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連結
2019贊助好友方式-->點擊連結
這是上禮拜我針對持股做的說明,而依據停損計畫停損台橡完成,但台肥今天已經站上48.55的新高價,黃金雖然短線再度承壓,但我認為黃金這週我預計開始進行上次半數平倉的首次加碼。
- 台肥45元到3月5日至今我也都還沒賣出,但我也沒加碼
- 黃金X2平均成本持有在16.63元
- 台橡在17日宣布隔天以開盤價29.1計算小幅虧損
最近國際檯面以及總統選舉全球都陷入濃濃的政治味,今天是蔡政府上任三週年的日子,關於蔡政府其實已經沒什麼好說的了,現在就是到底郭台銘還是韓國瑜可以代表國民黨參選而已,因為近期郭台銘民調不斷向上,反觀韓國瑜不斷因為議會質詢而向下,但郭台銘也不是沒有壞消息,受到媒體抹黑掏空群創,深超特別發表聲明,郭台銘個人無持股任何深超股票,深超目前也非由中國官方持有。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822715
鴻海也特別發表聲明無介入子公司營運。

群創也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發表下列聲明:

群創發表的這則聲明涉及面板產業的好幾件大事,首先是為什麼我從來沒有投資面板業,因為面板業不管觸控面板還是這種標準化以幾代廠下去設計的大型面板與中小尺寸面板廠,他們都面臨技術不斷更新,投資不斷擴大回收風險卻難以控制的問題,當年夏普是世界第一家投入十代廠的面板廠,結果正是因為這間工廠,導致夏普幾乎破產的命運,因為景氣好的時候夏普積極投入,但遇到金融海嘯後,整廠稼動率幾乎換哪個CEO都完全無法解決,因為供給被放大的太快,需求卻根本沒跟上。
一個產業要有好的需求供給狀況,不能靠供給,就像是面板業,你去COSTCO看看,現在50吋面板的終端售價賣到你手上都1萬有找了,這是用價格殺到流血來讓消費者促進消費,而不是靠著創造附加價值,做生意最怕投資一大堆頭洗下去了,但卻無法回收,而且對手也持續流血且比你更有本錢流血,中國大陸的京東方有國家支持,韓國是財團三星LG就算面板不賺錢其他事業都可以拿來挖東牆補習強,但鴻海自己的本業就不太順且對群創的持股也不是大到需要全力金援,所以不要對群創有那種群創出事鴻海會救援的想法,這個想法曾讓銀行團在奇力光電這家破產的公司上,由鴻海集團與奇美實業兩大富爸爸撐腰,最後還是人去樓空,這是群創股東自己要有的覺悟。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822715
鴻海也特別發表聲明無介入子公司營運。

群創也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發表下列聲明:

我把一些重點畫起來,後面一起討論這件事。
1.事實發生日:108/05/15 2.公司名稱: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傳播媒體名稱:鏡週刊 6.報導內容:群創大訂單深超賺一手惹議 7.發生緣由:不適用。 8.因應措施: 1.群創經營團隊擔責 三年內開創新局 近年來,由於大陸地區新世代面板廠產能陸續開出,以及韓國廠商加速轉進新技術 領域(OLED、QLED,... etc.)等衝擊,整體面板市場售價持續下跌,面板廠商的營運 成長本已經遭受嚴峻挑戰,如今,更因中美貿易戰雪上加霜,嚴重程度遠超越預期。 因應經濟及市場的現況,群創光電經營團隊除積極回應市場需求、強化公司競爭優 勢外,更由洪董事長、楊總經理率領全體中心級協理級主管自動減薪,以宣示經營 決心,然基層員工仍維持每年八月調薪規劃,以穩定留才[註]。 群創光電王志超顧問指出,未來全球面板業將面臨汰弱留強的殘酷戰役,群創畢其 全力打這一仗,攸關存亡,是相當艱辛的一仗。 群創光電洪董事長亦表示,減薪代表擔責,三年內經營團隊要帶領群創到更大、更 穩固的地位,將實質回饋股東列為最優先工作。 [註: 群創經營團隊決議CEO/總經理自5月起減薪15%;協理級以上高階主管自6月起 集體減薪10%,但基層員工今年度八月仍維持調薪規劃] 2.強化彈性生產策略 積極回應市場需求 面對中美貿易戰及市場需求趨勢,並兼顧成本效益,群創光電積極思考如何靈活 運用可用之資源及產能。同時,為回應大陸地區客戶希望供應商提供製造與行銷 業務之「就地服務」,群創光電持續評估業務模式以及與大陸地區其他面板廠進 行策略合作之可行性,以創造客戶及群創光電之雙贏。