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前,請先閱讀本部落格免責法律聲明連結!
當您閱讀以下內容表示同意以上免責法律聲明,並同意與了解自身投資損益與本平台無關。2019重點事件大事記-->點擊綠色連結
文章內容曾提起之進出價位-->點擊綠色連結
不限金額贊助網站營運-->點擊綠色連結
美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概念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2019年10月31日(四)

今天如果您是長期觀看冷血投資的觀眾會發現,標題沒有再以時間和星期幾出現,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助理身兼工程師查看後台認為Google有更改演算法,導致流量有所下滑,9月以前冷血投資每天的瀏覽量都不斷創下新高,甚至台灣的流量比例也在下降,逐漸出現新加玻、香港、馬來西亞、美國等區域的流量,幾乎變成全天候的一個財經部落格並且不斷擴大全球繁體中文使用者,最近甚至有美國的華人使用者寫信來討論很多關於美國經濟的第一手消息,所以從今天開始為了讓流量可以正常化,我們會把日期寫在文章的開頭,不再寫在標題。
最近在Youtube因為總統大選的議題,因為知名主持人兼律師謝祖武批評韓國瑜的故宮展覽政策,有很多支持者到謝祖武的Facebook去批評謝祖武,頗有當代張飛打岳飛的味道。
所以下面這則影片就出現在我的Youtube推薦影片。
看完以後因為最後導演的推薦,今天晚上剛好工作完去吃飯就順便去看了<聖人大盜>這部電影,如果你是一個看電影不喜歡被爆雷的人,那你可以先自己去看完再來看這篇文章,因為裡面內容勢必牽扯到電影的情節和區塊鏈技術。
首先第一個要談的主題就是中間人。
對區塊鏈有一定的了解的人都知道,區塊鏈就是為了打破中心化,也就是所有人都是區塊鏈的驗證者,而片中也提到為了讓金融的怪獸倒下,每個人都能奪回屬於自己的主權,要以區塊鏈進行交易來達成真正的去中心化,所以其實這種理念就跟世界上龍頭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有一樣的概念。
而片中強調的就是去中間人去掉建商、政府與銀行的角色,片中徐菁(賴雅妍飾演)在酒吧的那一幕非常經典:
拿三個不透明的杯子,當你把錢存進了銀行,就進入了一個杯子中,接著這筆錢被借給了建商、建商再透過稅收轉給了政府,政府再跟銀行借錢,金錢就這樣不斷地被交換,但問題是這中間有許多看不到的流程,錢就慢慢的被儲存與消失,而區塊鏈的目的就是打破銀行的角色,甚至更深入地說,他要打破的是整個中央銀行的體系。
這牽涉的問題非常複雜,因為從根本的說,涉及一個最關鍵的核心:
二十年前一樣八小時, 薪水跟現在差不多,但能買到的便當更多,這就是前面說的貨幣的購買力很強,房子當時就算是台北市的豪宅,也很少超過3000萬,甚至到處都是1000萬以下就能買到坪數正常相當好的房子,2003年SARS危機爆發更進一步加深房地產市場的恐懼,當時的房價一千萬要在台北市買個兩間房都不是問題,景氣更是因為在2001年開始的網路泡沫後一路走低,許多建商甚至當時跳樓自殺,建商也開始違約與跳票和法拍潮。
那簡直是老百姓的大勝利,建商的大悲劇。
但他不是任何執政者,也不是任何立委的功勞,他反映的只有一個事實:
在正常的貨幣架構下,也就是QE以前,當景氣上升,央行就會以升息對抗通膨,因為此時貨幣的利率很高,比如現在如果新台幣一年的定存利率有20%,光是好好上班存個一百萬,一年就能有20萬的利息,那這時候如果你是建商,建案的年報酬就要超過20%,你才敢去蓋房子,因為定存利率20%,企業貸款利率一定更高,因為此時貨幣是非常緊縮的,到處都借不到錢才會導致利率非常高,而此時的景氣也一定很好,才會人人都需要資金投資,因為能賺更多錢,但當到了一個臨界點,開始有人因為賺不到超過20%,比如我是建商我跟銀行貸款1000萬,年利率25%,一年就要250萬的利息,我投資了一個建案,結果賣出以後這1000萬竟然只賣出900萬,我賠了100萬元,但還好我自己還有本錢能賠。
隔壁小蔡就不一樣了,小蔡一樣借了一千萬,卻慘賠房子根本賣不掉,因為他蓋在山上的房子被土石流沖刷,每年卻還要給銀行250萬的利息,導致他血本無關,銀行的1000萬變成了不良資產:
而民主政府受迫於大規模的失業,拿出了金融武器,稱之為QE,什麼是QE?
