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歷史】全球有多少國家?

作者:納蘭雪敏


2022年我一直在回顧我過去看的歷史書與各個國家的歷史,目前聯合國登錄的國家有193個聯合國會員國,這些會員國是被聯合國承認的國家,2國是聯合國的觀察員國,其中一個是巴勒斯坦1988年建國以後,美國否決巴勒斯坦(Palestine)的加入,主要是以色列的原因,另外一個是梵諦岡(Vatican),梵諦岡是天主教的世界總部,也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在1964年選擇不申請加入聯合國,主因是教皇不希望直接影響國際政策。

科索沃
人均GDP 4291美元

比較有希望加入聯合國體系且獲得多數聯合國成員同意的有科索沃(Kosovo),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宣布獨立,脫離塞爾維亞,有100多個聯合國國家同意他的主權地位,首都位於Pristina,科索沃被羅馬帝國佔領後,千年來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一部份,鄂圖曼在1448年10月17日開ˇ匈牙利十字軍與鄂圖曼敗戰後,科索沃直到20世紀才脫離。


科索沃是阿爾巴尼亞民族運動的中心,南斯拉夫的分裂,導致1996年到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北約外交斡旋失敗後,1999年3月23日轟炸南斯拉夫,這次戰爭是北約恥辱性的一刻,主要是北約主要是以防禦為主的組織,任何北約組織成員受到攻擊,其他國家都會一起參戰,但美國在這次軍事行動破壞了北約,2019年盧森堡外交部長Jean Asselborn曾支持法國總統馬克宏說法認為北約是美國獲取利益的無用的組織,2008年2月17日獨立後,第二天美國就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地位,俄羅斯則支持塞爾維亞反對科索沃獨立,從這點就能看出美國支持科索沃,但俄羅斯不支持科索沃獨立。



西撒哈拉
人均GDP 1986美元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簡稱西撒哈拉位在北非西薩哈拉地區,1958年西班牙列入西屬西非的撒哈拉省,1975年11月摩洛哥以綠色進軍發起群眾運動逼西班牙撤離西撒哈拉,隔年1976年2月西班牙撤出後,茅利塔尼亞與摩洛哥可以看出來就是西撒哈拉主權爭議的原因,而西撒哈拉自己的波利薩裡奧陣線簡稱為西薩人陣爭取西撒哈拉的主權獨立地位,這個組織在1973年5月10日成立就是為了反抗西班牙的控制。


目前西薩哈拉的主權爭議主要為摩洛哥和西薩哈拉的爭議,但還牽涉了阿爾及利亞與西班牙的關係,2022年6月8日因為西班牙支持摩洛哥,使得阿爾及利亞終止與西班牙2001年開始的20年友好條約,西薩哈拉現在有80%屬於摩洛哥,20%屬於波利薩裡奧陣線,西薩擁有豐富的磷酸鹽與漁業,2020年美國總統川普的The Abraham Accords(亞伯拉罕協定),之前我們說過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起源都是亞伯拉罕的後代,2020年12月川普支持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看法導致阿爾及利亞切斷與摩洛哥的關係。

但西撒哈拉沒有主要的世界大國,主要以非洲聯盟的成員國與部分同為西班牙殖民過的國家支持西撒哈拉獨立,比如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衣索比亞、南非、墨西哥、古巴、委內瑞拉,沒有世界五大強國的支持,

南奧塞提亞共和國與阿布哈茲
南奧塞提亞共和國人均GDP 250美元
阿布哈茲人均GDP 2058美元

南奧塞提亞共和國與阿布哈茲這兩個獨立國家主要的對手是喬治亞,這也使得喬治亞對世界獨立運動的國家保持不友善關係,他們厭惡獨立運動,喬治亞的政治傾向偏向歐盟與西方世界。


阿布哈茲目前親俄俄羅斯尼加拉瓜委內瑞拉諾魯敘利亞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出頭,1991年蘇聯解體後阿布哈茲與喬治亞發生民族衝突,1992年開戰後阿布哈茲因為戰爭勝利2008年8月俄羅斯在南奧塞提亞與阿布哈茲的與喬治亞的軍事行動後承認阿布哈茲的主權地位,於是2008年9月2日喬治亞與俄羅斯斷交,其實他們發生的原因與烏克蘭有類似的味道,喬治亞親歐盟與西方世界的立場又位在俄羅斯的臨國,自然讓俄羅斯非常不舒服。


南奧塞提亞共和國則是在喬治亞境內的中間偏北的位置,同樣問題始於蘇聯解體,原本自治的南奧塞提亞自治政府因為9月成立南奧塞提亞蘇維埃民主共和國,而該區居民獨立支持獨立運動,喬治亞的地理位置重要在於可以透過他輸送裡海石油進入歐洲國家,亞賽拜然石油與天然氣資源豐富且偏向世俗主義與親近以色列,宗教上也信奉伊斯蘭教,但旁邊臨國喬治亞與亞美尼亞都信奉東正教,且亞賽拜然與亞美尼亞爆發衝突,這與阿爾察赫共和國簡稱納卡共和國有很大的關係。

納卡共和國(阿爾察赫共和國) 
人均GDP 11,263


2020年時納卡曾與亞賽拜然與亞美尼亞發生戰爭,2020年9月27日開戰打到11月10日由亞賽拜然勝利,土耳其支持亞賽拜然,納卡實際支持的國家更少,只有南奧塞提亞共和國與阿布哈茲,也就是喬治亞境內的獨立力量,和介於摩爾多瓦境內的聶斯特裡亞,納卡因為有銅礦與金礦,同樣是1991年納卡舉行公民投票但境內亞賽拜然人拒絕投票,最後99.89%同意獨立,1991年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開火直到1994年5月俄羅斯調停,納卡較親俄羅斯,亞賽拜然則親土耳其與以色列,但亞賽拜然並非完全反俄羅斯,所以對俄羅斯仍有一定親和度,使得俄羅斯在兩個小弟間需要不斷調停。

聶斯特裡亞(聶斯特河沿岸)
人均GDP 2782美元



聶斯特河左岸地區也是蘇聯解提前的問題,1991年8月25日聶斯特河左岸地區宣佈獨立,於是馬上在1992年與摩爾瓦多發生戰爭,摩爾瓦多是烏克蘭與羅馬尼亞間的國家,而摩爾瓦多與烏克蘭類似分為親俄與親歐派,現任執政黨比較屬於行動與團結黨較為親歐與親自由主義。

俄羅斯邊境國家

摩爾多瓦下方的羅馬尼亞在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以及2007年1月1日加入歐盟,有此可見烏克蘭與摩爾多瓦都還處在緩衝區,白俄羅斯則是親俄羅斯派,波羅的海三小國都是北約與歐盟成員,俄羅斯臨界的國家共有14個陸地國家

親俄:
蒙古、北韓、中國、哈薩克、白俄羅斯
親歐盟與親西方:
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喬治亞
中立:
烏克蘭、亞賽拜然


這裡面烏克蘭其實東方相對親俄,西方親歐,從地圖就可以看出地理位置決定了親歐還是親俄,但從GDP可以看出,親俄的GDP相對比較好,偏向黃色的GDP是比較低,深橘色的人均GDP低於2000美元,西邊的省分都是比較窮的,親俄派·亞努科維奇在選舉時拿到了全國49%的選票,當時他的對手只拿了45%,2019年的大選因為烏克蘭東邊的親俄的獨立區域被烏克蘭踢出選民資格,導致12%的親俄選民無法加入。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