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平台無關。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綠色連結
文章內容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綠色連結
不限金額贊助網站營運-->點擊綠色連結
美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概念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道瓊指數在禮拜五再度創下新高,指數已經來到28004點,在這之前無論在pressplay和2019深度文都曾提過一件事情,在10月11日是FED針對資產負債表擴張與川普開起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這件事情,因此10月11日的低點26694就會成為整個波段的關鍵位置,這個位置距離現在有高達1300點的差距,如果這個1300點沒有跌破,就代表市場對於貿易戰的樂觀態度沒有改變,這是從技術面來觀察股市多空的關鍵。

禮拜五白宮經濟顧問Kudlow在金融時報等發表中美貿易戰可能延期後,主動跳出來聲稱雙方已經接近,但問題是現在的態度如下:

中共:
美國:
另外還有智慧財產權與封殺華為、中興等議題都還完全沒有在檯面上看見,不過顯然市場已經從股市可以看出這種超級興奮的情緒。
從台股可以看到,自2019年8月30日以後,台股當天收10618點以後,開始上攻達1000點左右,但為什麼這段期間股市這麼強勁? 主要當時在8月30日傳出中美貿易進一步和談,加上已經開始第一次降息。
反而看到美股上面那張圖都是震盪,主要原因在於降息,美國第一次降息在7月31日,第二次在9月28日,最後一次在10月31日,第一次降息搭配上中美貿易戰後資金就開始回流殖利率高的台股。

黃金也就從2019年的9月4日1557點開始一路回測到近期的低點1445,而當然我沒有預設黃金的高點,但有定義停利點,只是這種台股與黃金間的巧妙關係,之後可能會被我視為一種連動關係,後續做出來的迴歸分析會在放入明天的pressplay文內。

目前我的猜測如下,眾所皆知台股是一個貿易為主的經濟體,如果台積電不能貿易他的晶圓,如之前我們看到的台泥、台聚、華夏、信昌化等企業都高度仰賴出口中共的各種原物料,這是因為在ECFA架構下,兩岸貿易有極度優惠的關稅,未來RCEP架構下有高達16個國家與經濟體加入。
主導者為中共、日本、韓國,亞洲最重要的三大經濟體全部都涵蓋近RCEP架構內,澳紐兩個澳洲主要先進國家也加入,東南亞國家協會共有十國加入,馬來西亞、新加玻、汶萊、柬埔寨、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寮國、越南,在這個框架下,之前已經說過,所謂台商回台這些廠商主要的出口對象將不再會是中共為主,也不是RCEP國家,而是以美國為主的市場,但實體經濟與低毛利仰賴大量勞動力的都會往越南移動,因為中共也不再是一個廉價勞動力為主的經濟體,反而越南目前的工資在6000-8000台幣左右會更有吸引力,未來加入RCEP後,越南反而會是台商主要施力的地方,但長期而言台商在本地投資的意願將不是表面看見的那樣,甚至回台投資也是以高度自動化以及爭取政府補助為主,對於貢獻工作機會等並無太大的幫助,這一點就會像是Google大量投資在台灣的資料中心主要是看中便宜的電價,而貢獻相當稀少的工作機會。
這一點會讓在台的勞工未來將會遭受資本的掠奪更加厲害,且台股的結構目前已經嚴重失衡,就以台股市值第一的台積電而言,台積電在這一波蘋果大漲後,市值也來到7兆9606億,馬上就要進入8兆元的大關,但第二名的鴻海只有1兆2490億,兩者倍數達到6.37,更不要說第三名的台塑化只剩下9154億,第四名的中華電信只有8804億,到了第五的台塑更是只剩下6162億,台積電的超強意味著外資對於其他台灣的成分股興趣缺缺,也意味著市值的減少,未來流動性會持續減弱,外資將不再能購買太多的台股,因為外資購買股票都有嚴格的流動性要求,當市值減少,就算買相同的張數,買的金額也會減少,等於有成交量沒有成交額。
所以很多投資人看重0050的高報酬,其實對照一下就能知道,只買進台積電的績效會更好,因為其他的股票幾乎都在衰退,只有台積電長期而言逐漸茁壯。
0050今年以來僅僅上漲27.12%,但買進台積電上漲41.73%,可以說買進0050的其他股票脫累的居多,特別權值高的股票,例如台塑化今年以來還反向下跌8.11%,中華電信今年以來上漲4.63%,台塑今年以來上漲0.93%,南亞今年以來上漲1.16%,國泰金下跌6.19%,台化下跌11.79%,富邦金今年上漲0.65%,今年受到IFRS制度調整以及塑化股受到油價大跌影響,開始全面回落。
而為什麼今年賣出陸股後,雖然有一些個股的短線進出,但卻沒有投資太多股票?
原因很簡單,重點在於股市雖然受惠資金面,但實際的業績表現根本沒有成長。
舉台積電為例,台積電瘋狂大漲到300元,今年第三季的本業獲利卻是衰退的。

