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券五亡徵

作者:納蘭雪敏




韓非子亡徵是收錄在券五,韓非子被認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重視唯物主義,簡單說就是富國強兵之道,經濟之道,重視效率之道,但出發點不以民間經濟為主,而以國家富強為發展。


韓非是戰國七雄最弱小的國家的宗室,秦始皇看到韓非寫的書的時候驚為天人,要韓非來秦國否則就要發動戰爭攻擊韓國,從這裡可以知道韓非思想有多驚人,但韓非的才華李斯知道,秦始皇見到韓非時看到他是口吃,口吃成因很多,但以韓非思想而言,他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人,可能與他大腦皮層異常有關,人類說話是大腦左半球高度活動,但口吃者右半球活動活躍,右半球活躍的人都非凡人,右腦涉及哲學思想與想像力,韓非做為戰略家,在那個時代能看得如此透徹,使得李斯非常擔心韓非被秦始皇再度重用,於是陷害韓非並在獄中毒死他,秦始皇想再找韓非時,人已經死去,但整個秦朝壯大與幾乎採用韓非子的中心思想,可以韓非子是強國的實踐之書。

亡徵放在現代雖然不像戰國時期動輒滅國,但必然使該國走向危險與衰敗過程,人民貧窮,官員富有,貧富差距大,物價高漲,民不聊生,最終就算國家仍在,實際上過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差,沒有希望,且百姓活在擔憂與痛苦之中。

以下是主文:

  • 凡人主之國小而家大,權輕而臣重者,可亡也。
翻譯:君主的地小家臣的地大,君主權力比臣子小,會亡國。

  • 簡法禁而務謀慮,荒封內而恃交援者,可亡也。

翻譯:忽視法治精神只搞政治謀略控制國內,荒廢內政與自身實力,希望外國軍事援助自己,會亡國。

  • 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商賈外積,小民內困者,可亡也。

翻譯:每個臣子都搞自己的一套理論鬥爭,貴族子弟整天派系鬥爭,商人只想在外國累積財富準備逃跑,民眾在內部爭論不休,會亡國。

  • 好宮室臺榭陂池,事車服器玩,好罷露百姓,煎靡貨財者,可亡也。

翻譯:喜歡搞不實用的公共工程,凡是講求車要好,穿的要好,也搞古董,但人民卻很辛苦,不斷浪費財政支出,會亡國。

  • 用時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
翻譯:喜歡迷信,而且喜歡祭拜寺廟參加宗教活動的君王,會亡國。

  • 聽以爵不以眾言參驗,用一人為門戶者,可亡也。
翻譯:喜歡聽那些親信的,但不聽多位能臣的建言,只重用一個人,會亡國。

  • 官職可以重求,爵祿可以貨得者,可亡也。
翻譯:可以靠關係做官,也可以靠賄賂取得利益,會亡國。

  • 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翻譯:處如事情優柔寡斷,遲遲無法決定國家大事,會亡國。

  • 饕貪而無厭,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翻譯:貪財還只看眼前利益,會亡國。

  • 喜淫刑而不周於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於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
翻譯:喜歡濫用法律卻不思考如何讓法律完整實用,喜歡辯論批評卻不求法律實用於國家,長篇大論卻不見效果,會亡國。

  • 淺薄而易見,漏泄而無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語者,可亡也。
翻譯:想的很膚淺也很容易被看穿辦法不實用,君王說話很容易就看到弱點與實力不足,心思不夠周密以致於無法理解多數能臣給的意見,會亡國。

  • 很剛而不和,愎諫而好勝,不顧社稷而輕為自信者,可亡也。
翻譯:個性倔強好勝,而且不喜歡聽進反對者的言論,也不為大局和人民思考的君王,還覺得自己的辦法很好,會亡國。

  • 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
翻譯:等待盟友幫助卻親視鄰近的國家,依賴強大的國家卻侮辱將侵犯自己的國家,會亡國。

  • 羈旅僑士,重帑在外,上間謀計,下與民事者,可亡也。
翻譯:在本國的外國人,把大量的財產放在國外,高層者去刺探軍情或商業機密,基層者積極替代本國人參與勞動,會亡國。

  • 民信其相,下不能其上,主愛信之而弗能廢者,可亡也。
翻譯:人民相信有能力的臣子,卻不相信君王,君王信任臣子卻也沒辦法換了他,會亡國。

  • 境內之傑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課試,而好以各問舉錯,羈旅起貴以陵故常者,可亡也。
翻譯:國內的人不用,而去找外國人,也不賞罰分明,喜歡用虛名當做獎懲標準,把外國人捧的高高的,還能凌駕於本國人,會亡國。(培植本國人才的重要性)

  • 輕其適正,庶子稱衡,太子未定而主即世者,可亡也。
翻譯:輕視長子,兄弟相爭,太子還沒決定君王就過世了,會亡國。(接班的重要性)