彈性的在地生產及銷售策 略,除避免關稅壁壘衝擊外,更可以快速回應市場趨勢、帶動公司銷售動能及營收。 3.精進並控管技術 保有優秀人才 群創光電持續精進產品及製程技術,2017年在路竹LTPS廠的投資,已經開始為公司 創造穩定的營收及現金流,這座工廠不僅貢獻群創中小尺寸產能,更使群創在LTPS 產業鏈具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經營團隊將用成果證明,這是一項成功的投資。 群創光電也積極規劃多樣薪酬福利政策,以招募並保有優秀人才,部分人員雖因執 行策略合作專案而需至合作對象廠區進行相關評估工作,但絕非報導所述人才外流。 群創光電必須特別指出:週刊報導中所稱群創將IGZO技術提供給中國面板廠之情形, 絕非事實。 4.積極佈局 三年內價值回饋 群創光電2018年配息表現不如股東預期,更強化經營團隊承擔及捍衛股東權益之決心。 身處面板產業汰弱留強之關鍵時期,逆境投資是經營團隊為了順風時豐盛收割之必然 選擇,群創光電是獨立經營的公司,公司的經營策略均是經營團隊本於公司永續經營 的方向及公司最大利益獨立作成,絕無涉及掏空或背信。群創的新創技術與營運模式 規劃,均是將目標放在三年內實現「加值化 、平台化、 多元化」的實質績效,以回 應股東的託付。經營團隊承諾三年內為群創開創新局,維護並持續回饋股東權益。 群創為獨立法人,郭先生及鴻海集團為投資人關係,群創光電經營團隊自主規劃策略 佈局;此外Q1逆風,群創與國際面板廠皆面臨虧損,但非如媒體誤傳一天賠一億, 特此更正;群創為正派經營企業,為35萬股東與5.6萬名員工及家庭打拼, 請媒體匡正視聽,為台灣面板業加油! 5.有關本公司重大之情事,本公司一向依法以重大訊息之方式予以發佈。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群創發表的這則聲明涉及面板產業的好幾件大事,首先是為什麼我從來沒有投資面板業,因為面板業不管觸控面板還是這種標準化以幾代廠下去設計的大型面板與中小尺寸面板廠,他們都面臨技術不斷更新,投資不斷擴大回收風險卻難以控制的問題,當年夏普是世界第一家投入十代廠的面板廠,結果正是因為這間工廠,導致夏普幾乎破產的命運,因為景氣好的時候夏普積極投入,但遇到金融海嘯後,整廠稼動率幾乎換哪個CEO都完全無法解決,因為供給被放大的太快,需求卻根本沒跟上。
一個產業要有好的需求供給狀況,不能靠供給,就像是面板業,你去COSTCO看看,現在50吋面板的終端售價賣到你手上都1萬有找了,這是用價格殺到流血來讓消費者促進消費,而不是靠著創造附加價值,做生意最怕投資一大堆頭洗下去了,但卻無法回收,而且對手也持續流血且比你更有本錢流血,中國大陸的京東方有國家支持,韓國是財團三星LG就算面板不賺錢其他事業都可以拿來挖東牆補習強,但鴻海自己的本業就不太順且對群創的持股也不是大到需要全力金援,所以不要對群創有那種群創出事鴻海會救援的想法,這個想法曾讓銀行團在奇力光電這家破產的公司上,由鴻海集團與奇美實業兩大富爸爸撐腰,最後還是人去樓空,這是群創股東自己要有的覺悟。
現在群創的狀況已經慘到高層主管自動減薪,由此就可知狀況,而這件深超案,我認為是中國大陸對群創在危急中希望扶持深超在中國有一定的利潤所做的決定,從以下這篇報導可以看出深超主要產能還太小,主要也沒有擴增的意圖,看起來比較是想往利基型產品,而華為當初轉單深超的會議記錄看起來是為求供應鏈效率而做的決定。
很多人沒有供應鏈管理經驗,在企業價值鏈中,採購是掌管公司重權的角色,沒在公司受重用的人是不可能站到這個位置的主管的,以我自己在供應鏈的經驗,為什麼廠商會選擇這種模式讓上游統包下游? 實際上就我的觀點,在會議記錄中很明顯可以看見,深超不是只有單純過一手,現在看起來就是群創的上游,所以才會有窗口統一交由深超的這種說法出現。
而深超+群創的價格,轉由深超統包後,價格未必會變貴,而為什麼這樣做?
通常是下單者,現階段舉例來說就是華為與深超的關係比較親近,以我供應鏈的經驗,這樣做通常是為了避免下游A與下下遊B業者互相推卸責任,通常製程A完後到B製程,當交貨回來有問題時B製程的拖延往往會責怪A製程,兩方有吵來吵去吵不完的事情,這時候選擇上游的A作為統一向公司請款的對象可以省去自己公司在那邊協調供應商紛爭的狀況,且A通常比B更受自己的信賴,就這個狀況來看華為與深超的關係必然比群創要好,但群創會不會不爽?
