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昨天美股那斯達克指數出現50日與200日出現死亡交叉,這代表什麼意思?
如果你有讀過我推薦的電子書投資者思維,可以了解,這代表50天連續買進的價格低於200天連續買進,表示短期價格輸給長期價格,這種訊號上次出現在2015年中國股市大泡沫,那時候台灣股市也來到7200點一路大跌,後來那斯達克在12月跌到2月份總共跌幅16%,且現在的位置比當時還高的很多,在技術面來說科技股還有一個大幅修正的空間,所以我才一直強調台股還不能買就是在等這波科技股的下修。
禮拜一的時候中美兩國針對貿易戰外交部發表談話,上次我們說過習近平大概在12月1日從西班牙趕至阿根廷最有機會在這個時間彼此溝通,但現在川普的態勢還是非常強勢,昨天川普針對蘋果手機和蘋果筆電課徵10%關稅,藉此威脅蘋果要回到美國生產,導致昨天台股開盤大跌,雖然最後拉抬達百點之多,但還是小跌28點做收,因為我都是以台指期作為台股指數,所以會與真實的加權指數有差距,因為我認為期貨具有領先市場的作用,看期貨指數會更準。
那斯達克從8月高點下跌已經13%,蘋果更是已經進入技術性熊市下跌20%以上,昨天美元受到FED的升息宣言,FED12月的升息機率高達72%,昨夜美元受到升息刺激美元指數來到97.4,不過我認為美元最後的高點就是在12月升息前後,衝高後我認為就是黃金再次買進的最佳買點。
在現在美元升息循環其實從油價與總體經濟已經出現有點逆周期的味道,還支持漸進升息的唯一理由就是FED想繼續收緊流動性來替下一次的金融危機做準備,但問題是這場危機已經越來越近了,所以我非常擔心美股與台股後市還會有一波大跌,我也在針對這波大跌做準備,反過頭來看中國人行的動作人行在今天又再度24天連續未進行逆回購操作,上一次我們針對逆回購有做過一點簡單的介紹,今天就不再提。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8/11/20181122-g20.html
現在人行的態度我認為自己本身不願意進行流動性釋放,他希望透過尾端的銀行針對民企進行貸放拉高國有銀行與民間企業的流動性釋放,但問題是卡在一個問題,中國大陸的民營企業很多體質並不是那麼穩健,畢竟中國大陸與台灣不同,台灣已經經歷非常競爭的市場存量殘殺階段,現在你看到留下的鴻海,台積電還是統一等,都是市場最後的贏家,他們以前遭遇的競爭力度就跟今天的中國大陸一模一樣,所以大陸國有銀行不喜歡跟這些民企做生意,都窩在國企堆裡抱團取暖,簡單說他們不想承受風險,做國營事業跟做官一樣,求不要出事就好,就能一路升官發財,穩定最重要,但現在這場改變雖然上面有上面的想法,但國有銀行預計沒辦法那麼快就與民企接軌,導致陸股的流動性遲遲還沒有得到大幅度的釋放,當流動性釋放出來以後,陸股就會有非常強力的資金行情,另外要注意現在中美的一年期國債利率出現倒掛,因為中國是新興市場最發達的國家,資金需求極高,但卻發生比美國利率更低,表示短期資金相當看壞中國景氣的發展,如果再大量從人行放水(流動性),人民幣往7以上甚至到7.1一路突破的壓力就會很大,這對外資已經積極流出的中國大陸非常不利。
但中國大陸現在採取的政策,11月23日深圳甚至規劃房地產的漲跌幅限制15%,且也針對地產商要提撥10%的預備金作為預售準備,而且要公布預售價格等資訊,這個政策推出主要的想法應該是防止地產大跌,但越是這樣做房地產越危險,因為等於洩漏了地方政府也看壞房價,但有個漏洞很多人沒發現,針對中古屋的買賣是沒有限制的,政策只針對新房價格,且在銀行端,因為新成屋建商不大幅打折出售,所以銀行的貸款能有一定的信心回收,否則假設建商賣1000萬,最後打折賣600萬,銀行貸款的資金可能出現缺口,因為當初銀行可能是貸款800萬給建商,但新房價格受到價格限制,對自由市場的狀況相當不利。
而這波油價的下跌還回過頭來帶動許多原物料下跌,為什麼台泥最近雖然受到發債影響大跌,針對台泥昨天的發債動作我再提一點,因為CB的價格到41元才能轉換成股票,持有這張CB的債券持有機構或持有者會很希望股價來到41,因為台泥未來年殖利率超過5%以上非常大,且獲利穩定度夠高,但台泥公司派則會希望股價不要超過41,41元會變成一個天花板,因為假設來到41通通變成股票,台泥的股本會被稀釋,且每天發出的股息也會因股本膨脹而每股股利降低,原本0.5%的年利就無法持續,所以昨天股價被大幅壓低這種公司派將股價壓在41元的心理預期也是昨天股價大跌的原因,但我認為41元距離現在34元不到的股價還有不小的距離,並不用太過擔心。
接著回來繼續談陸股,目前因為大陸人行控制匯率不放水,從銀行端降準來釋放流動性,目前看來是還可以接受,畢竟因為油價大跌,並不急著以貨幣刺激,因為油價的大跌對物價本身就有下降作用,就算終端消費價格不降,企業成本也會下降刺激淨利增長,這三天鐵礦石暴跌14%,焦炭也大跌12%,現在大陸企業還沒受到油價降價的傳導,主要心理預期還是未來市場的去化庫存防範風險的階段,這點台灣企業很早在6月多就開始我記得那時候我就提醒台股設備商已經在過寒冬,要特別注意,現在的大陸鋼鐵企業就還是當時的那種去庫存防風顯得心態。
在G20以前的貿易戰還有另外一場關鍵:汽車稅
昨天法拉利,克萊斯勒,大眾,戴姆勒汽車股幾乎都下跌2%以上,川普打算在G20對汽車課徵25%的關稅,昨天通用汽車甚至因為成本因素裁員導致川普非常不爽在推特叫囂通用女CEO,甚至打算取消通用汽車的所有政府補貼計畫,包括在電動車的開發案,因為通用打算在美國和加拿大裁員15%的勞工,25%的管理階層,大概會影響1.5萬人的工作機會,在美國二手車市場崩潰時,我很早就說美國汽車沒救了,台灣的汽車概念股千萬別買,看看同致甚至已經被外資棄評,甚至皇田,東陽,帝寶這些汽車相關概念股都是如此,甚至和泰車還成了今年前三大跌幅的股票,千萬別對汽車股太樂觀,在中美貿易戰後所有汽車股都會因為成本激增而導致售價拉高讓買氣大幅滑落,這是本身就有的週期因素加上川普的貿易戰影響,沒這麼快解決。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