  • 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內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
翻譯:粗心大意,做事情不只悔改,國家一團混亂卻自以為都是自己的功勞,不謹慎的衡量自己的資源卻輕視敵人,會亡國。(自大導致亡國的可怕)

  •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翻譯:弱國卻不想低下頭,軍力弱卻以為自己跟強國能抗衡,對強國鄰居沒有禮貌,貪婪又固執不善於外交,會亡國。
  • 太子已置,而娶於強敵以為后妻,則太子危,如是,則群臣易慮者,可亡也。
翻譯:已經立了太子,卻娶了強敵的女子為老婆,則太子危險,太子危險,群臣就想倒戈,會亡國(說明貪生怕死的公務員會亡國)

  • 怯懾而弱守,蚤見而心柔懦,知有謂可,斷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翻譯:很早就害怕但內心不能制止於是逞強,貧弱的智慧以為可行,卻又什麼都不敢做,會亡國(說的很好聽,但說的從來都做不到,弱國的象徵)

  • 出君在外而國更置,質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則國摧;國摧者,可亡也。
翻譯:君主逃亡到國外,國內改力君王,太子在他國為人質,還沒回國,君王卻另立太子,會亡國(現代國家沒這種制度了!過時了,不過當代用投票的整天搞不定領導人,人民無法堅定富國強兵的路線,也是天然往脆弱之路走)

  • 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刑戮小民而逆其使,懷怒思恥而專習則賊生,賊生者,可亡也。
翻譯:辱罵大臣還靠近他,用刑罰與各種懲罰欺凌百姓還想讓百姓上戰場,最後就賄發生搶劫殺戮的事件,太多這些犯罪行為的國家,會亡國(墨西哥?)

  • 大臣兩重,父兄眾強,內黨外援以爭事勢者,可亡也。
翻譯:有兩個大臣都佔據高位,結黨,並且明明就是本國政黨卻處處向外求援來爭取國內勢力
,會亡國。(證明國內結黨大臣都是無能者,才會整天依賴外國)

  • 婢妾之言聽,愛玩之智用,外內悲惋而數行不法者,可亡也。
翻譯:聽家中女人的話,採用弄臣的智謀,百姓常覺得施政根本無效無用還照做,會亡國(古代的性別歧視,但有一點很重要是不瞭解朝局的介入施政很可怕,如南韓總統)

  • 簡侮大臣,無禮父兄,勞苦百姓,殺戮不辜者,可亡也。
翻譯:對重要大臣怠慢,對尊長無理,常常會去擾民,殺戮無罪的人,會亡國

  • 好以智矯法,時以行雜公,法禁變易,號令數下者,可亡也。
翻譯:喜歡用個人喜好來改變法律,又用個人行為擾亂公務,法律禁令隨時改變,命令常常發布,會亡國。(說明法律變來變去會弱化一個國家,當代國家幾乎都會犯的錯,難怪債務總是不斷增長越來越多)

  • 無地固,城郭惡,無畜積,財物寡,無守戰之備而輕攻伐者,可亡也。
翻譯:城牆不堅實,沒有積蓄糧食,缺財務,沒有作戰準備,會亡國(四個月兵役備戰,可以請教一下世界戰略專家是不是有足夠準備)

  • 種類不壽,主數即世,嬰兒為君,大臣專制,樹羈旅以為黨,數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
翻譯:皇族血脈短命,君主過世,幼小的皇族為皇帝,大臣掌權,外國政客結黨,時常割讓土地維持外交關係,會亡國。

