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平台無關。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綠色連結
文章內容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綠色連結
不限金額贊助網站營運-->點擊綠色連結
美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概念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2019年11月6日(三)
在談論美元危機的時候,要先理解一個蠻複雜的貨幣銀行學問題,稱為三元悖論
(Mundellian Trilemma),為什麼中文與英文有這麼大翻譯的差別?
中文翻譯是以這個理論的提出者Robert Mundell為名,Trilemma則是翻譯是三難,也就是如果直接翻譯應該是稱為蒙代爾三難,Robert Mundell有一個暱稱叫做歐元之父。
概念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2019年11月6日(三)
在談論美元危機的時候,要先理解一個蠻複雜的貨幣銀行學問題,稱為三元悖論
(Mundellian Trilemma),為什麼中文與英文有這麼大翻譯的差別?
中文翻譯是以這個理論的提出者Robert Mundell為名,Trilemma則是翻譯是三難,也就是如果直接翻譯應該是稱為蒙代爾三難,Robert Mundell有一個暱稱叫做歐元之父。
他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學家之一。
而三元悖論的內容是指一個國家無法同時完成以下三件事情:
資本自由進出(Capital mobility)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舉以下例子你就能簡單的理解如何打破這個三角形
1.港幣
港幣在1983年10月17日以後採用與美元連動的固定匯率制度,這時候港幣享受二元的特性
資本自由進出(Capital mobility)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但失去了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因為連繫美元制度,就如冷血投資在2018年4月13日寫過的文章,那時候香港弱區間就因位美國強盛的經濟狀況,但香港的經濟狀況卻沒有這麼好,導致港元與美元的利差過大而導致一直碰觸弱區間。
2.新台幣
新台幣擁有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資本自由進出(Capital mobility)
但失去了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這也是目前大多數發達的經濟體採用的模式,因為利率可以隨著經濟狀況調整,而會導致資本變化,比如新台幣如果把利率拉到5%,瞬間比很多經濟體更高,就會有許多外資湧進購買新台幣,導致新台幣升值,所以無法採用固定匯率制度。
那你會問,固定匯率的優點是什麼? 固定匯率的最大優點在於這本來就是央行的最大目標,各國央行希望自己的貨幣穩定,不要受到干擾,這樣無論在進出口購買外國商品或者出口貨物時都能維持金融穩定,特別是進出口平衡的經濟體更是如此。
3.1998年的馬幣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但失去了
資本自由進出(Capital mobility)
1.貪汙的錢
2.沒有合法完稅證明的錢
由上面三個例子就可以看到世界各經濟體無法達成三種貨幣特徵,而假如硬是要三者併行就會發生金融危機,1997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是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因為當時的亞洲國家與美元有聯繫匯率制度,所以外資肆無忌憚的直接大量匯款到亞洲,這道理非常簡單,比如新台幣與美元保證1:30的匯率,外資匯錢進來風險已經被固定,因為台幣沒有貶值的可能,所以等於在亞洲國家就等於在美國投資,只是換個地方,大量熱錢就湧入了這些亞洲國家。
而資本又可以自由進入不受管制,炒完房地產炒完股市拍拍屁股走人,房地產泡沫死你們亞洲人乾我屁事,再來因為新興市場的貨幣利率普遍偏高,這就好像2018年4月13日提過的南非幣,假設南非幣與台幣固定匯率,保證兌換,利率又有10%,那很簡單,我當然是把台幣全部換成南非幣,反正固定匯率保證兌換,這就讓大量的熱錢進到亞洲國家的貨幣系統。
