有預測性的生物沒有錯,比如我看見一個抽菸的人吃檳榔的人,我可以隨口直接說,這個人會死於癌症,我的依據很簡單,抽菸的人吃檳榔的人死於癌症的機率高於常人很多,最後這個人真的得了癌症死了,於是當初聽到我這樣預言的人紛紛說我很準,我是神仙再世,說穿了我只是利用了抽菸的人吃檳榔的人死於癌症的機率高於常人很多,這個統計學的結論而已。
所以算命是不是科學,告訴你,還真的可能是,我的猜測就是算命就是古代那些術士,把許多人的出生年月做成統計,然後依據統計結果去紀錄,比如某年某月生的人,生下來就容易怎樣,當代的大數據這麼強悍,結果都沒人做這件事情,如果有大數據去紀錄很多人的一生,數據夠多搞不好就能弄成一套非常有效又具有科學性的運勢系統,說穿了我的投資系統也就是這樣來的,透過各種統計數字與背後的財經邏輯,不敢說絕對,但必有更高的機率戰勝市場。
最後我再推薦第三本書,看冷血投資很久的朋友都知道,我對王陽明的心學非常的推崇,王陽明據說現在拿去google會變成那個男藝人,那你就google王守仁吧。
做為一本入門書,我可以推薦你看<一生伏首拜陽明>做為一本入門,但今天我的第三本書推薦<先求穩,再求奇:曾國藩的內功與外功>,這本書現在竟然只賣五折160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9096?sloc=main
他非常值得很多官升不上去,事業做得不好,特別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看,因為曾國藩就曾跟這些社會新鮮人一樣,都混到人際關係崩潰,覺得天下人都對不起他,在這本書裡面,他運用的就是心學的體驗,可以說曾國藩的一生因為悟透了心學的根本,心學的根本是這句話:
說穿了就是這個世界我們要能靠實踐來成就良知,如果你說知道而沒有做到,那表示你還不知道,如果你做到了,那就表示你也知道了,再講白一點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所以理論與實踐他們是相輔相成,做中學,在行的過程中你一定會發現你的理論好像變了,因為遇到現實的困難了,所有的投資策略遇到現實的困難就會發生轉變,你沒看一堆技術分析大師跟你說股票就是要順勢交易,根本胡說八道,線癡不做順勢交易不也一樣賺錢 ?
參與者將相信,學生每次作答錯誤會真的遭到電擊,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真的受電擊。在隔壁房間裡,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學生打開錄音機,錄音機會搭配著發電機的動作而播放預先錄製的尖叫聲,隨著電擊伏特數提升也會有更為驚人的尖叫聲。當伏特數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假冒的學生會開始敲打牆壁,而在敲打牆壁數次後則會開始抱怨他患有心臟疾病。接下來當伏特數繼續提升一定程度後,學生將會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並停止尖叫和其他反應。
到這時許多參與者都表現出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許多參與者在到達135伏特時暫停,並質疑這次實驗的目的。一些人在獲得了他們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的保證後繼續測驗。一些人則在聽到學生尖叫聲時有點緊張地笑了出來。
若是參與者表示想要停止實驗時,實驗人員會依以下順序這樣子回覆他:
請繼續。
這個實驗需要你繼續進行,請繼續。
你繼續進行是必要的。
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參與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參與者施加的懲罰電壓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並持續三次後,實驗才會停止。
在進行實驗之前,米爾格倫曾對他的心理學家同事們做了預測實驗結果的測驗,他們全都認為只有少數幾個人——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會狠下心來繼續懲罰直到最大伏特數。
