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今日台股(三)-石油正2 + 黃金正2 何去何從? 槓桿型ETF為什麼不適合長期持有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平台無關。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綠色連結
文章內容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綠色連結




昨天在經歷路透的頭條消息後,今天沙國能源部長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基本上沙國能做個官位的,冠個王子貴族也不為過,重點是他宣布沙國將在九月底恢復原本損失570萬桶/日的產能,且目前已經恢復70%。

關於這些細節目前我沒打算多談,我先談台灣投資人很多都有的原油正2。
因為我也不少朋友持有這檔ETF。

下圖是美國WTI原油期貨的高點在60.93,昨天昨天路透社消息和今天沙國自己的官方消息後,油價反彈無力下,今天凌晨公布的美國API庫存也意外拉高,很可能是受到沙國消息影響,意外激勵美國的產能短期庫存爆走,使得庫存意外出現增加。

這個在今日財經的標題在談,這是今日台股的專欄,目前冷血投資規畫的文章標題有

  1. 今日台股
  2. 今日美股
  3. 今日財經
  4. 今日閒聊
四個系列,但因為像昨天那篇偏向經濟學結合法律制度的不公平,有點偏向財經與閒聊結合,但關鍵是在談經濟學的外部性,只是有時候為了讓他簡單話,就會更口語與簡化,這個之後再說吧。

下圖這個60.93元是在7月11日,因為這是期貨盤,美國原油期貨交易時間很長,從台北時間凌晨6點交易到隔天凌晨5點,只有一小時休息,所以幾乎涵蓋了所有油價的範圍,而美國的ETF和台灣ETF都是追隨股市的開盤時間,所以如果庫存數據和消息面的時間不是發生在開盤,就會出現很多小幅跳空或者大幅跳空。

所以以期貨為依據比較準,這個60.93被我是為關鍵的區間整理高價,50.5就被我視為盤整區低價,之前我已經說過,關於這些基礎的技術分析,可以去買<投資者思維>這本書來看,前陣子投資者思維才有免費更新,更新後在章節2一開始就有提到一個很基礎的觀念,行情分為趨勢盤與震盪盤。

而原油前天突破60.93就是由震盪盤轉為趨勢盤的關鍵,但昨天因為消息面影響重回震盪區間,怎樣視為震盪盤怎樣視為趨勢盤?

一個比較簡單的看法就是震盪會在兩個價格內來回測試,忽高忽低,像下圖很明顯就是一個震盪盤,但突破價位就會是轉為順勢盤的關鍵,這在當初<投資者思維>在2013年版談到頸線的概念時我認為市面上的書沒一本寫得比他更簡單易懂。

在2019年新書我看章節被放在基礎技術分析-頸線的這一專題,頸線就是凝聚投資人共識的一條線,而這時候我就把下面這個60.93視為投資人的心理關卡,只要突破才出現追價的意願,特別油價ETF不是開玩笑,這些都是上百億上千億的法人機構在操作的,不是單一主力可以操控的,所以他的趨勢性會更明顯,單純只受到消息面的影響。



這60.93在7月11日是這波段油價的高點,而左肩是5月23日跌破60.93這個關鍵價位,但因為美國與台灣的時差,有時候高點當天台股已經收盤,所以要隔天才反應,那就可以順便觀察7月12日與5月24日,接著就來觀察台股的原油正2(00672L)這檔ETF。

下方可以看到原油正2昨天17.97創下新高,這是因為台灣的原油ETF是在早上時間開盤,在反映前天上會比較慢,但基本上有符合WTI的7月11日破60.93這個高點,對照7月11日,00672L的高點在17.9,而昨天高點是17.97。

17.97/17.9 = 1.00391,也就是兩者的最高點比較起來只有多出 0.3%。


接著要比較00642U,好死不死,兩檔ETF的7月11日高點竟然都是17.9。
但好笑的來了,上方明明是正2,經過7月11日到9月17日,昨天的原油無槓桿00642U竟然高點是18.22。

放在一起比較給你看

00642U
7月11日高點17.9 -> 9月17日高點18.22
00672L
7月11日高點17.9 -> 9月17日高點17.97

兩者高點相差1.3%,要注意!
一檔ETF是有槓桿,一檔是沒有槓桿,結果有槓桿的績效還跑輸沒槓桿的。
這就是隱藏在細節的事情,你一直以為你在買一個比較高槓桿用風險換取更大報酬。
結果殘忍的是你賺的比無槓桿的還少。

依據券商提供的資料,00642U的管理費是1%,00672L也是1%,所以管理費上並無差異,00672L追蹤S&P GSCI Crude Oil 2x Leveraged Index ER
00642U追蹤S&P GSCI Crude Oil Enhanced Excess Return

很明顯可以看出券商也沒有坑你,他真的買了一個追蹤有兩倍槓桿的指數



那問題出在哪?
請見以下金管會曾給出的警告

左邊是正常的標的,假設標的先大漲5%,以單天計算,正向2倍確實出現10%的報酬。
但隔天大跌5%以後,問題就出現了,昨邊累積報酬就是把兩天的漲跌幅相乘扣掉本金,得出

-0.25%,你想的是應該如下直接*2 = -0.5%
但錯了!

