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於散布流言企圖損害本公司暨董事長商譽、名譽,並企圖操縱本公司股價之不法份子,本公司業已委請律師於112年1月12日向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提出刑法第309條第1項之公然侮辱罪、第310條第2項之加重誹謗罪及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之操縱股價罪嫌之刑事告訴。(2)為避免損害擴大,本公司並已致函股市論壇管理者請其移除或屏蔽相關不實流言。
董事長為鄭人豪,而真的難以解釋為什麼經營加油站卻導致營收大暴跌,股價從40.5元直接下跌到20元左右而已,幾乎是腰斬,更讓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營收也衰退這麼多?
山隆是正隆的關係企業,2022年6月10日股東會正隆三代次子鄭人銘接替已經做12年的姐姐鄭舒云擔任董事長,2010年時正隆第二代的董事長鄭政隆是老四,1978年後從老二鄭火田接手,主要因為鄭火田認為老三鄭政雄不適合接手集團,而鄭政隆也沒有交給長子鄭人豪,但鄭人豪卻去接手山隆。
鄭政隆是山隆現在的關鍵人物,他四個孩子長子鄭人豪、長女鄭舒云、次子鄭人銘,和么女鄭喬云,2010年交給鄭舒云,2022年交給鄭人銘,而山隆則是長子鄭人豪。
過去山隆是由鄭文明領導,在他擔任董事長期間山隆的營運表現都算是相當正常,2021年9月15日總經理林財源退休,內部稽核主管2021年8月31日退休,2020年5月29日時鄭文明交棒給鄭人豪,之後公司營運都還算正常但2021Q4開始公司的毛利率就開始下降不少,過去在2021Q1以前毛利率都達到11%,本業利潤率都達到2%以上,到了2022Q1時,毛利率從過去11%剩下8.5%,本業利潤率從2.5%剩下1.15%,2022Q3時毛利剩下7.15%,本業利潤率更是剩下0.13%。
今年2024年股東會的紀念品從衛生紙變成廚房紙,而2021年7月30日時新聞曾有山隆積欠廠商60天前的運費貨款沒有入帳,得到的回覆是「董事長不願意付錢」,而當時《蘋果新聞網》提到因為變更電子系統,調整導致資訊斷練,導致應付帳款延誤,財務單位已積極修補。
山隆原本透過靠運輸正隆的紙與紙箱棧板,而且自己有用油需求,所以後來成立加油站,是臺灣第7大發油量油站集團,新聞當時2021年還是第4大。
所以如果是這樣可以參考山隆的同業9937全國加油站的財報,目前全國是臺灣第二大發油量加油站,第一大是中油,第三大是台亞,第四大是福懋。
全國加油站財報本業利潤率常年都維持穩定的3%,每年穩定配發6.5億元的現金股息,2024年10月15日市值大概是200億元,大約配息率在3.25%左右,董事長賴正時,山隆的財務報表來看為什麼加油站業務會跟全國落差那麼大,令人匪夷所思。
物流部分臺股有上市的2642宅配通,在2023年的本業利潤率確實有下降,營收也有下降,但本業利潤率仍有2.56%沒有到山隆那麼低1%都沒有,且山隆多數營收比較多是油品的營收,至少有65%的營收都來自於油品。
再看正隆紙業,雖然本業的利潤不如2020年50億元這麼好,但2023年仍有19.88億元,本業利潤也仍有4.71%,也沒有說慘到需要犧牲山隆的地步,山隆的業績大暴跌在我不瞭解內部情況下只能做出一個結論就是經營管理能力出現與過去很大的落差,但這件事情其實提醒我們一件事情,山隆現在的市值是28億元左右,如果股價雙倍是在40元那階段那差不多就是56億元,背後有有正隆這種集團,卻經營得如此慘澹,而且我認為台股上市公司如果業績下滑最基本都要做到告知股東什麼原因,以及如何因應,而不是只是很簡單的概略說大環境影響,全球經貿影響。
掛名統一集團的甚至董事長是與統一的羅智先的神隆,雖然業績也真的不好,但至少本業利潤率都是維持在10%,市值192.9億元,但每年只能發出2.37億元的現金股息,其實比全國加油站還慘,但至少公司年年法說會都準時告知股東營運狀況,羅智先本人也都出席股東會,也都會證交所的法說會。
(2) 112年台灣神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常會 - YouTube
(1) 113.03.15--神隆(1789)法人說明會 - YouTube
所以定存股這種東西盡量還是找市值大,配息穩定,最重要是你還是要關注董事長交接這些,每年拿5%的股息,結果股價下跌50%,真的實在太慘痛了,不如改變想法。
定存股的趨勢正在變化,過去高股息 ETF 一直是穩健投資者的選擇,但市場風向正在變化美股的資金動能強勁,實際的績效帶來更高的財富成長,趕快看下方文章跟上最新趨勢:
【冰質財經】20250205(三)挑戰全臺灣高股息ETF的報酬率,美股王者降臨
1 留言
真的不是定存股一直放著就能隨它去...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