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財經】半導體的國際世紀對決,蔣尚義與梁孟松,張忠謀與曹興誠(一)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瞭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平台無關。

今天和昨天發生兩件半導體的大事,昨天是堪稱世紀和解的張忠謀與曹興誠握手,但再談他們的歷史前,我覺得要先來談談今天的半導體大事,中國首屈一指的半導體廠中芯國際,今天聘請蔣尚義擔任副董事長,而梁孟松同時間請辭。

下面這張圖左邊是人稱蔣爸的蔣尚義,右邊是梁孟松,梁孟松是台積電的傳奇人物,梁孟松的太太是韓裔的半導體工程師,也曾做過女性空服員,這是為什麼他最後在台積電鬥爭中失利最後選擇三星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星當時三年內給的薪水據稱是梁孟松在台積電要十年才能賺到的,而這次梁孟松這次在中芯國際也有一個十年三年,也就是他在文中稱,三年內從2017年底任職到現在三年內將中芯國際從28奈米製程推向7奈米製程,當年梁孟松跳槽三星拿下14奈米後,使得台積電喪失蘋果A9處理器的訂單,導致台積電損失慘重,就可證明梁孟松在研發領域的成就。

到了中芯國際也不例外,短短的三年間中國半導體製成從28奈米直接推向7奈米,而中芯國際也發表聲明,會積極與梁孟松爭取留任,並且已公告發布為準,這一件事情與幾件事情有關,首先中芯國際已經是美國商業與軍事戰略的重要目標,台積電今天能發展至今有美國默許的因素,中芯國際已經進入了美國的Military End User(MEU,軍事終端用戶)名單,也就是美國要在關鍵技術上封殺的對象,避免在軍事實力與關鍵戰略科技上被潛在敵人超越,場效電晶體(Fin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研發是梁的專長就算當前研發到7奈米,這個技術就是梁的老師胡正明教授提出的,而FinFET又與極紫外光刻機(EUV,Extreme Ultraviolet)有關,因為中美貿易戰,川普封殺了EUV的大廠ASML出口到中國大陸的機台,導致即使能研發,中芯國際也無法量產先進製程的半導體,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半導體第一大廠實際上也是與台灣有很大關係,創辦人是張汝京,2000年的4月,也就是20年前中國半導體才算是跨出第一步,而且張汝京與張忠謀同樣都在德州儀器工作過,張汝京雖然出身在南京,但當時仍是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時代,隔年他就移居台灣,也是台灣大學畢業的學生,比起張忠謀他與台灣的緣分更深。

1997年他成立世大積體電路,2000年被賣給台積電所以他才到中國大陸創立中芯國際,直到2009年11月張汝京才離開中芯國際,當前中國半導體界的狠角色全部都是來自於台積電這個大本營,梁孟松、蔣尚義等等,而當前中國半導體要做的事情完全與當前市場想的不一樣,現在的中國大陸還完全提不上去跟進台積電等先進製程,而是與華為有一樣的問題,根基不夠,美國實際上在基礎科學、實驗室、各類研發上有很深刻的經費支持,他們對於教育與人才的栽培所給的薪水和地位,遠遠不是台灣能想像的,教授動輒就能有千萬台幣以上的年收入,地位崇高者更是有很多研發與商業案可以合作,產學合作非常深,能在學校的東西不是那種出不了實驗室的理想產品,而是真正能進入市場的商品。

華為的南泥灣計畫,就是早在去年貿易戰我就曾說,川普發動貿易戰是給中國一個全面覺醒與反省自身科技實力的好機會,今年在房價與貨幣政策上中國也全面走向脫虛向實甚至直接封殺螞蟻的上市,而中芯國際的去美化從非先進製成的90奈米、65奈米、55奈米開始,兆易創新的Nor Flash產業特性類似於台灣的旺宏、華邦電,但缺少了基礎製程產能,導致這幾年旺宏與華邦電產能往台灣擠,匯頂科技也面臨類似的問題,聯發科做為匯頂的大股東也在拋售持股,持股剩下7.29%,這與匯頂本身仍是指紋辨識的IC設計廠也有關,就與台灣的神盾類似,因為從蘋果手機來看,先進旗艦手機都放棄了指紋辨識,雖然從我這個使用者的觀點來看,我認為很多Android手機例如Realme X3把指紋辨識做在開機鍵又有Face ID這才是應該有的方向。

畢竟例如戴口罩Face ID就無法使用,每次使用Apple Pay就會不能直接感應,還是必須輸入密碼很蠢。

另外像是卓勝微電子,對照的是類似Broadcom、Skyworks,這類的IC設計廠,他的下游就是穩懋這類的砷化鎵通訊晶圓代工,還有韋爾股份做電源管理IC的也是,這些IC設計都只是設計,需要有後援代工,所以產能與訂單全部往台灣的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送,導致台灣的產能全面爆滿,中國大陸對台灣進口最多的也都是半導體產品。

在12月4日的時候,中芯國際就發佈公告,中芯控股、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總投資76億美元,這目的就是10 萬片的 12 吋晶圓產能,而當然不可能是往先進製程去,而是充實90奈米、65奈米、55奈米這種成熟製程,而實際上在中國去美化的過程,並不代表全部都要自製,從華為的歷史看過,中歐正在越走越近,而且其實中國與歐洲的思維較為接近,這一點未來會體現在他們的貿易往來上,甚至十年內中歐會有大型的貿易組織成形,以EUV被封殺來看,ASML還有深紫外曝光機DUV可以排除美國的MEU名單內,設備來說去美化可以改採日本的機台加上自己部分國產,就可以達成中國去美化的短期戰略目標。

中芯承襲官方的意志上就是在只要排除美國的干預即可,但我認為部分日本設備因為日本與美國的關係太過親近,也是不得不自製,未來中國走向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的模式極高最經典的就是美國的INTEL,自己研發設計到製造全部自己來,雖然近幾年INTEL模式被AMD+台積電的Fabless取代,但問題是中國沒辦法走Fabless,因為缺乏基礎產能,IDM會更適合中國半導體,這樣的影響下,最關鍵的就是未來成熟製程的台廠只要中國半導體有關鍵突破。

1.中國依賴台灣進口半導體元件的需求會減弱
2.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貿易佔比會下降
3.台灣出口總額會下降

最終這些二線半導體廠的訂單會掉的很快,這個時間點大概三年後會慢慢看到。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