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台股暴跌七百點,持股還能在成本價的真男人 !
今天我們繼續跟冷大連線,今天透過Telegram的方式連線談一下今天的狀況。
如果之後我跟冷大有聊天連線我們會錄音然後請助理PO上來再編輯上圖後談談我們對盤勢的看法。
順便推廣一下冷血投資的Telegram頻道,加入後可以接收到最新的今日公開版面發文通知
https://t.me/coldbloodinvestor
今天台指拉抬到下跌2.82%早盤,最深下跌到9636,等於10128-9636 = 492,今日拉抬492點,很多人說國安基金進場,其實不太對,最早美股電子盤就已經開始拉抬了,隨之亞洲股市和澳洲股市也都在12點左右就開始拉抬。
我可愛的台勝科今天也下跌4.79%,但很貼心的沒有讓我賠錢。
接著我們換冷大談談他的榮成與東聯
冷血投資:
3月9日的時候線癡就已經說過我的規劃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3/20200309TW-STOCK.html
成本落在15.65,原本我打算在13.3買進,但因為今天一開盤氣勢很弱,預計買在跌停,今天跌停成交12.95元順利成交,所以成本來到14.3元。
而東聯今天原本也打算買在跌停,但16.7摸到的時間有點短,所以成本拉到到16.8,整體成本18.48左右,目前兩檔股票都處於套牢。
而線癡今天也在榮成12.95首次進場。
線癡目前持有台勝科回購價138元,榮成12.95元,
我的話則是榮成14.3元,東聯18.48元。
昨天的美股已經沒有極限
道瓊下跌2352.6點,跌幅9.99%,收在21200.62點。
標普500跌260.74點,跌幅9.51%,收2480.64點。
那斯達克指數跌750.25點或9.43%,收7201.80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跌170.43或10.91%,收1392.11點。
創下1987年30幾年來的最大跌幅,在我看來這有點不可思議,昨天川普宣告禁止歐洲旅行30天,但雙方的貨物還是持續貿易,恐慌與樂觀指數已經來到高度恐懼的2,顯示市場的情緒已經恐慌到了極致,一個月以前甚至一年以前都還是貪婪的,昨天歐洲央行沒有宣布進一步降息整個市場情緒瞬間崩潰。
巴菲特的名言就是別人恐懼你要貪婪,別人貪婪你要恐懼。
但巴菲特沒教你的是在股市幾折恐懼?
昨天線癡的點位回顧,有一個次貸風暴寫錯,正確是40%,所以我認為40%可以視為一個最嚴重的最嚴重的金融風暴的底部,
最高點2月12日的29569
第一個位置現在已經到了8折價=23654
第二個位置7折價=20698
第三個位置6折價=17741
對照一下2018年美股崩盤的跌幅是
21712/26951= 80%(八折價)
9400/11261 = 83% (八折價)
對照一下2015年陸股崩盤的跌幅是
台股7203/10014 = 71% (七折價)
美股15370/18351= 83%(八折價)
對照一下次貸風暴
台股3955/9859= 40% (大約4折招待)
美股6440/14279=45%(45折大招待)
第二個位置7折價=20698
第三個位置6折價=17741
對照一下2018年美股崩盤的跌幅是
21712/26951= 80%(八折價)
9400/11261 = 83% (八折價)
對照一下2015年陸股崩盤的跌幅是
台股7203/10014 = 71% (七折價)
美股15370/18351= 83%(八折價)
對照一下次貸風暴
台股3955/9859= 40% (大約4折招待)
美股6440/14279=45%(45折大招待)
台股本波高點12197點,2020年1月3日創下後
第一個位置是8折價=9757 (下跌2440點)
第二個位置是7折價=8537 (下跌3660點)
第三個位置是6折價=7318 (下跌4879點)
第三個位置是6折價=7318 (下跌4879點)
第四個位置是5折價= 6089
終極底部是4折價= 4878
這張表至關重要,他要讓你至少有一個基本的觀念現在的位置在什麼地方,以台股而言現在說穿了才跌2成,跟美國比並沒有特別多,原因在於中國大陸與台灣都是製造代工為主的行業,這些行業沒有像服務業更吃重消費信心,現在就中國大陸的疫情而言,很難斷言之後復工會不會重啟,但至少防疫的意識已經出現,且官方也在湖北積極處理,目前中國大陸與台灣的製造業情況都在趕工之前因為疫情封城的進度,目前普遍落後1個月到1.5個月的進度,所以幾乎都在加班。
