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7今日選股(四)-散裝航運飆風四起全球大缺船,理性的力量使人卓越

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之免責聲明連結!




標題的(),代表星期幾



-->最佳字體使用方法連結



 



部落格2017贊助好友名單:



a9107054、世祥 林、zxc9638500、Breastsonon8536788fannwang2530



感謝以上贊助好友贊助本部落格,加入好友請點以下連結



贊助好友說明



 


今天來談點跟投資心法有點相關的事


明朝的崇禎皇帝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


常常每個朝代最後一位亡國的皇帝


其實都未必是笨蛋


而且正因為處在國家快要滅亡的心態


其心都是勵精圖治的


比起這些皇帝


現在很多資產雄厚雞蛋水餃股的老闆


這些皇帝實在又精明又意圖陣作


 


崇禎皇帝就是一個


他的理智與不被情感操控的高度控制力


最完整展現在一件事情上


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很長


我掐頭去尾的大致說一下


明朝的袁崇煥曾經在大堂上對崇禎皇帝誇下海口


五年復遼


而因為袁崇煥的聲明


使得當時力圖振作崇禎皇帝把尚方寶劍給他


尚方寶劍最重要的目地在於因為邊疆的將軍


如果凡事都要請示效率太差


這點古人其實就已經很清楚了


因此就乾脆給他們尚方寶劍來便宜行事


但歷朝歷代只要坐擁軍權的人


其實都是皇帝擔心的對象


因為軍權就代表著擁有武力的對象


這些將軍士兵整天混在一起


感情一定比中央好得多


只要將軍統治得宜


要顛覆一個朝代是有可能的


但此時明朝正處在已經快被女真人給攻破邊疆


而當時因為明朝占有皮島


皮島在今年北韓的南方


而當時這個地方就是女真人的根據地


你可以了解當初只要金軍南下


就靠著快地方進軍朝鮮擾亂他們的後方是有多好用


但因為袁崇煥不滿統治這裡的毛文龍


最後先斬後奏殺了毛文龍


而毛文龍也是有尚方寶劍的人


兩個將軍內鬥導致最後明朝的滅亡


毛文龍寫給崇禎皇帝的奏摺寫到:


將江山而快私怨,操戈矛於同室


 


毛文龍確實不是一個完全的君子與聖人


但在戰略地位上他所處的位置太重要


簡直就是掐著女真的喉嚨


你可以從下面這張圖了解


現在北韓的位置就是當年女真人的根據地




但最令人感到佩服的還是在毛文龍被殺後


崇禎皇帝收到袁崇煥的上書


竟然反過來慰藉袁崇煥


可見得他很清楚人已經死了


再說什麼已經來不及


只能繼續借用袁崇煥五年復遼的計畫


 


而歷史上針對袁崇煥殺死毛文龍給予正面的評價


事實上從戰略位置就知道


這塊地方根本就在女真人的脖子上架一刀


加上毛文龍長期在這塊地方發展


袁崇煥是無法派人取代的


但我想談的是這件事情崇禎皇帝的理智


順應局勢的發展


這種心理狀態是做投資和做管理的人都應該要有的


也就是冷靜的審時度勢


 


針對昨天中國總體經濟數字來談一下看法


我昨天做的結論其實已經差不多講到重點


簡單說就是中國去年開始調整結構


打擊投機去產能去槓桿的基調已經見效


銀行對於兩高一剩產業的放款已經由中央領軍開始消滅


兩高指得就是高污染高耗能


今年我們沒有做到紙類股的大行情實在可惜


製造紙類是有很嚴重的污染的


過去因為台商在中國受到比較高度的規範


凡事都在規矩中


因此在今年以來這波嚴格取締關場風暴下


很類似前幾年日月光的污染


導致彰化那一帶的電鍍廠大規模倒閉


最後只剩下合法廠商生存


當時我還在擔任SCM的職務


那時候的電鍍廠的報價整整上升一倍以上


雖然電鍍成本佔總產品的成本不高


但整個產業報價上漲但大家都還是搶單


因為太多工廠都紛紛關門


根本找不到人製造


 


