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3今日選股(五)-利率指引股市未來,非理性繁榮再現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連結
2019贊助好友方式-->點擊連結



台灣人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家長很喜歡把小孩子送去補習班,在我看來這就跟拜神一樣,叫做花錢買心安,有丟香油錢神明就有保佑,他們寧可把錢丟進去功德箱也不願意買一本行為經濟學還是蘋果橘子經濟學這種書,蘋果橘子經濟學裡面有一段很有趣的統計,因為我看這本書應該是十年以前了,書已經送朋友了,所以如果有講錯還請見諒。

裡面講的一段就是走樓梯死亡的機率遠遠搭於搭飛機,基本上像是什麼《快思慢想》還是《橡皮擦計畫》,《魔球》這些書是我很喜歡看的書,魔球後來有出電影,片長不短,但講來講去就是講一件事情,棒球的本質就是一個上壘的遊戲,而不是打擊的遊戲,所以你要花錢買球員的上壘率而不是打擊率,你會覺得很奇怪?

棒球不就是要打擊出去才能上壘嗎?
這次錯誤的,棒球還有其他上壘的方式,例如四壞球保送,所以打擊率很差選球能力很強的打者,實際上也是很有價值的,但球探往往認為他們是很差的球員,所以價格很低,另外打擊很差但跑速很快的打者,因為距離一壘的時間縮短,就會讓野手發生失誤的機率提高,諸如此類,所以前幾年大家都很吃驚前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在晶華酒店摔倒致死,從機率來看走樓梯的死亡率本身就比搭飛機還高,所以要避免這風險你要先有風險意識,知道走樓梯比你想的危險很多,你應該多搭電梯,特別是有年紀後肌肉量衰退,更要多搭電梯,減少這類意外的發生機率。

所以冷血投資在幹的事情就跟魔球一樣,我們在尋找股市會置於比較危險的因子,一個人天天抽菸喝酒在這種環境下致癌的可能性大增,我們不能說他一定會得癌症,我就有長輩又胖又喝酒又抽菸,活到九十幾歲才壽終正寢,這輩子連糖尿病、高血壓都沒有,醫生嘖嘖稱奇不可思議,這就是基因的魔力。

但我們不能把這種個體當作常態,我相信一定有人天天玩當沖賺了很多錢,但可能是百萬人裡面只有那一個,但你不要常常覺得你就是那一個,你在致癌環境因子高的地方就很像在這些總體環境不利股市多頭的時候進場,就很像天天大魚大肉抽煙喝酒然後說希望不要致癌,醫生也幫不了你,而反之,在陽光充足場地安全的地方你又不做運動,就好像已經來到底部的位置你又不積極作多,這樣怎麼健康?

但就像食物一樣,好吃的食物通常不健康,最健康的食物通常不好吃,因為在多頭行情看見大家都在賺錢,會激發你強烈的投機慾望,因為不想輸給別人,這是我們的人性。

你朋友開法拉利,你開TOYOTA,你就會覺得自卑,說不自卑的內心也覺得就是輸人,我認為這種追求財富成長生活品質向上的慾望是好的,但追求的過程方式要正確,因為開法拉利的人可能沒告訴你,他的法拉利是賣毒換來的,還是天生有個好老爸,老爸上輩子上山盜採森林留下家產才有今天的你,還是向建商一樣,跟銀行大量貸款,好死不死遇到十年寬鬆的美好陽光加上政府的財政政策培養的沃土,創造百億家產,一天換一輛超跑,所以看到這些富豪心存羨慕之心是很正常的,但你沒看到更多的富豪投資失利倒下的。

國華人壽的翁大銘,你問問上一輩的人他就像現在的郭台銘,因為利率環境的波動性經過這十年都是很穩定的向下,這一兩年才經歷稍微波動,不過是稍微波動,去年十月就已經讓人下巴都快掉下來,好在FED及時轉彎總體經濟與中美貿易戰雙雙配合下才好不容易救回這個病人。

但現在問題再度來了,去年十月還記得是什麼讓股市崩盤?
這個答案今天也不說,我在2019年深度文已經分析完了整體局勢,也歸納出我的原因了。

我想提的是這些原因現在又準備再度發生,但這次會不會再重演?
這就回到我前面說的,不利的抽菸喝酒晚睡因素都來了,會不會致癌?
機率很高,但不一定會,因為股市就跟身體一樣,有種種因素在牽引,但看到大的不良因素就要特別警覺。

這禮拜在深度文內針對FED週四凌晨的利率,再度準確預測鷹派立場,且又準確預測到今晚非農會大幅高於預期,兩個環境都讓現在的局勢會讓FED有重新升息的機會開始提升,雖然短期內因為經濟轉好,貨幣政策還尚未轉向,所以股市還是走他的金髮女孩路線。

