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質財經】20250415(二)W16 - 4月15日財經重訊回顧(川普稱將幫助汽車製造商,印度股市收復所有關稅所有跌幅,IEA下調2025年石油需求,愛馬仕超過 LVMH 成為最貴的奢侈品公司,美國第二個航母攻擊群進入葉門附近,印尼考慮進口1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


23:45
WTI 原油日跌幅達 1.0%, 60.42 美元/桶。

23:06
由於外國遊客數量下降以及抵制美國產品,預計到2025年,美國經濟將損失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3月份,搭飛機抵達美國的非美國公民人數較去年同期下降近10%,去年國際旅客在美國的消費金額達到創紀錄的2,540億美元。外國遊客數量的下降歸因於邊境敵對情緒加劇、地緣政治摩擦加劇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一些國家和機構建議不要前往美國。

22:43
根據美國信披文件,喬治亞州共和黨眾議員 Marjorie Taylor Greene 披露,她在 4 月 8-9 日期間(也就是川普宣布暫停一系列全球關稅的前一天以及當天),買入了價值數萬至數十萬美元的股票。她還在 4 月 8 日拋售美國國債,加劇了令川普灰頭土臉的債市風暴。此前,她在 4 月 2 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前,一舉買了最高可達 50 萬美元的國債。

22:30
中國跨境電商應用敦煌網(DHgate)在美區 App Store 免費總榜中排名升至第 2,僅次於 ChatGPT,前一日,敦煌網 APP 排名前三。公開數據顯示,4 月 12 日敦煌網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下載量達到了 3.54 萬次,比 30 天平均下載量增加了 56%。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 1.73 萬次下載,較 30 天平均值增加了 98%。

22:23
美國副財長:正在討論補充槓桿率(SLR)對美國國債幣場的適用性。

22:20
當地時間 4 月 15 日,加拿大聯邦財政部官網發布聲明,將免除部分針對美國進口車的反制措施,以協助加拿大國內汽車製造商發展。加拿大財政部在聲明中表示:「給予這些公司的減免取決於這些汽車製造商是否繼續在加拿大生產汽車,並完成計劃中的投資。」
  
22:15
現貨黃金短線拉升8美元,現報3,220.97美元/盎司。

22:14
歐盟預計美國(針對歐盟的)大部分關稅將維持現狀,雙方目前談判幾乎沒有進展。週一(4 月 14 日),歐盟貿易事務負責人 Maros Sefcovic 在華盛頓會見了美國總統川普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 Jamieson Greer,會議持續了大約兩個小時。

21:05
歐盟委員會 14 日發佈公告說,已提出一項計劃,在 3 年內撥款、貸款約 16 億歐元以支持巴勒斯坦國家恢復,但資助將與巴勒斯坦政府關鍵領域改革進展掛鉤。巴勒斯坦通訊社 14 日晚間通報說,巴政府對此計畫表示歡迎。 

21:05
美國媒體 15 日報道,美國與伊朗舉行第二輪談判前,美軍在中東部署的第二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已抵達葉門附近水域。

21:04
紐約州 4 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萎縮,同時一項衡量短期商業情勢展望的指標在川普政府公佈全面關稅計劃後驟降至自 2001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其製造業整體商業狀況指數上升 11.9 點,至-8.1。該指數低於零意味著製造業活動萎縮,預測中位數為-13.5。商業前景指數大幅下滑超過 20 點,降至-7.4,為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反映出製造商預計未來六個月訂單和出貨量將減少。

21:03
加拿大消費者價格意外降溫,汽油和旅遊價格下跌,由於乘客不願前往美國,機票價格大跌。加拿大統計局週二公佈,3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 2.3%,升幅低於 2 月的 2.6%,該數據季增 0.3%,年比和季報均低於預期。加拿大央行兩個備受青睞的核心通膨率平均值小幅下降至 2.85%,低於 2 月的 2.9%。三個月移動均值從先前的 3.32%降至 2.74%。經濟學家先前也預期核心通膨率會小幅上升。由於加拿大前往美國的需求下降,3 月航空旅行價格下跌 12%。

21:00
小鵬 2025 款 X9 正式上市,共分為四個版本。其中,長續航 Max 版 35.98 萬元,超長續航 Max 版 37.98 萬元,四驅高性能 Max 版 39.98 萬元,全系頂級星艦版 41.98 萬元。下半年,2025 款小鵬 X9 將在歐洲登陸。 

20:59
李強:更大力度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
川普關稅衝擊下,美國高收益債發行停滯,企業融資困境加劇。
川普:所有必要的許可都將加快發放給NVDA。
根據 CCTV 國際時訊,歐盟更新赴美安全建議,以防美方情報人員竊密。
應對關稅衝擊,韓國推出230億美元晶片補貼。
IEA 月報:下調今年石油需求預期,預警供應過剩將持續到 2026 年。
奢侈品「老闆」易主:愛馬仕市值反超 LVMH,LV 因業績不佳重挫 8%。
美銀 Q1 淨利年增 11%,淨利息和股票交易收入雙雙超預期。
花旗集團 Q1 營收年增 3%,五大業務線全面成長。
美股盤前:歐股上漲,三大股指期貨小幅下跌,美債持續反彈,現貨黃金微漲,原油跌近1%。
日經225指數收漲0.8%,滬指收漲0.15%,恆指收漲0.23%。

20:51
進口旗艦大六座沃爾沃全新 XC90 正式上市,新車提供 5 個配置版本,限時參考尊享價 47.9 萬元起,並提供總價值超 15 萬元的上市權益。全新 XC90 搭載油+電雙動力總成,搭配智慧電控四驅系統,可在純電、純油、油電混合切換,實現超 1000km 長續航。

