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港股】20241128(四) - 中國版大潤發高鑫零售阿里巴巴也不要了?

作者:納蘭雪敏



2017年11月20日,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以每股港幣6.5元的代價,持有『大潤發』和『歐尚』兩個實體大賣場的『高鑫零售』的36%股權,賣給阿里巴巴,總交易金額是28.8億美元(新台幣919億元)。

高鑫零售股價現在剩下2.46元,不過阿里買進以後,2019年的5月高鑫零售從6.45元起漲到2020年的6月創下13.16元的高點,之後股價一瀉千里,2024年的2月來到0.91元的最低點。

美國媒體Bloomberg報導高鑫零售受到德弘資本和高瓴資本可能想要收購高鑫零售,目前阿里巴巴持有高鑫零售約73.66%股權,並透過投資公司持有高鑫零售5.04%股權。

德弘資本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專注於亞洲市場的國際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始團隊由劉海峰和華裕能組成,兩人曾在KKR及摩根士丹利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中擔任重要職務,累積豐富的行業經驗,德弘資本的投資主要在消費、醫療、金融、網路、工業和企業服務等產業,特別是在醫療健康領域表現突出,投資案例包括杭州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美華沃德醫療等。

啟明醫療(Venus Medtech)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中國杭州,是心臟瓣膜疾病微創治療的醫療器材公司,專門研發和產業化高值醫療器械,尤其是在結構性心臟病領域,啟明醫療的首個重要產品是經皮介入人工心臟瓣膜系統(TAVR),第一代產品Venus A於2017年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成為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TAVR產品。

TAVR技術: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是一種微創手術,主要用於治療心臟主動脈瓣狹窄,這種疾病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 TAVR手術相較於傳統的開胸手術,創傷小、恢復快,適合高齡患者。

創新研發:啟明醫療在心臟瓣膜領域擁有多項全球首創的技術和產品,包括乾膜預裝介入瓣膜和介入自膨肺動脈瓣膜,公司在國內外擁有超過300項專利,形成完整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德弘資本於2018年與啟明醫療簽署股權投資協議,投資金額數千萬美元,此次投資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啟明醫療的銷售網絡建設、技術併購以及產品的國際化進程,德弘資本希望透過其豐富的產業經驗和資源,幫助啟明醫療加速發展,特別是在心臟瓣膜技術的更新換代和市場佈局方面。

德弘資本的核心理念是透過專業的投後管理和價值投資,幫助被投資企業實現長期的永續發展,管理團隊在過去的30年中,成功推動了多項具有開創性的投資項目,扶持了許多中國龍頭企業,如中國平安、蒙牛乳業和青島海爾等。

美華沃德醫療(Meihua Ward Medical)成立於2003年,是中國上海領先的私人醫療服務機構,專注於婦女和兒童的健康管理,機構旗下擁有「美華醫療」和「沃德醫療」兩個品牌,提供包括婦產科、兒科、全科等多種醫療服務。

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美華沃德醫療致力於為女性和兒童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孕前、懷孕、分娩、產後及兒童保健等,要以臺灣來類比可能類似於禾馨這種醫療體系。

國際認證:美華沃德醫療是亞洲首家獲得國際認證組織DNV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認證的私人婦兒醫療機構,美華沃德醫療在上海擁有一家醫院和多家門診部,形成完善的醫療服務網絡,服務家庭和客戶超過十萬人次。

德弘資本2021完成對美華沃德醫療的獨家策略投資,是雙方合作的開始,德弘資本的投資希望支持美華沃德醫療鞏固其上海市場的領先地位,幫助美華沃德醫療提升服務品質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拓展市場,計畫加速美華沃德醫療從婦兒服務向女性全生命週期健康關懷及家庭健康服務的業務延展,推動品牌和服務的升級,主要以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和對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美華沃德醫療在後疫情時代的市場前景被廣泛看好,德弘資本的投資將為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管理經驗,協助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中實現快速發展。

高瓴資本成立於2005年,由張磊創立,是專注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管理公司,高瓴資本的投資領域廣泛,涵蓋醫療、消費、科技等多個產業,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發展至數百億美元,成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管理公司之一。

高瓴資本以深厚價值投資理念著稱,致力於透過深入的產業分析和長期持有策略,捕捉市場中的投資機會,張磊在投資界享有盛譽,曾被評為中國最佳私募股權投資人之一,高瓴資本在多個行業內的投資表現優異,成功扶持了多家知名企業。

包括騰訊、京東、滴滴、美團、藍月亮(洗滌用品)、百濟神州、愛奇藝、蔚來汽車、攜程,這些幾乎都是世界知名的中國企業,還有AirBnb高瓴資本也有投資。

過去一年高鑫零售積極關店下,2024財年高鑫零售關閉20家大賣場,至2024年3月底,擁有472家大賣場、32家中型超市以及3家M會員店,大規模的關店使得高鑫零售的員工人數大幅減少,員工數從2023年3月底的10萬7,785人,減少至8萬6,226人,節省超過人民幣5億元人事開銷,2024年3月高鑫零售宣布原CEO林小海辭任,調回阿里巴巴集團做別的工作,可以看出阿里準備賣出高鑫零售的用意。

但德弘資本與高瓴資本要怎樣幫助高鑫零售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話題,而且關鍵的戰略經營者是誰也非常重要,高鑫零售(港股代號06808)上漲7.89%,今天繼續破新高來到0.41%,股價來到2.47元。

中國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最新發布的2024財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財報,營收人民幣725.67億元,年減13.3%,全年虧損人民幣16.05億元(約新台幣72億元),前一年同期為獲利人民幣1.09億元,由盈轉虧,這也是高鑫零售2011年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虧損。

高鑫零售的業績衰退其實不能判斷為中國景氣不好,而應該全面的用比如中國近年非常流行的直播帶貨,電商團購等都帶動線上銷售,而線下銷售就越來越非主流,而且與臺灣一樣,大賣場的生意是越來越差,反而走向全聯這種中型超市的狀況,不常買的長尾商品在線上購買,而常常購買的產品則在中型超市購買。

最近一次高鑫零售公布的財報:

2024年9月止六個月中期業績,收入347.08億人民幣,年增衰退3%,毛利85.26億元,下跌4.1%,但純利2.06億元,相較上年同期虧損3.59億元,虧轉盈,每股盈利2分,不分股息,主要是費用下降,費用較去年同期減少10.9億元,費用率較同期減少2.3%。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