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連結
2019贊助好友方式-->點擊連結
先跟冷血投資的所有投資人說明一下,有人最近一直問為什麼網站沒有每天更新。
實際上網站是有每天更新的,只是目前一定會更新的只有深度文,而免費版面主要作為回答問題和實際操作的分享。
每天你看的文章可能只要花五分鐘,但這卻是每天我3-4小時辛苦工作的成果,所以免費版面真的沒辦法每天更新,還請見諒。
今天先談一個問題,停損停利要怎麼設定,來信的人先分享他的做法是設定一定比例的停損額,比方說10%,然後停利20%,將損失與利潤設定一個比例,1:2這樣去設定。
我的作法如下,基本上我90%以上的操作都是停損採用固定%,分三段買齊,或者有些許狀況不分三段一次買齊,或兩次買齊後,20%我就一定停損,特別是大部位的操作我都是這樣做,但停利我比較特別,上次我們在陸股的操作,我是採用總體經濟判斷,在操作指數商品我比較常採用總體經濟和短期央行利率與債券或者總體經濟的變化,這就是為什麼我也一直希望大部分的人加入2017年和2018年的好友,這兩年的分享都是操作中最基本最基本的功力,就像我前面所說,市場上沒有永遠百分之百保證賺錢的,但我們能做出一個相對機率比較高的判斷,從2016年以來,我己經很多次的驗證市場預測沒有你想得這麼難, 很多時候風險出現只是缺一個事件就把行情給徹底擊垮,就像這次我完全沒預測到川普會臨時出現一個很意外的貿易戰宣言,但我們為什麼這麼剛好手上幾乎都沒有持股了,而且就算有持股,我持有的股票目前連比較明顯的跌幅都還沒出現,舉個例子這波有公開持有的
- 台肥45元到3月5日至今我也都還沒賣出,但我也沒加碼
- 黃金X2平均成本持有在16.63元
- 台橡在17日宣布隔天以開盤價29.1計算小幅虧損
基本上如果我談到股票後股價受市場影響偏高我都會以這個比較高的價格計算,不會以實際比較低的價格計算,這樣做就是讓計價更為保守,不會有隔天比較高卻用昨天比較低的價格卻拿來談的狀況發生,而最後一次提到台北是在1月30日,之後就放在記錄內而已沒有再提起,主要是中間FED重回升息之路讓降息預期大降溫,所以我對黃金的看法也隨之收縮不再追進反而耐心等待FED對市場的轉折,這些總體經濟的分析我都放在深度文內談的非常多也非常深與廣,甚至籌碼面也看到美國一些指標的變化,在公開版面就不再多說。
最主要我要重複黃金的邏輯,黃金在股市降息時特別是美元降息才會表現最強,風險情緒也要極度高漲才會有一個波段,但這波因為FED上一次的態度且貿易戰還沒有明確的結果,所以對黃金我現在也還是處於觀望不是很想踴躍進場,真正會讓我看到比較明確的訊號是FED有很大的機率且總體指標讓我判斷會降息我才會想把部位再次擴大。
這波因為下跌受到貿易戰因素這次我無法預測談判結果所以我不想做不確定的放空,而改以現金採取防守態勢,等待如果真的跌我就買,如果沒跌我就繼續等待的方式,因為以目前世界的景氣和未來的低通膨狀況我看不見太明確作多的理由,也因為美國景氣還不到衰退的階段,只是成長不斷趨緩的模式,所以讓我對美股最好的放空時間也還沒到。
這是我在判斷大盤高低點很常採用這種總體經濟的模式,所以簡單做個結論在操作指數商品判斷國家經濟。
- 停損採用分批進場20%
- 停利採總體經濟出場
所以如果你沒有總體經濟的知識和對這方面著墨不夠深,應該下足苦功好好把2018年和每天的深度文學好,自然而然就能慢慢抓到對市場對的敏銳度。
而個股方面,我記得在2016年底我就曾經推薦兩本很好的電子書,一本是投資者思維,另外一本是主力籌碼相對論,我認為這兩本對投資人基本功的建立重要,今年據之前有買書的朋友來信分享六月好像還會再做一次改版,但我不確定消息是否屬實,最近一年KOBO電子書在台灣銷量也逐漸增加,我現在看書也都是用KOBO購買,節省體積,所以現在就很少再辦以前贈書的活動,如果要贈書也都比較偏舊的書,只剩下年度贊助最高的三位好友我會把當年度我認為最好的書買新書贈送給他們。
我也簡單提一下這本五六年以前的書給我的一點啟發,在做個股的時候,因為個股的波動性往往比大盤大很多,而你只要會計算財務報表,這點我也很廣泛的運用很多財務指標在2017年做分享,我相信你懂這些財務指標後,你就知道一家公司多少錢買進是值得的,是不貴的,買起來就很容易安心,很多人買股票會怕會不敢買就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價值,或者隨便用個EPS當本益比就拿來當作抄底的依據,更驚人的是有人有股利來做抄底的依據,像宏達電前幾年股價跌下來時,剛跌下來那年還有40元的股息,2013年之後剩下2元,更之後幾乎都無法配發股息,單純用股息做抄底是很危險的。