20:41
歐洲汽車製造巨頭斯泰蘭蒂斯 Stellantis 董事長 John Elkann 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除了唐納德·川普的汽車關稅外,行業還受到包括對鋁、鋼鐵和零件等加徵的層層關稅打擊。當前「痛苦的」關稅和過於僵化的歐盟監管使美國和歐洲汽車業面臨風險,威脅就業。如果美國和歐洲採取必要的緊急行動來促進有序過渡,現在還不算太晚。

20:39
美國銀行 CEO:美國銀行預計 2025 年不會出現經濟衰退,也不會降息。
消費者持續向經濟「注入資金」。

20:02
花旗集團第一季每股收益1.96美元。
第一季 FICC 銷售和交易收入 44.8 億美元,預期 43.7 億美元。
第一季股票銷售及交易收入15.1億美元,預期為13.7億美元。
第一季淨利息收入140.1億美元,預期136.8億美元。
第一季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0.4億美元,預期9.398億美元。
花旗集團預計全財年調整後營收831億美元-841億美元,此前預計835億美元-845億美元。
花旗的目標是第二季股票回購水準與第一季相似。
花旗集團美股盤前漲近1%。

20:01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在 14 日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駁斥美國政府所謂「中國幹預巴拿馬運河」的指控。他指出,美方不斷炒作卻從未提供一條具體證據,他對這種「反覆炒作幾千次的說辭」非常反感。穆利諾在接受巴拿馬 TVN 電視台、特雷梅特羅電視台專訪時說,他曾向到訪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提出要求,希望他們說明中國在巴拿馬運河水域和管理方面做了什麼干預,但兩位美國政府高官「從來沒有給我哪一條具體證據」。 

19:55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新加坡黃循財總理進行了通話。馮德萊恩表示,新加坡是歐盟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從​​對烏克蘭的支持到雙方在氣候安全和永續發展方面的共同努力。她強調,隨著雙邊數位貿易協定即將簽署,這項夥伴關係正在不斷發展。

19:39
針對NVDA承諾斥資 5000 億美元在美國獨家研發 AI 超級電腦這一消息,川普稱所有必要的許可都將加快發放給NVDA,許可將加速發放給所有承諾在美國投資的公司。NVDA美股盤前小幅拉升。

19:30
歐洲天然氣期貨一度上漲3%。

19:18
眾擎科技今日宣布,近期在社群媒體上與「甲亢哥」合跳「斧頭舞」走紅的機器人已正式量產上市。這款名為「眾擎 ENGINEAI PM01」的輕量級、高動態、全開放式人形機器人現已在眾擎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架,售價 18.8 萬元。同時,眾擎還推出了另一款雙足機器人產品-眾擎 ENGINEAI SA01,售價 4.2 萬元。

19:14
貨運數據公司 Vizion 在最新發布的一份題為「關稅衝擊波」的報告中表示,美國進口訂單在一季度激增後出現崩潰的跡象。根據 Vizion 比較 2025 年 3 月 24 日—31 日與隨後一週(4 月 1 日—8 日)的數據,全部的預訂標準箱數量較上季大幅下跌 49%,美國整體進口數量較上季大幅下跌 64%。

該公司稱,關稅政策已引發巨大不確定性,托運人在條件改變時緊急踩煞車。隨著關稅相關不確定性在4月進一步加劇,即時預訂量出現了明顯的崩潰。

Vizion 提到,美國服裝進口訂單量下降了 59.1%,是降幅最大的產品類型。

19:10
墨西哥三個州反對向美國供水。

19:00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會見國家高級官員時,就伊朗和美國的核問題談判表態。哈梅內伊表示,伊朗和美國在阿曼的談判,只是國家外交事業數十個任務中的一個,伊朗不應將國家的問題與談判相關聯。哈梅內伊表示,伊朗對談判既不過度樂觀,也不過度悲觀。 “當然,我們對對方(美國)很悲觀,但是對自己的能力卻很樂觀。”


18:36
馬爾地夫宣布,為「堅決聲援」巴勒斯坦人民,禁止以色列人入境馬爾地夫,該禁令將立即生效。 15 日當天,總統穆罕默德·穆伊茲在議會通過法案後不久簽署了該法案。 (央視新聞)

18:34
歐盟委員會向一些即將赴美的官員發放一次性手機和基本款手提電腦,以防范美方情報人員竊密。一些官員已收到歐盟委員會關於防范美方竊取機密的最新指導。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這項措施顯示歐盟將美國視為潛在安全風險。

18:30
印度 3 月 CPI 年增 3.34%,預估為 3.50%。

18:29
哈馬斯一名官員當天表示,哈馬斯將在 48 小時內對透過調解員收到的以色列停火釋放人質提議作出回應。

18:27
Bernstein 給予小米集團跑贏大盤的初始評級,目標價 55 港元。

18:22
JNJ第一季調整後每股收益2.77美元,去年同期2.71美元,預估2.60美元。
第一季度銷售額218.9億美元,年增+2.4%,預估215.8億美元。
JNJ預計全年銷售額910億美元至918億美元。
JNJ仍預測全年調整後每股收益10.50美元至10.70美元。
JNJ將季度股利提高4.8%,從1.24美元/股上調至1.30美元/股。
JNJ美股盤前上漲超過1%。

18:10
美銀的一項調查顯示,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悲觀程度創三十年來的最高,但基金經理人的悲觀情緒尚未完全反映在資產配置中,這代表美國股市將面臨進一步的下跌。基金經理人相當悲觀,接受美銀月調查的 82%的受訪者預計,全球經濟將走弱。調查顯示,因此有創紀錄數量的受訪者打算減少美股曝險。

