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
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
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
點擊連結
2019贊助好友方式-->
點擊連結
如果一個月前你買進黃金ETF,00708L,至今天收盤已經獲利6.28%。
但今天去看了一下台灣債券市場的ETF,20年美債的相關ETF幾乎一個月漲幅都上漲超過9%,整個債券市場ETF今天成交金額最高的是元大美債20(00679B),共成交6985萬,他一個月內的上漲也超過8%,共計8.66%。
這波美元債受惠美元升值,且因為債券殖利率走低價格走高,與先前岡拉克所說的美元垃圾化短時間內沒有發生,避險資金湧進債券市場,還好今天黃金有爭氣,但如先前所說,在避險最初的階段資金都先湧進債券市場,當危機擴大有降息預期黃金的漲幅就會開始走高,最後才是其他貴金屬,債券市場今年以來的表現是一片大好,反向的意思就是今年股市如果仍然是上漲,就表示股債沒有發生背離,往往這種情況就有一個商品要劇烈修正,股市的修正還沒真正展開,從債券市場就能看到這個領先跡象,5月份美國PMI也創下50.5非常接近景氣衰退的邊緣,全球最強勁的市場也準備隨之倒下。
因為6月7日開始接連五天要出差新加玻,因此這五天都不會發文,最近的日子實在非常舒服,恰好逢暑假前台北的氣溫不算太高,雖然因為馬上就要選總統了,各種抹黑與攻擊開始席捲媒體版面,基本上這選舉高度水準之差令人不忍,一個是問他自經區都答不出來的韓國瑜,而另外一邊是除了捍衛主權一事無成的蔡英文,基本上你如果認真問這四年有什麼事情讓人民有感?
應該只有減稅這件事情,但問題這減稅是假的,他只是很高招的朝三暮四遊戲,他先減去個人所得稅,然後對企業加稅,那企業不就把物價給漲回來嗎?
不過說句良心話,這招雖然現在還沒有統計數字,但對台灣是件好事,實際上台灣的物價太低才導致消費的不振,所以先進國家的物價基本上都不會低,到瑞士到美國到韓國都相對高,因為這些都是經濟發展正常的國家,但到日本你會覺得物價與他們的薪資有點不匹配,日本大學畢業生薪資大約都有五到六萬台幣,但他們的物價例如Uniqlo等甚至比台灣還低,交通到日本搭公車大約是台灣的雙倍,所以可以感受日本司機明顯素質就高很多,台灣公車司機名聲之臭是遍佈亞洲,連個人駕駛習慣也是,不禮讓行人與隨意按喇叭,到馬路上你覺得台灣跟東南亞那些經濟發展還在中等收入水準的國家是差不多的感受。
物價的上漲對於帶動服務與品質的提升是有幫助的,比如就舉個例子,假設現在冷血投資一年的贊助好友費是1200元,假設大家的消費力夠,明年漲到1600元,多出400元可能就可以請個美術小編還是經濟系的碩士生來統計資料,但如果整個社會呈現通縮的心態,凡事都是能省則省,那經濟自然難以提升,服務的水準也難以提升,所以你為什麼每天在看韓國瑜啊,李喬如還是黃文益還是簡舒培這種人,什麼竊聽拉,把官員叫出議會拉,還是鋪馬路施工當作馬路有高低差,基本上今天選出這些議員就很久以前曾提過清朝海關的歷史一樣,薪水太低,薪水太低所以素質太低,像是如果你覺得公務員水準很差,那你就幫公務員加薪,這樣素質保證提高,就自己當老闆做生意的經驗,為什麼很多企業都遇到人力資源的障礙,其實說穿了就兩個道理
