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念】找尋5%的穩定被動收入資產有什麼好標的?

這個問題一直有人在留言或寄信問我,今天一次回答。
要先瞭解你所謂的穩定是怎麼定義?

我想一般人都會希望保本也就是資產價格不要下跌,又能給你高現金股息。
從債券與股票的角度切入給大家一點想法,實際上過去我也發表過類似的文章,首先我們要先理解當前利率的環境,利率是一切投資的主軸,主要是當前貨幣體系從1970年代以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以後,美元就是世界貨幣的定錨,定錨這個概念在金融市場很重要,比如看半導體我們就會看台積電股價營收,看電商我們就會看Amazon,也就是參考產業龍頭的動作與狀況來判斷該行業的整體情況。

同樣,貨幣的中心就是美元,至少目前還是。

而美國十年國債殖利率是1.4%左右,這個數字就很重要了,美國國債一般來說被視為最高等級的債券,等級越高他給你的利率越低,所以如果有人跟你借錢借十年,一年給你低於1.4%的利息,等於他認為他自己比全世界的最安全資產還安全,以金融世界角度來看是不合理的,短期債不能比,債券要同等長度才能比較,所以如果你說有的債券3年給低於1.4%是可能的。

穩定5%的公司債券風險多高,有哪些成本?

所以找尋5%的每年穩定收入,如果又追求穩定,實際上從金融角度而言評級來看,理論上就是要承受更高的風險,今天最新問我的人是想投資公司債,我們以美國知名投資級公司債來看,他具有每個月配息的特性,今年2021年大概是配0.25美元一個月,那一年就是3美元,而他一股是132美元,報酬率就是2.27%,可以發現比美國十年國債高,距離5%還蠻遠,而且不要忘記了,投資美國ETF的配息要承擔匯率風險和稅金,通常稅金都是30%,除了市政債CEF不扣稅等否則多數債券配息都是要課稅的,還要考慮交易的匯率轉換手續費、海外匯費等,也不以為投資台灣ETF就沒有,台灣ETF的發行公司只是幫你處理掉了,可能內含在管理費用,並不是沒有。

垃圾公司債JNK的報酬率

接著我們再看另外的垃圾公司債JNK,JNK也是配息12次領薪水的概念,今年大約都有0.385每月配息,0.385*12=4.62,最新股價約在107,也就是殖利率約4.3%,通常預扣30%稅率也就是收到配息會扣掉,至於退回多少看你的券商,沒有自動退稅要自行報稅在美國不是很麻煩複雜,殖利率約4.3%的垃圾公司債才有4.3%,就我個人經驗4.3%看似穩定,垃圾債會有更高的違約風險,他之所以給你比較高的殖利率就是因為他風險大,至少從金融定價模型而言垃圾債就是這樣的產品特性,如果你說他真的很危險嗎?從風險模型來說,其實股票風險更高更危險,以我實際交易的感受,我自己認為既然股票風險都跟垃圾債差不多了,何不乾脆買股票呢?

為什麼眾人風靡定存股票與穩定收益?

我跟不少長輩、朋友、親戚喜歡定存股票的討論過,大概得知為什麼定存股票令人安心,第一個是你有一種累積的感覺,但我說真的,如果你很喜歡累積的感覺,可以買房子我想更有累積的感覺,你也不一定要炒作房子,你可以把1000萬的房子賣掉換成1500萬,你就可以花錢繳房貸持續累積資產,這是純喜歡累積的派別,喜歡資產變多的人。

另一派人不只是喜歡累積資產,他還要能帶來收益,也就是我存了100萬,我要能感受我有現今流,我想最多派別的就是這一派,那種感覺沒工作,卻能領到薪水的那種感覺有多爽阿!

再講三次

那種感覺沒工作,卻能領到薪水的那種感覺有多爽阿!
那種感覺沒工作,卻能領到薪水的那種感覺有多爽阿!
那種感覺沒工作,卻能領到薪水的那種感覺有多爽阿!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因為這個感覺不是很正確的投資觀念。

為什麼呢?你先想想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與CEO,哪一個會跟你說,比如蘋果CEO庫克會不會跟你說,不好意思,明天開始,我們決定開始買進其他蘋果以外的公司,比如微軟,因為我們想要那種沒工作,卻能領到薪水的那種感覺有多爽阿!

投資人聽了一定吐血,但會有人說巴菲特的保險公司不就是靠沒工作,卻能領到薪水的那種感覺有多爽阿,其實不對,巴菲特雖然投資,他的投資理念並不特別在意公司的配息。

接著我要來說到重點了

0050與0056的戰爭

這兩檔ETF如果你要我選,我會選哪一檔?
我會毫不猶豫告訴你是0050,為什麼呢?

