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Blog無關。
免費訂閱本Blog,請移至最上方點選訂閱按鈕,輸入Email後Google會在一定時間寄發Email給您通知有最新文章。
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連結
文章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連結
2019贊助好友方式-->點擊連結
在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社會,你認為是好還是不好?
這個問題的答案,多數人都會回答不好。
但其實在思考一個問題以前,我希望每個人都要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在回答一個問題前你必須要先懂的雙向思考,也就是要記得凡事都有好幾個面,這就是做投資最難的地方,也是人生最難的地方,往往我們做選擇的時候不要那麼輕易去選擇,而是先預設另外一個選項為什麼會被支持與認同,即便那是少數的意見。
而貧富差距就是一個很好的議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同樣不是只能用好與不好來回答的,因為要看貧富差距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在一個健康的市場中如果形成貧富差距的原因是競爭的結果,那通常不算壞事,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賈伯斯(蘋果前CEO)、佐伯克(Facebook創辦人)、貝佐斯(Amazon創辦人)、比爾蓋茲(Microsoft創辦人)這些人會這麼的富有?
是因為他們是地主還是掌握了政府的特許證或是有著別人沒有的優勢,像賈伯斯不過是一個別人的養子,他的養父是一位汽車中古車商兼改裝黑手,可以從他父親的背景得知他並沒有很優渥的家世,且即便後來賈伯斯到Reed College去就讀大學,這所大學是美國數一數二貴的,一年的學雜費就要70,550美元,算換台幣高達210萬以上,還不含書籍,影印費用等3,950美元的其他開支,算換下來這也要將近12萬的書籍費用,所以賈伯斯後來的休學也就不意外,對他的家庭而言這樣的學費顯然過高,美國的個人收入中位數約莫在一百萬出頭,即便夫妻雙薪也只有200多萬,顯然這個學校的學費不是給賈伯斯養育的家庭能夠負擔的。
但Reed College的美術字體課程一直是賈伯斯後來在蘋果電腦設計字體時重要的參考依據,我在pixnet的時代也曾經有短暫介紹過如何在windows電腦系統也能用比較好看的字體觀看冷血投資的blog。
但撇開賈伯斯不談,佐伯克是哈佛的學生父親是牙醫,比爾蓋茲也是哈佛輟學生,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律師,在父親與家庭的社會地位上,佐伯克與比爾蓋茲有比較類似之處,而貝佐斯比起賈伯斯身世又更加坎坷,他的父母親在18歲和16歲就結婚,現在貝佐斯這個姓,也是他的繼父的姓,另外一個科技界的名人,甲骨文(Oracle)的艾利森他也是被領養的孩子,他的父親是一名軍人,9個月大的時候他就被送去媽媽的姊姊家領養,簡單歸類一下這五個人,一組是賈伯斯、貝佐斯、艾利森都是領養背景的孩子,比爾蓋茲與佐伯克都曾是哈佛大學的學生,父親的社會地位都偏高,所以由此可見,要不你就當個養子要不你就唸哈佛家裏父親是社會專業人士,最有機會成為科技業富豪。
但繞了一圈回到源頭,看這些人的背景主要就是想傳達一個概念,這些富豪未必一開始都有很好的背景,但他們仍舊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你一定很想知道為什麼?
