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歷史趨勢請參考:
今天AI概念股很多還是持續漲停,特別像是2382廣達漲停,市值已經準備挑戰1兆,今天廣達漲停正式成為台北股市第四大權值股,只輸給市值上兆的2454聯發科、2317鴻海、2330台積電。
2357華碩漲停,2376技嘉,2383台光電股價又漲停,3044健鼎、6188廣明、8210勤誠、3324雙鴻、2329華泰、3227原相、1903士紙、4953緯軟、6811宏碁資訊。
這幾乎清一色又多數都是以AI周邊為主,比較沒有沾上邊的可能是2329華泰、3227原相、1903士紙。
1903士紙相關題材6月7日我寫過了題材了,這股票你手上沒有的話也別追了!
手上如果有的話就續抱,因為士紙位階仍然蠻低的,但是因為他不是AI股,我不認為他的續航力會太好。
今天我們要大篇幅講一下幾檔股票,我目前也持有的例如散裝航運族群,2606裕民、2605新興,散裝航運主要之前是看好下半年的景氣復甦,確實前陣子他們的位階也都很低了,先總結以下很長的內容的結論就是下半年我會續抱,找機會逢低繼續加碼,而轉折可能要看黑海糧食協議何時能有共識。
可以看到上圖,2606裕民、2605新興連動很接近,只是裕民可能更差一點,主要是2605新興有VLCC所以可能稍微抗跌一點,不過整體趨勢仍然非常接近,前陣子俄羅斯封鎖黑海,2023年7月22日才提出七大新條件要滿足才會重返黑海糧食出口協議,而穀物船就是散裝船,或許你會問2606裕民、2605新興可能都沒有烏克蘭的散裝船,但重點是如果一旦黑海被封鎖,許多散裝船的生意必然受到影響,航行減少BDI指數下跌,必然也影響到2606裕民、2605新興,所以短線2606裕民、2605新興的下跌反而我認為是受到黑海糧食協議的影響。
因為中國雖然復甦緩慢,但至少當前中國股市已經沒有再破底,我們以股市當作對於未來的預期的話表示現在中國景氣至少已經持穩,只是不漲,這樣的基礎下,理論上2606裕民、2605新興就不應繼續破底下跌。
可以先去複習一下2023年5月29日我對散裝航運的一些看法
從上圖BDI指數看也是還沒有破底,2023年5月10日的高點是1640點,可以記一下,最低是6月2日的919點,目前都在震盪,所以2606裕民、2605新興的破底我個人認為問題出在黑海糧食協議的心理預期,這個預期如果一旦有打破,搭配中國景氣散裝航運就可能快速反彈。
我目前的策略是會續抱,跌到一定程度我才會再攤平,比如遇到市場恐慌忽然大跌我就會進場加碼了,今年2605新興的累計營收雖然一開始比較高,達到30%左右,但後來有下滑,但至少目前累積到6月的狀況仍然沒有太差,不過股價卻下跌不少。
這主要可能與市場預期BDI價格不好毛利率可能變差有關,外加2022年12月13日時新興就有提供VLCC價格圖:
2018年227.7元
2019年247.4元
2020年256.2元
2021年261.9元
顯見他們的預估認為VLCC的運價會再持續增長,另外從本業利潤率角度看,2605新興2023Q1的本業利潤是3300萬,Q1相較去年2022Q1同期營收增長27%,可是本業利潤卻衰退約800萬,本業利潤率降低約2%,毛利率也降低6.91%,可能基於這個原因所以營收就算增長達到30%左右也被市場認為可能狀況不會太好。
不過值得注意一點是新興業外利息收入2023Q1來到7300萬,比2022Q1的2900萬大增4400萬,光是這筆利息的利潤的增長還高於本業利潤的3300萬,所以雖然以本業利潤角度看2022Q1表現較好,但去年2022Q1的稅後受到影響EPS還虧損0.01年,反而今年2023Q1稅後EPS達到0.21元。
但2021Q4當時景氣高峰時,新興一季就能獲利接近5億,對照3300萬的2023Q1獲利不勝唏噓,疫情以前的低潮也大約有1億元左右,好的時候如2019Q4也是4.3億元。
目前至少持續觀察2605新興的營收表現和2023Q2的利息收入狀況,Q2季報在8月14日以前要公布,所以算算日子也大約三週內都會公布Q2季報,但股價低的好處就在於季報只要優於市場預期往往股價就容易噴出一段,這時候只要沒有套的太深就能回本,之後如果市場再傳來好消息就容易有一段漲幅可以獲利,從新興的情況可以看到,過往一季比較差也有1億元的獲利,好的時候有4億元,現在僅有3300萬情況算是非常慘了,2022Q4創下2.84億元,也比較慘,但可以看到旺季幾乎都是在2022Q4。
從本業利潤2022Q3以後來看新興成本可以抓大概在一季10億元幾乎就是只有幾千萬的獲利,而2022Q4當時13.55億元一季賺2.84億元,所以很粗糙的算法可以這樣看就是當季營收-10億元就是當期的本業獲利。
2023Q2新興的營收市10.19億元,這樣看起來原則上好一點就是也賺3千萬上下,差一點甚至可能虧損,不過好消息是6月的營收其實比起4月與5月多了約4千萬,其實上有增長的情況。
2606裕民