電子業目前聽到的消息沒有進一步砍單,主要是希望追上落後的進度,顯示企業目前正在從疫情中恢復,這次疫情信心目前看很多報告與分析都寄望疫苗趕快完成,但目前最快看起來也要5-6月才有可能出現疫苗,而沒有疫苗的狀況下,其實義大利的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死亡年齡81歲,表示這是一個老人會比較嚴重的疾病,死亡率雖然目前統計出來是3%左右。
但南韓目前確診7979例中只有67例死亡,死亡率不足1%,而之前說過南韓是檢驗最嚴格確實的國家,他們的死亡率比較值得參考先進國家的情況,南韓的健保制度沒有像台灣有99.9%的覆蓋率,OECD也就是世界先進國家的健保覆蓋率也不過就73%左右,台灣這健保基本上應該改名為健康福利而不能稱做保險,連洗牙都包括的服務不算是保險,是社會福利,所以被譽為世界最好的健保沒有錯,但背後也有財務上的問題,基本上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先取消部分非重大醫療的部分,比如感冒還是比較簡單的基礎的醫療項目,就能大幅減輕健保負擔,但很多問題碰到選票就會轉彎,沒有想多出一點錢,但卻都想要最好的服,原本可以趕快治好的財政疾病都會因此而讓財政出現問題,這不是現代這樣,清朝就這樣了,清朝的老祖先就立下規矩,不可以對老百姓加稅,後代的皇帝們謹遵老祖宗的教誨,最後就亡國了。
固然有很多的因素,但現代國家稅收的重未必就能解決問題,許多高賦稅的國家或者低賦稅的國家都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隨著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退休基金的支出越來越重,但利率卻長期走低,導致年金收益越來越差,承受不住退休金的支出,世界各國都是如此。
我再說下去線癡要睡著了,所以換線癡談一下。
線癡:
好吧,冷大來聊一下昨天的黃金大跌。
冷血投資:
OK,昨天黃金的大跌,其實深度文我們已經做過週期研究,黃金的大跌並不稀奇,更可怕的是昨天的債券與黃金和股市,竟然出現很類似的走勢,這顯示現在市場進入的是流動性問題,流動性問題我從去年2019年的深度文一路講到現在,他不是現在才發生,FED在極短期與短期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了,這些問題在深度文我們提過了就不說了。
現在我要提另外一個比較顯而易見的問題,而且很可能發生在台灣,之前我們說過很多次台灣的銀行股你不要當做長期投資的標的,因為處在降息循環中,銀行的利差縮減,利潤必然降低,台灣的利息降低後,台灣的銀行採用怎樣的方式應對衝擊?
過去可以賣基金,次貸風暴後ETF盛行,資訊發達,美股開戶大家都會,買基金的人越來越少,保險現在金管會也不願意讓你賣高利率保單了,因為根本沒有高利率,美國長期國債連1%都不到了,你哪來的高利率? 現在的高利率你可以直接把高風險畫上等號,所以銀行就看上了把量衝大來減緩利差縮減的問題,答案就是做房貸。
瘋狂且大量的房貸在台灣變成了銀行推升業務的主力,然後是衝刺信用卡的規模來賺取手續費,這兩個是商業銀行的顯學,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建商拼命透過低利率借錢蓋房子,銀行拼命貸款給建商和自住戶,過去這一種發展模式被奢侈稅和兩稅合一擋下後開始趨緩,但房價已經在高點,銀行因為有抵押而非常安心,但完全忽略了低利率的泡沫風險,如果我問你利率很低是不是經濟就會很好 ? 照理說利率低你應該很敢借錢消費與投資,但美國頁岩油的例子就告訴我們,當世界的利率都很低,俄羅斯可以、沙烏地阿拉伯可以、美國也可以,大家就會搶著生產而造成價格崩盤,同理,台灣的建商搶著生產房地產,供給與需求早就破壞了,之所以房價沒有崩盤是因為建商還在撐著,他沒有一個破壞性的因素去破壞房價。
但最終就會出現類似沙烏地阿拉伯這種狠角色出現,誰第一個開啟建商出清餘屋潮,誰就是建商的大贏家,而其他所有的投資客與建商都會受害,而銀行如果沒及時去槓桿,把房貸風險給轉嫁,最後持有越多房貸的銀行就要倒大楣了,在風險管理的項目,為什麼說黑天鵝是件可怕?
因為黑天鵝的出現是標準差以外的事件,如果你說房地產出現法拍一百間是常態,那出現一大堆人失業法拍一萬間是黑天鵝事件? 有沒有可能發生? 發生的機率大不大? 當前失業潮和減般休息(無薪假)出現,沒有錢繳房貸你能撐多久?
最終這種變成一種連鎖反應就會讓已經進入降息循環的銀行痛苦不堪,風險快速增高,不僅僅是銀行,而是從房地產泡沫帶來的價格破壞,他的軌跡與油價崩盤的故事一樣,都是透過低利率借貸來生產後,產能過剩,接著是市場出清與價格的崩壞。
台灣的房地產的冬天很快就要來臨,房市專家已經預言勞動人口的爆減每年衰退18萬人,這18萬人如果通通結婚就是9萬個家庭,9萬間房地產的買盤消失,很多房市專家會告訴你土地成本很高,屋主持有成本很高,所以房價不會跌。
如果真的是這樣 ? 那股市就不會跌了,有哪個人想買100,賣80?
