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即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台泥2018年十月的營收是在11月9日盤後公布,也就是禮拜一與禮拜二都在營收公布後,恰好昨天遇到美股大跌,今天早上台泥出現了極佳的買點。
亞泥的十月營收76.58億年增率是31.12%,台泥是117.53億,年增率是40.13%,台泥的成長率更勝亞泥,昨天舉出財務數字後,再看全年營收的狀況與亞泥從去年2017Q2到今年Q3季營收都呈現正成長,台泥在2016年的Q4就出現營收增長,已經連續增長8季,今天最後台泥上漲0.8,股價已經超越了我們設定的36元,只談論基本面不再談論股價,也建議您不要再買台泥了,因為低點已經過了,除非有跌回36元,否則都不是很好的買點。
昨天的美股隨著蘋果手機銷售不如預期,今天台灣50領跌的是可成與台塑化,可成受到蘋果出貨不順大跌,前五名還有華新科與和泰車,車市不佳中國車市甚至出現負成長,台塑化主要受到油價大跌的影響,現在油價大跌與美國升息循環出現背離,下面這張西德州期貨走勢圖這張圖的走勢油價出現很明顯的倒V反轉,但油價下跌並不是壞事,他等於釋放通膨的壓力,反而對於未來的經濟呈現利多。
在我們的消費支出中,我們每個月的生活費通常都有一個固定的金額,只有一些事件會大幅減少和增加我們的收入與支出,例如你現在失業,或者生孩子,還是買房子,這些都是你人生重大的金融事件,在哪個位置買房子,哪個位置生孩子其實都很重要,但問題是一般人對景氣循環與這些金融知識沒有概念,假設現在是一個大波段的升息循環起點,薪資不斷上漲,資產也伴隨著通膨跟著上漲,就好比現在60歲那時候的老闆,他們出社會20歲的時候,是1980年,民國70年代是台幣存款一年期有10%,當時很多行業根本沒有自動化與外勞進口,勞動需求旺盛,所以他們擁有很好的生孩子買房子的先天條件,現在你生孩子很難過買房子很困難不是你太無能,而是你在降息循環出社會,2009-2016年出社會的人,這都是降息循環房價漲的特別凶猛,政策沒有抑制房價,這都是因為這個背景因素為主,個人的努力與天份當然有差,我曾經說過一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醫生,一畢業實習完進到醫院,都25歲以上了,年薪200萬扣除所得稅約莫15%就好,剩下約170萬,然後扣除生活一年可以存款150萬已經非常厲害,台北市一間新房沒有2000萬都很難買,一個最優秀的菁英都要10年以上的光陰不吃不喝了,何況一般小老百姓,所以才要透過金融手段來省力。
過去一個月我們買進陸股,買進黃金,基本上現在黃金已經進入到區段的下緣,黃金是一個非常適合逆勢交易的商品,也容易抓住大波段的行情,當初油價的下跌就是我看好黃金的另外一個理由,因為油價的下跌雖然會讓通膨暫緩,但黃金卻會因為FED不再需要猛暴升息而有另外一個上漲的機會,甚至現在有部分賭的是美股的恐慌導致避險資產的轉進,針對美股避險的味道是黃金另外一個機會。
而為什麼轉進陸股?
大陸股市上周五的大跌主要受到官方以政策強制銀行必須放貸給民間企業,大陸國有行的問題是他們不願意給國營企業以外的民間企業做太多貸款,因為國有企業有剛性兌付的保證,簡單講就跟台灣的一銀,中鋼,合庫,你去看看他們的財務報表,充分顯露散戶不熟悉財務管理的特性,這些銀行的經營績效跟民營的銀行比較起來,績效跟股價完全不成正比,但散戶最喜歡說這些公司不會倒,就像中華電信已經下修全年EPS,甚至未來一年有沒有4元獲利都還很難說了,股價還是100多元,因為這群人對自己買的是什麼並不是很清楚,他們買的是一種信仰,就像地產投資者不懂縮表與貨幣所以會認為房價永遠不跌,而中華電信的持有者不懂產業競爭對企業的傷害,4G吃到飽已經殺紅眼了,幾乎成為所有民生品中唯一下跌的物價項目,卻在持有這種公司的股票不賣出,這不是投資是崇拜,而且是盲目的崇拜,崇拜國家力量與國家機器的偉大,所以大陸的銀行被逼著要開始習慣放貸給民企控管風險,這對大陸銀行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放貸給民企本身就有比較大的風險,違約的機會高,改變這個慣性,對陸股成分股很多是銀行而言相當痛苦。
大陸也有類似台灣50的50成分表
以國泰A50而言
我們來區分一下A50的板塊
壽險業者-4
中國平安
中國太保
中國人壽
新華保險
銀行業-14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民生銀行
浦發銀行
農業銀行
工商銀行
交通銀行
平安銀行
中國銀行
北京銀行
建設銀行
上海銀行
光大銀行
中信銀行
證券業-2
中信證券
國泰君安
傳統產業-16
格力電器-空調
美的集團-電器
伊利股份-奶製品
上汽集團-汽車
中國石化
長江電力
海螺水泥
中國中車-鐵路
寶鋼股份
中國神華-煤炭能源
中國中鐵-鐵路
中國石油
順豐控股
海天味業-食品
中國交建-交通
上港集團-航運
地產股-4
萬科A
中國建築-營造商
保利地產
招商蛇口
白酒股-3
貴州茅台
五糧液
洋河股份
醫藥股-1
恆瑞醫藥
科技業-6
海康衛視-安全監控
京東方A-面板
分眾傳媒-廣告
中國聯通-電信
工業富聯-工業物聯網(鴻海集團)
三六零-資安
就可以看見銀行就佔據了14家的名額,所以上週五的銀行股恐慌由此而來,現在的中國就很像是2008年的美國,這個論點很早我們就提過,中國大陸會是全球第一個領先上漲的國家,相信今年年中有一路追蹤的都聽過我談這個論點,而買點我們也隨著中國版QE已經揭露,昨天美股大跌500點,今天亞洲股市卻普遍出現上漲,上證更是差臨門一腳就上漲1%,所以千萬別在這時候繼續放空台股和陸股,反而是美國股市因為科技股的崩盤拉高就有空方的機會,很可惜這次因為波動太大我們沒有做到道瓊的主跌段,陸股與美股慢慢會出現分叉,要掌握陸股的投資機會,而黃金現階段因為股市比貴金屬和原物料更強,我們要買股如果有黃金的不要再增加倉位,放著就好,美元指數見高轉折後,黃金就會開始走強,但因為黃金報酬率不如股市,所以要先以股市為主來做這一段行情。
蘋果股票的大跌已經讓巴菲特慘遭血洗,且因為美國的主流民意都在反中,已經趨於民粹化,台灣經歷了多年來的民粹,民眾開始慢慢深思兩岸關係與經濟的影響,特別是那些受惠於兩岸往來的商人,而一般上班族雖然感受不深,但也在核能等議題理性思考,反核是條不歸路,更別說已經長達幾十年的核一核二繼續用,放棄幾千億的核四,先進與進步的價值往往也是由思考逐漸淬煉而成,蘋果已經逐出一個頭部型態,但因為他的本益比不高,且仍有軟體做支撐,我認為雖然短線巴菲特遭到市場血洗,但蘋果長期而言仍有相當大的競爭力與護城河,巴菲特的投資問題只在於買的太高,且因為市場沒有太多好的標的可以選擇,不得以只好買進蘋果。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