高污染與高耗能的產業以及產能過剩的產業


包括鋼鐵、平板玻璃、風電、電解鋁、太陽光電等


這一波其實漲價潮已經看見鋼鐵、玻璃都出現大漲


而剩下太陽能我還在觀察


加上台灣太陽能股紛紛都出現超級大底部


如果出現產業的變化


或許太陽能股加上股性活潑


看看明天是否有機會出現轉機


過去的四大慘業


面板、DRAM、太陽能、LED


基本上面板跟DRAM大家都看到他們財報亮眼


但這些產業基本上已經被世界的主流淘汰了


過去曾在好友文章裡面提到怎麼了解一間公司的老與新


這些公司就是以逐漸被市場淘汰落後的技術在接單


就好像彩晶一樣都是靠老設備接單


因為其他如三星、LG公司已經不做這些低階的單了


這些單就轉來台灣加上設備折舊降低


不再投資因此導致台灣這些股票財報變好


從短期兩三年甚至五年來看


這些企業的財報都會很漂亮


但從長期的競爭趨勢來看


他們已經淘汰出局


代表台灣在世界的科技領導地位


在面板與Dram領域都已經是被踢出在領先製程的名單了


 


而太陽能與LED經過這一輪的洗牌


LED還是有機會


但太陽能遇到的是根本性的問題


如台電的網站公布的成本太陽能一度高達8.32元




即使用購買的都要5元多




一般家用電大概是2塊多開始起跳


依照累進使用的電來逐步增加


例如


2.5 * 10  + 3.5 *15 


這樣慢慢累加上去


那太陽能發電一度八元


現在的電價最低成本就直接由9元起跳


等於電價直接要漲三到四倍


再從土地的角度


以目前台灣可用土地只佔全島面積30%左右


而太陽能要使用掉1%


也就是可用面積的3%都被用來做太陽能發電


加上太陽能不能遮蔽要吸收陽光


因此不能疊加起來


一個成本直接暴增四倍的發電方式


對於整個產業最大的利多可能


就是政府決心、死命、堅持要完成


而最後比較有機會的就是用納稅錢繼續補貼這個沒經濟效益的綠電


但這種局勢必然不會長久


但對低迷的太陽能可能或許有很多泡沫訂單


 


這種在泡沫裡面求生存的概念


雖然我不是很喜歡


但或許是拯救太陽能廠的機會


也就是說全民花錢拯救太陽能


這也就是為什麼川普說要拒絕補貼電動車


只有讓民眾理解這些環保的成本有多高


才能真正做出有效益的評估


像GOGORO一台車補助兩三萬


等於拿三個一年交一萬所得稅的人去幫助一個買電動車的消費者


請問這合理嗎?


對這三個人繳稅來說有什麼好處?


最關鍵的問題是


 


電動車業者在生產過程中製造大量的污染也沒有提到


例如電池的污染從空氣污染減少變成電池污染


這種污染成本的評估


完全只是“感覺”比較環保而已


 


但這波關鍵在於


現在去產能是在去供給面的減少導致價格上升


但需求假設沒有起來


那最終就是維持價格平穩


實體經濟還是不會被帶動


但隨著時間推進


這些廠商賺到錢再做產業升級


最終還是能帶動需求上漲


這說明騰籠換鳥的計畫已經在全中國展開


騰籠換鳥基本上就是一種產業升級


把舊產能出清讓利給正常環保的公司


而以官方的力量去加速進行


 


最關鍵的數字是一般自然人的貸款再放慢


表示房貸投機的力量大幅度減弱


企業融資在增加


特別是長期企業融資的增速比居民貸款還快


表示錢是真的進入了實體產業進行投資


加上M2的資金面開始下降


其實表示的是投機資金真的大幅度的弱化


一度破底


這個現象就顯示確實是實體經濟再轉強


中央的政策見到了成效


 


只要流動性不要再度失控


房市就會緩步下跌


而實體經濟將會成長


加上中國一直有計畫性的將勞工薪資不斷墊高


整個GDP的參與分配勞工的比重一直在提升


這說明經濟成長的果實在中國勞工參與分配的比例一直在提高


這長線來說會為中國的消費力注入活水


對實體經濟的成長大有助益


而不會類似美國雖然非農就業人數大幅增加


但薪資卻不見起色


這種由中央主導改良式的市場經濟開始見到成效


 


 


這一波的散裝航運概念又被我完全的預測到


做原物料、散裝概念股一直以來都是我今年的主軸


今天開始我把還沒補漲到的東鹼正式列作觀察


東鹼在上次那一波的漲幅高達四倍以上


做那一波做一年吃十年


就是靠著賣船賺了大錢


這次股價還在位階非常低的地方


成為了我的首選


而另外兩檔位階仍低且有題材的分別是勤美跟中興電


中興電的氫能燃料電池在這次大停電後


必然會讓政府加速在這方面的進程以求2020年的政績


而勤美在收購香港公司下市私有化後


明年的EPS也將開始轉好


這兩檔股票將值得投資人注意


 


 


 


 


 