上半年1-5月中國主要進口以煤進口最多,鋼材進口最少,反而現在是在出口鋼材。
鐵礦砂算是穩定增長,
鋼鐵行業PMI整體也是衰退。比較詭異的是,中國大陸預計於2025年達到鋼鐵的碳達峰意思是要減少鋼鐵行業碳排放,提升電爐煉鋼比例與廢鋼比,在電爐煉鋼技術出現之前,主要使用的是高爐煉鋼的方法。高爐煉鋼是指在高爐中將含有鐵的礦石與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熱,產生化學反應,提煉出鐵。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煉鋼方法,已經使用了幾個世紀,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燃料(通常是煤炭)來達到足夠的溫度,並產生大量的碳排放。此外,需要的礦石必須通過開採從地下提取,這也對環境造成了影響。
電爐煉鋼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環境影響,特別是當電力來源是可再生能源時。而且,它允許使用回收的廢鋼,進一步降低了煉鋼對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影響,它通常用於從廢鋼或刮鐵中製造新的鋼材,因為它不需要大量的煤炭來加熱金屬。
廢鋼比是指在煉鋼過程中使用的鋼材中,由回收的廢鋼材所佔的比例。提高廢鋼比可以幫助減少對新的鐵礦石的需求,進而降低對礦產資源的開採壓力,並有助於環境保護。同時,由於廢鋼的再利用可以減少對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的需求,所以也可以減少碳排放。
所以電爐煉鋼與廢鋼比的提升優點是可能讓中國出口鋼鐵量能上升,但鐵礦砂進口量能減少,這還要再觀察。
但以上圖趨勢來看,似乎希望達成這個目標有一定的困難度,且進口方面煤炭大增可能也反應電的主要能源仍然需要仰賴煤炭發電。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船噸供給比需求上升慢,現在處於一個交界點可以看我圈起來的地方,紅色線是需求,藍色是供給,理想的價格情況是我們希望紅色高於藍色,只有在2017年以前達成,從2023年以後開始達到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顯示價格將開始在2024年改善,今年則是達到大約平衡的情況,但因為黑海糧食協議可能使得需求衰退,所以這是一個重要的事件!
最近則是受到塞港緩和,已經回到了疫情前的區間,所以運價也必然受到影響。
而1到5月BDI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8%,上圖顯示幾個重點噸位的船,運價都衰退將近50%以上,特別複習一下,所以看圖以Supramax比較小的船反而運價跌的利害,大型船相對有支撐,也不意外,上面有寫到煤炭的狀況中國大陸進口提升的不錯,所以Cape的價格看起來最有撐。
Panamax:這些是中型船隻,設計上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舊船閘。它們的大小是根據運河原來的船閘大小精確定義的,即寬32.3米(106英尺),長294.1米(965英尺)。
Supramax:這些散裝貨船比Handymax船稍大,通常在50,000到60,000 DWT之間。它們配備有起重機和抓斗,這在更大的船上並不常見。
Handymax:這些是小型至中型的散裝貨船,其運載能力範圍從35,000到50,000 DWT。這些船的多功能性使它們可以進入較小的港口。
Small Handy:這些是Handy size散裝貨船的小版本,通常運載能力小於35,000 DWT。它們也因為尺寸小而多功能,可用於較小的負載和較小的港口。
Others:上述類別中未包含的任何其他類型的散裝貨船。
備註:DWT 是 "Deadweight Ton"的縮寫。
裕民海運在我的評價來說,他很善於在景氣低谷買船,以他現在的船的增值就相當可觀,只是未必會反映在財務報表上,此外裕民是遠東集團的一部分,手上持有遠東國際商業銀行、亞泥、遠傳、東聯、遠百、裕元投資主要都是採用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流動來評估價值。
連結:
合併公司依中長期策略目的投資國內及國外公司普通股,並預期透過長期投資獲利。合併公司管理階層認為若將該等投資之短期公允價值波動列入損益,與前述長期投資規劃並不一致,因此選擇指定該等投資為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合併公司投資之明細請參閱附表三之資訊。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質押之資訊,參閱附註二四