17:33
有消息指出小米在手機部產品部組織架構下成立晶片平台部,任命秦牧雲擔任晶片平台部負責人,向產品部總經理李俊報告。對此,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 4 月 15 日表示,手機產品部門的晶片平台部門一直存在,其部門工作主要是負責手機產品的晶片平台選型評估和深度客製化。王化稱,「負責人秦牧雲兄弟加入公司都有好幾年了,至少我倆 2021 年就有小米辦公的工作聊天記錄了」。

17:18
在光伏產業自律行動之後,光伏逆變器和儲能產業或將緊隨其後。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光伏產業協會近期組織召開了防止光伏逆變器和儲能「內卷式」惡性競爭專題座談會,會議初步審議了逆變器和儲能行業健康發展倡議。據悉,會議閉門舉行,20 餘家業界頭部企業主管參加會議。陽光電源、華為、中車、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固德威、古瑞瓦特、錦浪科技、上能電氣、正泰、特變電工、禾邁、禾望、德業、首航新能源、昱能科技、遠景等企業在會上發言。

中國大陸稱太陽能為光伏

17:10
瑞芯微公告,2025 年第一季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 2 億元到 2.25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 1.32 億元到 1.57 億元,年增 196%至 233%。預計 2025 年第一季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 1.98 億元到 2.21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1.32 億元到 1.55 億元,年增 200%到 235%。

這份瑞芯微(Rockchip)2025 年第一季的財報預告內容,代表該公司業績出現大幅改善,以下是重點解析:

一、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
預估淨利為 2 億元至 2.25 億元人民幣,
與 2024 年第一季相比,增加了 1.32 億至 1.57 億元,
也就是年增率為 196% 至 233%。

這表示淨利成長將近三倍,反映公司本業或市場需求顯著回暖,或者成本大幅下降。

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即主業淨利):
預估為 1.98 億至 2.21 億元人民幣,
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1.32 億至 1.55 億元,
年增 200% 至 235%。

這裡特別重要的是,非經常性損益對整體盈餘的影響幾乎可忽略,代表這次的淨利增長主要來自主營業務,而非靠賣資產、補貼或投資收益等一次性項目。

總結:
瑞芯微2025年Q1的盈利爆發非常亮眼,且成長來自核心業務,這代表產品需求、產品結構或市場佔有率可能有正向變化。若這樣的趨勢延續,全年表現可能顯著優於去年。

17:06
淘寶天貓於今日啟動「外貿精選」專案,計畫針對至少 1 萬家外貿商家、10 萬款外貿貨源,透過「快速入駐、流量及佣金激勵扶持、半託管服務、小二本地化指導、外貿週營銷專場、天貓超市直採」六大舉措,助力外貿外貿「外貿內貿」。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已成立外貿專案小組,抽調業務骨幹集結奔赴 10 個省(市)的 100 個外貿產業帶一線,現場進行專案對接。 

17:06
印尼考慮從美國增加進口 100 億美元的石油和液化石油氣。

17:04
本田汽車考慮將生產基地從加拿大墨西哥轉移到美國

17:00
德國 4 月 ZEW 經濟現況指數
現值: -81.2 , 預期: -86.9 , 前值: -87.6

德國 4 月 ZEW 經濟景氣指數
現值: -14 , 預期: 10 , 前值: 51.6

歐元區 4 月 ZEW 經濟景氣指數
現值: -18.5 , 預期: - - , 前值: 39.8

歐元區2月工業產出比
現值: 1.1% , 預期: 0.3% , 前值: 0.8% (修正: 0.6%)

歐元區2月工業產出年比
現值: 1.2% , 預期: -0.7% , 前值: 0% (修正: -0.5%)

16:59
日本通膨掛鉤債券遭拋售,促使殖利率四年來首次由負轉正,反映出川普關稅政策引發了更多的市場波動。週二,日本 10 年期通膨指數化債券的殖利率升至 0.107%,創 2020 年 7 月以來最高水準;上週殖利率觸及-0.311%的低點。由於流動性減少,日本 30 年期公債在周一急跌。

日本10年期通膨指數化債券殖利率轉正:
這類債券(Inflation-Linked Bonds,簡稱ILB)是隨著通膨變化而調整本金與利息的債券。它的殖利率由負轉正(升至0.107%),是自2020年7月以來首次為正值,說明投資人開始要求更高報酬來對抗通膨。

而就在上週殖利率還在-0.311%,代表短短一週內殖利率劇烈變動,顯示出市場情緒波動非常大。

川普關稅政策為主要觸發因子之一:
市場擔憂若川普再度上台並實施新一輪高關稅政策(例如普遍20%的進口關稅),將對全球供應鏈與價格造成衝擊,特別是對出口導向的日本經濟。這種外部風險導致日本通膨預期上升,使得這些與通膨掛鉤的債券遭拋售。

債券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
當債券遭大量拋售時,其價格會下跌,殖利率就會上升。這次殖利率升高就是反映投資人擔心通膨風險與政策不確定性增加,所以選擇降低對通膨債券的曝險。

30年期日本公債也出現急跌:
這表示不只是通膨債券,整體長天期債券也面臨流動性壓力,可能與機構資金調整投資部位、風險趨避情緒升高有關。

總結:
日本債市的這些波動反映出國際政策風險(尤其是美國)已經對日債殖利率造成影響,這將影響央行的操作空間,也可能使日本央行面臨是否縮減貨幣寬鬆政策的抉擇。

很多人會認為「既然抗通膨債券(Inflation-Linked Bonds, ILBs)會隨通膨調整本金,應該是很安全、保值的資產」,那為什麼它還會被拋售、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

抗通膨債券給的是「實質殖利率(real yield)」,也就是扣除通膨後的收益。例如你拿到的票息是 0.1%,加上市場預期通膨 2%,那就是等於名目殖利率 2.1%。但當整體市場利率上升(例如長債殖利率上揚),不管是不是抗通膨債券,它的價格也會跟著下跌,尤其是長天期債券。因為:
越長的久期(如30年),對利率變化的價格敏感度越高,稱為「久期風險」(Duration Risk)。只要殖利率一升,債券價格就會跌很多,即便你最終會拿到與通膨掛勾的本金調整。

