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上次的內容,接著我們來看6098瑞可利控股,瑞可利是以人力資源做為主要的業務項目,網站是recruit-holdings.com,英文的recruit這個單字就是招募的意思。
1960年江副浩正創辦廣告公司「大學新聞廣告社」,這是最早的前身,1963年,公司更改名稱為「日本招募中心」(日本リクルートメントセンター→日本リクルートセンター)。
1984年,再用「招募」的英文「Recruit」更名為「瑞可利」。
1988年,瑞可利捲入日本戰後最大規模的政治賄賂案件瑞可利事件,此後創業者江副淡出經營,此後瑞可利曾一度進入超市企業大榮旗下,但之後因大榮業績惡化而在2000年獨立,現在瑞可利是一家不屬於任何集團的獨立企業。
瑞可利也透過收購全球知名的招募網站,比如Glassdoor和Indeed,2007年6月Glassdoor在美國成立,現任與離職員工可以評論自己的公司,2018年,Glassdoor被日本Recruit Holdings(Indeed所有者)用12億美元收購,以獨立子公司運作。
Indeed則更早2004年11月就在美國成立,後來瑞可利從2012年9月25日瑞可利從紐約時報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s、Allen & Company Inc.、Investment Arm 和其他投資者手中收購 Indeed後,Indeed 成為瑞可利的一個獨立營運部門,Union Square Ventures是專門做風險投資的,包括Twitter、Tumblr、Etsy他都有投資過,Allen & Company則是美國私有的投資銀行,專門投資房地產,科技,媒體、娛樂。
靠著收購Indeed,Indeed的每月訪問人數(Monthly Active Users,MAU)高達3.5億人,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求職網站,而且幾乎我問過很多臺灣人,很多臺灣人根本不知道Indeed有這麼高的地位,雖然後起之秀LinkedIn的月訪問人數達到16億人,但Indeed主要用來求職,LinkedIn更像是專業人士的職業社交平台。
雖然是日本公司,但持股的不少都是美國的投資銀行或者基金,所以日本與美國的關連性其實相當的強,這也是二戰以後美國控制日本深入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狀態,瑞可利的日本地區營收只剩下46%左右,其餘都在美國與其他地區,目前已經比較偏向是人才招募的IT公司。
銳利可目前有350個APP,也有經營不少媒體與餐飲數位板圖,比如餐廳推薦網站Hot Pepper,或者房仲網站Suumo,擁有300多家公司,主要有三大事業板塊HR Technology(招募科技)、Media &Solution(媒體解決方案)、Staffing(派遣)。
前面說到的Glassdoor與Indeed就屬於HR Technology,而Media &Solution則是以前面也有提到餐廳推薦網站Hot Pepper,或者房仲網站Suumo,但遠遠不只這樣,比如婚禮活動的Zexy,旅遊住宿的JalanM美容的HotPepper Beauty,汽車的Car Sensor,教育領域的Study Sapuri Shinro和Study Sapuri。
甚至跨入很多分析數據的服務和電子支付方案,比如Air Pay、排班用的Air Shift、業務分析資料用的Air Mate,2021年12月Air Pay就有26萬商店註冊,16.5萬商店使用Air Business Tools的分析工具。
2014年瑞可利才進行上市,當時與索尼(SONY)和東芝(Toshiba)市值差不多,是1990以來大三大的上市交易,上市時當時的目標是把海外營收從23%提高到50%,目前2024年已經達成,他們的競爭對手是瑞士的德科(臺灣翻譯做藝珂)Adecco S.A.,(SWX: ADEN,瑞士證券交易所),瑞士瑞郎市值51.77億元,換算日圓為9.1兆日圓,以2024年7月23日股價計算,已經比瑞可利的14.86兆日圓要小。
瑞可利與以終身僱用為常態的傳統日本公司有完全不同文化的公司,希望透過新業務和更多營收創造公司價值, 30多歲的人跳槽創業很常見的,因為他們進入公司後就可以透過參與公司內部的新業務來學習創業的知識,瑞可利許多員工從加入瑞可利起就希望學習業務能力並獨立,退休前離開公司在公司內部被稱為畢業,透過モーレツ営業(mōretsu eigyō),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猛烈銷售,透過陌生拜訪比如從一棟大樓一樓到頂樓的銷售。
許多知名的日本企業人士,稱呼瑞可利是日本最強的商學院,比如:
村井滿(Mitsuru Murai),村井滿是日本足球聯賽(J聯賽,日本職業足球甲級聯賽)的主席,他在2014年成為J聯賽的第六任主席,致力提升J聯賽國際影響力,J聯賽實施多項改革,提高球隊的經濟穩定性和推廣日本足球。
藤田晉(Susumu Fujita)是CyberAgent的創辦人之一是日本IT和網路廣告公司,CyberAgent成立於1998年迅速成為日本網路行業關鍵企業,藤田晉在電子商務、線上遊戲和網路廣告領域都非常有成就。
藤原和博(Kazuhiro Fujihara)是東京都第一位民間中學校長,以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聞名,他曾在瑞可利工作,把這些經驗應用到教育管理中,推動多項教育改革,希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松永真理(Mari Matsunaga)在NTT Docomo公司開發了「i-mode」,這是一個早期的移動網路服務,使日本成為全球領先的移動網路市場之一,i-mode對推動手機技術和應用後,使得NTT Docomo取得日本市場不少市佔率。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