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留言詢問的,問題是采鈺折舊是否大幅提高?
以2023年30.77億元,2022年23.2億元來看,折舊的金額增加了32%,如對照2022年與2021年相比只有19.2%,確實提高不少。
采鈺主要業務是全球影像感測元件服務,影像感測器後段製程生產與服務,2024年2月20日公司有提到是因龍潭新廠折舊攤提。2023年Q4營業費用金額較前年度同期減少,主要因龍潭新廠開始生產,其相關費用轉為歸屬於營業成本。
采鈺科技成立於2003年12月,原為台積電與CIS廠豪威(OmniVision)合資成立,目前豪威(OmniVision)的營收比重仍有3成,2023年采鈺毛利率掉到剩下16.8%,2022年都還有36.7%,雖然這與新廠開始列入營業成本有關,也就是說目前蓋的新廠成本增加,但卻沒有發揮產能效應。
但2024年4月11日時傳出CIS元件大廠三星電子,發出漲價通知,調升32M畫素以上的高階CIS產品價格,最高漲幅達3成,台積電日本熊本新廠也將投產,台積電日本廠的合資方是SONY,采鈺是台積電旗下可望拿到SONY訂單,尤其是SONY過去封測以自有產能為主,在台積電日本廠大量投單後,自家封測產能不足,可能委外由采鈺處理。
目前2024年3月營收采鈺達到7億元,大概回到2022年8月左右的狀況,以目前采鈺市值818億元新台幣來看,即使回到2022年有每年20億元本業利益的狀況,股價還是偏高,市場可能有不少期待是台積電為他帶來新訂單的利多,不過采鈺營收幾乎都是來自於手機,手機市況目前並不好,甚至台積電的產品組合中手機都是最近才公布2024年4月18日的財報中唯一衰退的。
將近80%的固定成本只要景氣衰退就影響很大,股價卻沒有反映,另外一個采鈺重要的市場車用,也被台積電在昨天的法說會下修展望為衰退,從目前看沒有任何采鈺的利多條件。
![]()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