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財經】紡織上游拉貨EG,外資連續買超13天的紡織塑化股

昨天有一個問題這樣問:

請問冷大的榮成補回來了嗎?

我要跟問這個問題的好朋友說,你問這個問題已經凸顯你想跟單的心態,榮成這檔股票,如果你有記得我之前所說,冷血投資不希望你追高股票,也不要你抬轎,所以不要買高於我們買進的價位,而第一次我們買進是在15.85元,只要高於這個價位你就只看就好,按照道理來說,因為15.85元後榮成就一路大漲到18元以上,你根本不會有機會可以買進,除非你還是跑去追高了。

連假前兩天,榮成爆量漲停當天收在18.05元。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2/20200226TW-STOCK.html

隔天開高最高到19.15元,其實這天我有點意外榮成還是這麼強勢,當天大盤可是下跌145點。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2/20200227Finance.html

最後我在尾盤沒有成功補完所有股票,因為18元以下的時間太短了,我是17.95才開始搶進,但很多高手買家也跟我有一樣的想法,全部都搶在18元以下,所以當天我還沒補夠,就又上去了,我也還是沒有追高,今天榮成出現18以下的時間稍微長一點,我又成功買回了一點,不過還是要勸你,成本已經脫離15.85元太多,不要追高,一但大跌,我頂多是少賺,但你會大賠。

去年年底冷血投資相當看好通膨概念相關如原物料等,但受到疫情影響,整個油價把通膨給壓垮,昨天台股盤中時間我就買進了原油00642U這檔ETF,但因為昨天沒說,所以之後也不會提,就當作沒買,畢竟馬後炮就沒有意義了。

油價的反彈主因是3月利率即將降息0.5%,所以所有整條通膨的產業鏈都將開始被啟動,之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紙類的榮成、正隆、永豐餘、寶隆,這一連串的紙類股都已經開始發動。

線癡的矽晶圓這個族群也動了,外加線癡去年最早就開始買的大毅這條被動元件供應鏈。

背後的邏輯都只有一個,就是上游的庫存去化非常快速,你會問明明不就是疫情影響,根本都在停工不是嗎? 沒有錯,但最新消息是3月2日也就是昨天大陸的許多台廠與本地廠商,已經正式復工,蘋果庫克也證實這個消息,實際上上周我問大陸的朋友就已經知道,3月2日就要復工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大陸是全世界製造業的核心,特別是所有民生與基礎需求,幾乎都在大陸進行加工與製造,日本與德國是高階製造與高階設備的製造商,但所有基礎的民生需求,幾乎可以說沒有了中國大陸,全世界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甚至連口罩第一大製造國也是中國大陸,一天產能高達2000萬片,涵蓋全球50%以上的生產能量,目前美國的口罩甚至最有名的美國口罩防疫概念股3M的工廠和貨源都有不少來自中國大陸。

目前塑化市場PVC的狀況最好,且接下來疫情延燒或者經濟衰退都好,有一個關鍵的重點是
葉倫也就是前FED主席已經做出未來的指引,也就是美國政府或者大陸政府都即將會再度使用財政政策來拉抬經濟,美國拉抬財政政策的方式通常都是使用軍事支出,軍事支出不是你想的只有武器,事實上美國現今的許多產業都是受惠軍事支出,例如現在你在用的網路,很多無線通訊技術,或是筆記型電腦,最早都是軍事單位開始使用的,飛機製造業也是受惠國防訂單,甚至連資安也是,所以美國的軍事支出實際上是結合尖端科技跑在所有產業前面,最後再透過技術轉移來成就偉大的獨角獸企業,他是一種方方面面的科技支出,而中國大陸的財政支出對照到2009年次貸後,中國大陸推出四兆鐵公基,所謂鐵公基就是鐵路、公路、基礎建設,而這次2020年再去年2019年底,中國大陸交通部長李小鵬預計再2020年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人民幣、公路水路投資1.8兆人民幣,民航投資900億,整個加起來也來到了3.5兆人民幣的投資規模。

