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上一集還沒寫完,接著繼續。
6472保瑞,2024年10月14日市值774.1億,董事長與總經理盛保熙,這家公司的本業也是生技行業,2023年本業利潤52.49億元,但他業外轉投資不少,2023年業外損失11.85億元,稅後僅剩下30.3億元,今年上半年H1累積16.35億元,但業外有8.61億元,2024H1稅後盈餘18.88億元,相對於科技行業認列盈餘的狀況可能比較不穩定。
如果以去年30億元左右來看,本益比達到25.8,這樣的本益比也不算太高,現在最新的訊息美國針對藥明康德和華大基因在上個月9月9日美國眾議院禁止中國公司與美國簽訂聯邦合約。
2024年4月保瑞合併美國子公司USL營收,接著8月20日收購Emergent BioSolutions旗下位於美國馬里蘭康登鎮無菌製劑廠,透過CDMO是合約研發製造組織(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的縮寫。
CDMO專門為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提供藥品的開發和製造服務,這些公司可以將藥物的研發、臨床試驗材料的製造、以及最終的商業化生產委託給CDMO來處理,節省成本加速產品的上市進程。
全球CDMO公司蠻多家,上面提到的中國WuXi AppTec(藥明康德)也是中國知名的CDMO服務公司,瑞士Lonza Group(龍沙集團)也是,美國的TMO,也就是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賽默飛世爾)2019年收購Patheon也是,韓國的三星旗下的amsung Biologics也是,美國的Catalent也是代號CTLT也是,比如CTLT在2024年2月就跟現在很知名的諾和諾德旗下的諾和控股 (Novo Holdings) 簽署價值 165 億美元的收購 Catalent 協議,希望增加 他的糖尿病藥物 Wegovy 供給,交易預計在2024年底完成,還有瑞典的Recipharm,德國的Boehringer Ingelheim BioXcellence都是。
比如台新藥委託保瑞桃園的代工桃園廠製造APP13007的充填及包裝就是一種例子,新的CEO J.D. Mowery之前也是瑞士Lonza的經營層,保瑞也與泰福-KY之前2024年8月27日,取得30.5%變成最大股東,泰福是潤泰投資的重要生技公司之一,泛潤泰集團占股權24至25%,保瑞則變成最大股東,針對生物製劑CDMO,未來小分子藥物與充填由保瑞負責,大分子藥物開發與大量生產則由泰福負責。
保瑞是台灣第一家擁有細胞株篩選(用來生產生物藥的細胞株)、製程開發(確保生產藥品的過程穩定高效)、分析方法開發(對藥品的品質和成分進行科學分析)開始,一直到新型生物製劑的開發,並最終進行藥品生產和成品充填(將藥品裝入最終包裝,準備上市)。
大分子藥物,通常是蛋白質、抗體或其他生物製劑,分子量較大(通常超過1000道爾頓),結構複雜,難以穿透細胞膜,通常需要注射或輸液的方式給藥,另外一種小分子藥物,通常分子量較小(小於500道爾頓),化學結構簡單,能夠穿透細胞膜,通常以口服藥形式存在。
保瑞來看更像是一家製造藥品的公司,而不是開發新藥的公司,有點類似於協助藥廠代工與測試開發服務,如果把藥廠比喻為IC設計公司,CDMO公司就是台積電、日月光提供製造與封裝服務,如果把藥廠比喻為品牌廠比如NVIDIA,CDMO公司就類似於廣達、緯創是提供製造與設計服務的公司。
6223旺矽,2024年10月14日市值749.1億,董事長葛長林,總經理 郭遠明,旺矽上半年本業利潤9.84億元,稅後9.37億元,2023年本業利潤14.71億元,稅後13.12億元,累積的營收今年年增到9月目前為止才20.5%,推出今年稅後15.7億元,這樣的利潤水準今年差不多本益比會達到47,看法人提到明年將挑戰12.5元,旺矽是全球前五大探針卡廠,第一大產品為探針卡,營收占比逾五成,包括垂直式探針卡、懸臂式探針卡(CPC)及MEMS探針卡,前二項產品都已經是全球第一大供應商,我對這樣的本益比與產業內容沒辦法太樂觀,給予負向的展望。
9917中保科,中興保全大家都知道的公司,2024年10月14日市值624.9億,董事長、總經理都是林建涵,這家公司一直是蠻穩定的公司,2021年本業利潤26.66億元,但2023年也差不多26.4億元,可以看到跟中華電信真的蠻像的,因為他們也都是靠收每個月的保全費在獲利,稅後淨利25.91億元,2024年10月14日股價收138.5元,股息角度看一年發出大概5元,每年大概就是發22.6億元,很典型的定存股。
但2024年9月份忽然上升到15.08億元的營收,不過之前2023年12月也曾有過15.02億元的紀錄,目前新聞出來說服務客戶數突破75萬,此外因為人力保全越來越難請,使得中興保全相關科技的智慧樓管來節省費用。
不過提到中興保全的股價,其實反應臺灣有一點病態的股票市場,以中興保全的股息來說一年就是5元,股價與股息之間與全球定錨的美元債券有關,按照道理說,2022年美元利率爬升了5%以上,臺灣的這些定存股如果營收利潤沒有增加,你去買美債就好,一樣有5%還不會受到股價影響,結果當時中興保全股價不過86元左右,一路漲到最高快要150元。
顯示現在的定價真的有很大的問題,當時2021年以前美元利率是0,反而應該才是股價150,而現在是90,這才合乎經濟學的道理,這幾年的ETF真的讓很多定存股的股價都不太合理,比如像是0056就有持有中保科0.9%,00713也持有1.97%,因為股價過高我也給予負向展望。
6805富世達,這家公司是奇鋐(3017)轉投資,2014年就切入,是台股軸承股王他也是在水冷快接頭上是嘉澤的對手,2024年10月14日市值590億元,近4季的淨利達到8.54億元,本益比69一樣非常離譜,今年的累計營收也不過40.2%的成長率而已,直接給予負向展望。
5434崇越,2024年10月14日市值545億元,近4季淨利潤32.2億元,本益比16.9,這家公司逐年成長,2023年達到31.98億元的本業利潤,2022年達到32.3億元,2022年幾乎沒有衰退成長的力道蠻強,業外2022年賺10.12億元,2023年也賺6.82億元,雖然高峰在202年的30.18億元,但可以看出近4季已經達到稅後32.2億元超過了30.18億元,近4季本業利潤也達到36.3億元,今年累積營收成長不多僅有10.9%,但2024年4月開始開始月月都出現營收年增的狀況。
一年大約配出18億元的現金股息,過去也配出現金跟公積,殖利率目前看起來應該還是在3.46%左右也沒有特別便宜,給出比較中性的展望。
6274台耀,2024年10月14日市值480億元,近4季淨利潤19.1億元,近4季本業利潤23.6億元,跟台光電是同業,一年約配出4元,現金股息10.9億元,2024年10月14日股價176.5元,累積今年44.6%成長率,殖利率約2.2%,價格太高,不是太吸引人,給予比較負向的展望。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