這與美國的資本主義大有關係,雖然美國是一個什麼都很貴的國家,我印象很深,20年前我第一次去美國的時候,那時候加州一台飲料販賣機的罐裝可口可樂就要賣到35元台幣,而台灣那時候超商只賣18元,所以對於美國的物價我認為就是台灣的兩倍,從這角度看美國物價還稍微偏低,因為台灣年收中位數大概就是50萬左右,美國年收中位數比100萬中位數還高一點,在物價這麼高昂的地方,一個中產階級的孩子能夠變成全美富豪,主要仰賴的就是美國成熟的風險投資,以及完善的會計與法律服務,在阿里巴巴創立的初期,有一個不亞於馬雲重要的人物,這個人還是個台灣人,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並且擁有一支NBA球隊,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蔡崇信,蔡崇信13歲就移民美國,他是耶魯大學的法學博士與經濟學士,在美國一般來說有三間大學被普遍認為是全美國一般性大學的前三名,簡稱哈耶普,分別是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哈佛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小布希就是耶魯大學畢業的,這是個法商都很有名的學校,普林斯頓以前愛因斯坦就在這任教,這三所學校是傳統認為的美國三間最有名的大學。
1990年蔡崇信畢業以後到美國知名的非訴訟律師事務所Sullivan & Cromwell任職,主要處理稅務相關問題,1993年進入Rosecliff Inc.私募基金工作,兩年後1995年進入香港在瑞典公司投資公司Investor AB進行亞太區業務,1999年Investor AB阿里巴巴與他合作時,馬雲認識了蔡崇信,最後離職加入阿里巴巴並爭取到高盛的5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這段歷史我一直認為很值得所有台灣的企業參考。
第一點美國的法律系畢業的博士特別稅務相關的,很多後來都進入高盛等投資銀行甚至在高層擔任要職,現在的FED主席也是律師出身的,對於這條關係鏈,企業要能提早就獎勵在地的學生到美國取得這種機會建立與風險投資的關係,才有機會把風險投資的體系帶進來台灣,因為這樣的關係必然最緊密,就像無間道裡面演的一樣,黑道安排臥底是從警校開始訓練就已經安插進去了。
第二點畢業以後的畢業生表現好,跳槽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短短五年蔡崇信就擔任亞太區的高階主管,台灣畢業生你畢業五年在幹嘛?還在被主管罵,所以身處的環境會決定你的地位,有小朋友的家長,千萬要趁早就給你的孩子好的環境,能不要在台灣工作就不要,那只會讓一個優秀的人才錯失與國際接軌的機會。
第三點公司發展初期對接世界級的投行與爭取世界級的資本人才才是硬道理,蔡崇信經歷十年的稅務與投資工作必然有一定的風險投資的人脈與了解美國資本市場怎樣的企業與打造怎樣的形象才能讓風險投資砸錢進阿里巴巴,反過來說,這些世界級的風險投資願意投資阿里巴巴也等於替他的未來背書,兩者是緊密結合的,高盛替阿里巴巴做了第一次的風險投資,後來2000年日本軟體銀行的孫正義也再次入股阿里巴巴,這就是世界資本運作的方式。
但台灣早期有飛利浦等世界級企業入主台積電,現在有哪些外資與世界級的投資銀行如高盛和摩根大通等不願意在台灣做風險投資?
了解了這個問題才能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金融的本質是信任與效率,所有的資本與投資都只會砸給我們信任與相信他能替我們賺錢的人,而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還要有完整的制度與體系,也就是遊戲規則,而如果貧富差距是建立在這些人能有更大的本事替股東帶來財富,無論他是窮人,他是養子,還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沒人在意,我們不會看他的出身,只會問,他能替我們帶來什麼?
