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435508?sloc=main

這本書為什麼這麼好?
所有的書裡面,我最喜歡看的書就是時代悲劇的書。
什麼叫做時代悲劇?
時代悲劇就是一個人無論怎樣怒力,因為那個環境與背景而無法成功的翻身。
這種書的價值就在你可以從中看見人應該不要在什麼條件下努力,努力是無用的,而什麼條件下我們只要好好努力就會有用。
人是天生懶惰與安毅的動物。
比起其他動物人類似乎幾乎是萬物的主宰,在其他動物眼裡如果他們稍微有點靈性就知道人跟神幾乎是沒有差別的,人想要殺什麼動物都是起心動念的事情,在非洲草原上獵槍一舉就能隨時奪走動物的生命,即使是最兇猛的老虎獅子,彼此搏鬥都需要團體進攻,而人只要靠一把槍就能做到,這完全都是靠人許多動物無法達到的能力,比如紀錄這件事情就是。
瑪莉、安托瓦內台灣通常翻譯作瑪麗安東尼Marie Antoinette。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她其實一點也不特別,她的特別在於她是一個被法國人民斷頭的王后,斷頭時僅有37歲,死於1793年10月16日。
在之前我已經介紹過了從眾行為,有75%的人經過心理實驗證明,他們會因為眾人的壓力而選擇完全不合乎他經驗的狀況,順便回答一下之前的留言:
實驗會用X為10公分的標準,另外A、B、C三支尺中有一支是10公分對照之下很容易就能判斷,所以這個實驗很明確的不會出很難的題目而是很明顯的答案純粹靠從眾行為來給予實驗者壓力,事實證明只有25%的人可以做出忠於自己的判斷。
而法國大革命以後,君主論的作者馬基維利曾在佛羅倫斯史寫過關於革命的兩種形式,
- 第一種形式是羅馬式的
- 第二種形式是佛羅倫斯式
西元前 112 年 – 西元前 105 年朱古達戰爭後,蓋烏斯·馬略進行現代的徵兵制,所以徵兵制這種東西早在兩千年前就有了,但當時的徵兵制與現代不太一樣,現代徵兵通常就為期兩三年,缺點就是雖然兩三年的服役但現代戰爭少,古代是幾乎年年都有衝突與戰爭,羅馬徵兵後使用國家配發的制式武器,因為都是職業軍人,把大量的窮人和征服地區的戰俘納入,大量吸收外國人就是羅馬的策略,這策略與秦朝的諫逐客書有異曲同工之妙,今日美國的強大也與他們大量吸收外國人才有關,所以反移民是反智的這一點幾乎是歷史的定論了。
而羅馬軍團的指揮官,鼓勵這些窮人驍勇做戰的方式就是燒殺擄掠,什麼生意是最暴利的?
當然是無本生意,溫柔一點的就是詐騙,暴力的就是搶劫。
而這些窮人士兵靠著戰爭發大財,擠進了羅馬的中產階級,而在這些士兵與平民到海外征戰的時候,國內的貴族過著糜爛的生活並且不斷的兼併土地,兼併土地是東西方都有的嚴重問題,即使到了現在也很嚴重,因為比如台北東區的興起,地主當時的土地價值很低,但政府會拿稅金去做交通建設,這些地主躺著不小心就發財了,被稱為暴發戶。
暴發戶的故事都差不多,很多結合官商勾結或者小道消息,開發時議員立委會去買地,有的沒錢的透過很低價的買賣來跟建商達成交易,有錢的就透過家族或者白手套買地,拿稅金去開發交通建設,荒地就會變成黃金地,然後黃金地收租後再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這種劇本,古今中外都是這樣玩的,所以靠房地產發家致富的人,雖然不敢說十個有十個,但至少十個有九個都是靠這種政商關係在玩的,比如台灣的遠雄創辦人趙藤雄就因為行賄掏空遭求刑24年,甚至還以承包等方式損害遠雄建設小股東的權益。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07/1550594.htm
為什麼炒房炒土地的人通常不是什麼好貨?
因為這是一門如果沒有官商勾結就沒有利潤的生意,因為你無法取得低價用地,當你無法取得低價用地蓋房,就又自然而然會想把歪腦筋動到偷工減料,所以為什麼沒聽過有良心的建商,只聽過黑心建商,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賺取數億甚至數十億的利潤,如果是你你會不會心動?