2020年中國大陸實際上已經看到了產能去化的問題,所以年度計畫投資額額外加上的專案計畫總計規模超過24兆人民幣,光是雲南就有5兆人民幣,在這次疫情後,很多基礎建設往醫療相關的投入規模再度加大,這是李克強的經濟理論中三去一降一補中的補,在整個大計畫下順應弱點繼續加強的動作,所以相關醫療產業鏈的供需關係之後也值得特別注意。

2月份的中國大陸PMI創下史上新低,所有的媒體會告訴你,中國大陸完蛋了,但PMI的本質是什麼? 是調查採購經理人的信心,媒體有多少人做過Supply Chain的工作? 直到現在我自己有公司,我都還是必須做採購工作,而且也要做市場調查,不然我怎麼敢堆庫存和調整庫存?
有些庫存買進來賣不掉會全部變成垃圾,完全不知道怎麼辦。

在公司上班的採購基本上他們非常保守,不敢做景氣預期,為什麼?

這些公司聘請的採購人員,看到疫情誰敢下單?
如果下單了庫存堆著等著被開除,所以除非是老闆有那個種,不然沒有採購人員敢跟景氣預測拚一把。

2008年的次貸海嘯,導致許多廠商壓低庫存,許多台商東施效顰TOYOTA那套零庫存管理,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零庫存管理,如果真的要達成零庫存管理,我可以告訴你除非3D印表機技術能用超高速製造且達成許多材質的硬度,而且3D印表機價格大幅下降,即便可以,還有很多半導體與電子零件,也不可能完成零庫存,零庫存達成通常都是假象,庫存堆積在供應鏈的其他公司上,把庫存壓在供應商而已,或是進料拉長票期而已,講白了就是東西有製造,但是我不付錢,把庫存風險壓在供應商那邊,這就是台灣許多電子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陋習,蘋果是怎麼解決庫存問題?

當年如果你還記得,蘋果只有iphone4的時代,iphone手機只有一種機型,就是黑色的iphone4,後來4s才出了白色,但注意,顏色只有蓋板不同,其他全部的零件都一模一樣,賈伯斯就是逼你消費者接受,這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手機,所以供應鏈家家戶戶都感謝賈皇英明,因為大幅節省了許多治具和模具的費用,等於量產iphone從4到4S除了更換部分的CPU等,蘋果的機殼幾乎都可以用兩年。

到了iphone5和5s共用機殼後甚至這款機殼用到了SE版本的iphone,還是持續能用,整個模具的生命週期變得非常的長,這讓蘋果和他的周邊廠商都節省了大量的成本,但他的需求端,消費者還是非常買單,蘋果把整個使用者體驗與品牌忠誠和品質因為單一與極簡,讓設計組裝和所有的開發流程都精簡到了極致。

這不是身處供應鏈上的核心的人,是無法知道的,他帶來的是消費者的滿意、供應商有量又有價,而且蘋果也不拖延太久的票期,要求高但付款乾脆,營造了當年的蘋果榮景,但好景常常不長,偉大的賈伯斯在2012年過世,庫克時代重新迎來機海戰術,當時的iphone 5C還記得嗎?

這就是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一面,一個供應鏈出身的執行長,竟然回到機海戰術想與其他廠商競爭,卻忘記蘋果手機最好拿來打中低階市場的就是前一代的機種,根本不需要做中低階手機,就好比iphone5出了,iphone4s和4就是最好跟別家廠商競爭的中低階手機,此時模具折舊完畢,現金流能力強勁,降價銷售未銷售完畢的半導體再搭配電信商的低價戰略,搶攻中低階市場非常容易。

但庫克卻選擇了一條最蠢的路,做出更多機種,現在的機種已經有iphone9(低階款,具說3月底會上市),iphone 11(普通款),iphone 11 pro (高階款),iphone 11 pro max,總共就有四款機殼,這在賈伯斯時代難以想像。

回到源頭來談,這種供應鏈的壓低庫存導致了今日所有廠商把庫存都壓得很低,全台庫存最高的八成是台灣建商了,下一波的金融海嘯,死的最慘的絕對是台灣的建商,不為什麼,因為庫存太高,現在全台誰第一個引領建商風潮只要還賺錢就把餘屋瘋狂出清的建商,就是最聰明的那一個,因為流動性緊縮的時候,現金為王,但在泡沫破滅以前往往剛好現金,現金無法為王,所以常會給每個人錯覺,現金是最差的資產,確實沒錯,從客觀角度看,2019年一開頭就注定現金是最爛的資產,因為降息的過程就是讓現金喪失購買力的過程,但資產仍有其價格極限,這就是泡沫的主因,熱錢氾濫下對資產的價格追逐來到失控的地步而導致的去槓桿。