當然會,以往這種狀況,B廠商也都相當不能接受,因為他未來的控制權等於被A給控制了,甚至A有可能截斷B的生意,只要價錢與品質固定下,轉單也是可以的,因為自已的公司不在涉入供應鏈的紛爭,只要A能處理得好,對自己公司也就是華為來說省去管理供應鏈的成本,但群創當然不平,我不認為這跟郭台銘有關,以郭台銘的身價更不需要去插手面板廠生意,因為這是一個募資也不會有高本益比的行業,根本無利可圖。
所以群創面臨的問題是離中國市場不夠近,失去掉華為的訂單以群創目前積極轉往海外車用市場的佈局來看,手機市場這塊肉說穿了只是拼現金流根本沒有太大的利潤與發展。
以我對市場現在的觀察,第二輪的中美貿易戰還沒落幕,華為爭議又越演越烈,對我而言現在就是找黃金的買點而已,根本沒有進場買股的興趣,但我卻認為當市場在蕭條的過程,是你最好做功課的機會,只有這時候專心的尋找自己想要的標的才有機會,像現在市場上熱炒的什麼風電股,基本上現在我的預期就是國民黨必勝,所以這些風電股未來全都沒有再往上發展的機會,就能源的角度風電無法作為基載發電,能作為24小時穩定營運的能源只有火力、核能、燃氣三種,其他的通通無法,而風電價格昂貴,維修費用高昂,折舊高發電成本也高,站在經濟角度上毫無任何用處,且颱風過境如果損壞還會造成海洋環境污染,這與政治立場無關,純粹是經濟考量上是一個沒有價值又高風險的能源,要比喻一下就是這是能源界的面板廠,這樣你就懂了。
這個月的5月9日最高行政法院針對年金改革停止訴訟聲請大法官釋憲,法律存在的意義實際上不是為了真正的公平,也就是你很窮法律不會去強制執行郭台銘的財產讓你跟他一樣有錢,同理,在年金議題上,基本上年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新制退休金,這部分的年金是由軍公教自己的薪水中提撥作為年金,所以說國家年改替國家省錢這個說法也是有問題的,因為這筆錢本就不出於國家,是出於軍公教自己的薪水,但如果你說軍公教薪水都來自於稅收這又涉及到實際上軍公教自己也有繳稅,且還一分一毫都不能逃稅節稅,所以有一部分也是他們自己繳錢給自己的大風吹遊戲,並不完全由社會其他大眾負擔他們的薪資,就比如勞保勞退也是有政府提撥,也是全民養勞工的概念,所以我這一兩年來才一再強調,年改的正確方向是要趕快消滅職業差距,讓現在還沒有加入這些社會保險的學生未來有一個真正健康的年金,而這些歷史舊帳,所有的軍公教與勞工,最關鍵的還是要把基金管理好,以台灣基金的黑箱與經營績效對照世界各國都處於末段班,這才是為什麼年金會有高額潛藏負債的原因,潛藏負債不是一種真正產生的負債,他是一種預估,也就是說破產是一種基於計算的假設,你用現在這麼爛的報酬率繼續投資當然會玩到破產負債累累,所以應該檢討自己的投資績效與投資方法。
就比如今天國家強制你把你每個月的薪水交給AA保險公司來管理,AA保險公司保證每年18%給你,經過30年,AA保險公司發現18%實在太高了我的投資績效給不起,於是AA保險公司決定新加入的會員全部都只給2%,隨著老會員不斷死去,新會員加入,對AA保險公司的要求績效就會開始降低,而AA保險公司每年的報酬率大概有5%,正常保險公司有可能跟你說不好意思因為我們投資能力太差,明年開始原本答應給你每年18%,現在只能變成3%,這就等於實質違約了,而違約就要償付等價的理賠金,這就是契約的精神,是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契約精神。
所有現在的保險公司實際上都面臨與政府同樣的難題,當年的保費承諾過高的利率,現在都不斷吸收低利率來平衡,這稱為利差損,而政府不思解決利差損直接拒絕給付,這是無賴與流氓的行為,如果先例一開,所有民間保險的基礎全部毀滅,且民間保險沒有政府的強制力,被援引為基於公益,那保險公司未來也可以基於公益避免倒閉損及多數股東與金融穩定,所以直接將理賠金與保單價值減半,這樣也是行得通的,那天下大亂。
所以不懂金融的執政者就是如此可怕,對經濟的運行與如何解決絲毫拿不出辦法,不可否認民進黨這三年有些小地方的進步確實是有,例如今年可以開始採用Mac系統報稅,同性婚姻也不畏懼民意通過了,但在大方向與法治精神和經濟學的方向全部開倒車,甚至在民主方面,黨內竟然出人意料不採用初選而不斷協商,這簡直大開民主的倒車,逼得很多民進黨前輩紛紛退黨以示抗議。
政治問題在現今的金融環境不斷被干擾,川普的政策干擾了世界正常的貿易與運行,同樣的改來改去的勞工政策也耗費重大的社會成本,越來越激進的國際關係也讓這個因戰敗逃亡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趁著這波全球股市還沒出現真正的大驚慌之際,尋找下一波值得買進的公司才是當下該做的事。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