而羅馬當時在這種的背景下,凱撒和屋大維抓住了這批中產階級的心,他們重視軍隊建設,重視士兵待遇等ˇ等,而穩固了民心,雖然我們不能說凱薩與屋大維沒有私心,但他們確實有效的提升了這些窮人升級後的社會地位,這種改革就是馬基維利所謂羅馬式的改革。
屋大維是我人生中的一個偶像,他不是一個強壯的人且長的不高,但他是一個有高度政治智慧的人,而且他的政治智慧不是對他自己有利,而是把整個羅馬推向了高峰,在他統治下的羅馬人民和平且富足,雖然他是一個十足十的超級獨裁者,但他從不把人民置於戰爭之中,把帝國的財富發給了軍人,還給了很多藝術家很多贊助與保護,使得羅馬文學也在那個時期得到推升,歷史學家普遍都認為屋大維是羅馬最偉大的皇帝。
這個標準就會放眼全世界甚至現代他的許多政治智慧也值得推崇與學習,基本上很多國家,例如美國給軍人優渥的福利和待遇,在美國砍軍人退休金這種事情,甚至從軍中退役可以享受很多國家補助去進行高等教育然後再找到很不錯的工作和社會位置,一個國家對待國家公務員與軍人的態度往往決定了他是不是一個能與羅馬一樣走向高峰政權的關鍵。
接著來談佛羅倫斯式的革命
同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大陸大規模打壓宗教的因素,因為長期以來如白蓮教等都是內部不穩定的一股力量,甚至到太平天國,當人知識不夠信奉宗教,卻很可能被宗教利用來進行政治上的革命與內戰,甚至台灣現在都有很多宗教團體被說是斂財等等,日本甚至出現過奧姆真理教等他們有軍事武器準備推翻日本政府,還好因為毒氣事件而被發現。
當時的歐洲衛生條件其實很差,黑死病流行在西元1346 年 到西元 1353 年就在革命以前,這背景之下,衛生條件差,於是工人起義,這起事件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次工人進行的無產階級革命,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情,羅馬革命是以由上到下的方式進行的,所以他的角度是綜觀整個羅馬帝國的,而工人革命的問題就是他的觀點是由下到上的,他無法綜觀整個佛羅倫斯的問題與結構。
知識與教育和經驗上的差異,導致這兩種革命上的不同,所以偉人會出在思想家與統治者,不會出在工人身上,而要從工人身分脫離就至少要有統治者的事業,閱讀成了唯一的媒介。
這次的工人起義主因是過重的稅,而因為重稅很多工人陸續離開,這就跟現代企業一樣,老闆們會很天真地以為,四個人的工作三個人來做加點班就好了,他不會試圖去變動售價或者把多出來的利潤分給勞工,最後導致生意開始邁向惡性循環,當年的起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發生,當時歐洲的這些手工業都有所謂的行會,這些行會有所謂的會員制度,加入後可以享有行業很多壟斷的利潤與權益保護,但工人沒有自己的行會,無從保護自己的利益,直到現在台灣為什麼沒人要保護勞工?
原因非常簡單,很多勞工連律師費都給不起,甚至一小時只給1000台幣的諮詢費都沒辦法(台灣較為中等的律師事務所一小時諮詢費是5000元,大所如萬國、理律事務所是1萬起跳),所以即便有什麼勞基法,許多勞工依然無法保護自己的權益,說穿了就是資源不足與勞動力價值低落的問題最終導致找不到捍衛自己的力量與權益,一樣是勞工,但具有專業的勞工,如醫生,因為勞動薪資高很多,所以成立的行會光是保障醫生這個職業的名額就具有很大的話語權,因為會員有錢有知識能捍衛自己職業的權利。
原本的抗議一開始並沒有暴力活動但最後就演變類似台灣的太陽花運動一樣,7月21日群眾衝進辦公室把他們的旗幟放在辦公室與王宮,最後梳毛工人有取得席次,並發布累進稅,取消有錢人的參政權,但因為一些食物的生產等,控制在貴族手上,他們直接發動同業不讓這些工人可以購買,最後8月份所有傭兵與封建主的軍隊鎮壓後,所有的改革全部失去,取消所有的革命後的制度,這些新制度只維持了一個月就結束了。
馬基維利認為的兩種形式
- 第一種形式是羅馬式的
- 第二種形式是佛羅倫斯式
他歌頌羅馬的改革,唾棄佛羅倫斯式,實際上工人的革命是很直覺的,我混不下去了我要捍衛我自己的權益,但部份的人是藉由革命的過程來取得政權與獲得政治利益,不可否認,所有事件中的要角,就算屋大維也都享受了政治利益,但個人的政治利益與大眾的政治利益有沒有結合才是關鍵?
