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雪敏
圖為川湖總經理林淑珍,林淑珍的父親林聰吉的女兒。
到了2月份明顯狀況更加惡化,只剩下12家,不少是1月份繼續創下營收歷史新高的公司。
川湖(2059)2025年2月27日2085元新高
比如上次提到過的川湖(2059)本業是伺服器導軌在AI時代伺服器重量增加,使得導軌需求增加,相關營收水漲船高,歷史新高在2月刷下了2085元的新高,昨天收盤1900元,顯見川湖的股價有明顯反映營收,暫時還沒有受到DeepSeek重大的衝擊。
台光電(2383)2025年2月27日641元新高
台光電(2383)主要製造銅箔基板(CCL)和絕緣樹脂(PP),這是印刷電路板(PCB)的關鍵原料,因為CCL市佔率高,在高速、低損耗材料(如M8等級)領域有技術領先地位,NVIDIA的AI伺服器UBB(通用基板)和OAM(加速器模組)所使用的CCL材料,台光電市占率高達90%,新一代AI伺服器(如AWS Trainium2、NVIDIA GB300)對高頻、高層數PCB需求增加,台光電的M8材料因低信號損耗特性是CCL首選,帶動ASP(產品單價)顯著提升。
台光電2月營收創下70.3億元的新高,年增高達86.8%,如果累計1-2月也是有69.9%的成長。
上個月歷史新高在634元,2月份刷下641元新高,但3月份股價已經開始走跌,似乎受到美國科技股與NVDA股價已經節節敗退的影響。
NVDA股價在2025年1月7日創下153.13元的歷史新高,但昨天收盤僅剩下106.98元的高點,跌幅已經達到30.2%。
航空業者(7月/12月份旺季)
航空業者上個月華航(2610)、臺灣虎航(6757)、星宇航空(2646)三家都在1月份再創歷史新高營收,華航2月份營收卻直接衰退到160.4億元,年增率出現衰退,累積年增雖然還是有9.92%的成長,但似乎出現非常快速的轉折衰退。以日本線為主的廉價航空臺灣虎航(6757)也出現2.59%的年增率衰退,營收退回15.28億元。
星宇航空(2646)則是年增率出現繼續增加18.7%,但單月營收34.05億元,沒有辦法比1月份的42.38億元好,月增率衰退19.6%也是過去較罕見出現這麼大的月增衰退幅度。
長榮航空(2618)也從去年2024年12月和1月突破200億元大關,直接掉回166.7億元,雖然年增率勉強守住0.66%,但月增率也衰退16.8%。
上月創下新高股
上個月創下歷史新高的晶華(2707)、寶雅(5904)都沒有再創下新高,其餘的昇陽半導體(8028)、崇越(5434)、瑞昱(2379)、祥碩(5269)、京鼎(3413),電腦周邊的華擎(3515),軟體則有支付的LINEPAY(7722)、零壹(3029)、鈊象(3293),永豐金(2890),與特斯拉相關的貿聯(3665),高爾夫相關的復盛應用(6670)。
這些公司中零壹(3029)有繼續創下新高。
零壹(3029)站穩單月20億元營收大關2024年12月12日174元新高
2月營收出現27.82億元的新高,成長相較於1月份21.42億元算是成長不少,且正式站穩20億元營收大關。
東陽(1319) 今年可望持續成長2024年4月12日134.5元新高
2月營收突破單月25億元的大關,年增率56.4%,主要因為去年2月營收僅有16.04億元,不過去年3月業績不錯,旺季都出現在8月以後,往往8月以後會出現連續5個月的連續旺季高峰都在20億元以上。
東陽2024年EPS為7.4元,擬配發現金股利5.3元,股價去年2024年4月12日創下134.5元高點(還原130.11元)至今尚未突破,但股價昨天才創下波段127元新高,今年仍然算是可以期待的公司。
金像電(2368)雖然創歷史新高營收,但營收成長相當受限,2024年2月19日279.05元新高
與台光電坐擁一樣的題材,同樣受惠於AWS Trainium2伺服器放量,是Trainium2的UBB板的主要供應商,推估2025Q2都持續受惠,旺季出貨量逐季成長,可望從5至6萬片倍增5倍到25至30萬片。
還有傳輸相關高階400G、800G交換器板也會持續受到AI伺服器成長,中國蘇州廠將再新增10%的產能,也有助於第二季營運可望優於第一季,不過似乎也與台光電一樣,股價出現了停滯,可能與近期美國半導體前景看衰有關。
去年2024年2月19日創下279.05元新高後,股價已經無法突破將近一年,2月營收雖然達到38.61億元,但相較於過去2024年12月也有35.85億元,11月也有35.69億元,甚至去年2024年1月也有34.04億元、2024年7月也有35.36億元,這樣的表現只多出大約3億元成長相當有限,還可能面臨後續美國科技大廠資本支出衰退的影響。
奇鋐(3017)單月營收突破80億元,2024年5月29日807.48元新高
不過目前市場正處於因為DeepSeeK對半導體資本支出的DeepSeek疑慮,2024年5月29日創下807.48元新高後,至今也沒有辦法突破股價新高。
智原(3035)單月營收突破20億元大關,營收倍數成長,2024年2月15日453.22元新高
主要受先進封裝與高頻寬記憶體(HBM)技術需求增長所推動,這都是AI相關的半導體概念,智原提到是HBM相關應用的擴展,使得封裝與測試需求大幅提升,外加客戶提前備貨,但同樣近期受到AI概念近期表現不佳,資本支出疑慮,股價並沒有明顯反應,昨天收盤價237元,股價近一年下跌慘烈,距離453.22元新高非常遙遠。
智原2024年Q4營收為29.5億元,季增2%,EPS為0.91元,2024全年,智原營收為110.6億元,年減8%,全年稅後盈餘為10.4億元,年減34.5%,全年EPS為4.04元。
其餘營收創下新高的公司:
聯鈞(3450),辛耘(3583),穎崴(6515),緯穎(6669),振樺電(8114)。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