很重要,說五次給你聽
你錯了!
你錯了!
你錯了!
你錯了!
你錯了!

正確答案是右邊,因為槓桿是當天就累加,所以實際你的虧損是-1%。
不過兩天的大漲大跌,原本應該是-0.5%變成-1%,所以槓桿型的ETF你不能以為

長期持有=原始標的*2報酬率  (嚴重錯誤)

這是嚴重錯誤的觀念。
他只追蹤單日,也就是當天5%,你當天可以10%,但累積多日後就會出現偏離。



所以何去何從呢?
以原油兩倍而言,當然就是直接停損阿,因為無論無槓桿有槓桿,他都已經進入盤整區間,沒有再持有的必要性了。

而黃金兩倍呢?
請看下面這張圖是我今天台股收盤後做的。

可以看到一年%代表一年的走勢,可以看到黃金正2竟然比黃金多出不只兩倍,但原油正2原本應該虧損42%也只有虧損39%,但今年以來因為是多頭。

可以看見原本今年原油正2應該+36%也變成43%,原因就在於轉倉價差讓槓桿放大了報酬,關於這點以後再來談,但從剛剛的數據和觀念要先有,你不能長期仰賴轉倉價差,特別是原油有時候正逆價差是會倒置的,而黃金雖然上漲時比較穩定,但在他噴出後,也要考慮如果下跌時也會有更大幅度的追蹤誤差,會跌的比你想像的更多。



黃金正2要注意21.22這個關鍵價位不能被跌破,而為什麼我轉換到美股投資這些ETF,原因就在於另外一個追蹤績效的差距在於管理費,美國的管理費普遍比較低,而且這些台灣的ETF通常都是直接到美國去買別人的ETF,也不是自己編的ETF等於直接過一手,卻沒有創造多的價值,這是台灣的券商要思考的,你提供什麼價值給客戶讓客戶要多出一倍以上的管理費給你?

所以今天的結論就這樣
石油正2該停利了,且你要思考買進位置與管理費和追蹤績效誤差
黃金正2觀察21.22有沒有被跌破,要長期抗戰要買進無槓桿的,因為最美的階段已經過了,相信多數人都跟冷血投資一樣,早就享受40%的驚人報酬。

轉戰美國ETF以後先享受便宜的台幣,台幣當時我們都換在30以下,經過定存來到美國以後台幣先是貶值到31.5,最近升值到31,然後賣出台灣的ETF改換美國無槓桿的黃金ETF,又比較了IAU與GLD的績效誤差,這一系列的組合操作每一個都逐漸幫你的財富加值,更重要的是取得了超越台股大盤的績效,哪一個投資Blog敢告訴你槓桿型ETF有明顯的追蹤誤差?

特別短期來看這種誤差會被放大,所以短線你更要小心,雖然因為這畢竟不是股票,誤差範圍可能也就5%以內,但長期而言,如果你操作不慎是相當危險的,特別是轉倉價差大的標的。

今天就談到這邊,另外謝謝昨天一位張先生,使用上方不限金額贊助贊助了冷血投資50元,這是首次冷血投資有人使用不限金額的贊助,這種無對價關係的贊助網站營運實在非常感謝,對於冷血投資而言,每一分錢都格外珍貴,也希望能用便宜與低廉的價格讓更多的人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所以冷血投資在規劃產品線的時候從比較昂貴的內容到最便宜的無限制贊助都有

在特別談一下冷血投資的產品線

1.財務文 5000元
2.總體經濟文 8000元
3.2019年度深度時事文 1500元
4.pressplay 單月238元訂閱/以月為單位隨時可以取消,可使用信用卡服務
5.不限金額贊助