這就是貧富差距的真相,真相是有錢的人會越賺越多錢,沒錢的人會越來越難賺錢。
所以我有些在中國大陸發展的朋友常在比較中美兩國的制度上犯了一個毛病,兩個國家有不同的基期,美國的人均GDP是已經快要6萬美元,而中國大陸還在1萬不到,很多朋友會跟我說,那是因為中國大陸很多地下經濟,這點我承認,但我要說的是,中國大陸正是因為太多地下經濟,表示政府掌管統計數字的能力有問題,而一個現代化的企業與國家,掌握數據是最重要的金脈,沒有數據你無從管理與解決問題,所以以前我到很多台中的傳統產業去看,這些公司我只跟老闆說,你去ERP隨便挑十個零件,然後再到倉庫去找這十個,你隨便看指標都能找到,數量都完全正確,你這家公司的經營管理層面就至少有80分了,我去過至少三十家公司,沒有一家做得到,所以以前我才寫過一篇文章說倉庫是工廠的靈魂,而商場的靈魂是廁所,廁所好找的百貨公司,絕對動線就設計得好,裡面乾淨就顯示人員的素質,然後要再看細一點,就觀察清潔人員的動作,就知道這商場水準,因為清潔人員通常是一間商場薪水最低,工作最辛苦,學歷和經歷都是最差的,但連這種人都能在清潔時表現出很好的品質,那商場的最低標準都能如此要求,整體的素質必然相當高。
所以比較兩國的問題也是如此,中國大陸一流的企業家,如華為這種企業太少,企業的多元性也太少,在美國的上市公司裡面,不會只有華為,同樣是做硬體,就有高通,品牌系統整合有蘋果,甚至微軟也做硬體,Google也做硬體整合,微軟有surface系列,google有pixel手機,還買下的HTC手機部門,化學有陶氏杜邦、3M,連餐飲業都有麥當勞、星巴克這種商標,甚至運動品牌也有NIKE、skechers、UA,內容產業也有迪士尼、製藥業也有輝瑞、默克,大型機械製造有卡特彼勒、波音、聯合技術,金融更有高盛、VISA、旅行家保險、美國運通,零售日用品業也有寶潔P&G、嬌生,這些企業外還有一大堆講都講不完,甚至最近最紅的我曾在深度文介紹過的人工肉概念股,最近台灣也在Fridays開賣,叫做未來肉。
https://www.walkerland.com.tw/subject/view/225206
大陸A股雖然也一堆跟風的概念股,但都還是沒有這種技術,由此可知美國技術與資本的深化在很多方面上他們不是做不到,他們是成本無法負擔這麼低的成本結構所以不得不外包,我今天看郭台銘家的開箱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BbDIpEixrU
看到郭台銘最後一段說要把iphone供應鏈搬去美國,我就滿臉問號,這是真的假的,如果iphone可以搬去美國製造,早就搬去了,搬去墨西哥我還相信,搬去美國是不可能的,成本實在太高,但美國絕對是有能力可以製造組裝iphone的,他們之所以不做是因為成本太高,而不是因為能力不到,就像你要叫台大醫院的醫生去建地搬石頭他們也做得到,但一個月收入本來60萬變成5萬元,當然不幹,如果你跟他說一個月100萬去搬石頭蓋房子,台大醫生就會考慮了,但問題是可能搬三個月,建商就破產了,一間房子一坪可能要賣300萬才能回本,所以能力不夠跟成本不符是兩回事。
所以回到源頭,美國今日的強盛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金融的本質,把錢交給能賺錢的人。
前面在王安石的那篇文章中我曾提到過這個概念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9/06/20190603.html
所以對於貧富差距你要先理解他是由壟斷權利所造成的還是由能力所造成的,有能力替股東帶來財富的人,他們的富有過程中連帶也給效率與人類的生活帶來升級,比如微軟的文書作業軟體和電腦就順利的取代了過去不能編修的打字機,iphone讓你可以用更便宜的方式跟朋友聊天對話,他們富裕的代價是社會的進步而因此富有。
這與那種跟你收稅然後把重要位置通通拿來酬庸的政府差異就在這,同樣創造了貧富差距,但一者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另外一者是靠騙來的選票而酬庸得利,這些人是完全無法賺錢的,這是第一段我要表達為什麼美國會是世界的王者,因為他的制度獎勵了有能力賺錢的人賺更多錢替人類帶來更好的服務。
第二段美股為什麼是窮人脫貧的天堂?
第一點要先了解,台灣的股市正常交易的時間是以張為單位,也就是1000股為單位,這我不知道多早就寫信過給證交所建議他們把交易單位改成股,一來零股交易不再需要,二來可以擴大交易量,但沒人理,反正落後地區就是這樣,政府當人民的話是放屁,自己也不思進步與改進,夏蟲不可語冰,不要期待就好,直接換場所比較快,這也是我早期投資美股就得到的心得,你不要浪費時間跟政府溝通,能講就講,講不通就趕快認真賺錢或者換地方賺錢然後移民到那個地方,說真的台灣以後會怎樣我都不會太在意,因為真的台灣不行了,我就離開這裡就好,不然能怎樣?