結果在米爾格倫的第一次實驗中,百分之62.5(40人中超過27人)的參與者都達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懲罰——儘管他們都表現出不太舒服;每個人都在伏特數到達某種程度時暫停並質疑這項實驗,一些人甚至說他們想退回實驗的報酬。沒有參與者在到達300伏特之前堅持停止。後來米爾格倫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也做了類似或有所差異的實驗,但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為了證實這項實驗,也有許多更改了架構的實驗產生。最後實驗的設計者米爾格論下了一個結論:
在法律和哲學上有關服從的觀點是意義非常重大的,但他們很少談及人們在遇到實際情況時會採取怎樣的行動。我在耶魯大學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而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參與者所聽到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參與者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而我們必須儘快研究和解釋這種現象。
這個結論驗證了罪惡的平凡,有時候只需要有一個權力者在旁邊告訴你,這樣做沒關係的。
這樣做沒關係的,這樣做沒關係的。
這就是我高度排斥與要讓這個社會邁入獨立思考的努力。
因為這就是我所說的,根據實驗有62.5%的人都可以展現最高度的邪惡,在科學家的輕輕誘導下就能讓別人受到最大的痛苦,人的邪惡本性在這個實驗盡顯無疑,有一句台灣很流行的話叫做別人叫你吃屎就吃屎,這句話應該改寫,如果別人叫你讓別人吃屎,人會輕易的這麼做,因為受害者不是自己。
正因為我太了解,永遠不可能有所謂什麼必賺,必勝,最好的投資策略可以用值得賣給你,就算當下他真的是一個最好的投資方法或者策略,也會隨著時間不斷的改變。
在這過程中,冷血投資想給你的不是什麼必定的觀念,反而是理解市場的本質就是多變,就是不確定,藉由理性去對抗風險,這才是冷血投資的核心主軸。
人是帶有預測性的生物沒有錯,比如我看見一個抽菸的人吃檳榔的人,我可以隨口直接說,這個人會死於癌症,我的依據很簡單,抽菸的人吃檳榔的人死於癌症的機率高於常人很多,最後這個人真的得了癌症死了,於是當初聽到我這樣預言的人紛紛說我很準,我是神仙再世,說穿了我只是利用了抽菸的人吃檳榔的人死於癌症的機率高於常人很多,這個統計學的結論而已。
所以算命是不是科學,告訴你,還真的可能是,我的猜測就是算命就是古代那些術士,把許多人的出生年月做成統計,然後依據統計結果去紀錄,比如某年某月生的人,生下來就容易怎樣,當代的大數據這麼強悍,結果都沒人做這件事情,如果有大數據去紀錄很多人的一生,數據夠多搞不好就能弄成一套非常有效又具有科學性的運勢系統,說穿了我的投資系統也就是這樣來的,透過各種統計數字與背後的財經邏輯,不敢說絕對,但必有更高的機率戰勝市場。
注意,再說一次,是更高的機率,不是絕對!
最後我再推薦第三本書,看冷血投資很久的朋友都知道,我對王陽明的心學非常的推崇,王陽明據說現在拿去google會變成那個男藝人,那你就google王守仁吧。
做為一本入門書,我可以推薦你看<一生伏首拜陽明>做為一本入門,但今天我的第三本書推薦<先求穩,再求奇:曾國藩的內功與外功>,這本書現在竟然只賣五折160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9096?sloc=main
他非常值得很多官升不上去,事業做得不好,特別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看,因為曾國藩就曾跟這些社會新鮮人一樣,都混到人際關係崩潰,覺得天下人都對不起他,在這本書裡面,他運用的就是心學的體驗,可以說曾國藩的一生因為悟透了心學的根本,心學的根本是這句話:
知行合一致良知
說穿了就是這個世界我們要能靠實踐來成就良知,如果你說知道而沒有做到,那表示你還不知道,如果你做到了,那就表示你也知道了,再講白一點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所以理論與實踐他們是相輔相成,做中學,在行的過程中你一定會發現你的理論好像變了,因為遇到現實的困難了,所有的投資策略遇到現實的困難就會發生轉變,你沒看一堆技術分析大師跟你說股票就是要順勢交易,根本胡說八道,線癡不做順勢交易不也一樣賺錢 ?