雖然新聞說是「通膨擔憂導致波動」,但也有可能是短期通膨預期反而下降,或者投資人認為日本的實際通膨無法持續。

比如:
如果投資人原本預期通膨是2%,但改成認為只有1%,那抗通膨債的吸引力就降低了,價格就會下跌。

所以即便是抗通膨債券,它的價格還是取決於市場對未來通膨的預期。

報導提到「流動性減少」,尤其是日本抗通膨債市場本身規模小、交易量低,在資金突然撤出時,價格會急劇下跌。這叫做「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

機構投資人可能在全球調整資產配置時,一起賣出日本的ILB,導致價格非理性急跌,即便基本面沒有重大變化。


16:29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將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 Greer 會面討論關稅問題。
將於4月16日至18日訪問華盛頓。
將進行談判,盡快取得結果。
日美關稅談判勢頭上升。
 將強烈要求對美國的關稅進行審查。
要認識早期取得成果並不容易。
理解美國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希望透過投資而不是關稅來幫助美國實現目標。
目標是完全取消美國的額外關稅。

16:20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表示,亞美尼亞已準備好與亞塞拜然簽署和平協議,並同時解散歐安組織納卡問題明斯克小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於 1992 年設立明斯克小組,由美國、俄羅斯和法國共同領導,希望解決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之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邊境地區的衝突。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阿塞拜疆)之間的衝突核心原因是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地區的主權爭議,這個問題根源深遠,結合了歷史、民族、宗教與地緣政治因素。

以下是衝突的關鍵背景:

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歷史與族群結構
這個地區地理上位於亞塞拜然境內,但歷史上多數居民是亞美尼亞裔基督徒,與亞塞拜然的主要民族(突厥裔穆斯林)不同。

蘇聯時代,雖然納卡地區被劃入亞塞拜然蘇維埃共和國,但仍擁有相對自治權。蘇聯解體前後,當地亞美尼亞族人要求「脫離亞塞拜然、併入亞美尼亞」,引發激烈衝突。

二、1990年代的納卡戰爭

1991年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爆發全面戰爭,亞美尼亞方面不僅實際控制了納卡地區,還控制了周邊屬於亞塞拜然的數個地區,導致數十萬亞塞拜然人被迫逃離。這場戰爭在1994年以俄羅斯居中調停的停火協議結束,但主權爭議未解。

三、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的角色
為了解決衝突,1992年成立的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由美國、俄羅斯與法國主導,長期試圖調解雙方。但這個小組的成效有限,特別是隨著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惡化,調解工作更為困難。

四、2020年第二次納卡戰爭
亞塞拜然在2020年重新發動攻勢,在土耳其支持下取得重大軍事勝利,奪回了包括納卡周邊多數失地。亞美尼亞戰敗,被迫簽署由俄羅斯斡旋的停火協議,交還大片領土。這導致亞美尼亞國內強烈不滿與政局震盪。

五、2023年亞塞拜然收復整個納卡地區
2023年,亞塞拜然軍事行動迅速收復納卡地區本體,納卡的亞美尼亞裔居民大量逃往亞美尼亞。這使得亞美尼亞不得不調整策略,尋求和平解決方案。

六、現在為何要解散明斯克小組?
因為亞塞拜然已實際控制爭議地區,亞美尼亞也不再擁有納卡地區的控制力,導致明斯克小組的存在意義形同虛設。


16:14 
英國目前勞動市場正在快速惡化,企業裁員速度達到疫情以來最高
2025年3月,英國企業的裁員速度是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最快的。
單月就有 78,467 人失業,這代表企業正在縮減人力,這是一個明確的經濟警訊。

二、就業市場開始全面降溫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指出,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內,職缺數量首次低於疫情前水準。這代表不只是裁員增加,連新工作機會也在減少,整體就業市場轉冷。

三、企業用人成本大幅上升是主要原因
英國企業面臨的用人成本飆升有三個主要來源:

工資稅負擔大幅增加:從4月開始,工黨政府實施新一輪預算案,總計增加260億英鎊的工資稅(約343億美元),企業需要為僱員支付更多稅金,直接提高用人成本。

最低工資再次大幅調升:英國最低工資標準在今年又提高,使得企業必須為低薪員工支付更多工資。

經濟環境惡化+美國對英國商品徵收關稅:除了內部壓力,還有外部打擊,例如美國對英國出口商品課徵新關稅,可能影響英國出口企業的營收與獲利。

16:03
波音美股盤前走低,一度跌超4%。

16:00
IEA 月報:下調 2025 年石油需求預期,預計 2026 年將出現供應過剩
由於貿易緊張,將2025年石油需求成長預期削減30萬桶/日。
預計2025年石油需求將成長73萬桶/日,至1.035億桶/日。
預計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將放緩至69萬桶/日。
預計美國、加拿大、巴西、圭亞那將在2025年創下產量紀錄。
3 月全球石油供應量較去年增加 91 萬桶,至 1.036 億桶,其中非 OPEC 產油國佔 3 月日產量成長的 89 萬桶。
預計非 OPEC+國家 2026 年供應強勁,日產量將增加 92 萬桶。
預計非 OPEC+國家 2025 年日產量將增加 130 萬桶,至 5,440 萬桶,以美國為首。

15:36
愛馬仕超過 LVMH 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奢侈品公司。

15:24
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在總理黃循財的建議下解散國會,2025 年新加坡全國大選正式啟動。根據新加坡總理公署當天發布的消息,新加坡總統尚達曼發出國會選舉令狀,宣布 4 月 23 日為 2025 年全國大選提名日。 