難道中共殺過來了用你的脂肪跟原子彈對抗嗎?
當然是移民到其他國家看要當新加玻人、加拿大人、美國人看你自己的財富與本事,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只要你有能力賺錢有能力掌握規則,你就能做選擇,而什麼都沒有的當然只能留在原地無奈的接受,我也對政府很多無奈啊,但我覺得改變這個政府太難了,他的利益結構太深了,所以就困在那,與其什麼參與政治活動在那邊抹黑造謠,不如快樂的享受市場風險與美國這些大企業一起共進退。
去年2018年五月就賣光了所有的股票,今年才有小幅做多,在四月底再次賣出所有股票,但我必須說,在台灣你應該開始試著把80%的財產都拿去投資美國股市,20%可以投資台股或陸股,或者你一開始無法這樣適應,那就50%50%,為什麼美國股市是窮人脫貧的天堂?
因為美國一開始我說過他有制度上的優勢,美國是民企的力量遠大於政府,連蘋果的現金都比美國政府多,再來他有非常成熟的監管機制,大企業倒閉與出事的機率比起新興市場低很多,雖然不能說沒有,畢竟安隆、雷曼都20年內的事情,但這種風險同樣在其他市場更高更危險,這必須靠分散投資組合達成,但在美國市場分散投資組合更容易,在現階段A股的管制對台灣的居民還是太不方便,且各種光怪陸離的事情還在發生,連被譽為最不能造假的現金資產在A股都發生了現金蒸發的事件,一個不成熟的市場發生這種事情很正常的,能理解但不能接受,所以只能降低他的投資比例且用指數投資去做投資,但美國股市你可以選擇指數也能選擇個股,且板塊與可選的股票高達上萬隻,更大的關鍵是因為美股以股做交易單位,所以很少的金額你也能投資,就算你很窮,手上只有5萬元,以蘋果來說一股192美元,算換台幣也就6000元不到,你就成了蘋果股東。
庫克等一流的世界人才就變成了幫你賺錢的經營者,請問你是把錢交給郭台銘他能幫你賺比較多還是庫克?是庫克要聽郭台銘的,還是郭台銘要聽庫克的,這個權力關係相信很好理解,而且在以股作投資的單位,你很好去切分投資,比如像是亞馬遜的股價大概是一股1900美元,那就是59000台幣,蘋果是6000元台幣,假設各一半分配,就蘋果10股,亞馬遜1股,如果真的太窮連亞馬遜都買不起,那就不要買,還有很多1股比較便宜的股票可以買,道瓊成分股最貴的波音1股也才347美元而已,換算台幣10800左右而已,任何人很窮稍微忍一個月都能買進1股的成為美國這種世界級企業的股東。

因為很多人寫信給我希望我多介紹一點美股,在台灣你有兩種方式可以買美股,一種方式是在網路使用網路券商開設美國券商戶頭,另外一種方式是開設台灣的複委託帳戶,你如果問我哪種比較好,現階段我會認為如果你稍微有點英文能力那就直接開立美股,如果你實在很怕那就開複委託,在去年我已經有談過我對於美股的投資計畫。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8/09/20180927.html
在今年下半年將正式展開,首先如果可以我就會在公開版面有時間的時候就每天介紹一家公司,讓大家熟悉美國公司的業務,這是在為全球總體經濟崩盤後的抄底做準備,先讓你熟悉,你在美股崩盤才知道什麼公司是你喜歡與有興趣的,這一點每個人都不同,但我就當個好人,幫你把功課給做了。
但深入的財務分析與總體經濟分析我認為還是很重要,所以我打算結合這兩者,把美國財務與如何利用各種工具的方式放進去2017和2018的主題內,因為這兩種技術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技術,一者能一窺一家公司的未來與現在的財務表現,另外一者能一窺現在的時間點是否適合進場買股票,但兩者卻完全不涉及個股的投資建議,這才是我認為最好的學習,就像獨孤九劍,是不教你劍法的形式卻教你劍法的奧義,奧義懂了劍隨便你使,連樹枝都能殺死人,我在回國以後想了很久,既然要擴張這兩年度的篇幅,我決定如果你有興趣學習這兩種能力。