看下圖0050跟0056,這張圖是5年報酬圖,但我濃縮了一下,但五年來0050報酬率101.06%,這張圖已經是還原權息的也就是說考慮了配息後的狀況,你五年來0056帶給你的報酬會少於0050整整50%。



因為報酬可能不是穩定的平均分配,舉例來說:

20 / 20 / 20 / 20 / 20
這樣,可能0050的報酬率是
10 / 5/ 20 / 25 / 40

多數人不喜歡這樣的波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曾提過人類有心理帳戶概念,平常賺的薪水很辛苦,4萬元會好好存起來,年終獎金10萬元會拿去花掉,因為人類心理覺得10萬元是額外的,不是辛苦賺得,實際上他們在電腦或科學看來都是一樣的,所以這種高配息的金融資產是抓住人的心理進行行銷的,從數據上來看,長期絕對是市值大的公司容易持續帶來高報酬。

原因非常非常簡單好懂。

0050的大公司比如台積電會持續投入資本支出,當年許多賺到錢不投資新設備人力的公司已經早就被台積電遠遠淘汰,雖然我們要說產業可能也很重要,比如友達、群創(以前的奇美電),你說他們沒投資嗎?也有投資,面對LG、三星、京東方的競爭,大家都投資,沒有出現贏家,台積電經營下,持續拉開領先優勢,導致對手也不敢投資了,紛紛落敗,三星、INTEL幾乎都開始不敵,特別INTEL還委曲求全來台灣求台積電產能。


你會說有些公司也很夕陽產業,比如中華電信就是穩穩做,而且是官股大宗,求穩定,經營績效其實也沒有成長力,是的!所以他的市值比重就會一直被稀釋,台積電市值大,好公司就會佔據0050裡面更大成分,所以0050等於天然在幫你更換好公司的投資比重,淘汰不具備競爭力的公司。

沒有現金流怎麼辦?

我想多數人的問題是你丟1000萬比如0050假設上漲20%,沒配息沒錢用,那很簡單,我鼓勵你這樣做,當1000萬這個月假如上漲1%,就多了10萬,你需要3萬元家用就賣零股3萬來用,這樣資產變成1007萬,然後下個月假設下跌1%,就變成了996.93萬,那你就還是賣3萬來用,就變成993.93萬,然後下個月可能又上漲2%,變成1013.8萬,你就發現還是繼續持續變多,而且絕對比0056多,原因也很簡單,0050下跌,他本來就有包含0056的股票,所以0056也會跌,沒有那種0050一直跌,0056不會跌的長期情況會發生。

大家只是很排斥賣股的這種感受,希望不要賣,錢一直來,從科學、投資角度告訴你,這是完全不正確的觀念,我們要投資就要做到兩件事情:

分散風險
投資趨勢

而你要投資趨勢,大市值股票才容易變成趨勢,至少在資本主義社會是這樣,而陸股受到中國大陸官方影響這一兩年趨勢很明顯改變,從大市值轉往小市值扶持中小企業態勢明顯,長期而言0050會自動汰換市值差的公司,市值一好,比如長榮陽明進榜,0050就會納入,你就照樣吃的到這些大市值飆股的報酬率。

找尋5%的穩定被動收入資產有什麼好標的?

所以回到我的主題,有沒有什麼被動投資的好標的?
那很簡單,我幫大家想了一個還不錯的方法,缺點是可能面臨資產下跌,這就不得已了,投資建商?為什麼呢?給大家看個表:

興富發2542幾乎每年都給5%殖利率,他缺點還是一樣,會落後大盤,因為畢竟建商配息給你代表他就失去繼續擴張的資本,且建商業不是每年都能類似興富發2542這樣穩定配,比如皇翔2545,今天可以配11.4%,2020年卻只有3.35%,對公司而言配不出來主要是還有新的投資需要用錢,對股東而言,他要每個月穩定,以實際公司角度而言,穩定配息是異常的,因為公司有重大案件投資就必須支出資金,如果盲目配息,會導致周轉困難,發生財務風險。


很多人認為似乎投資保本很重要,我舉個例子,勞保基金就好,勞保基金投資績效不彰,很多都是投資公司債,玩到今天有沒有穩定給勞工退休金?還是有,但大虧損的時候媒體報導也是草草帶過,最終誰買單,必然就是很簡單,後面的年輕人多繳保費補缺口,要不就是政府拿納稅人的錢補缺口,納稅主體多數都是大公司大財團,他們稅金繳多了,也非常簡單,就是把產品漲價,讓消費者補他錢,最終你買了他的產品還是從消費者身上取得。

如果你投資拿到5%利息,本金受損,無論債券違約、股票下跌,甚至債券下跌會喪失機會成本,都還是虧損,真保本這件事情是沒有這麼容易的,唯一還是要不斷精進自己,判斷時間與承受風險,才是投資真正奧義,想每個月爽爽收錢,那就是更認真來搞懂市場原理找到正確時間,比如去年原物料抓對的人大賺數倍,買到房子的人隨便也賺好幾百萬,財富瞬間跟別人拉開好幾個級距,抓對時機遠比追求穩定報酬的績效更好。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