新加坡總統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在總理黃循財(Lawrence Wong)的建議下解散國會,啟動全國大選,是一個合乎新加坡憲政體制規範的程序,背後原因可以從以下幾點理解:

一、新加坡是議會制國家,總理實際掌權
新加坡採用的是議會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具有象徵性與部分制衡權力,但實際掌握行政權的是總理與內閣。

依照憲法,總理可建議總統解散國會並提前舉行大選,而總統通常會接受總理的建議。

二、黃循財正式接任總理後,尋求民意授權

黃循財在2024年接替李顯龍成為新任總理,這次解散國會並提前舉辦選舉,很可能是為了:

尋求自己的民主正當性與民意基礎:
雖然他是人民行動黨(PAP)內部安排接班,但仍需透過大選獲得全國選民的支持,才能強化自己的執政基礎與政治權威。

盡早穩固政權與政策方向:
若人民行動黨能在這次選舉中維持大多數,黃循財就可以穩定推進他與團隊的政策,特別是新加坡面對人口老化、全球化挑戰與中國與美國夾縫中的經濟外交戰略。

三、從選舉操作層面看,是有利時機點

此時提前選舉也可能考量:
經濟表現尚可,失業率低、政局穩定,是執政黨有利時機
反對黨聲勢未見明顯起色,提前大選可以防止反對聲浪壯大
掌握主導節奏與政治議題,避免未來突發風險(例如外部經濟衝擊)影響選情

總結:
新加坡這次解散國會並非政變或危機,而是總理黃循財接任後主動尋求民意授權的制度性安排。總統尚達曼依照憲法職責配合發布選舉令狀,象徵新加坡正式進入2025年選舉季節。



14:25
可靈 AI 在「靈感成真」2.0 模型發表會上宣布,基座模型再次升級,面向全球正式發布可靈 2.0 影片生成模型及可圖 2.0 影像生成模型。可靈 2.0 模型在動態品質、語意回應、畫面美學等維度,維持全球領先;可圖 2.0 模型在指令遵循、電影質感及藝術風格表現等方面顯著提升。 

13:26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特定主動電纜及其組件啟動 337 調查。 2025 年 3 月 13 日,美國 Credo Semiconductor Inc. of San Jose, Calif.、開曼群島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td. of Grand Cayman, Cayman Is Islands 向美國 ITC 提出 337 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國銷售的該產品違反了美國專利號 111),請求美國 ITC 發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美國 Amphenol Corporation, Wallingford, Conn.、美國 Molex, LLC, Lisle, Ill.、愛爾蘭 TE Con​​nectivity PLC, Galway, Ireland 為列名被告。 

一、什麼是337調查?
「337條款」是指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Section 337 of the Tariff Act of 1930),它授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調查涉及不公平貿易行為的進口產品,尤其是侵犯美國專利、商標、著作權或其他智慧財產權的行為。

如果ITC認定侵權成立,會發布:
有限排除令(Limited Exclusion Order):禁止侵權產品進口美國
禁止令(Cease and Desist Order):禁止侵權公司在美國銷售庫存或繼續販售相關產品
這是美國企業用來對抗國際競爭對手的重要法律武器。

二、這次案件的主角是誰?
申請方(投訴方):
Credo Semiconductor Inc.(美國加州聖荷西)
Credo Technology Group Ltd.(註冊於開曼群島)

他們主張擁有美國某項專利(編號被略去,可能為US Patent No. 11XXX),而其他公司侵犯了這項專利。

被告方:
Amphenol Corporation(康乃狄克州)
Molex, LLC(伊利諾州)
TE Connectivity PLC(總部在愛爾蘭)

這些公司都是全球大型連接器與電子零件供應商,產品常見於伺服器、資料中心、高速傳輸裝置等。

三、產品是什麼?
這次調查針對的是特定「主動電纜及其組件」(Active Cables and Components),這些電纜產品可能用於高速數據傳輸,比如伺服器、雲端儲存、AI運算設備中的連接線材,這些產品常整合晶片來提升傳輸效率。

四、這代表什麼?
如果ITC成立調查並最終裁定侵權,將禁止相關產品進口美國,對被告企業(例如Molex、Amphenol)會造成重大營運影響。

這也是Credo為了捍衛自家技術、保護市佔的法律手段,特別是在高速傳輸技術成為AI、雲端市場焦點之際。

Credo認為其他企業在無授權情況下使用了它的主動電纜相關專利技術,所以向美國ITC提出337調查申請。這次ITC已同意立案,將正式啟動調查程序。如果最終調查成立,會禁止被告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可能導致供應鏈調整或轉單效應。

Credo Semiconductor 針對其「主動電纜」(Active Electrical Cables, AECs)技術,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 337 調查申請,指控 Amphenol、Molex、TE Connectivity 等公司侵犯其專利權。根據公開資訊,Credo 指控的專利涉及以下技術:​

1. 主動電纜的遠端控制存取技術
這項技術允許使用者透過電纜的一端,遠端存取並控制另一端的主動元件。具體而言,電纜的一端包含控制器和供電的收發器電路,另一端則設有管理匯流排的電氣接點,能將資訊從主機傳送至控制器,實現監控和升級等操作。這項技術有助於提升電纜的管理效率和靈活性。​

2. 多控制器串接的序列週邊介面(SPI)技術
此技術允許多個控制器共享同一個 SPI 匯流排,透過鏈接輸入和輸出端的控制,實現控制器之間的串接。​這種設計有助於簡化系統架構,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這些技術主要應用於高速資料中心、雲端運算和 AI 基礎設施等領域,支援高達 1.6Tb 的傳輸速率。​Credo 表示,自 2017 年以來已投入數千萬美元研發這些技術,並於 2023 年 9 月通知被告公司其專利權。​此次提起 337 調查,旨在保護其智慧財產權,防止未經授權的產品進口美國市場。​

