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財經】難得清閒,分享我最喜歡的集團與台股風雲人物

20200226

最近公司非常的閒,已經很多年沒有這種狀況了,但之前說過,去年年底生意好到讓我幾乎都沒有睡覺,最近輕閒與悠哉,加上上週六去拜訪前輩心裡舒坦很多,最近線癡的股票瘋狂的漲停板,榮成今天又漲停板,已經順風順水到只能跪謝蒼天,總算辛苦沒有白費。

做人要有點回饋,再加碼大放送,今天恰好有空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歡的企業經營者,按照道理來說,通常講經營者,一定是董事長或者總經理,但第一位先分享神隆的營運長林靜雯。

我對林靜雯的認識完全是在神隆法說會,私底下我們完全沒有私交。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1/1789.html

為什麼我非常喜歡林靜雯,因為在神隆營運相當差的時候,林靜雯對待法人的態度是非常坦白和清楚的,把神隆營運的難處全部說出來,順帶一提今天再跟大家分享學名藥業的艱難。

學名藥英文簡稱API,意思就是到期的專利藥透過模仿的方式製造,當然製程上和原廠與成份上未必一樣,但開發新藥的公司專利到期以後,學名藥廠就能販售這種藥,在川普上任以後,大幅縮短了學名藥的上市審核,這個流程稱做ANDA(簡易新藥上市程序(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ANDA),ANDA後所有的學名藥廠很容易就能通過審核,速度加速非常多,這導致先取得藥證的廠商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

這就是川票要的結果,他透過市場競爭來達到降低藥價,等於透過鬆綁法規來讓病患可以取得很多替代藥,也同步讓專利的時間縮短,這就讓新藥的開發獲利的時間會縮短,這就是為什麼生技股全部趴在地上的原因,特別是美國的生技股和大型龍頭藥廠,未來他們的生意都不會像過去那麼好做,這帶有濃濃的社會主義味道就是為了不要讓共和黨受到民眾的攻擊,高藥價在美國已經是社會問題。

這精神蠻像是台灣的健保制度,但卻是透過市場競爭而不是政府的壟斷,所以更為精妙,充分發揮資本主義卻又不是靠政府強制,如果你懂得欣賞這種制度會覺得非常優美。

不過做為神隆股東就不是這樣想了,神隆的起家是仰賴癌症的學名藥,在經歷了可怕的川普上任後,公司股價從川普上任時還有35-40,最低跌到21.28(還原權息後的股價),統一集團持有神隆40%左右的股份,各重要的是神隆是國發基金投資的重要生技項目,甚至台糖也有持股,持股額度來到18%左右,等於整間神隆公司,58%是由統一集團+國發基金持有的。



另外最下面的大股東也是親統一集團的太子等。

神隆的法說會一大特色就是會把今年預計過審的學名藥與合作開發的新藥都公布,資訊相當透明,另外營業費用與CRO與CMO的相關認列你問他就答,非常乾脆。

我覺得這是所有上市公司都要學習的,公布這些認列的會計基準,從來都不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力,這不是營業機密,我看過很離譜的上市公司,是某家運輸類的,這種產業別笑死人怎麼可能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結果在回答法人問題時竟然說這是機密不能回答,另外也看過很多公司的簡報,報告的人講話不清不楚,報告沒有重點,營運展望看不出來有什麼特色,整間公司的發言體系和高階主管一點精神也沒有。

統一派來的總經理和林靜雯過去給人的形象就是雖然神隆營運受到困難,但他們把困難和挑戰都很老實的告訴股東,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法說會可以讓你很明白的感受到統一集團的主管不是廢物,都是精兵且有精神的經營著這個集團,羅智先接管統一以來,讓統一的大股東和各方勢力通通讚許有加,我認為在神隆的法說會就看得出這種精神。

對於神隆我認為目前的股價相較於他過去一年都只有0.5上下的獲利,真的蠻貴的。
所以我也不認為神隆在現在這個時刻特別值得買,但特別可以感受到統一集團對經營企業的謹慎與透明,這在這麼多的上市櫃公司中真的非常難得,如果你參加的法說會夠多就知道,台灣的很多高階主管,是會讓人用力搖頭的,連話都說不好,你怎麼當上高階主管的?