誰說一定要做順勢交易,就是實踐的太少,你才會對理論有所堅持,對我來說最好的理論並不是告訴你事實一定這樣發展,而是強調過程的演進。
這才是你知行合一的根本道理,邊做邊學邊修正,所以台灣的教育為什麼爛到底,因為根本不強調實踐,全部都是紙上談兵的大便,機械系畫出來的圖無法製造,資工系的程式全部都道業界去學,所以這是我看過最爛的教育。
最後是致良知,這個良只是美化這個知。
就像每個分析師還是經濟學家,還是政客們,哪一個會說自己的東西是爛貨,請不要來學。
大家都說我的知識我的經驗我的分享是寶藏,請大家拼命學,王陽明當然也說自己的是良知,所謂良知就是好的知識、道德、體悟。
所以整句話翻譯起來就是
心學的主體是發願者,也就是學習的本體,就是你自己。
一個完全不想學習的人,他沒有知行合一的過程,他是不可能致良知的。
講白話點就是
而冷血投資是一個輔助器,比如我告訴你拍主管馬屁真的對升官很有用,笨的人就會開始阿諛奉承他的主管,結果他的主管根本不喜歡阿諛奉承,聰明的人會知行合一致良知,他開始思考,可能人的本性是喜歡被人稱讚的,我試著稱讚看看主管效果好不好,比如有一次主管提了一個意見,我就試著在會議中說: XX(主管的名字),你的這個意見真的很好,我都沒想到。
主管可能就透漏了喜悅的表情,這就叫做行的展現,知就被你收盡了資料庫,於是你知道主管是喜歡被稱讚的,但反過來,可能你這樣做了,剛好主管覺得你這樣是在嘲諷他,他面露不悅,你就知道這樣子他不喜歡,但聰明與笨又再次展現,笨的人會覺得,哎呀,說拍馬屁有用的根本鬼扯,聰明的人去觀察主管喜歡的人都對他做什麼,我如何做出差異化?
比如他最喜歡的下屬每天都會向他報告事情,我也學著向他報告事情,然後再加碼,把我做的事情精簡成一張A4做為總結給他,順便mail或者傳pdf給他讓他可以回顧重點不需要再想,讓他可以輕鬆點,然後下班前再寄一份結果給他,這樣他就不用一直問我。
這也是一種拍馬屁,拍馬屁可以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他不一定代表違心之論的稱讚,這才叫做:
你可以看到<先求穩,再求奇:曾國藩的內功與外功>這本書裡面處處透露出曾國藩悟出人際關係真理後,官運與執行事情的舞台開始越來越大。
這種功力就是政治家的格局,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定處處與人為善,原則是拿來破壞與改變的,原則是為了目的而服務的,重點還是你的心,所以最近不是很好笑嗎? 台灣有一群人跑去募資攻擊WHO的秘書長跟著川普一起罵,然後有很多網友紛紛出征新加坡的臉書,我們思考一個問題,要讓台灣更好需要的更多的朋友還是更多的敵人?
還是這世界有人被你登報紙痛罵一頓以後會跟你說,哎呀,你真是我的好朋友阿,登報罵我,把我罵醒了,謝謝你。
美國作為世界最強的國家,他有本事到處跟人為敵,是因為他是賣武器的,敵人越多,武器賣越好,你花錢到處攻擊別人,動不動就訴諸公審、訴諸輿論,總以為自己是站在對的那邊,想必滿倉庫武器庫存囉 ? 心學現在念的越多,體驗越深,就越覺得,什麼叫做以柔剋剛。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夠征服天下最硬的東西,虛無柔弱的東西可以進入沒有間隙最硬的東西,我因此知道無為的益好處,不說話的教育,無不做為的好處,天下少有人能做到。
其實老子表面上告訴你,什麼都不要做,什麼都不要說,但他不是這個意思,他的意思是你的行動與話,不需要硬碰硬,夫妻吵架不需要講話,先停止發表你的言論,先擁抱再說,用柔軟的身體解決言語的吵罵,當有人問你A和B哪個好,比如問你媽媽跟老婆哪個重要?