市場把股票當成債券,因為對於對於低利率市場的預期,同樣的利潤會有更高的股價,但實際的業績如上圖台積電的Q3以前的營收,從毛利、營業利益、稅後淨利率全部都是衰退,第四季雖然宣稱是蘋果的旺季,但十月營收只有增加4.42%,顯然是資金行情灌注股價而非真正的利多。
不要看股價說話一直以來都是冷血投資的精神,極度重視企業治理與企業是否有真實的獲利才是重點,一個正在衰退的財報搭配成長的股價,怎麼看怎麼怪。
鴻海本業仍就在衰退,但業外損益導致稅後盈餘有所增長,且存貨管理開始轉佳,外資在10月14日以後開始追買鴻海,不過股價已經漲高了,現在再去追也沒意義。

現在我再等待的是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高潮把股市帶到一個極度瘋狂的位置後,優先考慮波動率的好時機,再來第二個就是持有現金等待類似2018年2月這樣的大修正。
香港恆生指數在近期局勢動盪下,即便有阿里巴巴回香港掛牌的傳聞傳出後,股市不見起色,香港問題牴觸了中共在一個中國基本框架下的問題,再加上香港特首非真正民選出來導致部分港民追求自主的價值觀違背,不過有趣的是實際上香港本來就從無民選特首與總督,即便是過去的英國殖民地時代,港府總督都是英國政府委派。