如果 ITC 裁定侵權成立,可能會對被告公司的產品進口造成限制,進一步影響其在美國市場的業務。

13:24
韓國政府公佈了12兆韓元(約84億美元)的追加預算計劃,幫助本國依賴出口的經濟應對川普關稅的衝擊。同時,韓國官員正準備啟程赴美談判,爭取降低關稅稅率。韓國財政部長崔相穆週二表示,追加預算的規模比原先計畫的10兆韓元有所提高,其中三分之一的資金將用於應對貿易戰風險和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12:27
針對「正積極參與星巴克中國股權競購」的消息,阿里巴巴相關人士表示,這是「假消息」。財報顯示,2025 財年第一財季,星巴克營收 93.98 億美元;去年同期營收為 94.25 億美元,年減 0.29%。當季淨利為 7.81 億美元,去年同期淨利為 10.24 億美元,年減 23.77%。當季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 4%,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了 6%。 

12:22
2025 年 3 月(W10-W13)中國手機市場新機激活量最新排名,小米排名第一,華為、vivo、OPPO、蘋果分列二至五名。其中,小米新機啟動量達到 324.37 萬台,市佔率 17.98%,較去年同期成長 16.99%。小米董事長兼 CEO 雷軍微博轉發該報道並表示:「感謝大家支持」。

11:52
印度股指 Nifty 50 指數收復 4 月 2 日美國關稅政策以來的全部跌幅。

11:47  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 14 日表示,近期金融市場的反常態勢表明,投資人開始質疑美國公債的安全性。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及核心金融資產安全性「信心流失」的態勢,確實令人「深感憂慮」。耶倫當天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訪問時說,過去幾週金融市場走勢極不尋常,國債殖利率上升的同時,美元卻下跌。這種反常態勢表明,投資者正在開始迴避美元計價資產,並對美國國債的安全性產生質疑

10:34
由於哈佛大學當天早些時候拒絕了白宮的要求,川普政府宣布凍結向哈佛大學提供的約 23 億美元多年期撥款和 6000 萬美元多年期合約。哈佛大學當日表示,將不會遵守川普政府為打擊反猶太主義運動提出的一系列要求。這些要求包括政府和領導改革,以及要求哈佛大學制定所謂的「擇優錄取」和聘用政策。 

10:25
東京電力公司稱當天開始第二輪福島第一核電廠 2 號機組核燃料殘渣試驗性取出工作。 2024 年 11 月 2 日,在福島第一核電廠 2 號機組進行的核燃料殘渣試驗性取出作業中,東京電力公司宣布已將設備抓取的殘渣移出至安全殼外。這是自 2011 年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核燃料殘渣首次被移出到安全殼外。

10:06
仁寶電腦(Compal Electronics Inc.)、緯創子公司緯穎及美國公司捷普(Jabil Inc.)將提交收購 AMD 人工智慧伺服器組裝廠的修訂報價。

09:39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就美伊關係、區域議題等舉行記者會。巴加埃表示,美國必須更正其矛盾行為,即一方面對伊朗施壓,一方面尋求與伊朗談判。針對伊朗和美國舉行的核問題間接談判,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指出,在首輪談判中雙方表達了各自期望的談判框架。伊朗採用間接談判的原因,是由於美國在談判的同時,繼續採取施壓和威脅的政策,美國的做法伊朗無法接受。只要美國繼續發出恐嚇性言論,伊朗和美國就不可能有直接談判。 

09:30
澳洲央行4月貨幣政策會議紀錄:讓通膨永續重返目標是最優先任務。
5月的政策會議是重新檢視政策設定的適當時機。
不希望因為過早放鬆政策而危機 CPI 達成目標。
2月份的就業人數下降更可能是異常現象而非轉折點。
目前尚無法確定下次利率行動的時間。
將就債券持有規模和期限徵詢來自政府的成員的意見。

07:30
關稅前景不明,美股漲勢受限,蘋果高開低走,NVDA轉跌,中概大漲。
中國3月以美元計出口年增12.4%,進口下降4.3%。
美國商務部啟動對晶片與藥品進口調查。
美國財長貝森特「救市」:沒有證據顯示主權國家拋售美債,有必要可以加大美債回購,秋季將討論下一任聯準會主席。
通用汽車和福特股價上漲,川普考慮對進口汽車和零件設25%關稅豁免條款。
本月中國黃金 ETF 持股增加 29 噸,已超 Q1 總流入。華爾街比著吹金價:瑞銀 3500,高盛 3700,摩根大通 4000。
NVDA宣布首次在美國本土生產 AI 超級計算機,預計 5 年內創造 5,000 億美元產值。
OpenAI 推出首個 Nano 模型:GPT-4.1 ,百萬上下文、程式碼能力大幅超越 GPT4.5。
高盛第一季股票交易收入創紀錄,投行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8.1%,所羅門警告:經營環境發生顯著變化。
寧德時代 Q1 營收年增 6.2%,淨利年增 32.9%。

04:32
美國財長貝森特:沒有證據顯示主權國家拋售美國國債。
仍然具有一個強勢美元政策。
將在秋季的某個時候討論下一任FED主席的事宜。
財政部擁有強大的工具箱,可以加大(對美債的)回購力道。

04:00
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收漲3.23%,報6726.47點。
ETF 中,富時中國 3 倍做多 ETF(YINN)收漲 3.46%,中概互聯網指數 E​​TF(KWEB)收漲 2.49%,「中國龍」Roundhill China Dragons ETF(DRAG)收漲 2.22%,中國科技指數 ETF(CQQQ)收漲 0.07%。