等於最貴8000元,最便宜幾十元就都能對冷血投資有所幫助,基本上冷血投資沒有規劃像其他投資網站或者個人戶開設高達幾萬元不等的投資課程,所以現金流相當拮据,主要是因為上萬元的投資課程我自己也上過,很多內容不能說沒有用,但有價值的資訊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被很多人使用,原本可以獲利的方式反而變成虧損,反而真正隨著時間推進能用實惠與便宜的價格以薄利多銷的概念傳輸知識我認為才是關鍵,但今年的最後也礙於聘請員工後的成本壓力,因為網站開頭前幾年拿到的贊助金基本上都被我拿去捐掉了,因為一開始只是個人的興趣,但後來太多人寫信來希望網站能維持下去,就請了助理做更多豐富的內容,可以發現從2017年的短評到現在長文和圖文並茂,背後其實都是成本壓力,所以兼顧便宜與可負擔和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是冷血投資追尋的目標。

任何一分錢對於我們都是莫大的幫助,至少他能讓員工的薪水有著落,未來能走得更平穩。
當初內容定價不超過萬元就是希望能普及更多人,否則我們就會用更誇張的行銷手法來賣好幾萬元的課程,但用這幾千元幾百元的深度內容,已經看到很多寫信給我的朋友,在市場上觀念開始改變,獲利開始提升,即使這些免費內容都能讓人獲利與財富成長,而深度文雖然不談任何股票與推薦,但至少在整個金融知識的加強以及個別公司的財務報表上,你能真正看懂一家公司的美,特別強調這種美感是因為一家有認真經營的公司,你能看到經營層的改善與努力,而不是只會在媒體說屁話,像是HTC從高峰跌落,每年股東會話都說得很好聽,攤開財務報表真的是這樣嗎?

會看財務報表你才能挑到好股票,找到好的CEO幫你賺錢,你才是一個合格的股東與老闆,否則就是瞎忙與每天浪費時間看老闆說幹話的無辜散戶,我們每個都是可憐的台灣人,年輕剛滿30多歲的年輕人要背負房貸,要扛起家計,還要面臨六年後即將破產的勞保,和不停花大錢的政府,無論藍綠都解決不了高房價,也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結構是否能延續,誰是真的替那個白天跑公車上班辛苦努力工作,下班又要哄小孩的可憐爸爸媽媽而
奮鬥的公務員?

這是歷史上中週期的悲哀,所以只能加強自己在全球市場賺我們該賺的錢,替自己加薪期待有朝一日解放財務,獲得自由,之前說過3000萬大概是你的終極目標,因為一年即便買些定存股一年3-5%就有90萬-150萬的被動收入,但我個人是覺得不只,如果你冷血投資認真看,自己有認真操作學習,15%以上甚至20%以上都不是問題。

特別別人去年是虧了一屁股,你去年雖然看起來很傻,抱著現金,結果抱著現金去年是市場之王,別人大虧你沒虧到,你大賺又賺的比別人多,要說有多差實在都說不過去了,別人在瞎忙,而你有方向有未來,這就是你與一般投資人不一樣的地方。

前陣子我看了NetFlix的AV帝王的日本連續劇,裡面在講一個業務如何從不會賣書到學習前輩賣書最後到賺大錢然後公司錢被偷走,老婆給他戴綠帽被他親眼看到,在人生最低潮時他仍然看見了色情雜誌的市場,最後搞出無碼雜誌入獄後,出來又重新跟上時代拍起A片,或許這個過程很荒謬,社會認為很低俗噁心,但我看到的是一種生命力,一種你願意為生命不斷努力的過程,在IMDB這個美國知名的影評網站,每個人都能上去對你看過的電影評分,史上最高分的兩部片是教父與刺激1995,刺激1995講的是一個人逃獄的故事,為什麼這種故事能大賣?

因為人渴望自由,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或多或少受到父母控制,長大以後受到老婆老公控制,在學校被老師控制,要按照課表,要按照政府的法律,即便很多事情違法的,但他其實並沒有這麼可惡,例如其實大麻再美國就合法,你愛吸就吸其實他符合那句自由的基本定義:
自由,以不妨礙他人的自由為自由
就像投顧行業,即便有執照的分析師敢跟你保證一定不會虧損嗎?
到今天台灣的證券分析師連政府都不敢背書納入國家考試,他只是一個基金會辦的考試,那請問這是真的自由嗎?

說穿了大家遵守法律只是為了不被這個強權給處罰,因為法院是可怕的,法官是可怕的,整個社會輿論不明究理的狀況嚴重,很多人上了法院被法官判刑了,你會去看判決書在意程序正義嗎?還是跟著媒體聳動的標題,直接罵對方垃圾,還記得那個內湖小模命案嗎?

當事人一個女性朋友被真兇說是共犯,最後用不在場證明才解脫,檢方甚至也羈押他,在刑事訴訟程序,表示檢方認定真凶說的是真的,證據不足狀況下仰賴他人的自白來羈押當事人,這是司法正義嗎?