這代表香港的這次衝突更難化解,因為他要追求的甚至是超越過去殖民地時代的地位,但香港是國際社會中共的領土,遵行一國兩制精神,而追求民選政府會讓一國兩制精神更進一步的被破壞,這是中共所不能允許的,而雙方根深蒂固不可妥協與和平達成共識的狀況會讓香港局勢永無止盡的動盪。
這對中共而言是沒有影響的,許多報導會說香港的示威者高達百萬之多,但這又是一種數字遊戲,因為香港人口高達740萬左右,代表非示威者有640萬之多,100萬對上640萬誰是多數誰是少數就可知道哪邊是主流民意,即便有兩百萬的示威者都仍是少數,顯見他是一個有力量的勢力在破壞香港一國兩制的基本架構,但卻仍然無法撼動香港的政治基礎。
香港的社會問題結合政治問題,涵蓋了年輕人在國際資本下的無力感,香港蝸居讓年輕人向外擴展,數年前就來台發展的香港人電競選手Toyz,以及統計資料可見的來台港人逐漸變成一種向外移民的力量,在世界資本主義的橫行之下,唯一的自由只有財務的自由才是真自由,有錢了以後,世界任你遨遊,沒有錢沒有知識,任何的暴力行動在軍隊與槍枝的前面都是浪費時間的抵抗,畢竟看香港那麼久,世界各國都是說說幹話,沒有人會想去得罪中共與真正在外交以及經濟甚至軍事上得罪大國,因為中共本身的政治體制有利於他抵抗外國勢力與平衡內部,但會長久不利民營企業的發展,這種政治體制講求靠國家資本主義的力量去吸收國家的資源,其實新加玻也有這樣的味道,只是權力的集中的程度不如中共,要了解所有的制度不可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也不可能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比如中共的這種國有企業帶頭的架構下,國家的資源吸收了經濟成長的果實,注入了許多社保基金,這就好比勞保與國民年金那些由中華電信等半國營企業來大量支付,這等同注入了強心針,與民主國家有相當大的差異,長期而言,當勞保破產、美國退休年金破產,就會導致社會嚴重的動盪,但在中共的體制下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因為他仰賴的是國營企業大量補貼退休年金實現階級平衡。
但缺點是民營企業能帶來真正的資本家的獲利,學校教不出白手起家的資本家,因為老師們都是領薪水的上班族,只有自由的市場能教出資本家,但在馬太主義下,其實我一直懷疑這世界是否有真正的自由市場?
比如你想開一家搜尋引擎的公司,你的對手是Google,你拿著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一兩億想對抗Google,那跟香港示威者想對抗中共看不出有什麼不同,無疑是螳臂當車,所以在大陸市場更多看到的是跟回教國家類似的保護主義,必須保護百度、新浪微博、騰訊等中國企業,而不讓外國資本入侵,這一點最近在印度退出RCEP的議題上也能看到。
為什麼印度要退出RCEP轟動世界?
也是為了保護印度的國家利益,像在ECFA期間,許多與中共的貨貿都是卡在農產品,因為一旦中共農產品傾銷來台,勢必會讓農業大受打擊,價格完全無法競爭,所以最後ECFA並沒有納入農產品,印度的乳製品與香料等也是一樣,當遭逢紐西蘭或者越南和印尼的橡膠進口,國內的製造業和農業將大受打擊。
根據統計若加入RCEP取消中共等國的關稅後,印度的貿易赤字將大幅增加,2010年後ACFTA所謂的東協10+1,東南亞對中共的貿易逆差快速增加,中共強大的製造業底氣席捲東南亞。
中共對台貿易可以從下表看出來,出口中共+香港占台總額39.2%,進口佔20.2%,其中出口更是衰退,進口更是提升4.3%,都不可諱言ECFA架構下,未來中美貿易戰下,出口中共轉口美國這種三角貿易模式會轉成出口越南轉口美國,或者變成中共出口台製造中間財再轉越南最後出口美國這種模式來閃躲美國的關稅大棒。

但比較一下四年前2016年,當年出口738億美元,依照全年出口比例算換2/3=487億,對照2019年577億,顯著增加90億,再以進口來看,2016年進口439.9*0.66=290億,對照2019年366億,也大幅提高約76億,等同過去四年台陸雙邊的貿易關係更為緊密,金額也不斷攀升,兩岸的依賴性是越來越強的,這點之前在台泥、台聚等法說會都看的到原因,就在於ECFA架構下,台商在全世界沒有價格競爭性,必須出口中共或越南才有機會生存,而依賴性就逐漸擴大。

但未來對中共依賴性可能會逐漸降低,轉往越南發展,但關鍵在於當年ECFA通過後台股強勢漲停,數百檔股票漲停板,在明年選舉後ECFA的終止已經開始暖身,2020年6月ECFA將到期,總統府國安會已經提醒,ECFA若終止,可能會在2020年6月啟動當時的協議結束,下面這則聲明最有趣的是等於陸委會公開打臉蔡總統與賴清德的中共打壓說,說明ECFA的在兩岸的互惠互利就代表著中共有對台讓利的真實行動而非僅有蔡總統與賴清德所說的打壓。

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認為,今年2019年6月以來長達十年,貢獻台灣農業使得台灣農產第一大外銷市場就是中共,更豁免高達375.3億人民幣,但因政治因素使得貨貿與服貿中斷,ECFA無法更廣義的普及各個產業。

當年ECFA時,鴻海自2009年4月30日(5月1日星期五勞動節放假到5月3日)5月4日、5月5日連續三天跳空漲停,當時的漲停板一天漲幅限制是7%。

而台股當時在4月30日,5月4日紛紛大漲6.74%和5.64%。

若明年換算回來,就要有心理準備,台股若還在萬點,換算同等比例就會崩跌超過千點以上,因為等於沒收當年的漲幅而已,鴻海至少也要大跌兩三天,更別提當年漲停上百檔的股票,台積電當時也幾乎兩天都收在漲停板。
當時期貨指數也創下歷史最強紀錄,當時已故的海基會江丙坤與陸方海協會陳雲林代表在南京針對兩岸合作進行第三次交流,從此帶來十年兩岸和平的貿易與發展。