最近復仇者聯盟4上映,都會想到這張圖,下面這張圖是驚奇隊長。


在戰鬥場景他每次都衝出來一下子扭轉戰局,但現實中的股市沒有驚奇隊長,往往都是每一個散戶與法人共同堆積出的榮景或共同恐懼賣出超級低點,所以環境才決定了你財富的健康與否。

而你有沒有判斷環境的知識才是關鍵,如果我問你健康不健康,下面的選項勾一勾選一選大概也能猜出你的健康狀況

  • 有抽菸嗎?
  • 有飲酒習慣嗎?
  • 體重過重嗎?
  • 有運動習慣嗎?
  • 常吃蔬菜水果高纖維食物嗎?
在看投資市場也如此,一條一條檢查就能判斷股市是否健康,對現在的估值是否合理?
股市與政治有一個很奧妙的地方,多數人選出來的,往往都不是最好的,因為人都有過度樂觀的基本傾向,難以準確精準的判斷,所以數據就是在輔助你這些情緒,讓數據的優先權高於你的感覺。

今天營業45年在台北車站附近的建弘書局準備在今年吹熄燈號九月底就會歇業,重慶南路的書店街現在已經剩沒幾家大書局了,你每天標準動作,打開LINE切入新聞,我剛剛馬上打開一下,上面第一篇有圖片的標題:性侵檳榔西施,鄉代兒嗆警:打電話給我爸。

你花3分鐘把這篇新聞看完,腦中只會想,現在在台灣怎麼還有這麽愚蠢的人,都幾歲了還相信什麼我黑白兩道都吃很開,顏清標都要入獄服刑,陳水扁也都要保外就醫了,你鄉民代表兒子有什麼了不起?

但每天你有沒有統計過,你花了多少時間在這上面?
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曾經提出現代經濟學太多假設,都把人視為理性的動物,會做出理性的選擇,我忘記我有沒有提過,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很著迷台灣的刑事案件,特別是殺人案,我想找出人殺人的動機是為什麼,你知道在財殺案件一條人命多少錢嗎?

答案是1953元。

2009年這起命案,五個年輕人叫車直接殺害計程車司機,這起案件跟理性有什麼關係?

這五個人笨到什麼程度?
我們都知道,如果你的目的是要錢,那計程車身上的錢應該不會有超商多,如果你是要地點偏僻又不為人之,那要先去搶偏遠地區的超商遠比計程車錢多。

而我們又知道,搶劫比殺人的罪輕很多,更好是用偷竊或詐騙的,實際上雖然我沒那個時間去分析,但這十年來的暴力犯罪大幅降低實際上與詐欺案件的成長有很大關係,就表示罪犯也是有評估風險與報酬的比例,有時候我都覺得這些詐騙集團頭腦比股民還好,他們至少已經有現代財務基本知識的概念,懂的風險要與報酬做換算,但上面那起殺人案很明顯沒有,手法愚蠢,行為殘暴,獲利極低,風險極高,這就是很典型的非理性行為。

Robert Shiller曾經出版的名著《非理性繁榮》,英文是irrational exuberance,直接翻譯就是非理性繁榮,最早是當時的FED主席,相當於現在的鮑威爾,葛林斯潘在1996年的演講名句。

可以很明顯見到,持續低通貨膨脹暗示著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較小,而較低的風險溢價(risk premiums)意味著股票和其他風險資產的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P/E(本益比)與通貨膨脹率(CPI)之間存在反向關係。但是,我們怎麼知道非理性繁榮何時會過度推升(unduly escalated)資產價值,而這些資產價值會像過去十年如日本一樣,遭遇意外與長期的緊縮?
-  “中央銀行業在民主社會中的挑戰”,1996-12-05

Clearly, sustained low inflation implies less uncertainty about the future, and lower risk premiums imply higher prices of stocks and other earning assets. We can see that in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exhibited by price/earnings ratios and the rate of inflation in the past. But how do we know when irrational exuberance has unduly escalated asset values, which then become subject to unexpected and prolonged contractions as they have in Japan over the past decade?
— "The Challenge of Central Banking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1996-12-05

我曾在2018年的兩次股災前就提過,在經歷QE以後,低通貨膨脹的環境對於資產價格的扭曲與失真,FED想要以縮表解決,至今他們都還沒解決,且利率不過來到2.25%-2.5%的利率範圍,就使得整個市場完全承受不住,甚至導致鴻海大跌,TESLA債券轉而成為垃圾債,最近TESLA準備又要募資了,而市場瘋到募資也能慶祝,這公司的帳上現金依照上一季財報,如果不經過這次募資,今年要準備現金不足要變賣現有資產了,而我們都知道汽車製造業是屬於高度重資產且高折舊的行業,這表示TESLA拿去換現金的資產通常都不怎麼值錢且難以變賣,最好的下場是有汽車業同業願意收購就算很美好了。

現階段的環境是一個讓人高度致癌的股市環境,在這種背景下,就考驗你和那些理性投資人的差距有多大。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