進來的時候很高興,各國張開雙手歡迎他們,問題是當這些熱錢進入亞洲,他並不是要做實體投資而是炒短線炒房地產,沒有獲得生產力的提升與技術灌入,但當這些外資看到風向不對開始賣出資產,亞洲各國央行就必須拿出鉅額的美元外匯存底來讓他們回家,因為外資回國的過程就是比如拿韓圜拿泰銖跟你換回央行裡的美元,那些美元並不是央行的,如同台灣央行的外匯存底,如果台積電要求跟你換成美元要大幅轉進美國投資,只要數量夠大,企業夠多,央行就會出現美元荒,但這時候仍是固定匯率制度,就會讓台幣的美元儲備出現缺口,最後固定匯率制度將被打破,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多數經濟體採用的是新台幣這種浮動匯率的方案。
在布列敦森林協議之間,各國都是實施這種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所以失去了
資本自由進出(Capital mobility)
而布列敦森林協議被美元打破後,黃金與美元不再存在固定匯率後,各國現在採用的都是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資本自由進出(Capital mobility)
而失去了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這也造成了美元的隨意增發,侵害了世界各國的購買力,所以為什麼世界各大央行開始把黃金給Call回來,他們意圖找回固定匯率,不想再被美元霸凌,美國以前的財政部長John Connally曾說過一句名言:
1953年英國的經濟學家George Herbert Mead其實就提出過三元悖論,也就是貨幣與財政的均衡問題Meade Conflict(米德矛盾),他的理論講簡單一點就是,各國政府要同時維繫國內的通脹率,又同時要兼顧海外的貿易收支,有其矛盾與衝突,1963的歐元之父提出M-F Modle,後來知名的保羅克魯曼因為亞洲金融危機聲名大噪,所以到現在很多網路資料和書都寫錯,指出Mundellian Trilemma是他提出,從名稱就知道,這是歐元之父Robert Mundell提出的。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
而為什麼多數國家選擇
擁有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資本自由進出(Capital mobility)
但失去了
固定匯率(Exchange rate)
因為這種制度有利於世界大國,特別是美國的美元體系。
原理很簡單,美國只要不保證兌換黃金,美元隨便增發,就像QE,世界熱錢竄到中國、歐洲、印度等地,這時候雖然美元必須貶值,會犧牲掉購買力,但問題是世界的清算過程,比如買石油、農產品、黃金都必須使用美元,美國可以透過供應大量的美元來讓經濟慢慢回溫,過去的十年美國做到了,接著再透過自由的貨幣政策拉高利率,現在美元是世界重要經濟體利率最高的國家,大量吸收資金進來重新建構美元的購買力。
而如阿根廷、土耳其、中東阿拉伯世界,甚至大量買進美債的台灣、中國大陸,全都變成了美元奴役的經濟體,世界只有一個主人
美元,使用其他貨幣的經濟體,你們都是我的奴隸
美國就靠這樣控制中東,控制亞洲,乃至於控制歐洲,世界各國的央行不笨,他們都發現了,德國21年來首次開始購買黃金,最厭惡美國的俄羅斯也早就開始、波蘭、匈牙利、中國大陸、全都開始了,只有一個怪怪的央行,台灣央行好像還沒看到,當別人的奴隸當成這樣當真可悲、世界正在對抗美元的霸凌想拿回屬於本國貨幣的購買力,事實上就連川普的貿易戰也是這種過程,他想拿回美國的貿易主權,不想再跟其他國家買東西,所以有中美貿易戰、日美貿易戰、歐美貿易戰,都是這種背景。
1973年至2018年是46年。
而認為2018年就是一個因美元收縮導致各國購買力大幅衰退的去美元化起點。
國際的金融很有趣的地方在於一點,世界各國就像一個國家,通常是有錢人更有錢,窮人更窮,所以收支永遠難以平衡,這是貨幣本身的矛盾,因為趙藤雄 賺了一元,就等於你多給了台一元,但貨幣總量是一個比例遊戲,最理想的狀況,以台灣為例,是2300萬人,假設台幣有23兆,平均分給2300萬人,然後每天都保持固定,但這是不可能的,真實的世界是富豪們控制了資源,控制了政治資源與資訊和銀行三個賺錢的最大工具,你走進銀行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知道什麼叫做
不平等
建商老闆趙藤雄作奸犯科,跟官員官商勾結,但銀行給他的利率一定比你低,沒為什麼,因為他錢多,錢多的人借錢更好借,有收入有公司在賺錢,錢就很好借,不好借沒關係,銀行經理找過來吃飯,給你一盒鳳梨酥,裡面都是錢也會變得很好借。
要記得,忠誠是因為背叛的代價不夠,清廉是因為賄絡的鈔票不足。
所以美元的第一個敵人已經在2018年開始出現,他無庸置疑就是1944年至1973年稱霸30年搞到美國崩潰的資產-黃金。
第二個敵人虛擬貨幣明天我們再談。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