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6今日不選股(六)-楊廣重現台灣,文景之治何時才能重現?

 




最近我在看


隋朝的楊廣執政的歷史


楊廣其實並不是一個差勁的皇帝


楊廣的年號大業


在大業五年也就是他上台五年的時候


國內經濟鼎盛的程度


連唐朝都有所不及





一直到大業五年的時候


楊廣作了一個現在看起來非常愚蠢的決定


所有歷史上看起來非常愚蠢的決定


在當時看都不一定是非常愚蠢


都是要到後面幾十年


甚至幾百年才能定案


因為假設在大業五年當時的那個時空背景


繁盛的帝國你很難想像他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被滅


就像西元前221年秦帝國統一的時候


誰會想到短短幾十年就又被亡國


 


秦朝與隋朝其實有一個非常類似的地方


他們建立統一的王朝以前都是經由長時間的藩鎮割據


春秋戰國已經經過幾百年的分裂最終被秦朝統一


這時候的皇帝大頭症特別嚴重


跟現在的台灣簡直一模一樣


為什麼現在民進黨會囂張成這個樣子


因為他們在上一次的選舉創下幾乎民主政治以來最驚人的得票數


立法院拿到的席次空前的好


所以這時候的民進黨跟大業五年的楊廣


是差不多的


且又恰好碰上美國經濟復甦


大頭症特別嚴重


楊廣跟秦始皇也都在那幾年積極擴張


徵調民間的力量去做大量的基礎建設


聽起來跟現在的什麼6000億前瞻基礎建設


什麼兩兆風力發電


簡直就是一模一樣的故事


 


所以黑格爾說的那句老話


人類能從歷史中獲得的教訓


就是人類不會記取歷史教訓


 


不出二十年台海問題就會結束


因為楊廣是這樣


秦始皇也是這樣


台灣不會比較幸運


歷史就是這樣發展


這種高點翻轉的力量


我在2018的深度好友文裡面


拿一個非常經典的總體經濟數字


來很明確地告訴大家


經濟衰退即將發生


 


蔡政府蠢在什麼地方?


先不提什麼賴清德說水煮香蕉可以配醬油和大蒜吃


喝珍奶可以用湯匙不要用吸管


更別提什麼20年來台灣經濟最好


這種翻白眼翻到睫狀肌都斷了的話


蔡政府最蠢的就是以前漢武帝要發兵匈奴的時候


也是文景之治留下來了大幅的財富


所以為什麼我支持柯文哲的中心思想


就是文景之治的歷史借鏡


柯文哲難能可貴之處就在於


花錢不是不可以


建設不是不可以


但要看民力和修復資產負債表的能力


如果一段經濟正在起飛的階段


你不借錢擴產


你不現金增資不跟股東借錢


那是一個有問題的老闆


但在經濟率退和全球利率上漲和通膨的背景


現在做經濟擴張是白痴與愚蠢的


就很像葉倫對川普政策說的


國家的基礎建設大舉的擴張


是在經濟衰退時


民間不消費不敢投入資本支出時


國家才替代民間做資本支出


這時候萬物都便宜


且債好發


因為利息低且還會繼續低下去


但在利息節節攀高且民間投資最旺盛的時候


政府搶著去搶資源蓋風電蓋軌道


這就表示蔡政府完全不懂景氣循環


跟川普的民粹主義


是同一套路的


你會說可是現在沒有電了


我們還是要能源


這我同意


但最初是誰蠢到說不缺電可以讓幾十年前就規劃好的


核四一拖再拖導致最後出現一個超級巨大的電力缺口


然後一直談反核的又是誰?


 


所以我說歷史往往當下


人民是很難自己有那個自決判斷


自己有多愚蠢的


為什麼國民黨對電力規劃這麼有經驗


你也不要以為國民黨天縱英明


因為國民黨在1970年代


也遇過類似今天的困境


還做出跟民進黨今天一模一樣的事情


就是叫工業大戶限電


所以他們有經驗


深知如果不繼續蓋核能電廠


台灣就會深受火力發電污染與電力不足


經濟就無法發展


但在蓋核電的同時


為了確保能源的多樣性


其實今天台電的發電


基載的發電幾乎是由燃煤、燃氣、核能三者並行


當初台電的規劃希望三種能源


各佔1/3


這個規劃非常的睿智


因為燃氣雖然環保


但天然氣價格會隨著油價波動


核能雖然環保但因為發電的位置集中


且有核廢料問題(雖然第四代核能廠已經可以大幅解決這個問題)


再來是燃煤


燃煤成本低且門檻與投資金額相對低


缺點是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所以三者都各有優缺點


台電當初這個決策


真的是非常的睿智


 


回過頭再繼續談楊廣


楊廣當時的國力比起台灣當局


是更為強盛


但當時為了去征服朝鮮


朝鮮當時的名稱是高麗


高麗在晉朝從中國分裂出去


其實跟台灣與大陸的問題非常類似


因此隋朝統一後


楊廣也亟欲收復高麗


這在後來的唐朝也有出兵高麗


對追求大一統的高麗


隋朝的心態跟現在的中共是一模一樣的


高麗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攻擊高麗以前楊廣這輩子打仗是沒從來沒失敗過的


也不是因為楊廣多了不起


天縱英明


純粹就是隋朝人多


打哪邊光看到這麼多人


敵軍早就嚇的魂飛魄散


問題是遇到高麗以後就不一樣了


今天的韓國人有多兇你就算也沒見識過


你會覺得三星是很弱的企業嗎?


更別提浦項鋼鐵、現代汽車、LG、SK


韓國會比台灣更弱嗎?