所以我認為底部區我承接個股都會運用大量的財務知識去計算公司的價值後才買進,並且我還會衡量整體大盤的市況,我不太接受單純只用技術面去承接股票,但相反的,在確定大盤與整體經濟情勢很好的時候,我會利用比較多技術面去賣出股票做停利,這種就是一種順勢交易的精神,因為個股在往上攻擊的過程,往往失去理性,你很難去預測基本面的變化,只要個股有成長交出有成長的業績,我認為就以技術面操作沒太大的問題,特別是搭上產業順風車,例如過去十年的蘋果概念股,或者2016的升息循環金融股,做多新光金的績效也都有目共睹,但卻在新光金下跌時完全沒有吃到虧,這就是抄底利用基本面與產業分析,而往上攻擊是利用技術面做停利,但有時候我確實也會在總體經濟轉差大量賣出股票,這是因為我認為整體的風險我還是要照顧到,只要讓我感到不舒服的總體經濟環境,我就很容易一窩蜂大量的賣股。
所以做一下個股操作的停損停利結論:
- 大盤與總體經濟好,停利採用技術面,抄底採用個股財務狀況
- 大盤與總體經濟壞,停利採用總體幾季,抄底採用個股財務狀況
但我要再補充,大盤與總體經濟好時,通常發動的股票,例如到升息後期我們才開始買進散裝航運等,這是因為經濟循環本身也有先後發動的順序,如塑化產業的上下游,但他仍脫離不開個股財務狀況的運用。
目前我的持股如果沒獲利或者我認為會受惠接下來的局勢變化我就會等待但不增加持股,所以目前我的持股是只會減少不會增多,除了黃金這類反向商品我會等待時機買進外,目前暫時不考慮做多任何股票,最近我反而很輕鬆,都只要每天輕鬆地做個股的功課就好,大盤越綠我就越開心,表示未來有更多散戶要殺出更多便宜的股票讓我逢低承接,貪心是有代價的,對於目前的局面我沒有太大的感受,因為持股部位不高,加上還有黃金作輔助,這就是當初我認為要把黃金還是留下部分的因素,這中間有一個月因為關閉了公開版面,所以沒有談到太多那個月交易黃金的細節。
接著我要來談一些個股
這是朋友聚會聊天問到我的一些問題
最近日商要3528安馳收到日商Macnica通知將進行公開收購,聽到公開收購現在市場都心有餘悸,上次大規模的公開收購就是樂陞案,從5月8日開始到6月26日將收購安馳35%到50%的股權,那要不要藉機賣出安馳呢?
這又牽涉到基本產業分析的能力了,安馳市值26.4億,這是一間非常小的公司,雖然他每年的EPS看似都有2元多,但實際上我認為這間公司的存貨每年都在增加,以2016年底到2018年底存貨就堆積了4億,但他的本業獲利卻同時間增加不到1億,我們用最簡單的概念,這三年本業獲利約莫6億,但每年發放現金股息1.5億左右,3年4.5億發放掉了,剩下1.5億,但存貨同時卻增加4億,無法支應這個缺口,所以就本業利潤來說,缺口有2.5億,而稅後淨利更是只有5億,也就是業外沒有帶來更多獲益反而加上所得稅後還帶來本業更大的缺口,缺口放大到3.5億。
所以我認為這家公司並不是不好,他的問題是股息發放太多,只要減少股息發放就會有比較健康的財務狀況,另外也要解決存貨跟不上本業獲利的問題,但因為這間公司每年都還是有本業利潤的成長,所以他每年也機會都成功完全除權息,我認為這公司只要利用其中一年把股息打到非常低,就能順利用當年的利潤償還資金缺口,就長期而言我認為只要這間公司不要再發放這麼多的股息,就是一間值得持有的公司,但短線上受到中美貿易戰與收購消息提振,一般來說這種通路商的營收也很難大起大落,事件一發生往往我就會利用這種機會計算股價漲幅換算是多少年的股息?
以這兩天漲幅3.45+2.1達到5.63,已經是2.5現金股息約兩年的股息,而你要問的是,這兩年會不會股價會不會回到兩天前的低點,我認為就兩年這個時間蠻有機會,畢竟這兩年半導體與設備股都會遇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6月貿易戰後營收成長率也明顯下滑,所以很可能今年會呈現衰退的局面,藉這個收購的機會如果是我我會藉機慢慢再上漲過程出脫所有持股,在兩年內再找機會買回來。
而朋友問到台橡與旺宏問題,他認為近期操作我都非常短線短進短出,相當不能適應,我必須說這是因為受到全球總體經濟在第一季確實相當撲朔迷離,但只要看到了我就不得不做出動作,股票放得越長就有越高的風險,必然在很確定行情仍就在持續的過程才持有,否則我就會賣出,在這些股票操作上因為現今下行的全球景氣,我不認為抱股持有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才會出脫先前所買進的股票,畢竟現金在手,我有非常大的把握下一波大跌後的新主流我還是能掌握,所以根本不怕先賣出,寧可持有現金等待機會一直是我對風險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如果持有一定要自己設定停損點,不要跟股票談戀愛。
就現在我對全球市場的感覺就像下面這張圖一樣,沒有太樂觀的感受,反而充滿憂慮。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