基本上明年的劇本若民進黨順利當選,ECFA已經是凶多吉少,且在6月因為期限已到,陸方將沒有續約的政治動力,屆時當年ECFA帶給股市多少利多,明年就會吐回多少利多,所以這個政治的轉折點就在2020年的1月11日,不可不慎,你選舉要投給誰都沒關係,但不要跟你的血汗錢開玩笑,一定要做好選前調整資產的動作,民進黨就目前態勢來看要與中共達成協議恐怕也是難上加難。
如果國民黨當選也未必就是好事,國民黨近期韓國瑜針對香港議題也偏向鷹派,對於中共而言也不是太友善的對象,但可能好一些,但仍就是個重大的風險,已經被屏除在RCEP外的在地台商,以及即將失去ECFA的在地台商,未來將幾乎沒有重要的FTA對象,ECFA風險使得我預計將在選前出清所有台股的股票,直到6月ECFA有個確定的答案前我都不想投資台股。
到明年6月長達8個月的時間我會更著重在美股,台股的政治風險實在太大,在日本、南韓都順利加入RCEP的同時,政治問題已經凌駕經濟問題形成定時炸彈,明年6月就會引爆,所有台股的長期投資人不論你投資什麼股票,都要特別特別小心,他將成為像是2009年4月30日和5月4日那兩天那麼重要的事件。
最近APPLE TV在11月上市,晨間直播秀這部蘋果的直播劇裡面的女主角前兩集一段對白很有意思:
別讓你的財富承擔政黨惡鬥的後果,保重吧!
概念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道瓊指數在禮拜五再度創下新高,指數已經來到28004點,在這之前無論在pressplay和2019深度文都曾提過一件事情,在10月11日是FED針對資產負債表擴張與川普開起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這件事情,因此10月11日的低點26694就會成為整個波段的關鍵位置,這個位置距離現在有高達1300點的差距,如果這個1300點沒有跌破,就代表市場對於貿易戰的樂觀態度沒有改變,這是從技術面來觀察股市多空的關鍵。
禮拜五白宮經濟顧問Kudlow在金融時報等發表中美貿易戰可能延期後,主動跳出來聲稱雙方已經接近,但問題是現在的態度如下:

中共:
必須在達成購買農產品的同時分階段撤銷關稅
美國:
先買農產品再談撤關稅
另外還有智慧財產權與封殺華為、中興等議題都還完全沒有在檯面上看見,不過顯然市場已經從股市可以看出這種超級興奮的情緒。
從台股可以看到,自2019年8月30日以後,台股當天收10618點以後,開始上攻達1000點左右,但為什麼這段期間股市這麼強勁? 主要當時在8月30日傳出中美貿易進一步和談,加上已經開始第一次降息。
反而看到美股上面那張圖都是震盪,主要原因在於降息,美國第一次降息在7月31日,第二次在9月28日,最後一次在10月31日,第一次降息搭配上中美貿易戰後資金就開始回流殖利率高的台股。
黃金也就從2019年的9月4日1557點開始一路回測到近期的低點1445,而當然我沒有預設黃金的高點,但有定義停利點,只是這種台股與黃金間的巧妙關係,之後可能會被我視為一種連動關係,後續做出來的迴歸分析會在放入明天的pressplay文內。
目前我的猜測如下,眾所皆知台股是一個貿易為主的經濟體,如果台積電不能貿易他的晶圓,如之前我們看到的台泥、台聚、華夏、信昌化等企業都高度仰賴出口中共的各種原物料,這是因為在ECFA架構下,兩岸貿易有極度優惠的關稅,未來RCEP架構下有高達16個國家與經濟體加入。
主導者為中共、日本、韓國,亞洲最重要的三大經濟體全部都涵蓋近RCEP架構內,澳紐兩個澳洲主要先進國家也加入,東南亞國家協會共有十國加入,馬來西亞、新加玻、汶萊、柬埔寨、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寮國、越南,在這個框架下,之前已經說過,所謂台商回台這些廠商主要的出口對象將不再會是中共為主,也不是RCEP國家,而是以美國為主的市場,但實體經濟與低毛利仰賴大量勞動力的都會往越南移動,因為中共也不再是一個廉價勞動力為主的經濟體,反而越南目前的工資在6000-8000台幣左右會更有吸引力,未來加入RCEP後,越南反而會是台商主要施力的地方,但長期而言台商在本地投資的意願將不是表面看見的那樣,甚至回台投資也是以高度自動化以及爭取政府補助為主,對於貢獻工作機會等並無太大的幫助,這一點就會像是Google大量投資在台灣的資料中心主要是看中便宜的電價,而貢獻相當稀少的工作機會。
這一點會讓在台的勞工未來將會遭受資本的掠奪更加厲害,且台股的結構目前已經嚴重失衡,就以台股市值第一的台積電而言,台積電在這一波蘋果大漲後,市值也來到7兆9606億,馬上就要進入8兆元的大關,但第二名的鴻海只有1兆2490億,兩者倍數達到6.37,更不要說第三名的台塑化只剩下9154億,第四名的中華電信只有8804億,到了第五的台塑更是只剩下6162億,台積電的超強意味著外資對於其他台灣的成分股興趣缺缺,也意味著市值的減少,未來流動性會持續減弱,外資將不再能購買太多的台股,因為外資購買股票都有嚴格的流動性要求,當市值減少,就算買相同的張數,買的金額也會減少,等於有成交量沒有成交額。
所以很多投資人看重0050的高報酬,其實對照一下就能知道,只買進台積電的績效會更好,因為其他的股票幾乎都在衰退,只有台積電長期而言逐漸茁壯。
0050今年以來僅僅上漲27.12%,但買進台積電上漲41.73%,可以說買進0050的其他股票脫累的居多,特別權值高的股票,例如台塑化今年以來還反向下跌8.11%,中華電信今年以來上漲4.63%,台塑今年以來上漲0.93%,南亞今年以來上漲1.16%,國泰金下跌6.19%,台化下跌11.79%,富邦金今年上漲0.65%,今年受到IFRS制度調整以及塑化股受到油價大跌影響,開始全面回落。
而為什麼今年賣出陸股後,雖然有一些個股的短線進出,但卻沒有投資太多股票?
原因很簡單,重點在於股市雖然受惠資金面,但實際的業績表現根本沒有成長。
舉台積電為例,台積電瘋狂大漲到300元,今年第三季的本業獲利卻是衰退的。
市場把股票當成債券,因為對於對於低利率市場的預期,同樣的利潤會有更高的股價,但實際的業績如上圖台積電的Q3以前的營收,從毛利、營業利益、稅後淨利率全部都是衰退,第四季雖然宣稱是蘋果的旺季,但十月營收只有增加4.42%,顯然是資金行情灌注股價而非真正的利多。