在冷血投資我曾經說過好多遍,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加大水池裡鈔票的數量。
比如全世界有10兆美元,我就再印10兆,於是這個世界擁有了20兆的美元,但世界各地的人們,全球人口在2017年已經有75.3億人了,你覺得這75億人甚至就單指台灣有多少人懂這件事情? 當然非常稀少,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貨幣購買力被中央銀行透過印鈔給一點一分地剝奪了,也就是他們:
因為上班給你的是法幣,也就是美元、新台幣、歐元、英鎊,至高無上的中央銀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請問台灣的中央銀行印鈔票需要經過公投嗎?
忙著替自己每個月的房貸、網路費、信用卡、電費、水費、小孩的教育費、瓦斯費、稅金、不斷的當一個辛苦的工蟻,服侍著這個貨幣體系。
所以比特幣誕生了,比特幣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和去中心化,但問題是沒有錯,依據比特幣的協議,不會有超發貨幣的現象,但比特幣也因為他的去中心化,無人會替你的資產做任何擔保,比如遺失了比特幣的密碼,你的財產如果被別人轉移或盜取,因為去中心化,等於你就是銀行本身,沒人會賠償你任何金額。
那比特幣和現代貨幣體系以前有沒有類似抗通膨的貨幣? 有! 答案就是必須與黃金流動的法幣,過去的世界各國發幣,他實際的作用實際上是黃金兌換券,因為黃金很不好交易,你會想買房然後要開一台大貨車載著1噸的黃金交易嗎? 所以法幣就是為了解決黃金不方便支付的問題,才變成一種中間儲藏的憑證,1944年7月至1973年間世界各國因為二戰後高達數千萬人的死亡的二次大戰除了美國因為距離歐洲與亞洲戰場遙遠,所以沒有本土受到攻擊,所以911事件才會讓美國人這麼恐慌,因為他幾乎是史上第一次美國本土遭受外國勢力攻擊的事件,從1944年7月至1973年間美元就保證與黃金有兌換,讓世界各國對以美元做交易有信心,再講白一點,有信心的是黃金,美元只是一個保證兌換的保証書。
就像你去買產品保證書上寫保證維修一年,但常常去維修,維修人員屁話很多,即便是世界市值第一的蘋果屁話也特別多,維修不甘不脆,很多事情都推給使用者自己人為使用不當。
這就跟1974年的美國一模一樣,1971年12月的美國其實就跟現在的台灣政府差不多,已經承受不住年金的支付,宣布停止黃金的兌換,那時候已經實際違約了,這世上沒有無風險的交易,銀行會倒,人會死,大樓會塌,政府會垮,連你自己都會變心,唯一不變的只有世界每天都在改變,承受不住黃金兌換的美國政府,正式進入了後布列敦森林時代,而這個時代延續至今已經也快要瓦解了。
當時的協議最大的特點就是
1970年代世界各國即便至今,每個國家對美元為首的體制都相當不滿,原因很簡單他們就跟被台灣中央銀行荼毒的你我一樣, 必須忍受美元超發超印的苦果,爽你在爽,苦我在苦,但卻又礙於習慣以及找不到能夠替代的方式,所以為什麼自2018年開始,歐洲、中國、俄羅斯、印度等世界各國開始從紐約FED分行叫回自己的黃金如此關鍵。
因為他將是自1971年後長達50年來世界貨幣體系重要的關鍵轉折,50年前20歲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是70歲的老人,20歲他不會知道什麼叫做布列敦森林時代,不信你去問你爺爺,問你爸爸,問他爸爸(爺爺)什麼是布列敦森林時代?