03:22
美國總統川普 14 日說,伊朗正在拖延與美國的伊核問題談判進程,可能面臨美國的「嚴厲回應」。川普當天在白宮會見到訪的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時對記者說,伊朗已經「非常接近」擁有核武器,伊方「正在拖延時間」。他說,伊朗“必須放棄擁有核武的想法”,否則其核設施可能面臨美國的軍事打擊。

一、美伊對立的背景
伊朗與美國的緊張關係,主要開始於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與美國人質危機,之後美國對伊朗進行長期經濟制裁,尤其針對能源出口,因為伊朗是全球重要的石油生產國。

二、石油與核問題的交集
伊朗是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之一,擁有全球第四大石油儲量與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出口石油是其經濟命脈。

但從2000年代以來,美國與西方國家擔憂伊朗發展核武,認為核計畫超出和平用途,因此對伊朗施加多輪制裁,重創石油出口能力。

三、伊朗核協議與原油出口恢復
2015年,伊朗與美國、英、法、中、俄、德(合稱P5+1)簽署《伊朗核協議(JCPOA)》,內容包括:

伊朗限制濃縮鈾與核設施
國際監督
作為交換,美國解除對伊朗石油與金融業的制裁

這使得伊朗在2016年之後恢復部分原油出口,一度達到每日 250萬桶以上。

四、川普政府退出核協議(2018年)→ 原油再遭封鎖
2018年,川普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新對伊朗施加全面經濟制裁,特別是:

禁止伊朗出口原油
威脅制裁任何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
這讓伊朗的石油出口急速萎縮,最低時曾跌到每日50萬桶以下,嚴重打擊經濟,導致伊朗轉向中國等少數願意繞過制裁的國家。

五、間接談判與目前情勢
拜登政府上任後,一度表達希望恢復核協議,但因為:

伊朗堅持美國必須先解除制裁
美國要求伊朗先遵守核限制
伊朗與美國互不信任

所以雙方只能透過歐洲或阿曼、卡達等中間人進行間接談判。而最近這次巴加埃的講話,就是表達:伊朗認為美國一邊喊要談、一邊繼續制裁與施壓,是「言行矛盾」,難以信任。

六、伊朗原油與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

由於伊朗的原油出口被限制,全球供應減少,會推高油價。但另一方面,中國與其他地區透過灰色渠道進口伊朗油,也讓制裁效果打折。
每當美伊關係緩和、談判有進展,油價通常會下跌,反之若衝突升高(如以色列-伊朗代理戰爭),油價會上漲。

總結:
伊朗採用間接談判是出於對美國「一手談判、一手制裁」的不信任。這背後牽涉的不是單純外交技巧,而是長年累積的石油經濟依賴、核武技術爭議與地緣政治鬥爭。

03:20
蘋果將分析用戶設備上的數據以改進人工智慧(AI)平台,同時確保用戶資料保留在設備上,不會直接用於訓練 AI 模型。這項新方法將透過使用實際電子郵件來檢查合成數據並改進其 Apple Intelligence 平台中的文字相關功能,幫助蘋果趕上 AI 競爭對手。公司將在即將推出的 iOS、iPadOS 18.5 和 macOS 15.5 測試版中推出新系統,同時也將引入以隱私為中心的方法來改進 Apple Intelligence 的其他功能。

03:14
恐慌指數 VIX 跌穿 30 關口,為 4 月 4 日以來首次,日內目前跌幅約 20%。
標普500指數目前則漲1.48%,道瓊指數漲536點漲幅1.33%,納指漲244點漲幅1.46%。
美國企業界起訴川普關稅,稱貿易赤字不具緊急性。

03:01
據葉門胡塞武裝消息,當地時間 14 日晚間,美軍對也門馬裡卜省多個地區發動了 15 次空襲。稍早前,胡塞武裝還稱美軍對也門荷台達省卡馬蘭島發動了一系列空襲。目前,美軍對以上攻擊暫無回應。

一、胡塞武裝是誰?
胡塞武裝(Houthi movement)又稱安薩爾安拉(Ansar Allah),是一個什葉派伊斯蘭運動,主要勢力來自葉門西北部的札伊迪派(Zaidi)。原本是地方反政府組織,但自2014年以來逐步壯大。

二、葉門內戰背景
2014年,胡塞武裝攻占首都沙那(Sanaa),推翻親沙烏地的哈迪政府,導致內戰爆發。
2015年起,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聯軍介入戰爭,獲得美國與西方支持,空襲胡塞武裝。
胡塞則被視為受到伊朗支持,這場戰爭成了中東地緣政治的代理人戰爭——沙烏地與伊朗的對抗體現在葉門戰場。
三、美軍直接介入的背景:紅海衝突
2023年底起,由於以色列與哈馬斯爆發加薩戰爭,胡塞武裝宣稱聲援巴勒斯坦,開始攻擊紅海與亞丁灣航道上的商船,尤其是與以色列有關聯的目標。
這對國際貿易構成威脅,尤其是全球經濟命脈之一的蘇伊士運河航運路線受阻。

因此從2024年初起,美軍與英軍開始對胡塞的雷達、導彈發射器、無人機基地發動空襲,以遏止胡塞攻擊商船。

四、2025年最新衝突
2025年4月14日,美軍針對葉門馬里卜省與荷台達省卡馬蘭島發動了至少15次空襲。這些地區是胡塞活動的重要據點。
這些行動可能與胡塞近日針對美國盟國船隻、或疑似新導彈部署有關。
而美軍尚未對這次空襲做出公開說明,顯示局勢仍可能升高。

胡塞武裝與美軍的對抗並非起於雙方本身的直接敵意,而是牽涉到以下幾層因素:

葉門內戰(2015至今)
伊朗 vs 沙烏地/美國 的代理人衝突
加薩戰爭延伸出的紅海航道衝突
美國維護全球航運安全的戰略壓力

02:37
據葉門胡塞武裝消息,當地時間 14 日晚間,美軍對也門馬裡卜省多個地區發動了 15 次空襲。稍早前,胡塞武裝還稱美軍對也門荷台達省卡馬蘭島發動了一系列空襲。目前,美軍對以上攻擊暫無回應。

01:55
摩根士丹利及其競爭對手摩根大通週一在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共融資 140 億美元,成為華爾街六大銀行中第一批在公佈第一季財報後進軍一級債券市場的銀行。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將發行四筆總額為 80 億美元的債券,而摩根大通則分兩部分發行 60 億美元的債券。兩家公司在行銷過程中都放棄了六年期浮動利率部分。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在 2025 年 4 月 14 日於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市場共籌資 140 億美元,這背後有多重目的:​

1. 利用市場窗口籌資
由於近期市場對企業債券的需求強勁,這些銀行選擇在此時發行債券,以鎖定有利的融資條件。​

2. 滿足資本需求
籌集的資金可用於支持業務擴張、資本支出或其他戰略性投資。​

3. 穩定市場信心
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這些大型銀行的債券發行有助於穩定投資者信心,並促進市場流動性。​

4. 應對政策變動風險
考慮到近期政策的不確定性,提前籌資有助於這些銀行在未來面對潛在的市場波動時保持靈活性。​總體而言,這次債券發行是這些銀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一項戰略性財務決策,旨在鞏固其資本基礎並增強市場信心。​

01:42
祖克柏將以「第一證人」的身分出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針對他公司 Meta Platforms 的審判。
作為反壟斷監管部門,FTC 試圖讓 Meta Platforms 拆分。

01:39
今年,華爾街主要的美股預測機構接連受挫,許多人誤判川普強硬貿易政策對股市的實際衝擊。儘管有許多動盪和不確定性,大多數股票策略師仍預期標普 500 指數在 2025 年剩餘時間將反彈。即便不考慮川普發起的全球關稅戰,這種樂觀情緒本身已違背歷史常態。

01:27
1.股票交易員獲得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收入,這得益於新興全球貿易戰引發的市場波動。
2、由於不確定性加劇,首席執行官所羅門(David Solomon)告訴分析師,貿易戰造成“重大風險”,他一直建議客戶“放慢腳步”,“在關稅等問題更加明朗之前,暫時擱置”。
3、所羅門表示,監管機構降低資本要求“很有可能”,並告訴分析師,高盛讚賞川普政府“高度重視對金融服務業監管的適當調整”,訴訟和監管程序撥備為負。
4.儘管交易量仍然很小,但公司表示,其投資銀行積壓訂單增加。
5、高盛持有大量過剩資本——銀行將“持續返還”,債務承銷“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業務”,機構和個人似乎正在轉向私人資產,套現替代方案積壓。
6、第一季回購規模“創歷史新高”,預計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和股權融資將面臨“巨大需求”。

01:00
FED理事沃勒: 如果(美國總統川普造成的)關稅影響程度偏小,FOMC 可能會在 2025 年稍晚降息 。
預計關稅的對通膨的影響將是暫時性的。
對美國而言,關稅是數十年來最沉重的衝擊之一。
未來的政策具有不確定性,聯準會必須保持彈性。
針對(川普)不同的關稅政策給予兩種假設場景。
其中一個假設場景是,美國經濟成長將放緩至“匍匐前進”,失業率將會上升。
如果面臨衰退威脅,可能傾向於提早降息 。
衰退風險將超過通膨上升的風險。
美國預計 3 月 PCE 通膨將大致維持在 2.3%,預估核心 PCE 通膨為 2.7%。

00:46
通用汽車(GM)漲幅 3.9%,福特汽車(F)漲 3.64%,特斯拉(TSLA)仍跌 1.46%。美國總統川普宣稱,他正在考慮一些措施來幫助汽車製造商。 

00:44
法國總統馬克宏 14 日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說,他當天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通話時表示,應解除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並將其排除在外,在加薩地帶建立可信的治理方式。馬克宏說,法方致力於全體被扣押人員釋放、重返持久停火、立即向加薩走廊提供人道救援。

00:25
LVMH 集團:相信集團仍擁有某些定價權。
集團將考慮漲價,來因應美國(川普總統挑起的)關稅。
正設法控制 G&A(管理及行政費用),並擁有調整行銷成本的空間。
上半年利潤水準無法在2024年的基礎上改善。
美國的那些 Vuitton 工廠擁有提高產量的空間。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某些)關稅暫政策停90天,讓我們進入茫然狀態。

00:08
NVDA盤中跌幅擴大至 1%,輝瑞製藥(PFE)股價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兜售NVDA4月14日稍早宣布的美國投資計劃,宣稱:公司是如此值得高度讚賞。
NVDA因(川普本人的)關稅而決定在美國投資。
對NVDA CEO 黃仁勳表示感謝。
美國將對藥品加徵關稅,這將在不久的將來實施。

00:04
LVMH 集團首席財務官 Cécile Cabanis 在 2025 年第一季財報電話會議中指出,旗下的 Sephora 面臨挑戰,這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對其業務的影響。具體而言,LVMH 的「選擇性零售」部門(包括 Sephora 和 DFS)在第一季的有機營收下降了 1%,顯示出消費者需求的疲軟。Cabanis 表示,美國市場的銷售下降主要受到 Sephora 和葡萄酒與烈酒部門的拖累。 

​這些挑戰主要來自於:​

1. 美國市場需求疲軟: 美國市場的銷售下降,部分原因是消費者對美容產品和烈酒的需求減少,這對 Sephora 的業績產生了負面影響。 ​

2.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特別是中國市場的需求減弱,也對 Sephora 的業績造成了壓力。 ​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