更別說簡報沒重點,講話沒重點,營運數字吞吞吐吐,細節與分析都沒有,產業概況一知半解,對自己的競爭優勢也說不出來,還有不少上市櫃公司連ERP也沒有,或者ERP都是那種拼裝車,所以統一集團是我心目中相當好的台股集團。

第二個集團是台泥集團,台泥集團旗下就三家公司,一家是台泥母公司,另外兩家一家是中橡與信昌化,辜公怡已經到了信昌化與中橡卸任了台泥的職位,張安平對於信昌化與中橡想必非常頭痛,油價整個大跌的背景還牽涉到台塑集團,整個油價也是被川普帶下去,川普希望油價低能創造為期更久的經濟榮景,因為油價會很容易帶動通膨,當FED被迫使用升息抑制,就容易縮短經濟榮景,不只是信昌化整個塑化產業都非常的淒慘,現在的塑化股其實非常值得注意,乙烯的價格非常低,讓整個下游有蠻低的成本,但因為下游產品的價格也往下掉,雖然利差空間有,但需求不強導致比起乙烯價格高的時候利潤空間預期更小。

信昌化的減資下一步很可能必須要現金增資,畢竟現在2019年Q3負債比已經來到73.9%,自有本金太少,但現在營運狀況又太差,現增也沒有好價格實在慘,中橡遇到專利授權的問題,這個案件多半與背後整體藥業的慘狀也有連帶關係,不過中橡的財務體質相對信昌化好的多,總計13.9億的權利金在2019年會攤提完畢,但第四季中橡提列6.4億,大概樂觀一點就會剩下2億多的營業利益,第四季的EPS大概落在0.1-0.3左右,約莫全年會落在1.7-1.9的獲利水準。

張安平過去在台泥法說會相當重視台泥的環保與穩健經營和企業誠信。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19/11/1101-2019.html

這一點雖然資訊公開程度的我覺得沒有神隆這麼好,但可以感受出台泥集團的信譽,辜成允2017年在晶華酒店因為意外過世的時候,我也非常難過,台灣又走了一位肯務實經營的企業家,但來了張安平就感嘆老天造化弄人,辜成允是辜振甫的次子,辜家的這兩個優秀的兒子,辜啟允48歲就膽管癌病逝,辜成允又出意外過世,也享壽62歲,在那麼多企業家中,辜振甫的兒子們真的是相對優秀又善良,辜成允生前是個音響玩家,也就是俗稱的發燒友,之前我曾經介紹過一本書<由我來改變!:全球企業爭相傚法!谷底翻身的女社長痛哭戰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0048

裡面談的就是企業如何在獲利之餘與環境共生,如何創造乾淨且有美感的企業文化。

這一點張安平在法說會裡面就透露出這種理念,張安平是嘉新水泥創辦人張敏鈺的兒子,他是辜成允的妹妹,也是辜振甫的ㄠ女辜懷如的丈夫,也就是他是辜成允的妹婿,早年辜振甫就讓他跟著辜成允在和信集團工作,張安平對待台泥的理念跟辜成允相比實在有更為纖細的一面,特別水泥窯因為可以同時焚燒垃圾,成為新一代的環保概念股。

就現在台泥集團來看,
1.如何擴張碳黑
2.怎樣可以在電池領域發展
3.如何讓信昌化不要再持續虧損

這是台泥集團的三大課題,但投資是以人為本的活動,特別是投資個股,雖然統一集團的神隆和台泥集團短時間我都還沒有找到進場點,且信昌化依照目前的資產結構,未來非常可能在減資結束後需要增資,一定一堆人又要罵為什麼又要增資了,就說不懂財務就不要亂批評,不增資負債比過高企業現金水位不足才真正對長期營運有更不良的影響。

這兩個集團是我台股裡面數一數二喜歡的集團,下次有機會再來談台塑與華新麗華集團,台塑與統一和台泥這三家集團,其實都貫徹企業家務實為本的特色,而台泥因為張安平的接任對於社會責任的經營又多了更多的著墨,做為企業家要向股東交代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透明與誠信,股東不理解可以賣股票,但經營者絕對要透明公開所有的困難與經營風險,才能讓股東安心的信任,更不能去隨便轉投資,舉台勝科為例,台勝科旗下的轉投資事業相當乾淨,就只有日本台塑勝高株式會社而已,對照台股亂七八糟的隨便轉投資的公司,這種業務這麼乾淨的公司也沒剩幾家了,想當年勝華跟分析師大戰的時候,轉投資洋洋灑灑,還有高爾夫球場。

人生的變化和運氣是起起伏伏,現在你去查大立光還持有虹光轉投資,因為大立光過去是替虹光代工的小螞蟻,當年聯電與虹光把大立光獲利出清時,大立光一張iphone的訂單都還沒有接到,大股東謝銘原,陳世卿和林耀英三大家族繼續經營大立光,在早期大立光也跟台塑集團有關係,鄧秋水是台塑集團的南亞第一任的總經理,鄧秋水是林耀英的第一任金主,投資大立光的前身大根精密2500萬,而有了金主還要有堅強的技術與能持續精進的經營者,當年
林耀英和陳世卿在保勝光學就是希望台灣能有不輸給日本的光學企業,至今大立光真的做到了,老牌廠亞洲光學也從2015年開始財務體質不斷改善,不過幾乎沒有再繼續擴張規模,更別說與大立光相比了,人生起伏,誰也沒想到後來大立光可以成為台股股王。

無論如何,至少在法說會上那一個認真與堅守崗位,誠信經營的資本家們,是台北股市中最迷人的風景。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