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今日選股(四)-美股激情演出帶領台股萬點曇花一現,通膨指標背離美股何去何從?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即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昨夜美股一夜激情,道瓊狂漲550點,標普上漲2.12%,因為民主黨的當選,川普與民主黨兩方在基礎建設上有共識,且民主黨掌控眾議院後,被認為會阻止川普瘋狂的財政行為,甚至在貿易戰的態度上也會有所軟化。


昨晚美股最瘋狂的莫過於醫療保健類股,昨天醫療保健類股上漲2.94%,現在美國選民最關心的就是健保與藥價法案,因為美國自由市場機制的因素,開發藥品的先期風險非常高,因為美國政府不像台灣有全民健保作為強力權力來源去議價,導致國內藥廠的利潤嚴重稀釋,這點在生達的法說會曾經提過,生達認為外銷是未來台灣學名藥廠的發展的道路,今年包括神隆,生達,東洋股價表現都不盡理想,主因是學名藥市場全球競爭激烈,學名藥是原廠藥因為專利到期後,各家廠商可以依照專利去自行製造,但相對藥效和配方多少會有與原廠藥有差距,但療效也是受到管理機構認可的藥品。

有點類似汽車市場被原廠認可的授權零件,但這個原廠是主管機關,因為站在原廠的角度除非是代工否則不會希望有學名藥廠繼續競爭,川普在這個議題上也盡力避免犯眾怒,因為藥品價格高昂且又有實際上醫療的急迫性,如果價格居高不下有點發災難財的味道,會受到選民嚴重指責。

在藥品以外,部落格一直沒有提到美國的大麻股,大麻實際上在醫學上他的毒性可能比香菸弱,成癮性也不佳,但因為中國人深受鴉片戰爭以來的毒害,台灣也深受中國民族這份慘痛的記憶對藥品格外謹慎,引述下列的文章

https://pansci.asia/archives/65988

就科學實證的結果,大麻的危害與成癮性都比菸酒低,而按照理性選擇而言,台灣也應該開放大麻合法使用,這聽起來相當荒謬的話,其實一點也不荒謬,因為菸酒都開放了沒道理毒性更低的大麻不開放,二來開放大麻可以讓台灣大麻檯面化,所有對經濟學有基本認知的人都知道,一項產品的暴利來自於資訊的不對稱,為什麼你買一罐麥香紅茶知道合理價格是12元,因為你去過超商都知道大家都賣這價錢,但100g大麻多少錢?

我沒買過不知道,但我相信有在買大麻的人買的價格落差必然很大,這就像是還沒實價以前的房地產市場,根本是摸黑交易,大麻並不是完全沒有危害的商品,就像香菸一樣,對人體有害無益,但就是有人要抽,就像漢堡薯條一樣,對健康不好,麥當勞生意還是很好,美國現在的民調有66%的人支持大麻合法化,這個民調在台灣有沒有6%我都不敢保證,一個政府要能選出賢能也要有賢能的選民與豐富的價值觀,我相信你到路上隨便抓一個路人第一它的背景知識連大麻比香菸更無害都沒有,第二他一定認為不可以開放。

但如果你拿出實證告訴他國際論文都證明危害比香菸小,且能帶來很好的經濟利益,增加稅收提高觀光,或許贊成的人就會增加,知識會讓我們改變我們的價值觀,這一點非常重要,法律不代表一定是對的,台灣曾有段歷史是票據法是有刑事責任的,假設你開票無法償還俗稱跳票,那是要抓去坐牢的,台灣政府一開始採取的策略是把刑事責任判得越重越好,這樣就能杜絕了,結果結局是反而有更多的人開出違約的票,為什麼?

因為市場認為開芭樂票的刑事責任這麼重,怎麼會有人違約?結果市場就更多的芭樂票,這就跟台灣要反詐欺一樣,台灣的暴力犯罪無論在哪一個縣市其實都呈現下滑,但台灣的經濟並沒有變好,原因就在於詐欺犯罪有比較高的誘因,刑事責任低,但利潤高,所以搶劫偷竊都變少了,但如果提高了詐欺罪的刑責,降低了詐欺的犯罪誘因,我們可以想見或許當這個平衡被打壞,偷竊與搶劫率又會上升,要根絕犯罪的最佳辦法還是教育與提高階級流動性,能夠當高薪的上班族沒人會想去當罪犯的,最後台灣政府取消了票據法的刑事責任,後來票券違約反而大幅降低。

經濟學的統計結果很多與你想的差距甚遠,與主流價值觀也差距甚遠。

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通膨數據與市場正在背離,這就是油價。

美國EIA油庫存已經來到歷史新高,美油創下歷史新低,西德州原油創下61.67的低點,但美國的breakeven inflation rates卻在上漲,breakeven 翻譯作中文稱作損益兩平,所以這個利率代表著對未來通膨的預期情況,十年期損益通膨率現在正在上漲,但石油這個通膨指標卻正在下跌,兩者背離代表必然有一個指標錯了,現在民主黨掌控眾議院,市場預期認為長期通膨的狀況會降低,但短期通膨會提高,畢竟FED仍然在升息和縮表,因為市場仍然很熱,但減稅不會在擴大與企業在貿易戰後的資本支出減緩,意思就代表其實市場在債券的態度認為美國的景氣只是短期現象,沒有長遠的週期值得擁抱風險資產,這個態度就是我一直強調的重點:

  • 美股現在是高點,必然出現大暴跌,只是時間問題,就很像五月我告訴你的台股
  • 黃金是值得擁抱的抗通膨資產
  • 陸股已經有領先週期,逢低就是買進

以上三點就是我還持續維持的操作策略,至於台股我認為第四季是塑化表現的機會,如果有時間我們就來分析台塑集團,台聚集團,和國喬,台苯整個產業鏈的關係。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