小花為什麼跑了不重要,他不會回來了,重點是接下來的日子我們還是要過,道德經連談戀愛都能用,超級法寶啊! 讀通了以後,拿來用在國際政治保證成為天下第一,嘴巴說什麼永遠不重要,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我在做主管之前,我並不需要真的有主管的位置,我只要把主管的事情通通拿來做,然後有人像是我的下屬,我成為主管只是時間問題,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需要講嗎 ? 需要真的去爭取主管的位置嗎? 完全不需要。張國煒有說: 爸,請把所有財產都給我繼承,你知道為什麼大房的子女們如此憤怒嗎? 並不是因為張榮發把財產給了張國煒,而是張榮發的遺囑等於宣告:
這才是最驕傲的事情,有錢人只把資源給有能力的人,絕不交給其他人。
有些事情不能說的太白,你懂我懂,慢慢我講一點點你就很快全部都通了。
我全部講出來,你反而學的最慢,養成依賴的壞習慣。
卻全然沒有自己的思考,這是最慘最慘和最爛最爛的學習。
書不用看很多,關鍵都是看了以後,你吸了多少,知行才能合一,王陽明曾國藩這等偉人結果台灣教育都不教,盡教一些孔孟思想的垃圾道理,所以多數人才活得這麼痛苦。
拍馬屁有用能加薪,就拍馬屁,創造業績有用,就創造業績,別幹沒有用的事情。
就像那些什麼定存銀行股,有用嗎?
賠的慘兮兮,比買沒利息的黃金還慘,存股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套牢和賠錢耶 !
所以有時候一句話講出來,聰明的人舉一不止反三,笨的人是舉一變成0.5,但笨沒有關係,曾國藩也很笨,我也從不認為自己聰明,但我會試著接受觀念改變想法,改變行為,最後就改變命運。
價值觀的形成最終就是為了改變人生的命運,是一種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過程,高度實用,高度有用,且價值連城。
大家慢慢體會。
這才是你知行合一的根本道理,邊做邊學邊修正,所以台灣的教育為什麼爛到底,因為根本不強調實踐,全部都是紙上談兵的大便,機械系畫出來的圖無法製造,資工系的程式全部都道業界去學,所以這是我看過最爛的教育。
最後是致良知,這個良只是美化這個知。
就像每個分析師還是經濟學家,還是政客們,哪一個會說自己的東西是爛貨,請不要來學。
大家都說我的知識我的經驗我的分享是寶藏,請大家拼命學,王陽明當然也說自己的是良知,所謂良知就是好的知識、道德、體悟。
所以整句話翻譯起來就是
邊做邊學邊修正而悟成真理
心學的主體是發願者,也就是學習的本體,就是你自己。
一個完全不想學習的人,他沒有知行合一的過程,他是不可能致良知的。
講白話點就是
你要自己思考,自己邊做邊學邊修正才能悟成屬於自己的真理
而冷血投資是一個輔助器,比如我告訴你拍主管馬屁真的對升官很有用,笨的人就會開始阿諛奉承他的主管,結果他的主管根本不喜歡阿諛奉承,聰明的人會知行合一致良知,他開始思考,可能人的本性是喜歡被人稱讚的,我試著稱讚看看主管效果好不好,比如有一次主管提了一個意見,我就試著在會議中說: XX(主管的名字),你的這個意見真的很好,我都沒想到。
主管可能就透漏了喜悅的表情,這就叫做行的展現,知就被你收盡了資料庫,於是你知道主管是喜歡被稱讚的,但反過來,可能你這樣做了,剛好主管覺得你這樣是在嘲諷他,他面露不悅,你就知道這樣子他不喜歡,但聰明與笨又再次展現,笨的人會覺得,哎呀,說拍馬屁有用的根本鬼扯,聰明的人去觀察主管喜歡的人都對他做什麼,我如何做出差異化?
比如他最喜歡的下屬每天都會向他報告事情,我也學著向他報告事情,然後再加碼,把我做的事情精簡成一張A4做為總結給他,順便mail或者傳pdf給他讓他可以回顧重點不需要再想,讓他可以輕鬆點,然後下班前再寄一份結果給他,這樣他就不用一直問我。
這也是一種拍馬屁,拍馬屁可以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他不一定代表違心之論的稱讚,這才叫做:
知行合一致良知
你可以看到<先求穩,再求奇:曾國藩的內功與外功>這本書裡面處處透露出曾國藩悟出人際關係真理後,官運與執行事情的舞台開始越來越大。
這種功力就是政治家的格局,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定處處與人為善,原則是拿來破壞與改變的,原則是為了目的而服務的,重點還是你的心,所以最近不是很好笑嗎? 台灣有一群人跑去募資攻擊WHO的秘書長跟著川普一起罵,然後有很多網友紛紛出征新加坡的臉書,我們思考一個問題,要讓台灣更好需要的更多的朋友還是更多的敵人?