那在今年7月底以前,財務文會維持原價5000元,總體經濟文也會維持原價8000元,原本就有加入的贊助好友非常恭喜你,不用額外加錢,免費觀看新增加的內容,這是給所有當初所有支持者的額外內容,如我一開始所說,我相信你慧眼獨具贊助了冷血投資那就會讓你的財富與資產不斷增值,連贊助金都是丟一次就一直長大,現在到7月底都是與之前的贊助好友同一個價格,但8月1日一到,兩種內容的文章我都打算全部調整成10000元,這個價錢經過我評估認為是相當合理的價格,過去我們在考大學還是去外面上英文課,一個禮拜兩天的課程一次三小時,一年就必須付出將近3萬元,而學來的知識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了,但這些知識會讓你終身受用,且未來即便A股大幅開放與制度成熟也能應用在A股等市場。
隨著內容越來越多,未來的價格只會再隨著內容增多而不斷提高,最多就是像是美股有些個股如波克夏價格太高,拆一些內容出來降低價格而已,但主體是不可能降價了,雖然現在這個時刻是買進股票最差的時刻,但我認為卻是最好的學習時刻,交易不需要勉強與帶有其他的情緒。
如果你覺得過去冷血投資的內容值得你相信,就請寄信到右邊的email來信索取匯款贊助。
如果覺得不需要就沒關係,請享受冷血投資提供每天免費的服務與分享。
另外再次感謝過去所有的贊助好友,這次的計畫原本的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還能額外享受更多的內容,這都是為了感謝你們在過去的支持,我知道現有內容可能還不夠充沛,我在5月底已經開始重新編修財務文,希望先把財務文編修完加上美股後,開始再編修總體文,這兩件工作我預計年底前雙雙都會完成,也希望擴展每位贊助好友的投資視野,讓你有更多的工具可以選擇與可以得到更多資訊。
在台灣經營自媒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也是自己跳下去經營後才發現如此艱難,但很高興還是有很多朋友一路支持,如果有任何指教與一問,再次強調如果有沒有及時回覆很可能是因為信件太多或者是疏忽了,請千萬不要客氣再繼續寄, 只要回完前面排隊的就一定會回到你的,如果答案你不是很滿意,也歡迎再追問,大家教學相長。
這篇週日的文章是作為下半年計畫的預吿文,也回答一些來信的朋友關於美股的問題。
另外有一則留言是在問兩家在美國掛的ETF黃金能不能買,這個問題我簡單回覆,你要先去看ETF的持倉是什麼,追蹤的方式是什麼,這是ETF最基本的基本功,先把他的持倉搞清楚就知道適不適合買,因為還沒有時間去看你那兩檔ETF,所以這功課要請你自己做。
一般來說,我會先以現貨黃新價格作為基準,比如先取一個月他的漲幅,假設是5%,那ETF就應該要有5%,假設比這高或比這低很多那就要研究它追蹤的方式和持倉導致偏差的原因,例如期貨的正逆價差,再來就是管理相關的費用,以及ETF本身的折溢價,而像是我之前買進台灣的00708L,主要著眼還是因為在台灣方便我購買,不用再換成美金方便進出,另外追蹤的是期貨指數加槓桿,能夠複製比較類似大盤這種單日的漲跌幅,所以我會選擇這樣的商品,也有人是去選元大黃金無槓桿的,這種商品的問題是漲跌幅太小,但管理費用太高,也就是黃金假設沒出現暴漲,很容易被管理費用吃掉,所以我就沒有選擇這樣的商品,而槓桿並不是都不好,要看商品本身的波動率。