所有的下跌都是只要有人開始賣出,獲利了解賣壓賣出來賣到你的成本已經虧損,投資客與建商就會開始恐慌性的賣壓,價格結構就會崩壞,房地產的基本面完全是看租金說話的,能租的掉,有好的租金報酬率才是好的物件,沒有租金就像沒有EPS的房地產,完全沒有價值。
利率就算降到0又怎樣 ? 這社會就是有一群人他們是不可能借錢消費的,日本的利率降到0仍然無法刺激通膨,因為資產負債表必須修復,所以才需要主動去槓桿。
線癡:
最好笑的是那些定存銀行股的看這樣崩盤,很多都把定存股給賣了.....
這波賣掉的可能還真的賣對了。
冷血投資:
從淨值角度台灣銀行股有這種價格也是另外一種泡沫了。
線癡:
冷大來回答一下問題吧,這個不知道是不是大陸的台商朋友他的問題:
冷大,线大下午好,想请教您这一波台股修正后,布局的方向在哪,不做短线,中长期投资,例如:景气循还类-塑化类股可以布局吗?感谢!
冷血投資:
中長期投資的目前我就看好榮成和東聯,目前EG價格其實蠻弱,東聯不是只有EG,最近都鎖定EO的市場,而EO是EG的原料之一,但EO不一定要生產EG,目前看起來他們希望達到EG50%EO50%的目標,而且也想跨入丙烯相關的產品結合EO,變成EO-PO的這個系列。
EG和EO的上游都是乙烯,乙烯是塑化產業重要的上游原料,隨著油價爆跌,乙烯價格也跌的非常快,乙烯價格走勢圖:
http://www.100ppi.com/vane/detail-985.html
EO環氧乙烷,EG就是乙二醇,另外亞東石化投資上海因此也有PTA的相關連動影響,所以PTA價格、EG、EO這三個是東聯最重要的終端價格。
3月10日的時候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曾說短線上因油價大跌,本乙烯價格明顯下滑,對EG等產品有利成本下降,這被我視為塑化上游庫存多而下游因停工而有利於庫存去化。
在2月19日到3月5日東聯的前五大買家全部都是外資
美商高盛1480*676
新加玻瑞銀1650*518
台灣摩根士坦利*400
瑞士信貸1520*353
3月6日到3月13日,前五大賣方兩個外資跑票。
美商高盛1480*295這列在這幾天的第四大買方,不過他的籌碼主要買在3月9日,之後都是賣出,但仍是嘉上了295張和原本的676張。
看起來乙烯價格的大跌對EO與EG都是短線一大利多,但仍要看三月的狀況如何?
目前整個台灣的塑化業往中國大陸移動的狀況非常明顯,特別是古雷石化園區,中國大陸的中石化與台聚集團聯手的EVA,EO/EG、SM、PP、SBS等這個是最受人矚目的項目。
國喬在古雷園區則是PDH和PP等丙烯丙烷的產品,國喬可以說開始跨入SM以外的PP聚丙烯項目,PP項目的主要用途是汽車等塑鋼產品,主要期望未來中國大陸的電動車發展作為車殼的主要原料,但塑化產業這次打算投資500億,這無疑是場豪賭,因為國喬帳上現在不過29.8億,總資產311億,目前500億這個計畫看起來還不會一次到位,但可見的未來槓桿將會提高非常多,股東權益比重將會下降,可見的將來國喬都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發放股息,所以股價市場毫不買單。
另外就是信昌化,信昌化今天股價已經打到8.19元,信昌化在2019年下半年的狀況台灣的營收佔比下降主要都轉移到印度去,營收比重Pheno苯酚和Acetone丙酮和CYC環己烷這是三個主要的出貨項目,分別佔據32%、35%、26%,從整個價格走勢可以看到2019年價格衰退的非常厲害,只有環己烷好一點而已。
展望2020年雖然沒有最新的數字還沒有出爐,但信昌化2月營收已經出現年增17%,2月份也非常高明的賣掉了台新金,就目前信昌化的狀況而言,他的股價已經來到歷史新低,又即將辦理虧損減資,未來的衝刺項目從辜公怡入主後可以看出來,就他現在的股價我認為已經被大幅低估了,如果我是公司派必然在這個位置積極收購股票。
而且上游的原料丙烯與苯看起來都將在未來幾年開始過剩,換個說法對信昌化將開始產生利差。
就更長線的價值而言,信昌化已經到了值得投入的時候了。
線癡:
說著說著今天美股電子盤漲到暫停交易了,但開盤後好像又慢慢沒力,靜待周一的狀況了。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