1.薪水太低
2.面試能力太差
員工的素值並不是你今天預算有2萬8就請2萬8,而是先估計要有怎樣的服務,比如要做出單月60萬的服務就應該要有40萬的固定成本,淨賺20萬,而員工就必須請一個月3萬5,加班費要照給,勞健保要照給,還要按照法規給特休,今天實際上物價能維持這麼低的秘密就是違法的企業太多,今天給3萬5,隔壁的小王賣一樣的火鍋,因為他只給員工2萬8 ,所以省下7千元,再拿4000元添購比較的食材,加班費不給,勞健保報最低,餐廳的地目是非營業用地,這樣就能成功競爭,所以台灣的低物價說穿了就是一種所謂非法補貼。
在川普貿易戰中,說中國一直以國家力量補貼企業來達成不公平競爭,因為美國沒有補貼企業,而這例子就是當你違法的時候實際上沒什麼關係,罰則很輕,所以非法不給加班費和使用農地開設工廠,甚至隨意倒廢水,就是政府給你的獎勵不是懲罰,因為他等於變相告訴雇主,這樣做沒差,你不做你還會在這場企業競賽中輸掉。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無法正常的原因,有不正常的房價,不正常的政治,不正常的法律,不正常的經濟結構,不正常的財富分配,種種不正常的起源就是你不按照法治走,那法治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實際上在經濟學的世界,最低基本工資,加班費,農地當建地使用,這些議題涉及的就是內部成本還是外部成本的問題,比如今天我爽在家裡唱歌大聲製造噪音,我唱得很爽,鄰居聽得很不爽,這就是成本轉嫁,就如同在減稅案中,政府說穿了就是把減掉的稅從物價裡面加回來,讓你沒有感覺,就像台幣的購買力貶值也是如此,是從貨幣稀釋中掏空你的勞動力,所以這個時代努力工作的人一文不值,房地產商超跑、美女、豪宅甚至買下媒體,因為他們是這場掏空案的受惠者,用貨幣掏空勞動力是最無感和高招的,就像甄嬛傳裡面的幽香讓後宮無法懷孕一樣,你天天吸毒而不自知。
在台灣的民主政治的路上,涉及到一個與公司治理一樣的問題,差別只在公司治理是以股權作為基礎,民主政治是以選票作為基礎,公司是你有錢就能當老闆當股東,民主是你有票就能當總統,當議員,所以民主政治實際上就是眾人選出一個代理人。
這個代理人不管做什麼所有人都要承擔他的後果,但問題是選民說有選擇實際上未必有,上一次選舉你只有朱立倫還是蔡英文可以選,這次也是藍綠能選,你可能不喜歡這些人,但也被迫要選邊站,不然就是廢票一張,而廢票卻不能代表一種意見,我一直覺得台灣應該要有廢票否決權,假設當人選不滿意,投出廢票的人大於其他兩個人,這兩個人未來都不得參選該職務,比方覺得韓國瑜和蔡英文都很爛,就投一張廢票,廢票夠多就讓這個人以後都不得參選,這樣韓草包跟空心菜都不用忍受他們了,這才是真正的民主,這樣民主才能選出真正讓人滿意的人選,否則就是竊聽、抹黑、造謠、說謊、幻想、開芭樂票的政治,根本一點進步也沒有,看看今天的日子都2019年了,這些議員整天關心市長要不要選總統?
