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連結
贊助好友方式-->點擊連結
禮拜天的文章我曾說過,本周股市只會漲不會跌,這次再度成功預測,另外前陣子在阿根廷G20時,我就已經預測中美貿易戰會談出一個好的結果。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9/01/20190106.html
這周的中美貿易會談已經結束,中美雙方都認為談出滿意的結果,加上本周人民幣的強勢大漲,市場信心已經認為3月前的談判有提早結束的趨勢,因為中國的利空短時間落底,這周強勢反彈,這波反彈先看到道瓊24800點再看後續的觀察。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588479
短線可以看見原油和市場強勁的反彈,台股本周也強漲400點,且大陸稅改這次雖然不如預料大規模釋放,與貨幣政策有點類似採用擠牙膏的刺激,放不夠就再放一點,甚至前幾天傳出大陸人行要以外匯存底購買股票,雖然被人行否認,但這代表逆週期的官方調控已經出爐,市場都在全面注意大陸官方的強刺激,今天中國A50在10點也強勢發動,上周我說看見了一個短線反彈的契機,但接下來的反彈後面臨的問題才是關鍵。
美國因為貿易戰的因素過去半年都大量瘋狂的囤貨,可以看見長榮的營收迎來非常強勁的成長,甚至散裝貨運也是如此,但現在貿易戰解決後,這些囤積的貨物在現在美國經濟隨時準備下滑的同時,就會形成更強的去庫存週期,對未來美國的經濟是一大隱憂,而因為美國沒有增量的空間,未來最快也要半年才能消化庫存,而中國大陸仰賴貨幣與財政雙刺激也只是從資金面緩解違約的風險,要激勵市場的消費信心,減稅的刺激效果要能深入到每一個個人才能有效拉升實體經濟,但因為陸股的基期實在太低,現在就是一個整理的態勢,至於要整理多久還要看後續的政策力度,但一個比較好的多空指標就是只要跌破2449繼續看空,漲過2800就做多,但整體偏多,意思就是2449點一破如果你槓桿不高還有保留資金的人,長期而言這個位置都會獲利,盤整結束後陸股的反彈就會有猛暴性的反彈空間。
但美國問題就比較複雜,最近川普與民主黨因為圍牆案陷入僵局,川普甚至考慮發動緊急狀態來動用救災基金來建牆,這筆資金有24億給加州做災害防治以及波多黎各地25億美金,現在美國有80萬的聯邦政府的僱員馬上就要第一個月領不到薪水,而且川普也將創下政府關門最長的時間,我曾經說過在歷史的時點上很多時候領導者自己也是霧裡看花,很多事情都是事後才能比較看清他的長遠影響,但往往修正的代價都極大,比如金融海嘯前金融自由化放鬆監管後讓CDO大量打包不良債券為AAA的投資級債券,這種近乎詐騙的行為發生在美國,且信評與債券發行單位違法迴避的利益結構這才是金融海嘯發生的原因,而這次的利率不過還不到3%,由此可知全球的槓桿綠與經濟的脆弱,表示全球的經濟體質還是相當的脆弱,隨時都會碎裂,長期而言美國遇到去美元化陣營的崛起,這是我對美債最根本的擔憂,雖然過去而言因為美債具有固定收益,所以比起持有黃金更有魅力,但問題是假設市場發生黑天鵝的狀況,如果美元不具有價值,美債將會變成即便在利率下降的過程,債券的殖利率仍舊走高,因為債券被大量放棄,但如果要到這時候很可能是再度發生金融海嘯FED不得不再次大量QE,這時候的美債風險就遠大於黃金。
這是我在看很多美國投行這次不大量買進美債反而都偏好黃金的主因,但台灣的搜尋統計數據看的出來對黃金都還完全沒有暴增的搜尋量,看起來對避險目標的警覺性仍舊不夠,這次的反彈台指約莫會在9900後出現比較大的壓力,算算點數也只剩下一百點的空間,在這個位置後我又會開始考慮偏空思考,10月以來因為已經進入到第三個月的波動率降低階段,市場波動不會那麼大,但越是沒波動就越容易讓人失去警覺,只要你的股票持續反彈就應該陸續出清,比較能持有的還是只有原物料的個股,但到了一定階段連這些股票都要拋售,只剩下黃金可以買。
很謝謝有些朋友寫信關心,如果沒有太大的行情波動,在過年前也會盡量降低發文數與量調整作息,如果你不想一直點進來可以點網站上方的訂閱他會主動寄發email到你的email,2000年以後是世界生產力的起點,因為當時是網路產業的崛起,經過了將近20年,這個產業來到了巔峰,但VR與IOT和AI都還是奠基在網路產業的基礎上,所以這些產業的成長雖然幅度可以期待,但他最終畢竟無法創造像2000年的大產業,那我認為2019年後的20年什麼產業會是最熱最火最有前景又每個人類都能買一套的超級生產力呢?
我認為是基因定序,基因定序在去年中國第一個基因編輯雙胞胎誕生後,人類將在未來出生和器官移植中開始出發,一個大產業的循環前面10年幾乎都是在起步階段,後10年才會是廣泛普及的運用,所以2030後我們才能看見像現在iphone等大普及的狀況,但因為這塊地產業全在美股,所以要利用2019-2020美股大跌的同時看能不能買到超低本益比的基因股。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