而誰替代的黃金成為了至高無上的霸權?區塊鏈
答案是暴力與血和貨幣。
馬上就遇到一個天大的難題,現代的人對利率很有概念,因為他們很喜歡一個會生出東西的感覺,你知道黃金自1999年後至今年年化報酬是多少嗎?
也就是他是一個超越新台幣每年定存利率的商品,價格兌換新台幣不斷上漲,但他沒有利息,他的績效完全不輸給台灣任何的金融股,但因為他不生利息,讓你沒有感覺他是一個這麼保值的貨幣,如果你在20年買黃金,現在的價值是20前的4倍,但因為黃金沒有一個好的支付工具,所以我最期待的超級區塊鏈虛擬貨幣是可以黃金完全擔保,有100%準備的虛擬貨幣,因為他將能真正達成人類不再被中央銀行荼毒的夢想,政府和建商將完全喪失權力,而每個人的購買力將獲得很好的儲藏。
但有沒有缺點呢?
通貨膨脹的反面就是通貨緊縮,我們會希望我們史上的資產通貨緊縮。
比如東區的地主們擁有的店面每個月可以創造數千萬的新台幣,這是一個超級稀有的資產,早在祖父或者曾祖父輩流傳給他們,然後透過政府和全民的稅金開發了捷運,接著建商因為交通方便開始開發周遭房地產,於是他們就成了天之嬌子,這些地主的孩子們並沒有特別天才,也沒什麼天賦異稟或對人類有特別創造力。
說穿了就是
但稅金你祖父有繳,你老爸有繳,但捷運沒蓋你家旁邊,你家不受幸運之神的眷顧,所以中國的國父孫中山說漲價歸公,就是要避免這種狀況,但國父顯然是個理想主義者,百年後不但沒有漲價歸公,是漲價歸包租公,你旁邊玩沙繼續當辛苦的勞工,沒事還要被酸兩句勞工假太多。
而區塊鏈與民主社會其實他的核心意義雷同之處在於民主社會希望透過把權力分散到每個人的手上,去中心化,但其實民主社會希望達成的目的,卻因為不可能有一個由全民真正實際執行權利的機制,他透過選舉選出了一個代理人,成為了
中間的橋樑,但問題是中間人的利益與你不對等,比如說中間人也就選民選出來的總統,立委可能跟建商與老闆更要好,就像聖人大盜的劇情,所有富豪們一國,這是一個世界,而其他人民辛苦的勞工,你們是另一個世界,一個小老百姓怎麼想都想不懂,為什麼會有一個不懂總經理實習生可以年領250萬 ? 前一個北農總經理現在準備要選總統。
什麼叫做超思考?
