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集團】神隆1789-全球最大原料藥代工廠

前情提要:

個股之研究報告均不提供價格與買進賣出價位,純以公司財務報告與產業前景作為研究之依據,提供公司於法人說明會之各項財務與產業情況分析,買賣個股需謹慎恆量自身財力與可承受之風險,因應時間不斷變化與產業和大環境之高度不確定性,下列事實與產業前景有隨時變化之風險,下列之研究報告若因時間與實際狀況有出入,請留言提醒,以下研究報告無法作為投資依據,僅作為投資人瞭解企業經營模式與產業特性之研究報告。

簡介:

神隆主要為學名藥之原料藥(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與新藥之原料藥代工企業,神隆起家是以癌症原料藥為主,已有70項原料藥為學名藥,29項獲得批准,其餘等待專利到期後上市,美國註冊DMF60項,全球812項,31項為抗癌藥物,2019年法說會強調開始往原料藥的下游價值鍊走,ANDA(簡易新藥上市程序(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ANDA)),自有原料藥產品

客戶委託研發百項,6項獲准上市(4項為新藥),8項處在3期臨床實驗(人體試驗)階段。
主要分為自有產品代客服務(委外製造CMO,委外研發CRO)兩項重要商業模式。



營運績效與市場:

2017年EPS 0.53元
2018年合併營收35.24億,年成長0.2%,稅後淨利成長4.9%,EPS0.56。
針劑進度Decitabine與Fondaoarinux Sudium已經於2018年3月與11月分別取得FDA藥證,第三張藥證2018年9月提出審核中。

2019年市場以日本為主發展,台日雙方有較高的信任度,而中國大陸也希望新藥開發下,使得新藥委外代工的機會提高,在南美洲與俄羅斯也有較好的發展機會。


2020年1月15日美國舊金山法說
2019年4月法說公布的核准項目



資本支出計畫:
2018年主要為針劑廠設備汰舊換新為主,今年資本支出3億左右,但大陸環安衛要求增加為不確定變數,FDA查廠完成約為2019年甚至到2020年初才開始提列折舊。

持股結構:

神隆為統一重要之子公司之一
統一直接持股37.94%
國家發展基金持股13.85%
台糖持股4.12%
南紡持股2.99%

統一前創辦人高清愿
高權投資法人代表高秀玲是統一董事長羅智先的夫人
高清愿的女兒
高清愿就只有這麼一個獨生女
持股1.88%
股權結構主要以統一集團和國發基金為主

基本介紹與人事:
1997年11月11日神隆成立
2011年9月29日上市
資本額76.3億

2018年7月統一派任蘇崇銘至神隆後補齊了大陸與懸缺的部分人力。

總經理:蘇崇銘
美國愛荷華大學企研所碩士

財務處長:林智慧
成大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

營運策略長:林靜雯
香港理工大學化學博士


125位研發人才,研發人力為16%,其餘人力為84%,研發人才九成為碩士,2018年研發費用將佔據總營收10%。(2018年)

學名藥、原料藥產品數量如下

癌症-36種,中樞神經-13種,心血管-7種,泌尿系統-2種,呼吸道-2種,眼科-3種,其他-4種。(2018年)

全球抗癌原料藥為世界龍頭,製劑產品以注射筆為重複使用,注射筆為製劑,這是藥和醫材合併之高門檻專用於骨質疏鬆症與糖尿病和減肥專用,注射筆因專利門檻高多為委外代工或合作生產(2018年)

去年美國通路整併導致議價能力變強,且FDA通過學名藥速度加快,導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反之複雜學名藥因高速通過導致藥價較好,新藥代客研發成長力道大,新興國家高齡人口成長擴大市場規模。(2018年)

2017Q4,因生產規模尚未達到費用集中,加上新台幣匯率產生2100萬左右差額,公司獲利主要仍以台灣母公司為主,2017年大陸法規監管更為嚴格,不過神隆在大陸為合法之廠商(基本上台商在大陸在區域與掌控力仍不如大陸在地廠商),且大陸藥證拿到後,但又更改美國的DMF NUMBER,造成情況日趨複雜,因此雖法規更為嚴格並沒有傷害到大陸廠,反而因區域優勢,學名藥API由2016年業務佔比86%,來到69%,主要轉到代客製造由2%轉到18%,糖尿病中間體與抗感染用藥,抗感染用藥為老客戶為主,在2018年將持續擴增。(2018年)

財務數字2017年全年總計EBITDA 986百萬,母公司 823百萬,產品多元化後,存貨偏向高單價導致存貨金額增加。(2018年)

據點:
台灣台南廠-
原料藥廠:16條生產線
針劑製劑廠:抗癌與胜肽針劑

大陸江蘇常熱廠(鄰近上海)-

原料藥廠:七條生產線,三條為高活性產線,美國GMP已查廠,中間體供應台灣母公司,原料藥提供大陸公司,大陸客戶使用原料藥作為開發產品的基礎,2018年5月份玩成日本PMDA查廠。


客戶:

美國藥廠MELINTA抗生素藥Baxdel 通過FDA認證
http://melinta.com/melinta-therapeutics-announces-u-s-fda-approval-baxdela-delafloxacin-acute-bacterial-skin-skin-structure-infections-absssi/
Paclitaxel則受市場競爭藥價下跌導致拉貨力道不足(2018年)

展望:


口服劑型會為未來轉型項目,口服劑不建廠,拿到原料藥後,針對製劑專利,以PACKAGE販售客戶。
以針劑產品業務,代客研發為主要發展項目。(2018年)

癌症治療將轉為標靶藥物將打散市場,未來以針劑高門檻胜肽學名藥,2017年常熟廠財務壓力仍在,2018年新藥代工業績看漲,學名藥維持現況已見底,大陸市場積極漲價,製劑市場合作,降低成本與加快大陸常熟廠損益兩平點。(2018年)

研發費用API:製劑 6:4為主,製劑在實驗室不高,建廠與註冊成本高,API成本主要在研發人員與實驗室和合約。(2018年)

上半年西林瓶與卡式瓶,生產水針、凍乾粉針、預充填式與卡式瓶註冊,兩年FDA查一次製劑廠,
下半年新藥代客業務,第一個ANDA針劑產品送驗
2019年始看漲,代客研發與針劑業務將為主要成長動力(2018年)

策略聯盟:



歷史關鍵事件:
2014年7月31日創辦人馬海怡退休
2018年7月5日李勇發(統一集團法人代表)美國偉恩州立大學化學博士卸任,轉由蘇崇銘(統一企業公司副總經理) 擔任。

學名藥廠競爭對手:
TEVA(以色列企業美股上市)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