前陣子有部很紅的日劇叫《房仲女王》,裡面的女主角北川景子常常對他的部下說,這只是為了賣房子,因為工作是房仲,就專心賣好房子就好。
在3月底到4月底,曾經暫停冷血投資的公開版面一陣子,現在你會逐漸發現公開版面偏向閒聊與越來越少財經的資訊,因為基本上不涉及個股推薦買賣的財經資訊都寫在深度文禮了,每天平日寫一篇寫完以後,氣力放盡就很難再談一次一樣類似的內容,而又不想贊助好友付費的內容拿來免費公開,所以未來冷血投資的公開版面一定會越來越偏向閒聊與談更多關於時事的議題,全球財經與深度的數據分析就都放在深度文,這會是未來的趨勢,畢竟冷血投資是沒有廣告的blog,所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一點在3月底到4月底那次的靜默期中是現階段要發展的方向。
再過半年多就要進行台灣的總統大選了,這四年來週遭的朋友與經營企業時和跟外接接觸的感受,台灣是一直在變的越來越老和越來越不快樂,年輕人的壓力沒有減輕,少子化與房價問題依然未解,農地即將解套合法,勞資上的議題與年改破壞契約精神與財產權遭到高等行政法院聲請釋憲,這些現象我曾經說過都很像一個歷代的中國朝代中週期的現象,甚至有點偏向中晚期,中國朝代中央極權以後,平均的存活是276年,中華民國已經100多,算算時間很接近宋代,北宋是西元960年到西元1127年,宋神宗變法在1069年,約莫就是109年,換算民國109年恰好就是2020年。
在民間故事傳奇裡,特別是現在中年人都知道一個很有名的人叫做包青天,包拯,包拯你戲看太多以為他老兄真的天天拿刀鍘人,但他最大的豐功偉業是丈量土地,土地丈量即便至今都是一門很辛苦的工作,當時包拯丈量完成後,有一道仁宗限田令,這則命令在於所有官員不能購買超過30公頃的土地,多買的全部充公,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大地主地太多全部沒收,而王安石就是包青天的部下。
王安石我不知道你對他有多熟,但歷史上對王安石的評價上都是很差的,直到清朝的康有為與梁啟超,這些人為了自己變法順利,所以把王安石吹捧一番,你要相信什麼事情以前都要記得一件事情,這世間的萬物都是有好有壞,只有一件事情你應該永保樂觀與健康的看好不看壞,那就你睡你旁邊的那位老公或老婆,記得永遠看到他的優點與看好他的未來,因為他是你幸福的唯一保證,其他的人、事、物永遠都是在變化與有好有壞,唯有這樣判斷你才能清醒的參透世間的真理,最後我們都知道梁啟超康有為這兩個人變法也是失敗,所以什麼蔡英文變法往往都不是好事,好的改革與改變往往都是要很長時間且每天慢慢做慢慢改,才會是好的改變,激進與快速的改革往往都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傷害,要永遠記得這一點,號稱要大幅改革的人要戒慎恐懼,像是川普、像是希特勒、像是蔡英文,你都要小心,這些人都有一個特色,號招大力改革,從1124選舉你就可以看見,中華民國王安石又來了。
宋朝一直是我認為是中國人的巔峰,也是世界的巔峰,當時東京(不是日本那個東京)汴梁人口超過百萬以上,以當時西歐最大的城市不過就十萬人,當時糧食技術並不發達,等於中國城市人口是西方的十倍以上,甚至宋朝還發明火藥與指南針,宋朝的強弩床子努可以看一下下方這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_Y44M9mdQ
床子努的射程達到460公尺,比現代的機槍還遠。
當時宋朝有俗稱的三冗,軍營有百萬的冗民,這些人沒有戰爭能力,而朝廷養了數十萬的官吏,所以形成冗官冗軍冗費,七成的財政收入就此消失,所以看冷血投資看久你要知道,我並不是反對年金改革,而是反對這種針對性且破壞市場經濟與契約精神的假年改,真正年金改革的問題仍在基金的透明化與操作紀律制度的建立,再來是改新不改舊,所有的保險公司都面臨保戶生存年齡大幅提升,利差損的問題,但他們靠的是降低新保單的利率,這是商業保險公司正常的手法,政府要解決這個問題也應該沿用這種手段,而不是齊頭式的亂砍一通,這是反智與反市場經濟的。