  • 太子尊顯,徒屬眾強,多大國之交,而威勢蚤具者,可亡也。
翻譯:太子地位尊貴,部屬能幹與大國外交,具備君王的聲勢,會亡國。
  • 變褊而心急,輕疾而易動發,心悁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亡也。
翻譯:氣量狹小,性情急躁,容易衝動,內心一憤怒就不考慮事情輕重緩急,會亡國。
  • 主多怒而好用兵,簡本教而輕戰攻者,可亡也。
翻譯:君主容易發怒喜歡發起戰爭,怠慢農業生產卻輕易發起戰爭(忽略後勤與經濟基礎),會亡國。
  • 貴臣相妒,大臣隆盛,外藉敵國,內困百姓,以攻怨讎,而人主弗誅者,可亡也。
翻譯:貴族派系相呼鬥爭,大臣勢力強勢,喜歡仰賴外國勢力(依賴其他國家保護),用各種方式讓百姓生活不易(混亂的法治,壟斷的資源,酬庸的派系等),攻擊自己的對手,但君主卻無能為力,會亡國。
  • 君不肖而側室賢,太子輕而庶子伉,官吏弱而人民桀,如此則國躁;國躁者,可亡也。
翻譯:君主吳能而君主的兄弟卻賢能,太子無能但庶子強大,官員懦弱人民暴戾,國家無法安定,無法安定的國家會亡國。
  • 藏恕而弗發,懸罪而弗誅,使群臣陰贈而愈憂懼,而久未可知者,可亡也。
翻譯:經常特赦而無法懲罰壞的,擱置罪過卻無法處理,使大臣心中埋怨卻恐懼,長期無法得知一個固定的規則,會亡國。
  • 出軍命將太重,邊地任守太尊,專制擅命,徑為而無所請者,可亡也。
翻譯:派遣軍隊卻權力太大,邊疆地方的守將地位太高,專行專斷,不需要請示,這樣的國家可能滅亡。(唐朝末年安史之亂的來由)
  • 后妻淫亂,主母畜穢,外內混通,男女無別,是謂兩主;兩主者,可亡也,后妻賤而婢妾貴,太子卑而庶子尊,相室輕而典謁重,如此則內外乖;內外乖者,可亡也。
翻譯:女室性生活放蕩,君主的母親養小狼狗,不分內外而私生活不佳,導致內王兩王,王后地位不如婢妾,導致太子的地位不如庶子,宰相的地位低而小官地位重,內外不合的國家,會亡國。
  • 大臣甚貴,偏黨眾強,壅塞主斷而重擅國者,可亡也。
翻譯:重要的臣子,喜歡他的黨人氣勢強盛,君主的意見反而被阻斷以大臣為重,會亡國。(如民主國家人民為主幹,主要行政卻以行政官員獨行專斷,這次主次不分,會亡國)
  • 私門之官用,馬府之世絀,鄉曲之善舉者,可亡也。
翻譯:臣子的官吏被任用,軍事世家卻被冷落,莫名其妙的人卻也能被薦用,會亡國。(北魏亡國主因,不重視軍人的軍功與對國家的奉獻,任意犧牲他們的福利遭到反弒)
  • 官職之勞廢,貴私行而賤公功者,可亡也。
翻譯:官職的升降,重在私人關係卻忽略他的表現,會亡國。
  • 公家虛而大臣實,正戶貧而寄寓富,耕戰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
翻譯:公家單位財政不彰,官員卻家財萬貫,本國人民貧窮,外國移民卻富有,耕戰的軍人困苦,但沒有參加耕戰的普通百姓卻生活無虞,會亡國。(說明對待軍人福利不佳導致的軍力空虛)
  • 見大利而不趨,聞禍端而不備,淺薄於爭守之事,而務以仁義自飾者,可亡也。
翻譯:看到重大利益不努力爭取,聽到災難卻不趕緊防備,卻整天在搞黨派惡鬥,整天以意識形態自我包裝,會亡國。
  • 不為人主之孝,而慕瓜夫之孝,不顧社稷之利,而聽主母之令,女子用國,刑餘用事者,可亡也。
翻譯:不以天下興亡的大事為主,但卻以各種小事來爭取名利,不顧及天下生產與社會的利益,卻聽小人的話,會亡國。
  • 辭辯而不法,心智而無術,主多能而不以法度從事者,可亡也。
翻譯:能言善辯卻都於法不合,聰明卻依照法治治國,雖然很有才能但沒有法治與規則,照樣亡國。
  • 親臣進而故人退,不肖用事而賢良伏,無功貴而勞苦賤,如是則下怨;下怨者,可亡也。
翻譯:用新人退舊人,用無能者卻不用有能者,沒有功勞的人升官很快,有功勞的人卻做到死,基層持續的怨恨,會亡國。(當代仰賴人際關係的官場最佳寫照)
  • 父兄大臣祿秩過功,章服侵等,宮室供養大侈,而人主弗禁,則臣心無窮,臣心無窮者,可亡也。
翻譯:皇族的薪水超過貢獻,奢侈之下君主不加以禁止,大臣的慾望升級後,會亡國。
  • 公胥公孫與民同門,暴慠其鄰者,可亡也。
翻譯:君主的家人與百姓居住在一起卻欺負百姓,會亡國。
  • 亡徵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夫兩堯不能相王,兩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機,必其治亂,其強弱相踦奇者也。木之折也必道蠹,牆之壞也必道隙。然木雖蠹,無疾風不折;牆雖隙,無大雨不壞。萬乘之主,有能服術行法以為亡徵之君風雨者,其兼天下不難矣。
翻譯:有滅亡徵兆的國家,不是說馬上就會滅國,而是說按照這個趨勢早晚會滅亡。有兩個像堯那樣的君王誰也不能統治誰,兩個像桀那樣的帝王,誰也不能滅亡誰,滅亡與統治的關鍵在於國家的安定與混亂,強與弱相差太多就會變化。樹木斷裂因為有蛀蟲,牆壁倒踏因為有縫隙,樹木雖然有蛀蟲沒有強風吹不會折斷,牆壁有縫隙沒有大雨不會倒塌,如果君王有法治觀念,要滅亡那些有滅亡徵兆的國家就不難了。(平時不準備好,國際局勢一旦動盪,國家的滅亡只在一瞬間)



張貼留言

1 留言

自然寫道…
謝謝分享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