不要看股價說話一直以來都是冷血投資的精神,極度重視企業治理與企業是否有真實的獲利才是重點,一個正在衰退的財報搭配成長的股價,怎麼看怎麼怪。
鴻海本業仍就在衰退,但業外損益導致稅後盈餘有所增長,且存貨管理開始轉佳,外資在10月14日以後開始追買鴻海,不過股價已經漲高了,現在再去追也沒意義。
現在我再等待的是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高潮把股市帶到一個極度瘋狂的位置後,優先考慮波動率的好時機,再來第二個就是持有現金等待類似2018年2月這樣的大修正。
香港恆生指數在近期局勢動盪下,即便有阿里巴巴回香港掛牌的傳聞傳出後,股市不見起色,香港問題牴觸了中共在一個中國基本框架下的問題,再加上香港特首非真正民選出來導致部分港民追求自主的價值觀違背,不過有趣的是實際上香港本來就從無民選特首與總督,即便是過去的英國殖民地時代,港府總督都是英國政府委派。
這代表香港的這次衝突更難化解,因為他要追求的甚至是超越過去殖民地時代的地位,但香港是國際社會中共的領土,遵行一國兩制精神,而追求民選政府會讓一國兩制精神更進一步的被破壞,這是中共所不能允許的,而雙方根深蒂固不可妥協與和平達成共識的狀況會讓香港局勢永無止盡的動盪。
這對中共而言是沒有影響的,許多報導會說香港的示威者高達百萬之多,但這又是一種數字遊戲,因為香港人口高達740萬左右,代表非示威者有640萬之多,100萬對上640萬誰是多數誰是少數就可知道哪邊是主流民意,即便有兩百萬的示威者都仍是少數,顯見他是一個有力量的勢力在破壞香港一國兩制的基本架構,但卻仍然無法撼動香港的政治基礎。
香港的社會問題結合政治問題,涵蓋了年輕人在國際資本下的無力感,香港蝸居讓年輕人向外擴展,數年前就來台發展的香港人電競選手Toyz,以及統計資料可見的來台港人逐漸變成一種向外移民的力量,在世界資本主義的橫行之下,唯一的自由只有財務的自由才是真自由,有錢了以後,世界任你遨遊,沒有錢沒有知識,任何的暴力行動在軍隊與槍枝的前面都是浪費時間的抵抗,畢竟看香港那麼久,世界各國都是說說幹話,沒有人會想去得罪中共與真正在外交以及經濟甚至軍事上得罪大國,因為中共本身的政治體制有利於他抵抗外國勢力與平衡內部,但會長久不利民營企業的發展,這種政治體制講求靠國家資本主義的力量去吸收國家的資源,其實新加玻也有這樣的味道,只是權力的集中的程度不如中共,要了解所有的制度不可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也不可能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比如中共的這種國有企業帶頭的架構下,國家的資源吸收了經濟成長的果實,注入了許多社保基金,這就好比勞保與國民年金那些由中華電信等半國營企業來大量支付,這等同注入了強心針,與民主國家有相當大的差異,長期而言,當勞保破產、美國退休年金破產,就會導致社會嚴重的動盪,但在中共的體制下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因為他仰賴的是國營企業大量補貼退休年金實現階級平衡。
但缺點是民營企業能帶來真正的資本家的獲利,學校教不出白手起家的資本家,因為老師們都是領薪水的上班族,只有自由的市場能教出資本家,但在馬太主義下,其實我一直懷疑這世界是否有真正的自由市場?
比如你想開一家搜尋引擎的公司,你的對手是Google,你拿著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一兩億想對抗Google,那跟香港示威者想對抗中共看不出有什麼不同,無疑是螳臂當車,所以在大陸市場更多看到的是跟回教國家類似的保護主義,必須保護百度、新浪微博、騰訊等中國企業,而不讓外國資本入侵,這一點最近在印度退出RCEP的議題上也能看到。
為什麼印度要退出RCEP轟動世界?
也是為了保護印度的國家利益,像在ECFA期間,許多與中共的貨貿都是卡在農產品,因為一旦中共農產品傾銷來台,勢必會讓農業大受打擊,價格完全無法競爭,所以最後ECFA並沒有納入農產品,印度的乳製品與香料等也是一樣,當遭逢紐西蘭或者越南和印尼的橡膠進口,國內的製造業和農業將大受打擊。
