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以10萬元為例,假設兩種情境的年利率同樣都是5%,比較銀行信用卡循環利息與普通信用貸款的利息計算結果:
情境一:循環利息(類似信用卡循環信用)
假設10萬元額度,年利率5%,折合月利率約5%/12≈0.4167%。
若借款人這個月未償還任何本金與利息,下個月的利息會以未清償金額10萬元計算。
月利息約為10萬元×0.4167%=10萬元×0.004167≈417元左右。
如果借款人長期只繳利息,不還本金,則之後每個月的利息仍約417元,1年下來利息約417×12≈5,004元,且本金仍未減少。
情境二:普通信用貸款(固定5%年利率,一年期12期攤還)
同樣以10萬元、年利率5%、攤還12期等額本息計算。
月利率約0.4167%。
(1+0.004167)^12≈1.0512
將1.0512取倒數,代表將一年後的成長倍數反轉回來,以計算折現值。0.9513代表在月利率0.4167%下往回推一年期的折現系數。
意思是將一年後累積的成長倍數1.0512取其倒數,即用1除以1.0512,得到0.9513。這個0.9513的數字就是在月利率0.4167%的情況下,一年後要得到1元的未來金額,現在需要投入的金額比例,也就是所謂的折現值。
換句話說,0.9513表示現在投入0.9513元,經過一年每月以0.4167%的利率複利計算後,未來將成長為1元。
(1.0512)^(-1)=約0.9513
可以把等額本息攤還公式的推導想像成這樣的概念:你有一筆貸款本金,需要在多期內用固定的金額來分期還清(包含本金和利息)。為了求出每個月應該付多少錢,我們要把未來每期要付的金額折現回現在,讓這些未來支出的現值總和剛好等於貸款金額。
在數學上,我們會用到幾個步驟來處理這個計算。
其中的(1+月利率)^(期數)代表一筆錢經過這麼多期的累積增長(像是往未來看)。
前面已經算好月利率0.4167% (即0.004167),期數是1年,將未來的付款折現回現在,我們必須往相反方向運算,也就是取倒數(1+月利率)^(-期數),它代表的是「一筆未來金額現在的價值是多少」。
我們用1減掉這個倒數時,其實就是在計算一個「關鍵比例差值」,這個比例幫助我們把分期付款的整個數學關係簡化。
1-0.9513=0.0487
最後導出一個簡潔的公式,能夠在已知本金、利率、期數下,直接算出每期固定應付的金額。
如果不用這些步驟,我們就必須對每期折現值分別計算後再相加,非常繁瑣。透過先算出(1+月利率)^(期數)再取倒數、再用1減掉它,我們就能把一長串複雜的加總過程,濃縮成一個簡單的比例,輕鬆得到月付金額。
簡言之,這整套計算過程是將「未來每期付款折現相加」的複雜問題,轉換成一個簡單的公式。而「先算複利再取倒數、再用1減它」這個動作,就是把一連串加總折現值的運算,濃縮成一道簡便的數學關鍵步驟。
月付金=10萬元×(0.004167 ÷ 0.0487)=10萬元×0.0855≈8,550元
(0.004167 ÷ 0.0487)這個數字就是讓你知道在指定年利率、指定攤還期數下,你每個月需要支付多少比例的本金,使得所有的未來付款折現回現在的總和正好與原始貸款金額相等。將這個比例乘上10萬元後,就得到每個月應該支付的金額約8,550元。
整體而言,1年還清共計8,550×12=102,600元,利息支出約2,600元左右。
比較結果:
在相同5%的年利率下,若選擇循環利息且不主動還本,長期利息支出可能較高。例如上述情境中,不還本金的循環利息一年將付出約5,004元的利息,而且本金仍然是10萬元未減少。相對之下,固定期限的信用貸款,1年內就能攤清本金與利息,總利息支出約2,600元,相對較低且還款進度明確。
差異:
實際上一年攤還期內的利息支出不會達到一開始名義上的5%金額。
原因是利息是根據每期未償還的本金計算,隨著每個月償還部分本金,剩餘本金會逐期降低,因此每期應付的利息也會逐步減少。
以10萬元、年利率5%、一年12期等額本息攤還為例,最後計算出一年的利息大約是2,600元左右,實際利息支出不到原本金的5%,約只有2.6%左右。
換句話說,名義年利率5%,透過等額本息攤還方式實際付出的利息比例會低於5%,因為本金已在償還期內逐漸縮小。
改成60期的信貸期限:
以10萬元、年利率5%、攤還期數5年(60個月)等額本息為例:
月利率為5%/12≈0.4167% (0.004167)
(1+0.004167)^(60)約為1.283
(1+0.004167)^(-60)=約1/1.283≈0.779
1-0.779=0.221
月付金≈100,000×(0.004167÷0.221)
≈100,000×0.018863
≈1,886.3元
5年共60期還款
總還款金額=1,886.3元×60期
≈113,178元
本金為10萬元,總利息支出為113,178-100,000=13,178元
這約相當於本金的13.178%,顯示5%年利率在5年期攤還下,實際利息支出約占本金13%左右。
算換每年支出利息的狀況:
以10萬元、年利率5%、5年(60期)攤還為例,前面計算出總利息支出為13,178元。
將總利息平均分攤到5年來看,每年實際支出的利息約為13,178元÷5年=約2,635.6元。
以本金10萬元來計算,平均每年利息占本金比例約2.64%左右。
也就是名義年利率為5%,實際在5年等額本息攤還下,因為本金會逐期歸還而導致平均每年的實際利息支出比例低於5%,落在2.6%出頭左右。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