股市強弱表


數字低的是權值股能量


數字高的是投機股能量,因為投機股會包含權值股的能量,所以數字會較高


自2017年5月2日開始增加配對表前項為強能量後向為弱能量兩者扣抵為實際能量


2017/8/17,50-4=44,64-17=47 (四)


2017/8/16,37-7=30,45-44=1 (三)結算日


2017/8/15,29-14=15,39-66=-27 


2017/8/14,11-57=-46, 18-179=-161<--刷新當年度新低


2017/8/11,18-22=-4,27-86=-59


2017/8/10,10-21=-11,19-107=-88 <--當年度新低


2017/8/9,35-8=27,47-43=4


2017/8/8,53-4=49,67-29=38


2017/8/7,95-5=90,119-21=99  <--當年度新高


2017/8/4,70-4=66,83-17=66<--權值強度前高


2017/8/3,48-3=45,63-22=41


2017/8/2,52,69


2017/8/1,55-5=50,75-7=68<---新高


2017/7/31,44-6=38,58-21=37


2017/7/28,24-2=22,44-15=29


2017/7/27,52-2=50,66-15=51


2017/7/26,37-2=35,52-13=39


2017/7/25,55-0=55,73-13=60


2017/7/24,45-1=44, 63-14=50


2017/7/21,47-1=46,64-10=54


2017/7/20,51-1=50,64-14=50


2017/7/19,51-5=46,67-21=46


2017/7/18,62-4=58,82-19=63


2017/7/17,62-4=58,77-19=58


2017/7/14,52-2=50,73-17=56


2017/7/13,47-4=43,62-19=43


2017/7/12,44-3=41,57-23=34


2017/7/11,31-8=23,42-33=9


2017/7/10,19-8=11,29-32=-3


2017/7/7,11-4=7,15-28=-13


2017/7/6,27-2=,36-14=22


2017/7/5 當天有事未新增


2017/7/4,19-4=15,28-18=10


2017/7/3,37-3=34,55-18=37


2017/6/30,29-3=26,40-19=21


2017/6/29,23-3=20,30-15=15


2017/6/28,28-1=,38-12=26


2017/6/27,43-0=43,60-13=47


2017/6/26,54-0=54,67-12=55


2017/6/23,30,37-8=29


2017/6/22,35-0=35.46-8=38


2017/6/21,33-0=33, 50-7=43


2017/6/20,24-0=24,37-13=24


2017/6/19,23-1=22,38-12=26


2017/6/16,21-4=17,31-17=14


2017/6/15, 9-6=3,12-26=-14


2017/6/14,9-8=1,16-32=-16


2017/6/13,19-4=15,32-13=19


2017/6/12,39-4=35,47-18=29


2017/6/9,34-4=30,44-11=33


2017/6/8,38-1=37,53-5=48


2017/6/7,25-0=25,36-7=29


2017/6/6,43-0=43,56-3=53


2017/5/26,30-1=29,41-15=26


2017/5/25,32-0=32,39-9=30


2017/5/24,35-2=33,44-21=23


2017/5/23,30-3=27,37-27=10


2017/5/22,37,48


2017/5/19,34-4=30,43-25=18


2017/5/18,23-9=14,27-52=-25


2017/5/17,31-6=25,36-45=-9


2017/5/16,32-7=25,43-41=2


2017/5/15,42-4=38,61-40=21


2017/5/12,35-8=27,47-42=5


2017/5/11,34-10=24,41-48=-7


2017/5/10,38-5=33,45-41=4


2017/5/9,24-15=9,25-88,=-63


2017/5/8,37-12=36,49-56=-7


2017/5/5,28-3=25,41-33=8


2017/5/4,41-1=40,54-22=32


2017/5/3,26-2=24,40-22=18


2017/5/2,49-5=44,54-26=28


2017/4/28,39,49


2017/4/27,27,37


2017/4/26,36,52


2017/4/25,27,37


2017/4/24,24,33


2017/4/21,21,32


2017/4/20,7,14


2017/4/19,25,31


2017/4/18,25,32


2017/4/17,16,23


2017/4/13,26,36


2017/4/12,40,48


2017/4/11,27,40


2017/4/10,56,78


2017/4/7,66,87


持有股票

----





金融類


新光金2888(20161209選)


20170727除息0.2


股價8.1  股價7.9 



國泰金2882(20161209選)


20170703除息2元


股價49.4 調整股價47.4



潤泰全2915(20161116選)


股價51.1


持有南山人壽,高鑫零售



前Q3 5.49


 





傳產


中興電(20170301選)


股價20.75


亞泥(20170328選)


股價30.6



光隆(20170328選)


