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美國企業積極全球化希望打造低成本有效率的供應鏈,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快速崛起,2017年川普開啟了美國貿易戰的序章,之後美國認識到台積電晶片是先進生產力與AI的關鍵零件。
2022年8月德州通過了「德州晶片法」,成立德州半導體創新基金,出資7億美元以鼓勵半導體製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的半導體企業,2022年6月27日,臺灣的環球晶圓宣佈將在美國德州謝爾曼市(Sherman, Texas, USA) 興建全新12吋矽晶圓廠 ,這是製造晶圓代工的上游,位於德州(Texas)的北邊,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的南邊。
環球晶總經理Mark England是2008年被中美晶併購的美國公司Globitech創辦人,環球晶圓的英文Globalwafers,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的矽晶圓供應商,前面兩大都是日本公司,目前德州已經讓鴻海、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和碩、台大台達電,西門子、韓國SK Signet、三星,比利時的X-Fab還有Tesla,美國應材、特斯拉、日本恩智浦、德國英飛凌全部都在德州有布局,Tesla也從加州搬移總部到德州,Tesla也準備在德州設立資料中心訓練自動駕駛的Ai,因為德州的電力更便宜。
德州電力只有臺灣的一半,德州2024年初就使用了10%的核能,還有37%的風能與太陽能,對於製造業非常有利,也適合資料中心。
臺灣廠商代工依賴廉價勞動力,所以多數設置在墨西哥與美國邊境,在厄爾巴索(EI paso)的邊境,墨西哥的司機把貨送到美國,台廠的幹部則從美國出發前往墨西哥視察。
華雷斯城(Juárez)與厄爾巴索(EI paso)就在旁邊,目前台廠其實也擔憂會進一步也對墨西哥課徵關稅,英業達在墨西哥的工廠以表面黏著(SMT)的PCB再到伺服器組裝都在墨西哥完成,英業達已經有六條SMT產線佔據英業達總產能的20%,一天組裝600台的伺服器機櫃,墨西哥員工有2500人。
3%-5%的關稅墨西哥製造仍然有利可圖,但如果川普的劇本是全面性的10%就可能必須轉移工廠,美國積極當時力邀環球晶到美國設廠,AIT直接告訴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德州電費便宜,當時就有40%的無碳排核電,美國罷工下也造成運輸成本上升,一片矽晶圓90美元,運費就要6美元,原本只要1.2美元,於是環球晶放棄了韓國設廠轉向德州。
環球晶提供給工程師到美國的機會,也把美國的員工送來臺灣的MEMC(環球晶2016年併購的矽晶圓材料生產商)受訓,台積電與環球晶一條龍都已經在美國逐漸成形,伴隨著電子五哥也在墨西哥逐漸擴廠,並搭配美國對於核能與綠電的全力支持,並積極拉攏臺灣高階工程師,臺灣正在喪失更多高階的工作機會。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