你懂了越多,看了越多,就會越寒心,台灣的社會離自由與正義太遠,反而只是用選舉包裝了社會的自由與正義,實際上我看到的社會是利益團體與保護利益的政治團體這兩種而已,只要有錢就能解決一切的事情,那些被抓去關的基本上是不夠有錢而已,還有踩到了其他利益團體的底線,政客的話聽聽就好,我只關心我自己的財富與我的影響力,實際上從不諱言,開冷血投資最優先就是在不虧損的狀況下擴大影響力,不賺錢可以,至少要能發的出員工薪水,但能賺點錢更好,賺錢並不可恥,交易就是你情我願,賣方要真實階露風險與讓產品持續優化,買方要能買到好的產品對自己也有利益,交易就此產生,大家都受惠,賺錢為什麼是可恥的?

之前說過,進日本的廟宇和景點通常都要付費,我去京都的時候光這些門票就花了好幾萬日幣,但進去以後看到提供了不少的工作機會,裡面的景物都有人整理,這些錢就是這樣去的,那當然值得,台灣很多景點不收錢,然後燈破了不能修,路壞了沒人修,什麼都要求便宜與免費,最後的代價就是破破爛爛。

實際上多數的人追求的不是絕對的金錢,而是想擺脫你的機掰老闆和主管,講那些沒營養的屁話與目標,隨意地批評別人,對人不對事,立場對了事非不用對,不按照數據說話按照個人的想法做事,這在職場的種種就是讓人受不了台灣職場想離職的原因,想財務自由的原因,以前在職場受到的欺凌與不爽,我在當了主管當了老闆以後,每天都會檢討自己一下,20幾歲受到的委屈不要再留給下一代,這樣才是真正的進步。

對於勞資條件也是都透明說,員工對工作要有體認,實際情況可能不如你想的,像是冷血投資剛把助理找來做的時候就跟他說因為真的沒錢,帳本給你看都沒關係,時薪就只能最低基本工資,150元,但你可以學到很多我找資料的方法,還可以免費看買來的法人研究報告和海外媒體,這是福利,有賺錢就只有獎金,底薪固定,因為收入太不穩定了,能做就來,不能做就做,不用不好意思,最後助理很喜歡這份工作,雖然薪水低,獎金不穩定,但他也覺得金融市場很有趣,投資黃金也讓他賺了一筆不小的意外之財。

人生的緣分就是這樣,也因為冷血投資認識了一些海外的華人朋友和幾位老闆,雖然說憂國憂民太噁心了,但台灣怎麼從一個了不起的經濟體走到今天,也很多見證過去光榮的老闆感嘆萬千,前面說的那些電影與電視劇,都其實在內容中要給觀眾一種感覺,這感覺叫做:


希望

一定是今天比昨天有點進步的感覺,業績在成長,心靈在成長,多看了一本書,多看了幾篇文章,我們就覺得明天能更好,否則就玩不下去,很多會去自殺的人就是他的心裡已經喪失了希望。

希望政府是給不起了,家人可以給你,你旁邊的老公與老婆或者男朋友與女朋友可以給你,你自己也能給你自己,但坦白說社會與環境給你的是更多失望與壓力,冷血投資的目標就是希望讓你能看得更清楚,高度能拉得更高,讓你的生活與投資更輕鬆,最大的目標就是讓你覺得今天比昨天又更好的了一點,要記得凡是能帶給你這種感覺的書本、劇本、電影、內容、或是人,你都應該多花點錢在他身上,因為至少他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了,反過來看Netflix那部AV帝王,人必須承認自己的慾望,就如昨天所說,賭博就是有些人的慾望,為什麼不能成就一個健康的市場去創造供給,反而用公權力打壓與抹黑,賭博有礙到誰嗎?

如果是不法所得,比方說貪汙犯用百萬去賭博,那該查的是貪汙犯還是賭場?
有罪的是賭場還是貪汙犯?

性產業也是如此,林志玲是不脫衣服的藝術家,而三上悠亞就是脫衣服的低俗女人?
實際上在我的看法,都一樣,都是為了錢從是影視產業,擁有不同的觀眾而已,存在必然合理,一個產業與行業的存在,社會該思考的是如何壯大和管理後健康,而不是打壓,例如台灣可不可以賣槍,當然可以賣,只是你要思考,美國人買槍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家庭安全,那有沒有外部性更少的替代方案,比如性產業你可以開公娼寮也可以做逼真的充氣娃娃,可能逼真的充氣娃娃對性病防治更有幫助,或是日本人直接做了個擬真的性器官,這都是一種替代方案,重點是前進的過程,必然經過挫折而且必須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廢話太多了,做個結論,人活在這世界上什麼都不追求,就追一件事情

今天的我有沒有比昨天更好。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