附註二四有質抵押之資產,如果你要搜尋快一點就直接以二四搜尋,因為財務報表內都會有空格,比如附註二四質抵押之資產,中間會變成質 抵 押 之 資 產,非常不利於搜尋。
就中國大陸目前情況我還是持續看好復甦,只是復甦時間我無法確定,裕民與新興的投資都會比較長期,是一個至少一年以上的規劃,如果你資金少也不想等的人不建議買散裝航運,特別黑海糧食協議我也不知道何時才有結果,但主要著眼於中國經濟復甦、散裝航運的需求與供給轉折這兩件大勢,短期利空則是黑海糧食協議。
短評以下股票,主要是今天寫太長了,明天有空再繼續講,但先短講一些我目前有買,要注意的股票。
6182合晶
這檔股票我之前在台積電法說會有買,主要也是先著眼他位階低,有在關心半導體的人都知道,2021年爆發大缺貨朝,當時合晶價格非常好,合晶在8吋為主,目前12吋去年2022Q4已經來到10.5%,但主要還是8吋有75%左右的佔比,其餘都是6吋與小於6吋,目前HPC市況受惠AI Server與資料中心是長期發展趨勢,8吋主要在車用與其他消費級產品,合晶車用2022年佔比56%,其實車用與非車用算是55:45%這個比例,重摻矽晶圓則是60%,輕摻矽晶圓則是40%。
矽晶圓在製造過程中通常會摻雜其他元素以改變其電性質。摻雜的元素和摻雜的程度會影響晶圓的特性。重摻和輕摻通常指的是摻雜程度的差異。在這裡,“摻雜”是指在矽晶格中引入非矽的電荷攜帶者。
重摻(heavily doped)的矽晶圓有較高的摻雜濃度,這種晶圓的導電性更強,因為摻雜物增加了可移動的電荷載體的數量。此外,重摻晶圓的電阻率通常較低。反之,輕摻(lightly doped)的矽晶圓有較低的摻雜濃度,它的導電性較弱,電阻率較高。
矽晶圓的摻雜程度會影響其在電子設備,如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等中的性能和應用。具體來說,重摻和輕摻矽晶圓的選擇將取決於所需的電性能,例如,低電阻或高電阻,以及使用在特定電子裝置中的其他要求。
重摻(heavily doped)的矽晶圓電阻率較低,表示電子可以更容易通過,因此通常用於需要高導電性的應用,如功率半導體元件,包括二極管、電晶體、整流器等。這些元件在汽車、太陽能、電力供應和其他高電流產品中常見。
相對地,輕摻(lightly doped)的矽晶圓電阻率較高,電子難以通過,因此常用於需要絕緣的情況,如製作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的隔離區或製作微處理器、記憶體芯片等數位電子裝置。也常用於製作一些特殊的電子裝置,如光電二極管(Photodiodes)或太陽能電池等。
請注意,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劃分,實際上在不同的半導體製程或不同的設計中,重摻和輕摻矽晶圓的使用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合晶的重摻(heavily doped)的矽晶圓去年2022年比例有62%,應用在二極管、電晶體、整流器等。這些元件在汽車、太陽能、電力供應和其他高電流產品中,所以他受這些產業影響比較大。
順便講一下MOSFET的應用:
數位電子裝置:MOSFET是構成微處理器、記憶體芯片和其他數位積體電路的基礎元件。
電源轉換:在電源供應器和變頻器等裝置中,MOSFET被用來進行有效的電能轉換和調節。
音頻放大器:在音頻設備中,MOSFET常常被用來做為放大器,進行信號的放大。
汽車電子:在汽車電子系統中,MOSFET用於控制馬達,如窗戶電機和風扇等,以及其他電子裝置。
通訊設備:在無線通訊設備中,MOSFET用於接收和發送信號。
太陽能電池板:在太陽能光生伏特系統中,MOSFET常用於逆變器中,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
順帶一題MOSFET族群一年來只有5425台半與3675德微表現優於大盤,這也大概可以一窺為什麼合晶表現不佳,下游MOSFET大中、尼克森、富鼎、杰力表現都不好,且其實MOSFET也會應用在Server中,只是可能出貨量遠不如車用,所以他們沒有受惠本波AI Server的行情。
2313華通(Compeq)
華通之前都以蘋果軟板供應商為主,但他也有高密度電路板(High Density Inter connector HDI)、高層次電路板(High Layer Count,HLC)軟體電路板(FPC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表面黏著技術(SMT, Surface-mount technology),