舉個例子,假設一商品他的最大波動是上漲或下跌1%,那你加上兩倍槓桿1天也不過就2%下跌,會很痛嗎?即便當天停損也是損失2%,這是很多股票正常的漲跌幅。
但假設像是原油,有時候一天就能上漲或下跌5%,那我就不是很推薦加槓桿,因為加上一倍一天變成下跌會虧損10%,波動有點過大,可能很多人不是能接受,畢竟股票一天跌掉10%就是跌停板了,是很嚴重的狀況,所以加槓桿與否要看商品本身的波動狀況而定,有的商品就算你加三倍槓桿都不算多,有的產品即便不加槓桿都波動太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https://www.walkerland.com.tw/subject/view/225206
大陸A股雖然也一堆跟風的概念股,但都還是沒有這種技術,由此可知美國技術與資本的深化在很多方面上他們不是做不到,他們是成本無法負擔這麼低的成本結構所以不得不外包,我今天看郭台銘家的開箱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BbDIpEixrU
看到郭台銘最後一段說要把iphone供應鏈搬去美國,我就滿臉問號,這是真的假的,如果iphone可以搬去美國製造,早就搬去了,搬去墨西哥我還相信,搬去美國是不可能的,成本實在太高,但美國絕對是有能力可以製造組裝iphone的,他們之所以不做是因為成本太高,而不是因為能力不到,就像你要叫台大醫院的醫生去建地搬石頭他們也做得到,但一個月收入本來60萬變成5萬元,當然不幹,如果你跟他說一個月100萬去搬石頭蓋房子,台大醫生就會考慮了,但問題是可能搬三個月,建商就破產了,一間房子一坪可能要賣300萬才能回本,所以能力不夠跟成本不符是兩回事。
所以回到源頭,美國今日的強盛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金融的本質,把錢交給能賺錢的人。
前面在王安石的那篇文章中我曾提到過這個概念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9/06/20190603.html
所以對於貧富差距你要先理解他是由壟斷權利所造成的還是由能力所造成的,有能力替股東帶來財富的人,他們的富有過程中連帶也給效率與人類的生活帶來升級,比如微軟的文書作業軟體和電腦就順利的取代了過去不能編修的打字機,iphone讓你可以用更便宜的方式跟朋友聊天對話,他們富裕的代價是社會的進步而因此富有。
這與那種跟你收稅然後把重要位置通通拿來酬庸的政府差異就在這,同樣創造了貧富差距,但一者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另外一者是靠騙來的選票而酬庸得利,這些人是完全無法賺錢的,這是第一段我要表達為什麼美國會是世界的王者,因為他的制度獎勵了有能力賺錢的人賺更多錢替人類帶來更好的服務。
第二段美股為什麼是窮人脫貧的天堂?
第一點要先了解,台灣的股市正常交易的時間是以張為單位,也就是1000股為單位,這我不知道多早就寫信過給證交所建議他們把交易單位改成股,一來零股交易不再需要,二來可以擴大交易量,但沒人理,反正落後地區就是這樣,政府當人民的話是放屁,自己也不思進步與改進,夏蟲不可語冰,不要期待就好,直接換場所比較快,這也是我早期投資美股就得到的心得,你不要浪費時間跟政府溝通,能講就講,講不通就趕快認真賺錢或者換地方賺錢然後移民到那個地方,說真的台灣以後會怎樣我都不會太在意,因為真的台灣不行了,我就離開這裡就好,不然能怎樣?
難道中共殺過來了用你的脂肪跟原子彈對抗嗎?