關鍵就是這並不是我討厭蔡英文,我討厭韓國瑜的問題,是這個制度下:
你怎麼選都會選到一個利益與你不同的人。
所以更關鍵的是你怎麼選擇能符合你利益的資產,我們都不希望越做越辛苦,希望今天努力工作的新台幣變成明天能讓我更輕鬆日子過得更舒服的資產,還是你想要明天過得更辛苦,你趕快來找我報名:
這就是中間人的兩難,這部影片裡面涉及金融的議題並不多,他基本上劇情的架構就是台版的<攻敵必救>,主要在簡單描述區塊鏈,但劇情主軸仍然是復仇,但畢竟台版仍是台版,女主角與Miss Sloane(潔西卡崔斯坦飾演)仍然差距很大,劇情沒有太大的新意,但對於看電影少,且以台灣的商戰而言算是一個好的開始,至少已經有人意識到金融對於滲透每一個人的生活有多麼重要,但背後更重要的是你和我都是中間人的魁儡。
所以我必須要告訴你的是,很多人關心明年的總統選舉,關心台灣的未來,我要告訴你,台灣的未來一點都不重要,你的一票也一點都不重要,因為無論你投給誰,只是換一批人分贓,投給蔡,就是蔡的利益集團享受著公權力與至高無上的貨幣權力,投給了韓就是韓的利益團體享受著公權力與至高無上的貨幣權力,他們都沒有辦法達成你想要的生活。
概念股系列文-->點擊綠色連結
2019年10月31日(四)

今天如果您是長期觀看冷血投資的觀眾會發現,標題沒有再以時間和星期幾出現,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助理身兼工程師查看後台認為Google有更改演算法,導致流量有所下滑,9月以前冷血投資每天的瀏覽量都不斷創下新高,甚至台灣的流量比例也在下降,逐漸出現新加玻、香港、馬來西亞、美國等區域的流量,幾乎變成全天候的一個財經部落格並且不斷擴大全球繁體中文使用者,最近甚至有美國的華人使用者寫信來討論很多關於美國經濟的第一手消息,所以從今天開始為了讓流量可以正常化,我們會把日期寫在文章的開頭,不再寫在標題。
最近在Youtube因為總統大選的議題,因為知名主持人兼律師謝祖武批評韓國瑜的故宮展覽政策,有很多支持者到謝祖武的Facebook去批評謝祖武,頗有當代張飛打岳飛的味道。
所以下面這則影片就出現在我的Youtube推薦影片。
看完以後因為最後導演的推薦,今天晚上剛好工作完去吃飯就順便去看了<聖人大盜>這部電影,如果你是一個看電影不喜歡被爆雷的人,那你可以先自己去看完再來看這篇文章,因為裡面內容勢必牽扯到電影的情節和區塊鏈技術。
首先第一個要談的主題就是中間人。
對區塊鏈有一定的了解的人都知道,區塊鏈就是為了打破中心化,也就是所有人都是區塊鏈的驗證者,而片中也提到為了讓金融的怪獸倒下,每個人都能奪回屬於自己的主權,要以區塊鏈進行交易來達成真正的去中心化,所以其實這種理念就跟世界上龍頭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有一樣的概念。
而片中強調的就是去中間人去掉建商、政府與銀行的角色,片中徐菁(賴雅妍飾演)在酒吧的那一幕非常經典:
拿三個不透明的杯子,當你把錢存進了銀行,就進入了一個杯子中,接著這筆錢被借給了建商、建商再透過稅收轉給了政府,政府再跟銀行借錢,金錢就這樣不斷地被交換,但問題是這中間有許多看不到的流程,錢就慢慢的被儲存與消失,而區塊鏈的目的就是打破銀行的角色,甚至更深入地說,他要打破的是整個中央銀行的體系。
這牽涉的問題非常複雜,因為從根本的說,涉及一個最關鍵的核心:
購買力現代貨幣體系的一篇深度文我寫在2019年的3月,也就是今年初剛開始開放的深度文內,如果你有加入2019年深度贊助好友的,歡迎你到3月17日的文章,<現代貨幣理論之戰>那篇去看,為什麼這二三十年來人民的痛苦會那麼深,許多小老百姓感到日子非常的辛苦,根本的原因就是一個:
勞動的價值正在快速貶值
二十年前一樣八小時, 薪水跟現在差不多,但能買到的便當更多,這就是前面說的貨幣的購買力很強,房子當時就算是台北市的豪宅,也很少超過3000萬,甚至到處都是1000萬以下就能買到坪數正常相當好的房子,2003年SARS危機爆發更進一步加深房地產市場的恐懼,當時的房價一千萬要在台北市買個兩間房都不是問題,景氣更是因為在2001年開始的網路泡沫後一路走低,許多建商甚至當時跳樓自殺,建商也開始違約與跳票和法拍潮。