在羅馬革命中,馬略到屋大維的革命帶給了羅馬人民和平與繁榮。
但在佛倫羅斯的革命中沒有產生任何實質意義的東西,最後只剩下血腥鎮壓,如馬基維利所說:
在羅馬革命中,馬略到屋大維的革命帶給了羅馬人民和平與繁榮。
但在佛倫羅斯的革命中沒有產生任何實質意義的東西,最後只剩下血腥鎮壓,如馬基維利所說:
the revolt was a social phenomenon between one group of people, who were determined to obtain freedom, while the other determined to abolish it.
反抗是一群人之間的社會現象,一群人決心要獲得自由,而另一群人決心要廢除自由。
簡單來說,一群人的自由,是另外一群人的反自由,比如勞工權益,假設勞工因為抗爭無條件加薪,那就代表雇主的收入減少,在自由市場競爭的地方,勞工的薪資不應該由抗爭取得,原因很簡單,因為除非雇主間有托辣斯的協議,比如曾在美國發生科技大廠間彼此透漏員工個資然後聯合壟斷薪資,這情況就例外,但正常情況,你在這裡領五萬,如果能力夠強,到別的地方能領七萬,你為什麼不離開要在這邊領五萬?
就顯示現在的五萬是你的最佳選擇,而勞工動用暴力與抗議去爭取薪資,無法帶來整個行業與公司的升級,要爭取薪資的手段是透過給公司建議或者爭取發揮的空間讓公司收入提升,藉由收入提升要求分配給你更多的薪資,這就完全合理,或者你宣告要離職,你的重要性太高,公司不能沒有你,就會給予更多薪資保留,避免你的技術與能力流出去幫助對手。
我們中間插了一大段,回頭要講的就是法國大革命的本質。
法國大革命的背景非常有趣
1786年法國將要破產,當時農業生產技術不佳,農作物收成受到天氣影響,糧食價格上漲,導致物價飆升,而1786年英法簽訂貿易條約導致英國產品來到法國,讓法國商人經濟更進一步崩壞,飢荒導致農民原本已經很不滿,但地主自己也因為物價上漲,所以還額外增加租金,導致農民租金再度上漲,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而路易十六以前,法國參與太多戰爭,導致國庫空虛,(永遠記得發表軍事言論帶你進入戰爭的永遠是歷史的暴君與人民的屠宰者),當時荷蘭推翻起義失敗,但這股潮流跑到了法國,興起了反動思想,來看兩句話:
- 野心勃勃的知識分子和商人對貴族特權和統治的憤恨
- 農民、工人以及資產階級對傳統貴族領主特權的憤恨
我們再對照一下
實際上民進黨的組成份子比較不類似貴族,而類似知識分子如律師、醫生、老師領導工人
江鵬堅是律師,陳水扁是律師,許信良政治系,王拓國文老師,蘇貞昌是律師,謝長廷是律師,游錫堃曾是裝潢工人,認識郭雨新成為議員翻身。
歷史的巧合就是這麼有趣。
政治革命的組成份子也如此類似。
法國大革命間,民粹主義最終就是要尋找開刀的對象,斷頭王后中的一句話:
那時她還過於年輕,不知命運給予的餽贈,都在暗中已標好價碼
這段話就是在講他上斷頭台時的回顧,不過當時的法國大革命後的恐怖統治,被上斷頭台的有數萬人,借題發揮才是重點,並不是真的這些人有什麼罪大惡極的事蹟,美國的山姆·哈里斯2012年曾出版一本書自由意志(Free will),自由意志是認為人可以有選擇的,比如在面對死刑的問題上,我們普遍認為犯罪者是有選擇的,他可以選擇不犯罪。
美國甚至會對你是預謀犯罪與否來決定罪名與刑期。
現代科學其實已經證明,腦的異常會導致人的行為異常,至少證明了腦部異常無法讓人擁有自由意志,比如台灣的法院很喜歡判決車禍中當事人一條:應注意而未注意。
我們能決定自己要不要注意嗎?