根據統計若加入RCEP取消中共等國的關稅後,印度的貿易赤字將大幅增加,2010年後ACFTA所謂的東協10+1,東南亞對中共的貿易逆差快速增加,中共強大的製造業底氣席捲東南亞。
中共對台貿易可以從下表看出來,出口中共+香港占台總額39.2%,進口佔20.2%,其中出口更是衰退,進口更是提升4.3%,都不可諱言ECFA架構下,未來中美貿易戰下,出口中共轉口美國這種三角貿易模式會轉成出口越南轉口美國,或者變成中共出口台製造中間財再轉越南最後出口美國這種模式來閃躲美國的關稅大棒。
但比較一下四年前2016年,當年出口738億美元,依照全年出口比例算換2/3=487億,對照2019年577億,顯著增加90億,再以進口來看,2016年進口439.9*0.66=290億,對照2019年366億,也大幅提高約76億,等同過去四年台陸雙邊的貿易關係更為緊密,金額也不斷攀升,兩岸的依賴性是越來越強的,這點之前在台泥、台聚等法說會都看的到原因,就在於ECFA架構下,台商在全世界沒有價格競爭性,必須出口中共或越南才有機會生存,而依賴性就逐漸擴大。
但未來對中共依賴性可能會逐漸降低,轉往越南發展,但關鍵在於當年ECFA通過後台股強勢漲停,數百檔股票漲停板,在明年選舉後ECFA的終止已經開始暖身,2020年6月ECFA將到期,總統府國安會已經提醒,ECFA若終止,可能會在2020年6月啟動當時的協議結束,下面這則聲明最有趣的是等於陸委會公開打臉蔡總統與賴清德的中共打壓說,說明ECFA的在兩岸的互惠互利就代表著中共有對台讓利的真實行動而非僅有蔡總統與賴清德所說的打壓。
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認為,今年2019年6月以來長達十年,貢獻台灣農業使得台灣農產第一大外銷市場就是中共,更豁免高達375.3億人民幣,但因政治因素使得貨貿與服貿中斷,ECFA無法更廣義的普及各個產業。
當年ECFA時,鴻海自2009年4月30日(5月1日星期五勞動節放假到5月3日)5月4日、5月5日連續三天跳空漲停,當時的漲停板一天漲幅限制是7%。
而台股當時在4月30日,5月4日紛紛大漲6.74%和5.64%。
若明年換算回來,就要有心理準備,台股若還在萬點,換算同等比例就會崩跌超過千點以上,因為等於沒收當年的漲幅而已,鴻海至少也要大跌兩三天,更別提當年漲停上百檔的股票,台積電當時也幾乎兩天都收在漲停板。
當時期貨指數也創下歷史最強紀錄,當時已故的海基會江丙坤與陸方海協會陳雲林代表在南京針對兩岸合作進行第三次交流,從此帶來十年兩岸和平的貿易與發展。
基本上明年的劇本若民進黨順利當選,ECFA已經是凶多吉少,且在6月因為期限已到,陸方將沒有續約的政治動力,屆時當年ECFA帶給股市多少利多,明年就會吐回多少利多,所以這個政治的轉折點就在2020年的1月11日,不可不慎,你選舉要投給誰都沒關係,但不要跟你的血汗錢開玩笑,一定要做好選前調整資產的動作,民進黨就目前態勢來看要與中共達成協議恐怕也是難上加難。
如果國民黨當選也未必就是好事,國民黨近期韓國瑜針對香港議題也偏向鷹派,對於中共而言也不是太友善的對象,但可能好一些,但仍就是個重大的風險,已經被屏除在RCEP外的在地台商,以及即將失去ECFA的在地台商,未來將幾乎沒有重要的FTA對象,ECFA風險使得我預計將在選前出清所有台股的股票,直到6月ECFA有個確定的答案前我都不想投資台股。
到明年6月長達8個月的時間我會更著重在美股,台股的政治風險實在太大,在日本、南韓都順利加入RCEP的同時,政治問題已經凌駕經濟問題形成定時炸彈,明年6月就會引爆,所有台股的長期投資人不論你投資什麼股票,都要特別特別小心,他將成為像是2009年4月30日和5月4日那兩天那麼重要的事件。
最近APPLE TV在11月上市,晨間直播秀這部蘋果的直播劇裡面的女主角前兩集一段對白很有意思:
自由派採取制裁,保守派撤銷制裁。
他們不斷鬥爭,他們都只想實踐自己的想法。
他們都想當正確的一方,都想當贏家。
他們只關心這些,但政治鬥爭的後果卻由人民承擔。
令人崩潰到了極點。
別讓你的財富承擔政黨惡鬥的後果,保重吧!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