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財經】20240712(五)-希臘將開始一週工作六天補不足的勞動力!

作者:納蘭雪敏

歐債危機以後,希臘只能透過不斷的省錢來償還債務,在經濟學來說,如果一間企業經營不善,最好的辦法往往不是透過節省來重新獲利,反而必須透過轉型與借貸再重新創造規模與利潤,但市場不會借錢給營運不善的企業,也沒有債權人想借錢給負債累累的政府。

所以人貴自知以外,其實要有長遠的眼光,寅吃卯糧,入不敷出早晚也是得還的,希臘是27個歐盟成員國中排名15的經濟體,服務業佔據85%,工業12%,農業3%,服務業可想而知美麗的風景與歷史是希臘最大的本錢。

希臘排名歐盟旅客第7名,世界排名16名,有2000萬旅客會來到希臘,所以與觀光有關的相關工作、油輪、酒店、租車等旅遊周邊都是主要收入來源,還有世界最大的商船,過去十年歐債危機後,希臘商船運能持續成長達到5,520艘,以重量計算,希臘達到全球21%。

希臘過去幾年,全球在疫情時大量擴增槓桿,但希臘卻壓低槓桿,2023年底三家信評把希臘債券調整到投資等級,等於開始擺脫垃圾債券的命運,股市也開始上漲。



2009年到2015年,希臘公務員減少了18%,多年還債下,,2015年外資開始進入希臘,政府從2016年-2019年也罕見出現了盈餘,雖然疫情導致了再度出現赤字,但是2020年以後又逐漸縮減債務,而希臘有鑑於過去的債務危機,開始讓希臘人過勞。

主要是大家的槓桿雖然降低了,負債也降低了,但人均GDP仍然只有債務危機前的60%,這也很正常,不借貸投資的經濟體,本身就容易有更低的GDP,很多GDP不能說本身就是堆疊在泡沫之上,如臺灣房地產,2000萬的房子一年租金可能只有40萬,只有2%的投資報酬率,買2000萬的買方,寄望的是貨幣現象讓2000萬變成2500萬,而不是看中租金。

希臘失業率達到11.7%,也是歐盟的兩倍,但希臘也沒錢做社會福利,GDP只有8%是社會福利,人口也開始流出,有上千名希臘醫生移民歐盟其他國家來爭取更好的薪資與職場環境。

勞動政策的調整前後,希臘原本一年1886小時的工作時間本來就不算太低,但改了以後,直接報衝到2300小時以上,而且有趣的是工作時間越長,往往產值越低,反之工作時間月短的國家,產值越高,也就是說奇怪的現象是一個國家工作時間越短,反而會更賺錢,生活品質與大家的薪資都更高。

這其實不難懂,只是違反直覺,當你設定目標要把工作時間降低,往往帶來的就是你會高度希望簡化流程,流程越簡單效率就越高,更多時間可以休息,能帶來更多工作的創意靈感與活力,反之一直上班反而效率越差,因為時間開始不值錢,大家會很喜歡開會,走形式主義,當你深陷其中,更多人是當了主管有大頭症,喜歡圍繞著公司轉,當了主管你想爭取更高主管的認同,不斷加班,然後不斷叫下屬陪你加班,因為你害怕失去主管的工作,害怕不被認同。

惡性循環下,從企業、到產業、到政府最後形成一個國家的文化,希臘的月薪910歐元,歐盟排名13名,但有8.9%領取最低基本工資的員工,歐洲第六,沒有技能與能力的勞工特別多,是希臘特色,反應希臘教育無能的處境,與臺灣類似的是希臘缺工並不是真的,失業率反映了希臘現況。

希臘的缺工是缺低薪工人,缺乏高端的職位,因為沒有企業會敢投資一個負債累累的政府,歐盟也面臨生育率不斷降低的困境,歐盟之間更有互相移民的推力與吸力,整體西歐生育率從2021年1.53將下跌到2050年的1.44,西班牙更是到2100後直接降低到1.11。

2050年歐盟65歲老人將有1.3億人,比重29.4%,目前歐洲人口金字塔相當美好,中間20-64歲的勞動人口充裕,但沒有接班人,而退休金財政壓力龐大,法國總統就因為2023年推行62歲退休改為64歲退休,引爆法國怒吼,在這選舉全面大敗。

希臘在2024年7月1日開始進入到一週工作6天,但越來越多希臘人離開希臘,且也不想做高勞力密集卻低薪的旅遊服務業,希臘的未來可能依然堪憂。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