在神宗變法前一年,當時北宋的貨幣計算單位是缗(ㄇ 一ㄣˊ),北宋一年財政收入6800萬缗,但上面說到的大量支出就高達5000多萬,當時北方契丹人只有北宋不到1%也就是連68萬都不到的收入,是個超級窮國,就這觀點來看,今天的俄羅斯可說幫祖先雪恥,當時神宗繼位以後又有雄心壯志,所以歷史讀多你一定很討厭雄心壯志的人,因為這些人不是愛戰爭就是愛擾民的歷史輸家,當時神宗先採用慶曆新政的改革者富弼,慶曆新政主導者是范仲淹,就是那個講話大不敬,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那位,講這種話在清朝是會被殺頭的,這是皇帝講的話,由此可知宋朝的言論自由是非常寬的,特別在北宋時期皇帝做得有時候非常謙卑,大臣地位還比較高,而當時富弼也是其中一位要角,雖然慶曆新政失敗了,但因為他是改革的先鋒,神宗還是先問他,講白了神宗就是希望對北方用兵學學漢武大帝打得匈奴屁股尿流也想把契丹殺得片甲不留,古代皇帝沒經濟學可以用,現代改衝GDP好很多,後來神宗聽到富弼就覺得這傢伙跟自己理念不合,神宗感覺就是現在的台獨激進份子核子彈何足掛齒,富弼就是那些和平主義者。
而王安石原本默沒無聞變成宋朝網紅大家都認識他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是他的好朋友韓維,所以做人要記得多交朋友,順便問問朋友有沒有認識皇帝啊,總統啊(才能弄個北農總經理領個250萬做做),在神宗還是王爺的時候韓維與神宗很要好,他常提到很多治國大道,然後都會提到王安石這個人,就有點像是你跟朋友說你最近學到了什麼知識有了什麼領悟,都是冷血投資說的,剛好你這朋友是庫克,於是就請我去當蘋果台灣區總經理一樣,韓維在神宗還是王爺是,神宗就一直覺得王安石的賺錢計畫實在不錯。
於是王安石在富弼這個宋神宗眼裡的俗辣後就成了改革第一號,大概就是現在什麼不倫不類的特殊組織年改會的林萬億這種角色,王安石見到了神宗一開始就深入淺出,治國麻,簡單拉,殺人就能治國,把那些廢物殺掉就解決問題了,清代末年的康有為對著光緒提出了一樣的餿主意,殺人治國,林萬億好一點,殺軍公教的退休金治國,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愚蠢。
如果問題這麼簡單殺幾個人砍幾個錢就能解決問題,那還叫問題嗎?
你把唐宗漢祖放哪裡,你以為以前皇帝都白癡啊?
所以就說這些台大教授啊,什麼北宋能臣,清末改革家說穿了就是一群歷史都沒讀通自命高尚的書呆子,念到博士也沒屁用,因為把這麼複雜的問題想用這麼簡單的方法就解決。
西元 1068年,神宗剛上任,年號熙寧,大概就現在日本天皇上任令和的感覺,要來搞個祭天大典,但恰好這倒霉鬼剛上任就水災,水災要花大筆金錢,因此當時司馬光就希望皇帝省錢,王安石說真的為國家想自己就先砍自己薪水(跟中華民國王安石有像,先損別人領太多但不提自己),當前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錢,是沒有會理財的人帶領國家(票投中華民國王安石,台灣一定脫胎換骨....),司馬光也不是省油的燈,資治通鑑是何等巨著,他的作者當然也不是廢物,司馬光立刻回嗆,這不過是與民爭利。
王安石回嗆:你說的不對,能理財的可以不用加稅,同樣可以讓財政豐收(用風電電一樣夠用,不用漲電價的道理)
於是司馬光說:天地所生財貨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則在官!
