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今日選股(二)-風險意識提升,期中選舉即將揭曉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即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這兩天市場都在持續觀望美國明天期中選舉的狀況,今天台指期從9867殺到盤中低點9762達一百點,市場觀望的氣氛非常強,且受到蘋果在凌晨拉低那斯達克指數,蘋果概念股成台股毒藥,今天可成,大立光,國巨成為殺盤重心,大立光一年以來股價已經下跌超過40%,成為跟鴻海唯一兩隻一年跌幅超過40%的股票,第三名是和泰車,車市的衰退不會是短期現象,與汽車相關的周邊零組件不會這麼快重新起飛。

整理昨天文章的簡略看法

  • 共和黨會大勝
  • 陸股只要跌就是繼續做多到G20前,資金部位50%
  • 黃金持有20%
上海進口博覽會這次因為受到大陸消費降級與國內經濟成長趨緩,加上美國針鋒相對半導體產業的制裁行為與制裁伊朗的行動,這次所有企業噤若寒蟬,有市場經濟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導致企業對進口博覽會的反應並不熱烈,且這種博覽會現在越來越流於形式,網路的興起企業真正要做生意,只要把產品與影片放到網路,甚至在公司作展間,都能更快速的媒合,而有意願進口中國的企業早就都布局完成,對於世界重要的貿易商與製造商而言,中國市場並沒有辦法透過一場博覽會來提高市場開放的信心,要加強這種信心中國大陸還是必須加強國內的法治與行政干擾,柯文哲提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政府的行政干擾,去年健喬的法說會,高層就曾提到健喬同一筆進口的藥在上海可以進口,在他地卻無法進口,這些奇怪的事情就是中國要提高進口與轉身變成世界市場重要的關鍵。

唯有在法治與人權方面提高自由市場機制,降低行政干擾,這對中國市場的開放才真是真正的幹實事,這次進口博覽會還有一個亮點是要在上海證交所試行科創板,科創板最主要的目的是發展中國內地的新創企業並且作為風險投資的籌碼交換處,講簡單一點,先前我們提過一間公司上市之前會經歷過多次的增資,首輪由天使資金,次輪由種子再來是ABC...一路輪下去,而科創板可以視為Per-IPO也就是準備上市前某個階段的募資轉換,也就是為了降低風險,假設有些被看好的公司就可以在科創板賣出股票給其他股東分散風險。

而與新三板不同的是科創板強調都是新科技國家重點發展的高科技產業,而且預計的融資的規模會比新三板那些小企業大,且又更具風險,不會像創業板主要都有穩定的經營績效,而且為了避免在這個市場有短期投機現象,可能會有買股鎖定不能賣出的期間,新創板的創立最主要就是設立一個沙盒機制來實驗新創事業注資的機會,大陸的銀行對於這些新創企業與中小企業一直有投放資金困難的狀況,因為大陸的官方銀行交往的企業主要都是大企業與國營企業,所以這些小企業的資金成本高額導致實體經濟很難在中小企業茁壯,現在採用直接融資的方式以股權去替天使資金有一個更大的資金持對於新創企業的發展就會更有法人願意認購。

美國的ISM指數昨天公布雖然高於預期,但非製造業的通膨現象已經在趨緩,10月製造業的新訂單也下滑到一年半低點的60以下,強勁的經濟開始衰退的先行指標已經嗅到風向,這次調查十項行業的企業有七項都反映了關稅問題,化工與鋼鐵產業都提到這些美國制鋼都導致成本上升銷售衰退,且導致出口衰退,進口成本上升,美國出現停滯性通膨的危機已經出現,我認為貿易戰已經進入實質影響經濟的前期,且在G20以後,我對川普貿易戰的態度非常悲觀,現在川普與習近平的的一通電話,在習近平在上海進博會說美國是手電筒就可知兩方並沒有太大的共識,所以不要對貿易戰和緩有太大期望,貿易戰的和緩是短期現象,而不是長期現象。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