那簡直是老百姓的大勝利,建商的大悲劇。
但他不是任何執政者,也不是任何立委的功勞,他反映的只有一個事實:
景氣循環
在正常的貨幣架構下,也就是QE以前,當景氣上升,央行就會以升息對抗通膨,因為此時貨幣的利率很高,比如現在如果新台幣一年的定存利率有20%,光是好好上班存個一百萬,一年就能有20萬的利息,那這時候如果你是建商,建案的年報酬就要超過20%,你才敢去蓋房子,因為定存利率20%,企業貸款利率一定更高,因為此時貨幣是非常緊縮的,到處都借不到錢才會導致利率非常高,而此時的景氣也一定很好,才會人人都需要資金投資,因為能賺更多錢,但當到了一個臨界點,開始有人因為賺不到超過20%,比如我是建商我跟銀行貸款1000萬,年利率25%,一年就要250萬的利息,我投資了一個建案,結果賣出以後這1000萬竟然只賣出900萬,我賠了100萬元,但還好我自己還有本錢能賠。
隔壁小蔡就不一樣了,小蔡一樣借了一千萬,卻慘賠房子根本賣不掉,因為他蓋在山上的房子被土石流沖刷,每年卻還要給銀行250萬的利息,導致他血本無關,銀行的1000萬變成了不良資產:
這就是呆帳的由來而在市場上這種呆帳透過各種生意慢慢發生,風險就開始累積,小蔡的公司裁員了,員工失業了,供應商拿不到錢,於是經濟發生連鎖反應,這些經濟的受害者開始節制消費,減少投資還債,這在<總體經濟的聖杯>這本書稱之為修復資產負債表。
而民主政府受迫於大規模的失業,拿出了金融武器,稱之為QE,什麼是QE?
在冷血投資我曾經說過好多遍,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加大水池裡鈔票的數量。
比如全世界有10兆美元,我就再印10兆,於是這個世界擁有了20兆的美元,但世界各地的人們,全球人口在2017年已經有75.3億人了,你覺得這75億人甚至就單指台灣有多少人懂這件事情? 當然非常稀少,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貨幣購買力被中央銀行透過印鈔給一點一分地剝奪了,也就是他們:
上班將越上越多,日子將越過越苦。為什麼?
因為上班給你的是法幣,也就是美元、新台幣、歐元、英鎊,至高無上的中央銀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請問台灣的中央銀行印鈔票需要經過公投嗎?
NO你只是一個市井小民,憑什麼對金融說三道四? 我們可是世界名校擁有幾十年的經濟的經濟大師,你懂個屁? 是的,不懂的人當然在這社會繼續辛勤的工作,他們就像不斷移動尋找食物為了自己生存的螞蟻一樣。
因為他們連為何而戰都不知道。
忙著替自己每個月的房貸、網路費、信用卡、電費、水費、小孩的教育費、瓦斯費、稅金、不斷的當一個辛苦的工蟻,服侍著這個貨幣體系。
是的,只要你拿的是新台幣且看不懂現代遊戲的貨幣規則,永遠都會成為這個世界被剝奪購買力的人。
所以比特幣誕生了,比特幣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和去中心化,但問題是沒有錯,依據比特幣的協議,不會有超發貨幣的現象,但比特幣也因為他的去中心化,無人會替你的資產做任何擔保,比如遺失了比特幣的密碼,你的財產如果被別人轉移或盜取,因為去中心化,等於你就是銀行本身,沒人會賠償你任何金額。
那比特幣和現代貨幣體系以前有沒有類似抗通膨的貨幣? 有! 答案就是必須與黃金流動的法幣,過去的世界各國發幣,他實際的作用實際上是黃金兌換券,因為黃金很不好交易,你會想買房然後要開一台大貨車載著1噸的黃金交易嗎? 所以法幣就是為了解決黃金不方便支付的問題,才變成一種中間儲藏的憑證,1944年7月至1973年間世界各國因為二戰後高達數千萬人的死亡的二次大戰除了美國因為距離歐洲與亞洲戰場遙遠,所以沒有本土受到攻擊,所以911事件才會讓美國人這麼恐慌,因為他幾乎是史上第一次美國本土遭受外國勢力攻擊的事件,從1944年7月至1973年間美元就保證與黃金有兌換,讓世界各國對以美元做交易有信心,再講白一點,有信心的是黃金,美元只是一個保證兌換的保証書。