當然是移民到其他國家看要當新加玻人、加拿大人、美國人看你自己的財富與本事,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只要你有能力賺錢有能力掌握規則,你就能做選擇,而什麼都沒有的當然只能留在原地無奈的接受,我也對政府很多無奈啊,但我覺得改變這個政府太難了,他的利益結構太深了,所以就困在那,與其什麼參與政治活動在那邊抹黑造謠,不如快樂的享受市場風險與美國這些大企業一起共進退。
去年2018年五月就賣光了所有的股票,今年才有小幅做多,在四月底再次賣出所有股票,但我必須說,在台灣你應該開始試著把80%的財產都拿去投資美國股市,20%可以投資台股或陸股,或者你一開始無法這樣適應,那就50%50%,為什麼美國股市是窮人脫貧的天堂?
因為美國一開始我說過他有制度上的優勢,美國是民企的力量遠大於政府,連蘋果的現金都比美國政府多,再來他有非常成熟的監管機制,大企業倒閉與出事的機率比起新興市場低很多,雖然不能說沒有,畢竟安隆、雷曼都20年內的事情,但這種風險同樣在其他市場更高更危險,這必須靠分散投資組合達成,但在美國市場分散投資組合更容易,在現階段A股的管制對台灣的居民還是太不方便,且各種光怪陸離的事情還在發生,連被譽為最不能造假的現金資產在A股都發生了現金蒸發的事件,一個不成熟的市場發生這種事情很正常的,能理解但不能接受,所以只能降低他的投資比例且用指數投資去做投資,但美國股市你可以選擇指數也能選擇個股,且板塊與可選的股票高達上萬隻,更大的關鍵是因為美股以股做交易單位,所以很少的金額你也能投資,就算你很窮,手上只有5萬元,以蘋果來說一股192美元,算換台幣也就6000元不到,你就成了蘋果股東。
庫克等一流的世界人才就變成了幫你賺錢的經營者,請問你是把錢交給郭台銘他能幫你賺比較多還是庫克?是庫克要聽郭台銘的,還是郭台銘要聽庫克的,這個權力關係相信很好理解,而且在以股作投資的單位,你很好去切分投資,比如像是亞馬遜的股價大概是一股1900美元,那就是59000台幣,蘋果是6000元台幣,假設各一半分配,就蘋果10股,亞馬遜1股,如果真的太窮連亞馬遜都買不起,那就不要買,還有很多1股比較便宜的股票可以買,道瓊成分股最貴的波音1股也才347美元而已,換算台幣10800左右而已,任何人很窮稍微忍一個月都能買進1股的成為美國這種世界級企業的股東。

因為很多人寫信給我希望我多介紹一點美股,在台灣你有兩種方式可以買美股,一種方式是在網路使用網路券商開設美國券商戶頭,另外一種方式是開設台灣的複委託帳戶,你如果問我哪種比較好,現階段我會認為如果你稍微有點英文能力那就直接開立美股,如果你實在很怕那就開複委託,在去年我已經有談過我對於美股的投資計畫。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8/09/20180927.html
在今年下半年將正式展開,首先如果可以我就會在公開版面有時間的時候就每天介紹一家公司,讓大家熟悉美國公司的業務,這是在為全球總體經濟崩盤後的抄底做準備,先讓你熟悉,你在美股崩盤才知道什麼公司是你喜歡與有興趣的,這一點每個人都不同,但我就當個好人,幫你把功課給做了。
但深入的財務分析與總體經濟分析我認為還是很重要,所以我打算結合這兩者,把美國財務與如何利用各種工具的方式放進去2017和2018的主題內,因為這兩種技術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技術,一者能一窺一家公司的未來與現在的財務表現,另外一者能一窺現在的時間點是否適合進場買股票,但兩者卻完全不涉及個股的投資建議,這才是我認為最好的學習,就像獨孤九劍,是不教你劍法的形式卻教你劍法的奧義,奧義懂了劍隨便你使,連樹枝都能殺死人,我在回國以後想了很久,既然要擴張這兩年度的篇幅,我決定如果你有興趣學習這兩種能力。