股價48.25


岱陵(20170328選)


20170720除息1.5


股價20.9 股價19.4


 



原物料



勤美1532(20161116選)


20170718除息1.7


股價32 股價調整 30.3


東鹼1708(20170217選) 


股價29.05 還原權息1.9 = 股價27.15


台鹽1737(20170524選)


股價30.50


台玻1802(20170720選)


股價(開盤價)16.1



航運




裕民2606(20161116選)


20170706除息0.75


股價25 股價調整24.25


新興2605(20170707選)


20170710除息0.7


股價21.25  股價20.55


 


定存股


陸海5603(20161205選)


股價13.7 配息0.7  = 股價13


中菲行5609(20170706選)


20170719股息2


股價24.5 股價調整22.5






科技股



 





2017出場股



 




泰銘9927(20170717選)(20170807出)


股價40 股價40.4

中租 5871(20170328選)(20170803出)


20170727除息3.4


股價 69 調整股價 65.6  股價87.3  1.33








中鴻2014(20170711選)(20170712出)


股價9.8  股價10.25   1.0459

中壽 2823(20170502選)(20170710出)


股價 29  股價33.05  1.13965

建準2421(20170522選)(20170614出)


股價32.5 股價41.65 1.2815

大億(20170328選)(20170614出)


股價80.2 股價85.7  1.068



建準2421(20170417選) (20170509出)


股價32.9 股價34  1.0334

宏益(20170328選)(20170406出)


股價21.5  股價 22.85  1.0627

華航(20170314選)(20170406出)


股價10.7  股價9.66   0.9028


長榮航(20170314選)(20170406出)


股價16.3  股價 14.95  0.9171


鎰勝6115(20170217選)(20170324出)


股價: 45  股價 51.5










橋樁2062(20170118選)(20170314出)


股價42 股價41.75


福興9924(20170118選)(20170314出)


股價43.8 股價42.15



永光1711(20170217選)(20170309出)


股價20.95 股價21.75



三商2905(20161206選)(20170301出)


股價22.5 股價25.5



建準(20161109選)(20170301出)


股價:22.95  股價31



美亞2020(20161115選)(20170301出)


股價15.45 股價 15.1



瑞智4532(20170217選)(20170301出)


股價32.4 股價35.5



台半(20161109選)(20170301出)


股價:33.2  股價38.55



奇紘3017(20170217選)(20170301出)


股價:26.65 股價26.3

台鹽1737(20161209選)(20170301出)


股價29.7 股價31.15



台肥1722(20170217選)(20170301出)


股價42.9 42.3



南紡1440(20170118選)(20170301出)


股價13.8 股價14.05


台榮1220(20161123選)(20170217出)


股價10.85  股價11.25



居易(20161109選)(20170215出)


股價:28.9  股價32.7

德昌5511:(20160501)經減資 (20170118出場)


股價 :  24  出場:23



台玻1802(20161109選)(20170118選)


股價13.55   出場股價13.55



 


重要時程表



2/2日開新年紅盤,大盤衝高後大跌百點。終場收跌18.98點,但盤後期貨擴大跌幅,摩台也重挫。



2/3號指數回穩,期貨收斂逆價差。



2/10號 MSCI終止連13降台股指標,以及川普在2/10號開盤前



3/28 小型股崩盤、潤泰全前一天跌停,本日依舊大跌



3/30 資金略有回神



4/1 - 4/4 清明連續假期



4/6日開盤前的美股收出驚人的上引線,車貸與學貸問題開始體現,FED說股市過高



4/7號台股大跌,美國發射59枚戰斧巡弋飛彈攻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空軍基地,美債黃金應聲大漲



