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2/20200203FINANCE.html
而線癡的操作在年後非常激進,我認為他確實有激進的本錢,畢竟他在年前是完全清倉,所以他的激進來自於他現在完全沒有部位,就算現在才開始建立部位,他也領先市場在12118才建立部位的人,雖然我不能斷定他這次一定能安然退場,我們先來繼續看新冠病毒coronavirus的狀況,這次新冠病毒台灣政府其實警覺意識很高,民間更是很早就開始搶口罩,雖然目前口罩實名制7天2片實在蠻荒謬的,而且即便實名制以後落後的健保資訊系統導致很多人白跑藥局,或者是各種怪象相繼出現,但這次以後如果可以建立起民間平常就囤積好口罩的概念,或許下次的疫情就不會這麼恐慌。
分享一個我認為觀察疫情數據化的網站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
目前全球病例31484例,死亡638人,康復1583人。
而關鍵的問題是大家都想問疫情趨緩了沒有?
我通常會點選這個網頁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ronavirus-cases/#cases-growth-factor
他的計算方式就是今天跟昨天比新增案例有沒有增加,1以下就表示疫情正在趨緩,可以看到現在連兩日新增案例都開始減少了,顯示疫情已經連續趨緩兩天,當大規模的往下掉以後就表示疫情開始進入最後的消滅期。
死亡人數則會滯後,因為一定是先得病才死亡。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coronavirus-death-toll/#deaths-growth-factor
目前都很靠近1,表示每天死亡人數都很固定,等到開始往下掉以後顯示最後的清場已經出現,就可以對疫情更樂觀了。
今天雖然亞洲股市普遍下跌,但疫情的中心中國大陸今天上証指數才下跌不到0.5%。
今天台股顯然更為恐慌且一路破底,很簡單,因為昨天台灣又新增三例確診。
武漢肺炎台灣新增3例 確診達16人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2065014.aspx
且這則消息公布的時間是昨天接近晚上11點,對今天台股的殺傷力特別大,且台灣的人口結構在少子化後,人口中位數,所謂中位數就是放棄平均值的概念,500萬人裡面按照年齡排序找中間的那個人幾歲。
在2020年可以看到中推估也就是已經是比較樂觀的數字推估的數字是42.6歲,等於把台灣所有人口排序中間那個已經是42.6歲了。
而你可以看到1985年人口的年齡中位數不過才25.1歲,等於老年人是快速的增加導致中位數不斷上升,相比1985年,年輕人無法遞補導致老年人比離從當年的5.1%暴增到現在的16%,而這問題就是同樣反映在股市,整個台灣的股市結構其實非常老,所以對抗風險的能力會特別弱,美股股市昨天創下新高,今天台股卻比疫區的中國大陸表現更弱,這就凸顯了台灣許多投資人是非常非常的害怕。
這一波我沒有持有台股,不過看線癡昨天好不容易有點好表現了,今天又吃到回馬槍,昨天我看到有一個留言對線癡說他談的股票都是成交量很少的股票。
忽然就想到一個故事,我有一次在跟一個中小企業的老闆聊股票的時候,我記得我那時候也跟他聊起一檔一天成交量2000多的股票,是哪一檔我已經忘記了,但因為那家公司股價100多元,就我的觀點我們都很習慣看公司的市值與成交值,因為市值表示公司現有股本*股價的總值,雖然不代表公司就一定最終處分就能賣到這樣的價錢,但可以反映當前市場的股價與股本間的預期,而當天的成交量我認為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交值。
原因在於我們買股票假設我有300萬元,我能買多少張,取決於這家公司的價錢,假設我砸100萬買十張100元的股票,等同100張10元股票的價值,那10元的這家公司就相對有量,成交量就會是這100元公司的十倍,所以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同樣的成交值。
10元的金融股你看到一天2萬張的成交量,說穿了,他的成交值與100元的高價股200張的成交值是一樣的,只是一般投資人會覺得2萬張我比較好賣,我認為好賣不好賣的關鍵之前有說過,你只要觀察五檔張,假設買進的第一盤通常都只有2-3張,那你最多就買2-3張,因表示你一盤就能完全出清。
冷血投資有的投資人是真的是企業負責人,光是進出股市的資金就有好幾億,那當然這種股票是絕對不適合他,有好幾億的人他也沒空賺這種小錢,所以就更適合大類資產的投資,畢竟像是美國的SPY單一的ETF一天成交額就超過台股,都上千億,這種指數型的美國ETF就更適合他,不過多數小資族相信如果應該都不是問題。
另外一個點是成交值也是會變化的,就以年前線癡操作的大毅,當時成交值和成交量一天都只有1000多張,但不過前兩天,現在大毅股價已經到了70幾元,等於超過了當時價格的50%,以成交值的角度看,12月初大毅一天成交5600萬,但今天已經有12億了,2月5日更有27億,台積電今天也不過就成交90億而已,所以要說明的是股價如果成交量很大,要看他的值在來就是考慮五檔張的量能是否足夠賣出來考慮流動性。
而你可以看到線癡買的股票其實外資都有在著墨,外資有買進的股票通常都有一定的流動性要求,因為外資買股票都是要做很多風險評估的。
要特別強調我不是要你去跟單線癡,只是要解釋如何找到適合你流動性的股票。
當然你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就培養好習慣,只去買台積電這種最大的權值股,我認為也很好,而且對你放大部位不會有障礙,以後當你有錢了,SPY兩三千億也不夠你買,流動性也都還是很好,但線癡的專欄主要是給希望有更多台股投資機會分享的人看得,所以其實他的點閱率也都一直不如冷血投資的專欄,畢竟冷血投資的主要投資人都還是以保守、大資金、大類資產為主,在早期2017我也有橡線癡這樣進行很多個股操作,但因為時間越來越少,也必須要更加被動的看待市場,做更波段的操作,所以線癡的專欄就當作一個參考就好,畢竟它的操作模式本來就比較激進快速,不適合一般上班族與風險忍受度較低的投資人。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