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今日財經(一)-IMF與G7認同中國非匯率操縱國,人民幣匯率合乎經常帳現況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綠色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綠色連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八大工業國組織G8除美國外的其餘國家,繼IMF在台北時間8月10日表態認為中國年度Article IV Consultation的報告顯示,2018年的中國經常帳貿易額下降與人民幣匯率水準和經濟基本面呈現符合,無匯率操縱的狀況。
連結如下:
https://www.imf.org/en/Countries/CHN

報告原文如下:
https://www.imf.org/~/media/Files/Publications/CR/2019/1CHNEA2019003.ashx

2018年中國經常帳稅差佔GDP下降1%至0.4%,預計今年2019年將維持在0.5%,因此等於公開打臉美國對中國操縱貨幣的指控。

英國路透社也提到,G7其餘國家也對美國單一不與歐洲國家討論就逕自對中國採取貨幣操縱國之說感到驚訝,美國自1994年以來首次針對中國採取貨幣操縱國的名稱,在2013年以前G7同意採取貨幣行動前必須相互協調,白宮經濟顧問Larry Kudlow公開說G7國家參與根據路透社的對歐洲G7的詢問不符,但因為路透社提到G7官員沒有被授權對媒體公開發表意見,因此不能具名。

德國財政部長Olaf Scholz認為貿易戰不應該升級,在美國財政部的5月也沒有將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且這是人民幣破7是因為川普貿易戰升級的結果,這一點冷血投資先前的看法驗證了IMF與G7國家都認同,德國財政部的觀點和美國5月份的報告都證明了這次的貨幣操縱罪名是伴隨在貿易戰之下,而非與G7國家的協調與有客觀的事實認定。

1998年的美國貨幣法是為了抵制與美國有不公平競爭的狀態,在IMF總裁拉加德去擔任歐洲央行總裁後,美國財政部長Mnuchin(梅努欽)曾經與IMF有過聯繫,但最終IMF的報告顯示中國確實沒有操縱人民幣的狀況,甚至IMF首席經濟學家與美國柯林頓時期擔任財政部長的Larry summers也認為中國沒有操縱匯率。

就現階段中國經常帳盈餘已經接近0,這代表中國已經即將從一個出口大國開始轉為一個內需大國,而反而因為這樣的關係,讓人民幣沒有任何需要貶值的理由,因為一個國家如果是出口導向的國家,才需要有強烈的貶值誘因,川普正是因為不懂這一點而隨意說出弱勢美元,實際上美國是一個進口大於出口的國家,強勢美元才符合美國利益。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很難大規模購買農產品的原因,因為現階段的中國已經沒有經常帳的貿易順差,目前國際經濟學家與IMF和G7的觀點幾乎一面倒的認為川普政府是不理性的發動匯率操縱國名稱。

但對這一點我已經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因為先前<第五風暴>這本階露了美國政府在交接之時川普的團隊幾乎都是與利益掛勾甚至與女婿有糾紛的競選團隊成員遭到撤換,基本上幾乎非建立在專業可言,甚至許多領域內最權威的大師在歐巴馬時代被禮聘至政府後先被開除後來因為一團糟而又重新回過頭找這些專家收拾爛攤子。

川普在當選時一直希望成為第二個雷根,因為雷根時代因為大規模的國防支出與減稅和擴大公共建設的政見,幾乎在當時川普上台時我也相當看好川普能做好,很可惜事與願違,川普不是一個務實且實事求是的人,反而是一個操弄民粹的自大狂,對於中國的貿易戰談判也是完全考量在選舉農業州的操作,而沒有有計畫的與中國找出合作與雙方能在貿易擴張的機會,又遇到中國吃軟不吃硬的談判態度,最後中國自己以財政方式解決國內經濟硬著陸的問題,現階段已經有撐到明年美國選舉的態勢,所有中國官方的思考開始偏向以軟實力解決,積極處理上海自貿區來替代香港地位,並且積極開放進口與市場準入,以慢打快,中國的週期逆至,現在又是一次陸股的大機會,但這個時機隨著中美貿易戰白熱化要再等等,但他給了陸股一個很好休生養息的買點,且經過美國貿易戰一役,幾乎把日本,德國和歐洲國家也得罪光了,現在這些國家預備做的都是兩面討好不得罪,但遇到關鍵問題例如匯率操作,只要美國沒有照國際規則走,歐洲國際與IMF也直接說實話,沒在跟美國客氣。

因為這是過去世界規則的制定者美國與G7共同協定的,卻自己打破與其他盟國的默契,凸顯了美國政府在外交上的失利與失勢,目前的週期看起來持續等待美國明年川普落選會是最大的契機,但正因為目前有川普強而有力的攻勢,才讓市場有便宜和風險可以讓明年底更值得期待,一但川普落選,美國股市與中國股市屆時在底部,全球市場將上演超級大爆走行情,我預測只要川普落選全球市場會重回超強升息循環,反而美國中國有機會攜手一起讓全球經濟開始大幅好轉。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