還是這世界有人被你登報紙痛罵一頓以後會跟你說,哎呀,你真是我的好朋友阿,登報罵我,把我罵醒了,謝謝你。
美國作為世界最強的國家,他有本事到處跟人為敵,是因為他是賣武器的,敵人越多,武器賣越好,你花錢到處攻擊別人,動不動就訴諸公審、訴諸輿論,總以為自己是站在對的那邊,想必滿倉庫武器庫存囉 ? 心學現在念的越多,體驗越深,就越覺得,什麼叫做以柔剋剛。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夠征服天下最硬的東西,虛無柔弱的東西可以進入沒有間隙最硬的東西,我因此知道無為的益好處,不說話的教育,無不做為的好處,天下少有人能做到。
其實老子表面上告訴你,什麼都不要做,什麼都不要說,但他不是這個意思,他的意思是你的行動與話,不需要硬碰硬,夫妻吵架不需要講話,先停止發表你的言論,先擁抱再說,用柔軟的身體解決言語的吵罵,當有人問你A和B哪個好,比如問你媽媽跟老婆哪個重要?
你就要回答他: 你閉嘴比較重要。這就是人的思考必須具有很柔軟延展的特性,不要去拘泥在標準答案,所以台灣的教育為什麼這麼的爛呢? 因為他硬梆梆的塞答案給你,但人世間的問題,比如小花為什麼不愛我了,他為什麼要跟大華那個吃檳榔的工人跑了,卻不要我這個年薪百萬的工程師,答案不重要,答案就是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小花為什麼跑了不重要,他不會回來了,重點是接下來的日子我們還是要過,道德經連談戀愛都能用,超級法寶啊! 讀通了以後,拿來用在國際政治保證成為天下第一,嘴巴說什麼永遠不重要,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我在做主管之前,我並不需要真的有主管的位置,我只要把主管的事情通通拿來做,然後有人像是我的下屬,我成為主管只是時間問題,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需要講嗎 ? 需要真的去爭取主管的位置嗎? 完全不需要。張國煒有說: 爸,請把所有財產都給我繼承,你知道為什麼大房的子女們如此憤怒嗎? 並不是因為張榮發把財產給了張國煒,而是張榮發的遺囑等於宣告:
我的兒子中最有能力的人就是張國煒。
這才是最驕傲的事情,有錢人只把資源給有能力的人,絕不交給其他人。
有些事情不能說的太白,你懂我懂,慢慢我講一點點你就很快全部都通了。
我全部講出來,你反而學的最慢,養成依賴的壞習慣。
卻全然沒有自己的思考,這是最慘最慘和最爛最爛的學習。
書不用看很多,關鍵都是看了以後,你吸了多少,知行才能合一,王陽明曾國藩這等偉人結果台灣教育都不教,盡教一些孔孟思想的垃圾道理,所以多數人才活得這麼痛苦。
我們要回到一個原點去思考,你做什麼才能達到你的目標,這件事情才有做的價值。
拍馬屁有用能加薪,就拍馬屁,創造業績有用,就創造業績,別幹沒有用的事情。
就像那些什麼定存銀行股,有用嗎?
賠的慘兮兮,比買沒利息的黃金還慘,存股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套牢和賠錢耶 !
所以有時候一句話講出來,聰明的人舉一不止反三,笨的人是舉一變成0.5,但笨沒有關係,曾國藩也很笨,我也從不認為自己聰明,但我會試著接受觀念改變想法,改變行為,最後就改變命運。
價值觀的形成最終就是為了改變人生的命運,是一種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過程,高度實用,高度有用,且價值連城。
大家慢慢體會。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