 


以前有一個去美國留學的學長


在課堂上美國教授開了一個韓國的玩笑


當場韓國的女生就拍桌子要教授道歉


教授看到這種態勢馬上收回自己剛剛的話


那種民族的強韌的態度


我印象一直很深


回過頭講楊廣打高麗


打高麗楊廣徵招百萬民兵


 


實際作戰的部隊有30萬人


最後這場仗打完


隋朝剩下不到3000人


29萬人全部被高麗殲滅


你就知道韓國人的祖先有多恐怖


我一直很喜歡稱韓國是亞洲的猶太人


他們有中國人那種奸詐狡猾


但又更勝一籌


而且又有猶太人那種不怕死


跟你拼命到底的那種精神


所以非常可怕


 


楊廣打敗以後


最可怕的事情來了


就像今天的台灣一樣


大家跟蔡政府說


台灣沒錢了


你也昧著國家的信用


違法搞年金改革


但他不幹


跟楊廣一樣


在高麗戰爭敗了以後


自尊放不下準備繼續討伐高麗


這時候隋朝真正完蛋了


台灣也跟當時的隋朝一樣


真正完蛋了


沒錢搞兩兆風力再搞前瞻基礎建設


 


楊廣第二次徵召民間兵役


比第一次規模更大一倍


秦朝的時候


為什麼從陳勝與吳廣起義


這兩個人就是在半路上心裡一想


反正都是死乾脆叛變


台灣也快差不多了


你可以想想


過幾年電價暴增3倍


你的電費一個月從幾百元暴增到幾千


更不用說那些租房的用累進電價的


從4元暴增到15元以上


一個月可能沒5000電費沒法生活


企業的固定成本暴增


萬物皆漲


軍公教的退休老人領不到錢


年輕人因為企業倒閉太嚴重


工作找不到薪資維持現狀


但物價節節攀升


反正到時候反正都混不下去


你覺得社會會做什麼反應?


 


很簡單麻


就是開始使用暴力搶奪財產


偷竊、殺人、搶劫種種治安問題一一浮現


社會秩序大亂


跟隋朝與秦朝的下場一模一樣


 


到高麗終於被隋朝打敗


回到隋朝本土


楊廣四處一看都是盜賊


已經都在做亂了


這就是我為什麼很反對什麼擴張亂舉債


在漢朝的文景兩帝


就是因為生知與民休生養息


人民才能有和平安穩富庶的日子能過


當政府每年超徵稅收


雖然假意減稅但做了那麼多沒有辦法回收的建設


要不就繼續債留子孫


要不就繼續再砍年金


社會基礎建構的安定基礎


就會像是楊廣時代逐漸潰散


整個民心想的已經不是什麼統獨問題


變成生存的問題


這才是最可怕的


 


你現在去查所有的數據


包括犯罪率長年都是節節降低的


幾乎所有縣市你可以看間台灣主要的三大犯罪種類


偷竊、暴力、其他刑事案件


偷竊與暴力都是越來越少的


但其他刑事案件如詐欺等是逐年攀升


也就是罪犯現在追求的是


越來越低成本高報酬的犯罪


但這是因為台灣的經濟雖然低薪持續房價高漲


卻還是日子都還是能維持


問題是過去雖然房價高租就是了


租金並沒有到不可負擔


生活開銷也還可以


但未來開始缺電且電價倍數上漲


整個生活開銷會瞬間大增


加上政府毫無節制的負債借款


勞工退休金與軍公教的退休金


都有可能進一步再被降低


所以就如同秦朝與隋朝的歷史一般


盛極而衰


正是因為大勝和看各項數據


都讓執政者有強烈豐沛的自信


大家挺我


所以盲目的用自己好大喜功的方式


無止盡的發債舉債


所以我們觀察的指標就在幾年後


當經濟開始衰退治安率是否越來越差


導致普通人也開始加入盜賊的行列


亂世就真的降臨了


台灣這幾年已經步入最後的人口紅利頂點


隨之而來就是如日本衰退的苦日子


日本的監獄現在成為了老人的天堂


 




台灣離那天在有生之年


你一定會看見的


有一個不知民心好大喜功的楊廣再現


結局並不會相去太遠的


當時大業五年盛極一時的隋朝


在好大喜功後僅僅五年


那時候想要進京朝聖的使者


別說進到皇城了


才剛出發就被各地的起義勢力搶劫一空


短短五年


隋朝的氣數就敗光的差不多了


 


如果有一天當你投票時


請你好好想一想


要把票投給好大喜功的楊廣


還是把票投給什麼都不做專心還債的漢文帝


這時候歷史就能幫助你做出好的抉擇


 


現在台灣最可怕的就是


因為上一屆選民暴怒式的投下肚爛票


導致這一屆的執政者與立法院都是同一個政黨


這是最最可怕的事情


一個好的制度的行程


能夠形成國家的力量


但另一方面會生成另外一個力量


就是控制力量的力量


這就是立法院


執政的過程無時不刻需要監督


所以當你真的很討厭民進黨好了


你應該把行政的票


比如市長、總統這些實際行政的票


投給民進黨的對手


但應該還是要找一個不同立場


行政者的立場的議員、立委


來監督他


比如我如果選了柯文哲當市長


就可能會考慮國民黨的議員來跟他唱反調


這才是一個好的理性下的選擇


 


人說穿了


最可怕的就是每當你想做點什麼時候


往往就是最容易失敗的時候


因為人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有錯


所以為什麼我寫這個Blog


證明正確的預測


也證明錯誤的預測


都會被留在歷史上面


過幾年我們來看


就能看見到底我是對的離譜


還是錯的荒謬


就會被時間給一一證明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