現在庫存水位非常低的中國大陸,搭配上的是全球疫情升溫,但中國大陸疫情正在進入最後收尾階段。



昨天新增只剩下125例,死亡人數全數來自湖北。
康復人數已經達到47241人。



根據目前還存在病況的人數來看,有82%的人會呈現輕狀,也就是症狀不嚴重,只有18%會嚴重。


但死亡率會比起目前專家宣稱的2%還要高,目前約莫是6%左右,但受到經驗影響,其實死亡率一直在下降,最早的死亡率甚至有接近40%,現在隨著樣本增多,治療方法改善,已經來到6%左右的死亡率,只要康復數能夠再往上爬,存回率就會大幅提高。



很多人會提出質疑中國大陸數據造假,甚至有隱瞞疫情,數據造假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如果宣稱造假的人,就必須有一個真的數據或者驗證這件事情為假,否則如果不相信的事情通通說成假的,那是信仰不是科學,比如我沒看過威力彩的得獎人,所以威力彩是造假的?

不喜歡不等於就有造假,這兩件事情並不能混為一談,如果要聲稱造假就要拿出真的數據,這樣才能引用真實數據來對照假數據的真實性,就如華為的後門事件,很多人連Packet trace,Lawful interception , VOIP Recorder這些後門程式是當地政府要求安裝的都不知道,這些功能都是很多國家為了國家安全理由要求設備製造商提供,也就是所謂華為安裝的後門程式,這些功能能不能侵害你的隱私,答案是可以。

但問題是侵害的發動者不是華為,而是政府,理由通常都是為了國家安全,犯罪防治等,但多數人不明白這一層的關係,設備製造商本身有沒有監控設備的能力,通常都具備,但他們往往都是受到客戶要求,你可以想想,如果華為自己安裝後門意圖監控他的主要客戶歐洲,歐洲為什麼那麼多企業,甚至英國身為美國的兄弟之國都稱將繼續使用華為?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1297245

更讓你吃驚的是,你可能不知道華為曾經差一點被美國的Motorola買下,當時的任正飛對華為可以說已經心灰意冷,最後雙方的成交價格相差25億美金,也不過就750億,否則今天的華為就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企業,如果是中共全力扶持的中國企業,哪有可能全資讓美國買下?
當初談定的條件,華為主動說要100%全部出售,這筆交易的斷炊,說穿了就是Motorola更換執行長導致的25億價差導致,否則今天華為是100%的Motorola子公司,我還蠻好奇如果今天華為是Motorola子公司會不會有人說他還有後門?

所以提出數據造假必須有證據,就像說華為有後門,你要先驗證這不是所謂的Lawful interception的協定,也就是不是客戶端要求的,否則就算你發現後門,最後你會很尷尬的發現,那是當地政府要求安裝的.......這是一個通訊行業很普通的常識,政府也沒有公開他們的合約,不然Lawful interception並不是秘密,甚至維基百科也查的到。

Lawful interception (LI) refers to the faciliti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elephone networks that allow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with court orders or other legal authorization to selectively wiretap individual subscribers. Most countries require licensed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to provide their networks with Legal Interception gateways and nodes for the interception of communications. The interfaces of these gateways have been standardized by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s.

合法監聽是指電信和電話網絡中允許執法機關透過法院命令或其他法律授權有選擇地竊聽個人用戶的設施。 大多數國家要求持有許可證的電信運營商向其網絡提供法定的截取網關和截取通信的節點。 這些網關的接口已被電信標準化組織標準化。
注意,一件事情,這些 gateways 也就是接口都已經被電信行業標準化了,就顯示他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只要你有法院證明就能直接透過這些後門直接監聽你,所以不是如果你要指稱華為有後門,要先了解,這個後門是不是LI標準化以外的後門,很多駭客連LI都不知道就宣稱找到華為後門,對我來說你要能先提出這不是 LI 以外的接口,你找到的話,相信各國政府跟華為立刻解約要求華為賠償大額的罰金,英國會第一個跳出來跟華為解約。

否則找到的很可能就只是一個LI的gateways .....