實際上翻譯一下就是東西就這麼多,不是人民拿去就是政府拿去。
平心而論這話就貴金屬當貨幣的時代確實沒有差太多,畢竟當時沒有現代貨幣理論,紙鈔還沒有大規模且也沒有貨幣儲備的概念,所以司馬光的說法確實比較正確,在那個時代就是個只有總量貨幣的時代。
最後當然老大說了算,神宗怎聽得進司馬光說的,國家要賺錢殺契丹人,別在那邊543的(國家要年改,電力要改風電,前瞻要花大錢別在那邊543)。
於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三句出自王安石列傳的話就成了最佳代表。
太祖皇帝趙匡胤宋朝強盛的關鍵就是不對人民擅自加稅,這在清朝也是,但後續會產生的問題以後有機會再說。
前面說了這麼多,最後重頭戲王安石的青苗法終於來了
青苗法很簡單:就是官員每年的2月份6月份要向自己的農民放貸,然後年利率40%,收利息,要一次償還利息加本金。
你會問農民種田種好好的沒事幹嘛借錢?當然是有需要的農民就會借錢,但問題是現代金融體系已經告訴你,就如同2008年的次貸風暴,健康的金融是把錢借給有生產力的人創造財富,把錢借給賈伯斯會有智慧手機和世界第一市值的蘋果公司,把錢借給微軟,會有世界上市佔率最高的作業系統與軟體生態系,把錢借給3M會有一堆好用的產品,但你把錢借給連明天工作在哪都不知道的低信用者,就是次貸風暴,所以把錢繳給政府發給低能議員和低能官員當薪水,嚴格來說也是一種小型的次貸風暴。
青苗法的本質就是強制性的次貸風暴,把錢借給這些市場很次的人,但王安石的本意本來就不是要幫助農民,他是要當銀行,而且是地下錢莊那種銀行,原本說好的年利率40%到了最後官員因為業績,很多地區變成好幾倍的高利貸。
所以政府說來說去都是玩那招,用公權力強暴你,收稅金還是搞一個什麼政策性貸款,說穿了就是強徵高利貸,更糟糕的是王安石為了鞏固自已的政治威信,大量運用自己人,當時有一個名詞叫做倖進,簡單說就是任意提拔自己人,而不以他的能力和來用人,翻譯做現代版叫做酬庸,講個酬庸的代表人物吳音寧你就懂了,於是王安石的利益團體迅速在神宗的放權下成行,跟中華民國民主改革以來國民兩黨的利益體系一樣,大家吃吃喝喝小老百姓的血汗錢。
青苗法與現代金融也有類似的保證人設計,所謂保人麻,人+呆,做的是呆子,但中國古代教育制度不興盛,即便興盛的現在也是很多黑道等社會低階層人士,他們就是社會的垃圾,死不還錢,更別說這麼荒謬的利率,誰要還啊,於是王安石利益集團異想天開,這些垃圾就變成了政府指定的暴力討債集團,保甲法上路了,地方政府官員直接發給這些垃圾,稱為保長、甲正,黑道也是要分階級的太陽堂、什麼老虎堂的,開始魚肉鄉民,這些暴力討債還體討債效果特別好,沒錢?拿土地來,沒土地看有什麼拿什麼,最後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變成流民,簡單說青苗法最後變成大規模的把政府變成高利貸+暴力討債集團的組織而反噬生產力。
最著名的小說水滸傳雖然是宋徽宗的故事,但源頭就是王安石的青苗法。
還記得一開始我們說的限制官員的限田令,在暴力討債集團頭子王安石實施青苗後,只有三年,就把這些前面宋仁宗,宋真宗這兩位偉大的皇帝延續的財富與成就揮霍的一乾二淨,改革往往只是利益團體包裝的糖衣,今天就先到這裡,違反市場經濟與契約精神的改革最終的下場就是戰亂與衰退,這是歷史給的教訓。
2018年11月24日短短兩年,兩百萬選票換邊站,不過才2年的執政,由此就可知為什麼改革最忌諱針對性且違反市場經濟,在房價問題、年改問題、甚至大國博弈間都要謹記這個原則,忌諱躁進,對應在你的投資也是如此,不要想說學個一兩招,參加個一兩次課程你就會變成富可敵國,還是財務自由,財務自由是日積月累的智慧而來的,慢才是扎實財富的根本,民主政治也是如此,可惜愚蠢的選民選出愚蠢的官員實施愚蠢的政策,然後帶領國家走向衰敗與滅亡。
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訓。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