表現黏著主要是把各種被動主動元件透過焊接結合PCB,臺灣知名的公司6278台表科就是做表面黏著技術的知名公司,但其實華通的SMT份額也都有大概佔據公司營收的20%,手機其實只有30%,且這個比例正在逐年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在航太領域,也就是華通其實正在從手機軟板為主的蘋果概念股,轉型成航太概念股。
從上圖就可以看出,所以市場對華通的認識可能會重新在未來改變,特別受惠於疫情以後航空公司正在開始採購飛機,以及中國正在以C919希望打開航空市場。
不過剛好就從2023年1月開始華通累積年增衰退約20%,不過6月開始已經低於20%有漸入佳境,但一樣受到台積電法說影響,畢竟PCB上面就是黏IC,IC不好,PCB要獨家衝刺就要靠各別領域的如AI Server的發展,但今年iPhone15預計採用TypeC,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給出iPhone15第一年的銷售數字是8900萬台,比iPhone14的7800萬台還多,但目前預估pro的金額要上漲200美元,所以這對華通而言蘋果銷售數字是一個好消息。
外加中國媒體IT之家已經宣稱7月開始備貨iPhone15,鴻海、和碩、立訊都參與備貨工作,鴻海獲得55-60%組裝訂單,立訊20-25%,和碩15-20%。
https://www.ithome.com/0/701/647.htm
今年Pro 預計使用3nm A17,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是市場對華通的信心支持,不過實際上昨天可成我們已經提過,蘋果近年一直砍供應商利潤,不做蘋果轉航太還比較好,更應該關注在華通的航太事業,對下半年我對華通就比較樂觀一點,因為他正在轉型比較偏向利基型的PCB,所謂利基就是不拼數量,拼高利潤但少量一點的市場,拼高門檻如汽車、航太、軍用這些高毛利的市場,賺錢才是根本,有蘋果加持也未必是好事,直接去買蘋果股票就好。
焦點股
代號 名稱 成交 漲跌幅 現金殖利率
6548 長科* 37.7 0.27 3.21
6770 力積電 29.6 0.17 1.01
3293 鈊象 631 -1.56 5.55
4755 三福化 149.5 -0.99 3.95
9921 巨大 241.5 3.87 3.23
2474 可成 176 0.86 5.68
4919 新唐 140 0 5
6121 新普 298.5 -1 4.86
2379 瑞昱 406.5 -2.05 6.64
3008 大立光 2195 -0.23 2.1
5706 鳳凰 79.8 -1.48 0.38
3596 智易 134.5 5.49 4.83
9910 豐泰 205 1.49 3.76
6239 力成 111 -0.45 6.31
5483 中美晶 180.5 0.28 4.99
8016 矽創 214.5 -2.94 10.3
8081 致新 199 -1.24 7.04
8155 博智 176 -1.68 4.15
2027 大成鋼 48.8 0.21 4.92
2377 微星 192 0.26 3.44
2731 雄獅 157 -2.18 0
2449 京元電子 64.8 0.15 5.4
2455 全新 126.5 2.43 1.82
2748 雲品 80 -3.73 1.58
5009 榮剛 54.5 3.81 4.35
3324 雙鴻 338 9.92 1.92
1795 美時 302 3.78 1.15
6274 台燿 122 4.72 3.28
2383 台光電 356.5 9.86 2.38
6515 穎崴 822 0.61 2.68
2059 川湖 991 5.31 2.02
2301 光寶科 149 2.05 2.01
3131 弘塑 593 -1.33 3.04
4129 聯合 76.5 4.37 2.97
2421 建準 143.5 4.36 1.81
2376 技嘉 354.5 9.92 1.75
6811 宏碁資訊 363 10 2.07
3715 定穎投控 34.7 2.06 2.3
1 留言
昨天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逆週期調節和政策儲備,著力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https://ctee.com.tw/news/china/907933.html
A50夜盤大漲,今天早盤到目前14:33還是+3.47%
昨天是一個主升段的轉折事件嗎?
類似之前李克強全國電話大連線財政貨幣雙發、洪顯預告大陸即將解封
隨後A50就走多
但我看完新聞又像信心喊話,內文也沒說要撒多少錢
會不會又是曇花一現??
感謝雪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