題外話講太多了,總而言之,除非你有一個更好的數據來源,否則官方的數據仍有最高的參考價值,我對華為與中共的數據不預設立場,只要能找到更好的數據我很樂意驗證然後使用這些數據,但如果只是因為討厭然後就宣稱這些數據不能用,這不是理性,這是信仰,信仰是不問為什麼的,不要問神有沒有存在,你只要相信,大概就是我跟你說,不要為什麼,如果你相信我,就把你的所有財產通通匯給我,只要你不匯給我,你就是不相信神。

什麼??????
顯然你信仰不夠,神無法眷顧你。

所以同理,無法拿出一個數據做比較,就只能暫時相信這是真的,就像之前有人來留言說印度會輸給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是因為種性制度,我就告訴他,最低階的賤民Ashok Khade,這是印度最低階的種族,他有台幣8億多的身價,你有台幣8億嗎? 如果用財富做比較種性制度真的有意義,那慘了,沒台幣8億的人比印度的賤民還要更底層,印度的政府官員Mayawati手下甚至還有最高階種族婆羅門的屬下,如果種性制度仍影響印度,那怎麼解釋政治權力上,低階種族可以做高階種族的長官,這種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就好像我想不到下跌的理由的時候,我就暫時相信只會漲。
為什麼會講到這邊?

再拉回來,中國大陸2月份的PMI下滑,供應鏈庫存目前水位相當低,而處在整條供應鏈尾端的企業就受害最深,尾端是那些公司? 就是那些搞組裝代工的,搞模組的,所有零件都要湊到才能開工的那些,那誰最先受惠?

一定是上游,因為他們加工程序短,就像塑化廠,乙烯和附加原料來了我就開工了,我不需要像是組裝廠,記憶體來了,CPU來了,機殼來了,電源來了,一百樣通通到齊我才能開始組裝,你不能裝一台iphone少一顆鏡頭照樣組裝吧? 但上游完全沒這個問題。

所以上游優先受惠。

之前的線癡的大毅、再到台勝科、榮成都是循著這條邏輯往下走。
今天要選的是1710的東聯,收盤價20.15元做為進場價格。



受惠今年東京奧運,整個成衣業務的營收高峰會提前,而過往2-5月原本就是供應鏈中段的營收高峰,過去是2-5月紡織中遊的營收高峰,9月-12月是成衣與下游的高峰。

從MEG(也就是EG,這兩者都是Ethylene glycol 的簡稱,只是MEG多了一個mono的字頭,都是IUPAC名稱: ethane-1,2-diol,中文稱做乙二醇的別名),MEG在2020年的港口庫存很明顯地低於2019年,而2018年庫存開始拉高以後,東聯期時就開始下跌,而2019年5月庫存開始下跌後,期時東聯就處於一個比較震盪的格局,近期受到石油價格影響才繼續破底。



目前EG廠的2月開工率在61%左右,反映整個疫情影響使得需求端疲弱,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加上去年EG受到乙烯價格較高,壓縮了EG的利差,但隨著原油價格走低,乙烯價格連同拉低,已經讓EG利差回穩,加上3月2日昨天幾乎中國大陸全國性的復工,補庫存行情已經開始,過去下遊紡織行業都有60%左右的開工率,今年2月掉到剩下8%,這就顯示整個下游開工後將優先開始拉貨,在2月塑化廠的減產將開始反轉變成由下游拉動整個需求上升。

同樣受到紡織業低庫存策略影響,復工前中國大陸數據顯示庫存數據不足15天,這將讓整個庫存缺口為了補足營造出一段小幅的反彈行情,至於長期而言,EG產能去化受到供過於求的背景不變,我認為比較難有真正很強勁的大多頭走勢展開。

外資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已經對東聯連續13天買超,甚至行情暴跌也持續加碼,東聯非常有機會複製紙類股的行情上演紡織上游的拉貨潮。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