就像你去買產品保證書上寫保證維修一年,但常常去維修,維修人員屁話很多,即便是世界市值第一的蘋果屁話也特別多,維修不甘不脆,很多事情都推給使用者自己人為使用不當。
這就跟1974年的美國一模一樣,1971年12月的美國其實就跟現在的台灣政府差不多,已經承受不住年金的支付,宣布停止黃金的兌換,那時候已經實際違約了,這世上沒有無風險的交易,銀行會倒,人會死,大樓會塌,政府會垮,連你自己都會變心,唯一不變的只有世界每天都在改變,承受不住黃金兌換的美國政府,正式進入了後布列敦森林時代,而這個時代延續至今已經也快要瓦解了。
當時的協議最大的特點就是
不再承諾可以保證兌換黃金和
浮動匯率制度
1970年代世界各國即便至今,每個國家對美元為首的體制都相當不滿,原因很簡單他們就跟被台灣中央銀行荼毒的你我一樣, 必須忍受美元超發超印的苦果,爽你在爽,苦我在苦,但卻又礙於習慣以及找不到能夠替代的方式,所以為什麼自2018年開始,歐洲、中國、俄羅斯、印度等世界各國開始從紐約FED分行叫回自己的黃金如此關鍵。
因為他將是自1971年後長達50年來世界貨幣體系重要的關鍵轉折,50年前20歲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是70歲的老人,20歲他不會知道什麼叫做布列敦森林時代,不信你去問你爺爺,問你爸爸,問他爸爸(爺爺)什麼是布列敦森林時代?
他只會跟你說一句:工三小? 那是什麼遊樂區?
而誰替代的黃金成為了至高無上的霸權?區塊鏈
答案是暴力與血和貨幣。
今天如果你跟別人買東西或賣東西,你我開始約定,我們今天開始只用黃金交易,然後發行一個新的貨幣,完全保證與黃金兌換,避免通膨。
馬上就遇到一個天大的難題,現代的人對利率很有概念,因為他們很喜歡一個會生出東西的感覺,你知道黃金自1999年後至今年年化報酬是多少嗎?
答案是6.7%
也就是他是一個超越新台幣每年定存利率的商品,價格兌換新台幣不斷上漲,但他沒有利息,他的績效完全不輸給台灣任何的金融股,但因為他不生利息,讓你沒有感覺他是一個這麼保值的貨幣,如果你在20年買黃金,現在的價值是20前的4倍,但因為黃金沒有一個好的支付工具,所以我最期待的超級區塊鏈虛擬貨幣是可以黃金完全擔保,有100%準備的虛擬貨幣,因為他將能真正達成人類不再被中央銀行荼毒的夢想,政府和建商將完全喪失權力,而每個人的購買力將獲得很好的儲藏。
但有沒有缺點呢?
有
長期而言,會導致嚴重的貨幣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的反面就是通貨緊縮,我們會希望我們史上的資產通貨緊縮。
比如東區的地主們擁有的店面每個月可以創造數千萬的新台幣,這是一個超級稀有的資產,早在祖父或者曾祖父輩流傳給他們,然後透過政府和全民的稅金開發了捷運,接著建商因為交通方便開始開發周遭房地產,於是他們就成了天之嬌子,這些地主的孩子們並沒有特別天才,也沒什麼天賦異稟或對人類有特別創造力。
說穿了就是
享受稅金的基礎建設而衍生的建設紅利的幸運兒
但稅金你祖父有繳,你老爸有繳,但捷運沒蓋你家旁邊,你家不受幸運之神的眷顧,所以中國的國父孫中山說漲價歸公,就是要避免這種狀況,但國父顯然是個理想主義者,百年後不但沒有漲價歸公,是漲價歸包租公,你旁邊玩沙繼續當辛苦的勞工,沒事還要被酸兩句勞工假太多。
而區塊鏈與民主社會其實他的核心意義雷同之處在於民主社會希望透過把權力分散到每個人的手上,去中心化,但其實民主社會希望達成的目的,卻因為不可能有一個由全民真正實際執行權利的機制,他透過選舉選出了一個代理人,成為了
人民<-->中間人<-->公權力
中間的橋樑,但問題是中間人的利益與你不對等,比如說中間人也就選民選出來的總統,立委可能跟建商與老闆更要好,就像聖人大盜的劇情,所有富豪們一國,這是一個世界,而其他人民辛苦的勞工,你們是另一個世界,一個小老百姓怎麼想都想不懂,為什麼會有一個不懂總經理實習生可以年領250萬 ? 前一個北農總經理現在準備要選總統。
什麼叫做超思考?
