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即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在10/11的大暴跌後,我除了買進黃金外,並沒有太大的動作,主要就是在等FOMC和台積電的法說會,這兩件事在今天凌晨和下午都結束,FED對漸進升息維持一貫的態勢,預計十二月再度升息一次,明年升息三次,這四次如果都一碼,明年底的美國利率下緣就會來到3%,而台積電法說財測針對第四季認為會成長10%,優於市場預期且7奈米的高階製程在虛擬貨幣的礦機大幅衰退,今年的蘋果銷售狀況的確非常看俏,但這份財測應該是搭配蘋果自己的預估,如我昨天所說對中國市場的銷售展望,高盛已經開出第一槍,認為消費降級將大幅使得蘋果手機銷售乏力。
但台積電毛利率將比去年同期50%衰退1-3%左右,但營業利益率會略高於Q3,明年28奈米的產能利率用難以填滿,這一點與去年我們看好28奈米的製程在AI與物聯網填補高階製程的缺口有點背離,反而高階製程出乎意料的好,畢竟當初我們認為台積電只要高階製程賣不好攤提的狀況差,就會遭到28奈米的廠商競爭,但這一點目前不但沒有發生,反而28奈米出現產能利用率衰退,也代表全球資本支出對AI和物聯網等新科技的需求正在減弱,2018年台積電預估成長率約莫在6.5%左右,這部分以目前的EPS來看台積電應該還是能小幅成長。
成為第四季強烈支撐台股的重要訊號之一,車用電子與物聯網成長率還是高於手機,且28奈米的需求台積電預計以22奈米來填補,這代表著實際上28奈米的需求無法滿足實際的市場需求,反而在製造商台積電認為要推進到22奈米,且7奈米將佔據營收比重達20%,未來五年台積電還是持續以100億到12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在擴張,這代表目前還看不見高階手機有趨緩的象徵,這一點在現在這種詭異的局面,給多頭基本面大幅出力。
但第二權值股鴻海受到外資賣出,我在2018年的1月11日就曾經分析,鴻海的存貨差額達到上千億,在2017年累積前三季,鴻海營益率只剩下2.69%,2016年前三季還有3.32%,對此我認為主要是鴻海在目前跨入的產業如夏普的面板、NOKIA等投資都屬於已經過度競爭的產業,在面板市場血流成河的十代廠韓國與中國大陸陸續量產,手機更不用說,蘋果幾乎佔據整體市場9成以上利潤,護城河非常明顯,且在全球資金成本上升下,鴻海本身承受的槓桿太過龐大,而切入的產業也不屬於能夠高速成長帶來現金流回饋的產業,所以鴻海與大陸掛牌的工業互聯都是難兄難弟股價雙雙破底,對於鴻海的未來我是相當悲觀的,因為他就是因為降息循環而生的公司,自然在升息循環前沒完成去槓桿反而還收購夏普等大動作加槓桿,這一點在財務操作與景氣循環上是非常失敗的,直到鴻海掛牌前的破底價68元,所以接下來還是升息的路上你千萬別買鴻海,直到鴻海開始償還他的債務為止,不再進行擴張鴻海才有起死活生的機會。
今晚兩年期美債破2.9%已經是金融海嘯以來2008年6月的新高,許多投資銀行都認為短債利率再次上升到3%的話,美股的壓力又將快速累積,現在美債的殖利率已經高於股市,表示單純就價值投資的觀點,債優於股的死亡交叉已經出現,可惜在台灣我個人認為債券ETF所收的手續費實在太高,如果有短債可以交替做,那會比銀行定存更好,畢竟兩年的短債都有2.9%的報酬率,不可謂不誘人,持有現金的香甜從5月以來已經慢慢可以體會現金正在做復仇,過去三年最被看不起的資產現在意氣風發,同樣黃金已經連跌七年,黃金的復仇也正準備悄悄展開。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即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在10/11的大暴跌後,我除了買進黃金外,並沒有太大的動作,主要就是在等FOMC和台積電的法說會,這兩件事在今天凌晨和下午都結束,FED對漸進升息維持一貫的態勢,預計十二月再度升息一次,明年升息三次,這四次如果都一碼,明年底的美國利率下緣就會來到3%,而台積電法說財測針對第四季認為會成長10%,優於市場預期且7奈米的高階製程在虛擬貨幣的礦機大幅衰退,今年的蘋果銷售狀況的確非常看俏,但這份財測應該是搭配蘋果自己的預估,如我昨天所說對中國市場的銷售展望,高盛已經開出第一槍,認為消費降級將大幅使得蘋果手機銷售乏力。
但台積電毛利率將比去年同期50%衰退1-3%左右,但營業利益率會略高於Q3,明年28奈米的產能利率用難以填滿,這一點與去年我們看好28奈米的製程在AI與物聯網填補高階製程的缺口有點背離,反而高階製程出乎意料的好,畢竟當初我們認為台積電只要高階製程賣不好攤提的狀況差,就會遭到28奈米的廠商競爭,但這一點目前不但沒有發生,反而28奈米出現產能利用率衰退,也代表全球資本支出對AI和物聯網等新科技的需求正在減弱,2018年台積電預估成長率約莫在6.5%左右,這部分以目前的EPS來看台積電應該還是能小幅成長。
成為第四季強烈支撐台股的重要訊號之一,車用電子與物聯網成長率還是高於手機,且28奈米的需求台積電預計以22奈米來填補,這代表著實際上28奈米的需求無法滿足實際的市場需求,反而在製造商台積電認為要推進到22奈米,且7奈米將佔據營收比重達20%,未來五年台積電還是持續以100億到12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在擴張,這代表目前還看不見高階手機有趨緩的象徵,這一點在現在這種詭異的局面,給多頭基本面大幅出力。
但第二權值股鴻海受到外資賣出,我在2018年的1月11日就曾經分析,鴻海的存貨差額達到上千億,在2017年累積前三季,鴻海營益率只剩下2.69%,2016年前三季還有3.32%,對此我認為主要是鴻海在目前跨入的產業如夏普的面板、NOKIA等投資都屬於已經過度競爭的產業,在面板市場血流成河的十代廠韓國與中國大陸陸續量產,手機更不用說,蘋果幾乎佔據整體市場9成以上利潤,護城河非常明顯,且在全球資金成本上升下,鴻海本身承受的槓桿太過龐大,而切入的產業也不屬於能夠高速成長帶來現金流回饋的產業,所以鴻海與大陸掛牌的工業互聯都是難兄難弟股價雙雙破底,對於鴻海的未來我是相當悲觀的,因為他就是因為降息循環而生的公司,自然在升息循環前沒完成去槓桿反而還收購夏普等大動作加槓桿,這一點在財務操作與景氣循環上是非常失敗的,直到鴻海掛牌前的破底價68元,所以接下來還是升息的路上你千萬別買鴻海,直到鴻海開始償還他的債務為止,不再進行擴張鴻海才有起死活生的機會。
今晚兩年期美債破2.9%已經是金融海嘯以來2008年6月的新高,許多投資銀行都認為短債利率再次上升到3%的話,美股的壓力又將快速累積,現在美債的殖利率已經高於股市,表示單純就價值投資的觀點,債優於股的死亡交叉已經出現,可惜在台灣我個人認為債券ETF所收的手續費實在太高,如果有短債可以交替做,那會比銀行定存更好,畢竟兩年的短債都有2.9%的報酬率,不可謂不誘人,持有現金的香甜從5月以來已經慢慢可以體會現金正在做復仇,過去三年最被看不起的資產現在意氣風發,同樣黃金已經連跌七年,黃金的復仇也正準備悄悄展開。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