在4/7號晚上九點公佈三月非農就業人口只有9.8萬人,受暴風雪影響



4/14 受到北韓和敘利亞戰事影響,台北股市大跌百點



4/25凌晨 川普重啟企業稅改,4/25開盤台股大漲百點


4/27當沖減半今天開始


5/2  連價三天後,氣勢轉多,台積電創高,金融股領軍


5/8  裕民、潤泰、亞泥 跌幅超過1%,台積電領軍帶頭過高預期


5/9  鴻海台積可成帶頭衝萬點,但尾盤跌21,上下差121點震盪


5/11  陸股三殺止跌,台股站上萬點


5/12 中國祭出MLF資金寬鬆措施


5/13 舉辦中國一帶一路峰會


5/15 中小型股領軍車用帶頭上萬點


5/16 陸股急拉尾盤


5/17 當天收盤後、川普爆出彈劾,美股開盤大跌百點


5/18 受川普遭到洩密們事件影響 台股開低走高 


5/21 Saint Louis的FED主席Bullard認為今年只會再升息一次,且會再起QE


5/24  穆迪調降中國信評,先殺後拉最高


5/25 升息循環正式啟動


6/9   英國選舉保守黨不如預期失去過半優勢,脫歐將更不順遂


6/9   美股尾盤FAAMG全線下挫、台灣財政部拋出散戶加稅政策


6/12  外資大賣百億


6/13  巴拿馬斷交蔡英文發表強硬聲明、蘋果大跌兩天頭部型態出現外資連賣兩日,今日賣超80億


6/14  強弱訊號轉負值、外資賣超20億,盤中大跌黑K百點


6/16  台股強勢反彈科技股領軍、陸股美股仍走弱


6/19  台股指數強彈,AMAZON收購有機超市,分析師報告指出鴻海上看200元


6/22  鴻海股東會,郭董稱東芝還未成局,向股東道歉去年衰退並希望股東多買鴻海股票


6/23  台股略作休息、M1B與M2死亡交差


6/26  台股全面啟動大漲


6/28  台股大跌百點、中興電漲停


6/29  指數反彈,金融領漲、電子休息、聯電持續創高


7/3    面板領軍、貨櫃航運三雄大漲4%,金融股續創高


7/4    中興電、裕民開高走低  大盤殺低


7/7    開發金7/7號晚間宣布收購25%中壽,台股破頭部區


7/10   中壽開盤漲停,盤中未鎖住


7/13   東鹼創下一年還原權息新高、台積獲利Q2 2.56元衰退


7/14   股市強弱表創下高點


7/18   大立光創新高


7/24  美元再創新低,BDI連八漲


7/27  受鴻海投資美國三千億,大盤大漲百點


7/28  大盤重挫85點,期貨重挫107點,BDI指數連跌兩日、統一出售上海星巴克,買回全額台灣星巴克,統一超大跌,統一跌約3%


7/29  大盤表現平平,台郡、榮成強漲


8/1     股市強弱表創4/7與4/10日以來新高,聯發科大漲近漲停


8/2    蘋果財報大好,導致蘋概股全面噴出大漲百點


8/3    仙人指路,台指期崩盤,韓股大跌1.5%


8/7    台股受非農激勵創27年新高,股市強弱表創當年度新高


8/8    新光金投資組合調整開盤漲停、台股爆量1333億


8/9    川普強勢言論導致台股大跌百點


8/10   北韓宣稱將發射飛彈攻擊關島,導致台股大跌近150點


8/14   台股在亞洲股市領跌,股市再度重挫百點


8/15   台灣大停電,期貨盤後大跌


8/16   長榮、陽明、裕民等散裝航運全面啟動


 



創新高股票



8/16







8/15







8/14





 



8/11





8/10





8/9







 



8/8







8/7











8/4









8/3







8/2









8/1









7/31







7/28







7/27







7/26







7/25









7/24







7/21









7/20







7/19







7/18









7/17









7/14









 



 



7/13







7/12







7/11



 







7/10





7/7





7/6







7/4





7/3







6/30







6/29





6/28







6/27







6/26







6/23







6/22







6/21







6/20





6/19







6/16





6/15





6/14





6/13





6/12







6/9





6/8







6/7





6/6








  • 留言者: 真心話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7-08-17 14:40:16
最近基本工資的議題應該又會開闢新戰場,資方希望不要調薪,勞動基準法修法,降低基本工資與時薪,勞方希望調漲基本工資與時薪,個人認為基本工資與時薪確實有增加的必要,台灣已經溫和通膨多年了,但是實際所得卻倒退22年前。

政府最近不打房了,銀行團開始鼓勵買房,說房市落底,不懂這政府為什麼要救房市,而不是回歸市價決定。


版主回覆:(08/17/2017 02:53:17 PM)

基本工資是假議題,基本工資調漲對供給的需求彈性都會降低,經濟學針對這問題討論過很多次,廢除基本工資才是正確的,回歸供給需求面會製造更多工作機會。





  • 留言者: 真心話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7-08-17 15:18:37
我也贊成版主您廢除基本工資的作法,但是這想法應該很多人不能接受,尤其是勞團,會說不保護勞工。

覺得台灣越來越像印度,用低廉的價格,就能請到高知識人才。


版主回覆:(08/17/2017 03:21:17 PM)

保護勞工是稽查違法不給加班費、超時工作、勞工衛生安全等等,把基本工資調高對勞工一點幫助也沒有,勞團搏版面而已,27K調上去,要是我是老闆第一件事情先買機器取代人力。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