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1967年1月
上市:1987年12月
董事長:陳榮華
總部:彰化
資本額:324.14億新台幣
員工人數:台灣區5395人,其餘地區26726人
生產能力與營運範圍

圖片版權所有:正新公司


圖片版權所有:正新公司

圖片版權所有:正新公司
財務報表
圖片版權所有:Goodinfo
正新公司的轉折可能是在2016年到2017年間出現嚴重的改變,到了2017年開始EPS衰退到2元以下,最主要本業利潤率從2016年的15.9%下降到10%以下,且2017年以來只有2020年達到8.94%,其餘都低於這個水準,正新也從2017年開始從原本稅前營業現金流高達300億以上降低到200億以下,不過2020年與2019年有來到211億與216億,比較特別的是當年2017年的新聞普遍是說到丁二烯價格大漲,2017年丁二烯價格最高漲至26000元/噸(人民幣),但之後2020年曾經一度來到最低3300元/噸(人民幣),但獲利並沒有起死回生到2016年的水準。
圖片版權所有:Goodinfo
還原權息來看,正新2014年4月創下66.88元高點(扣除配發股息計算至2022年4月14日)今日收盤價格是34.75元,66.88/3.94= 16.97,PE當時最高為16.97,但以去年EPS1.63來看,34.75/1.63=21.3,當前PE高符合景氣循環概念,但2021年開始的全球大通脹是否影響正新還需要再觀察。
成長性
正新以去年2021年Q3來看,印度印尼為主,正新全年累計營收約1000億,資本支出來看,2016年到2017年達到店風,隨後一路下降,2021年更緊剩下42億元左右,從生產投入折舊觀點來看,正新正在走過去面板廠老路,吃折舊創造高現金流的路線,但也看得出來成長性開始衰退,因為沒有新的資本支出,利潤的成長可能落在兩件事情:
1.輪胎業出現大幅板塊異動,如有廠商破產與整併
2.原物料價格的大跌,特別關注以下正新的原料部分

圖片版權所有:Goodinfo
從正新營運結構來看,長期營運現金的穩定收入與折舊增加營運現金流是一大利多,但長期成長性較低,利潤也受到原物料影響大,因為終端價格輪胎的競爭激烈,無法反應原物料漲價,可以說從2017年供給測改革外加2018年-2019年全球貿易戰後面接續2020年-2021年的全球疫情,影響正新營運甚大,目前看不出積極的成長性與產業機會。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