也就是如果你撞到了人,可能是一個小朋友忽然衝出來了,如果你能剎車,正常人會不剎車嗎? 如果不是正常人,那還要探究他是出於何種原因不煞車 ? 可能他特別不容易專心,患有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定義正常人時,常以多數人有,比如大多數人有兩隻手,兩隻腳,那只有一隻手或是有三隻手的就是非正常人,多數人都是異性戀,同性戀就是一種非多數人,所以就定義他們非正常,但問題是同性戀的問題我們相信了人的非自由意志,他們非天生決定自己想愛上同性者。
但在很多事情上卻相信政府、皇帝等的權力能改變很多事情,實質上卻忽略很多人可能只是順應他的生活所做的一切決定,比如瑪麗安東尼,他出生無從選擇,被嫁到法國是政治聯姻,因路易十六不與他生育而頻遭母親催促,最後只能揮霍物質生活來轉移痛苦,這一切都是看似很正常的選擇,人之所以智識低落,選擇障礙,以及做出衝動等等行為,這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經驗,最大程度能做的事情就是多閱讀了解別人的經驗後吸取,但這也不代表我們一定能每次都把決定做對。
以前我曾說,很多事情在當下都是霧裡看花,事後才能知道對錯與否。
斷頭王后瑪麗曾說:
只有在不幸中,你才知道你是誰
在安逸的生活時,很難有危機意識,誰會在有良好收入時,過著奢侈生活時幻想自己有一個悲慘的未來?
同樣的反過來說,誰會在貧窮每天忙碌時,幻想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所以貧窮的本身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資訊無法進入,而要閱讀要花錢,要增加知識與技能最昂貴的就是都要額外撥出時間與金錢,才能讓自己往上再度提升,2011年Poor Economic貧窮經濟學這本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F012608005?sloc=main
這本書不是一本用主觀臆測貧窮的書,作者Abhijit Banerjee甚至是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本書裡面的曾寫出一個案例是一個非洲農民意外得到了化肥而讓生產力大增進而脫離貧窮的故事,也就是如果窮人有機會或者有時間接觸到一個技術可以大幅改善他的生產力,就能脫離貧窮後走上中產階級的道路,而我可以摸著良心告訴你,在我的人生中有至少三次的財富大幅創造的機會,是來自於書裡面的啟發,所以我深信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件事情。
而且這些書都不貴,絕對都不超過台幣1000元,只要有時間與有靈活運用就都能賺回數百倍甚至數千倍的書錢,而教育這麼重要,但另外一方面,貧窮也帶來貪婪,烏干達曾有援助資金進入學校後僅存13%的資金,也就是87%全部遭到過程中的貪腐而拿走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很少直接向一個單位進行捐款,都是以買書或其他實質能見物的方式來幫助,當你直接把錢給一個慈善單位,就等於把惡魔放在他們前面要他們不要接受誘惑。
最終雖然烏干達改採比較透明的方式,也沒有全額到這些學校,在貧窮的地區,貪婪會更彰顯,因為人人都窮,一筆錢進來他們就會想辦法占為己有,人人都富有,就不會有人起非分之想沾染。
人的自由意志只有在擴充了知識後才能開始緩慢的展現,但即便展現了自由意志,有時候你仍無法要求他人有跟你一樣的自由意志,除非他們逐漸有跟你同樣的知識水平,這就是為什麼要擴展教育與更寬闊的反思各種價值觀與方法,就如同經濟衰退下,政府也沒有自由意志,他無法誠實的告訴你,其實經濟循環是種自然循環,就是有公司應該倒閉,就是有人應該失業後,失業並不是無能,而是給了你找其他工作的機會,雖然這聽起來很像屁話,但政府該做的是把你繳的稅金還給你,讓你學習新的技能,讓你在失業時不要進入貧窮而去進行沒有附加價值的工作,這才是政府該做的,而不是印鈔和發錢,甚至砍你的退休金,否則就進入了佛羅倫斯式的革命。
會把所有人都拉進了貧窮的地獄而不是像屋大維帶領大家進入富裕與和平的天堂。
有錢並不是一種罪惡,而是認知到金錢只是一種工具,豪宅會被時間摧殘,車子會因時間折舊,只有精神與知識是不死的,這些東西可以帶往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甚至我相信今生所學來生可用,要進入羅馬的光榮時刻,他所需要的條件是由上而下的一種制度與思想的革命。
而非民粹式的搧動與對立,舊的去了,並不代表新的會比較好,只是人總是以為新的來了,舊的問題就不會再發生,就像有人以為離婚了,換了個人問題就能解決,但卻往往忘記反思自己。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