那在今年7月底以前,財務文會維持原價5000元,總體經濟文也會維持原價8000元,原本就有加入的贊助好友非常恭喜你,不用額外加錢,免費觀看新增加的內容,這是給所有當初所有支持者的額外內容,如我一開始所說,我相信你慧眼獨具贊助了冷血投資那就會讓你的財富與資產不斷增值,連贊助金都是丟一次就一直長大,現在到7月底都是與之前的贊助好友同一個價格,但8月1日一到,兩種內容的文章我都打算全部調整成10000元,這個價錢經過我評估認為是相當合理的價格,過去我們在考大學還是去外面上英文課,一個禮拜兩天的課程一次三小時,一年就必須付出將近3萬元,而學來的知識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了,但這些知識會讓你終身受用,且未來即便A股大幅開放與制度成熟也能應用在A股等市場。
隨著內容越來越多,未來的價格只會再隨著內容增多而不斷提高,最多就是像是美股有些個股如波克夏價格太高,拆一些內容出來降低價格而已,但主體是不可能降價了,雖然現在這個時刻是買進股票最差的時刻,但我認為卻是最好的學習時刻,交易不需要勉強與帶有其他的情緒。
如果你覺得過去冷血投資的內容值得你相信,就請寄信到右邊的email來信索取匯款贊助。
如果覺得不需要就沒關係,請享受冷血投資提供每天免費的服務與分享。
另外再次感謝過去所有的贊助好友,這次的計畫原本的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還能額外享受更多的內容,這都是為了感謝你們在過去的支持,我知道現有內容可能還不夠充沛,我在5月底已經開始重新編修財務文,希望先把財務文編修完加上美股後,開始再編修總體文,這兩件工作我預計年底前雙雙都會完成,也希望擴展每位贊助好友的投資視野,讓你有更多的工具可以選擇與可以得到更多資訊。
在台灣經營自媒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也是自己跳下去經營後才發現如此艱難,但很高興還是有很多朋友一路支持,如果有任何指教與一問,再次強調如果有沒有及時回覆很可能是因為信件太多或者是疏忽了,請千萬不要客氣再繼續寄, 只要回完前面排隊的就一定會回到你的,如果答案你不是很滿意,也歡迎再追問,大家教學相長。
這篇週日的文章是作為下半年計畫的預吿文,也回答一些來信的朋友關於美股的問題。
另外有一則留言是在問兩家在美國掛的ETF黃金能不能買,這個問題我簡單回覆,你要先去看ETF的持倉是什麼,追蹤的方式是什麼,這是ETF最基本的基本功,先把他的持倉搞清楚就知道適不適合買,因為還沒有時間去看你那兩檔ETF,所以這功課要請你自己做。
一般來說,我會先以現貨黃新價格作為基準,比如先取一個月他的漲幅,假設是5%,那ETF就應該要有5%,假設比這高或比這低很多那就要研究它追蹤的方式和持倉導致偏差的原因,例如期貨的正逆價差,再來就是管理相關的費用,以及ETF本身的折溢價,而像是我之前買進台灣的00708L,主要著眼還是因為在台灣方便我購買,不用再換成美金方便進出,另外追蹤的是期貨指數加槓桿,能夠複製比較類似大盤這種單日的漲跌幅,所以我會選擇這樣的商品,也有人是去選元大黃金無槓桿的,這種商品的問題是漲跌幅太小,但管理費用太高,也就是黃金假設沒出現暴漲,很容易被管理費用吃掉,所以我就沒有選擇這樣的商品,而槓桿並不是都不好,要看商品本身的波動率。
舉個例子,假設一商品他的最大波動是上漲或下跌1%,那你加上兩倍槓桿1天也不過就2%下跌,會很痛嗎?即便當天停損也是損失2%,這是很多股票正常的漲跌幅。
但假設像是原油,有時候一天就能上漲或下跌5%,那我就不是很推薦加槓桿,因為加上一倍一天變成下跌會虧損10%,波動有點過大,可能很多人不是能接受,畢竟股票一天跌掉10%就是跌停板了,是很嚴重的狀況,所以加槓桿與否要看商品本身的波動狀況而定,有的商品就算你加三倍槓桿都不算多,有的產品即便不加槓桿都波動太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