關鍵就是這並不是我討厭蔡英文,我討厭韓國瑜的問題,是這個制度下:
人民<-->中間人<-->公權力
你怎麼選都會選到一個利益與你不同的人。
所以更關鍵的是你怎麼選擇能符合你利益的資產,我們都不希望越做越辛苦,希望今天努力工作的新台幣變成明天能讓我更輕鬆日子過得更舒服的資產,還是你想要明天過得更辛苦,你趕快來找我報名:
我會發衛生紙當薪水給你,十年後衛生紙會變成紙粉,你只能拿去垃圾場丟掉。
這就是中間人的兩難,這部影片裡面涉及金融的議題並不多,他基本上劇情的架構就是台版的<攻敵必救>,主要在簡單描述區塊鏈,但劇情主軸仍然是復仇,但畢竟台版仍是台版,女主角與Miss Sloane(潔西卡崔斯坦飾演)仍然差距很大,劇情沒有太大的新意,但對於看電影少,且以台灣的商戰而言算是一個好的開始,至少已經有人意識到金融對於滲透每一個人的生活有多麼重要,但背後更重要的是你和我都是中間人的魁儡。
我們辛苦的每一天在貨幣體系中都像糞土一樣,毫無價值。
所以我必須要告訴你的是,很多人關心明年的總統選舉,關心台灣的未來,我要告訴你,台灣的未來一點都不重要,你的一票也一點都不重要,因為無論你投給誰,只是換一批人分贓,投給蔡,就是蔡的利益集團享受著公權力與至高無上的貨幣權力,投給了韓就是韓的利益團體享受著公權力與至高無上的貨幣權力,他們都沒有辦法達成你想要的生活。
而只有不侵害你購買力的資產,這些資產才是你的寶貝,他將一生一世的真心替你奉獻。這是第一項你要終生持有的,而背後的邏輯就是我告訴你,以下幾點你要特別注意這種資產有什麼特質:
- 無法隨意超發
- 有價值且有多數人持有與價格穩定
- 認識他的人很多
所以許多區塊的Token(代幣,可以說是區塊鏈的貨幣)為什麼無法達成不侵犯你的購買力,在於價格會大幅下跌,今天即便是比特幣你買進後,依然會遭受損失,且是快速的損失,最近買在1萬元美元的馬上跌10%,這不是正常貨幣該有的現象,所以區塊鏈真正能發展且壯大的我認為是黃金綁定且有100%擔保且保證不超發的穩定幣,這才是我認為區塊鏈具有貨幣價值的唯一真理,也會達成上面三個條件。
除此之外的區塊鏈技術可以作為新的應用與創造新的附加價值,但就變成類似股票或者高風險的貨幣,會大幅漲跌,仍然無法持續的保值。
第二個主題要談監管,但我沒想到寫完已經兩小時過去了,第二集我們再談。
對了,如果你是電影公司的公關或者有幫電影公司工作還是有接觸相關的產業,冷血投資有高度的意願收費幫你寫電影宣傳心得,費用保證便宜好談,非常希望我們能有第一篇置入性廣告是電影公司,因為電影、書籍、電子產品是我最喜歡的三項東西,我最討厭的三項東西就是收昂貴手續費卻沒報酬率的基金、不告訴保戶風險的保險、無能的政府。
為了迎接第一家電影公司來冷血投資下廣告,特別優惠價,只要你敢開價,我就幫你寫一篇,價錢隨便你開,只要你高興,電視劇也可以來者不拒。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