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財經】為什麼富邦VIX與元大S&P原油正2淨值不滿2元就要下市?


【期信ETF】
我們要有的觀念是ETF分為很多種類,富邦VIX與元大S&P原油正2都屬於期信ETF,所謂期信ETF,就是所謂期貨信託架構的ETF,所以他的標的通常持有的就是期貨,而台灣投資人很多沒有接觸過期貨就去購買這類的商品,自然就對於許多期信ETF的制度感到很怪異。

期貨最大特性就是槓桿,所謂槓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買房子。

一間房子1000萬元,我們透過200萬的自備款+與銀行貸款800萬持有一間房子,這800萬全是跟銀行借來的,完全不屬於自己。

但當房價上漲200萬變成1200萬,房價雖然只有上漲20%,你卻可以賺到200萬,負債800萬不會變動,同樣的房價下跌200萬,虧損也完全算買房子的人。

期貨的槓桿沒有借貸的問題,以台指期為例,台指期的1點是200元,我們可不可以完全無槓桿的買進期貨? 方法很簡單,比如今天是10000點,我們只要有200萬等於期貨將完全與股票一樣,差別只在於期貨是一種合約需要每個月或每周進行轉倉,也就是結算這個月後你要自己去買下個月的合約來延續,股票則不必。

但期貨往往只需要10萬元的保證金就能夠讓你持有原本價值200萬的期貨合約,等於你只花了10萬就持有了200萬的資產,但10萬元除以200元是500,也就是說如果台指期下跌500點你將完全虧光所有投入的資本,但反過來說如果上漲500點,你就賺進一倍,這就是利用槓桿的例子,而這些期貨ETF就是不同槓桿比例去持有期貨。

【公開說明書】

人類的本性是懶惰的,所以勤勞且聰明的人才能取得巨大的優勢而獲得更多的財富與機會。

以下是元大元大S&P原油正2公開說明書
https://doc.twse.com.tw/pdf/201612_A00005_E144_4_20200313_064638.pdf

公開說明書說白了就是一種遊戲規則。
發行的投信在發行ETF時與投資人訂定的規則。

【不適合長期持有】

遊戲規則的一開頭就用紅字寫了
本子基金為策略交易型產品,不適合長期持有。
所以可以看見元大一開始就告訴你這檔ETF不適合長期持有。



【追蹤偏離無法估計】



在第三頁公開說明書也已經告訴你,因為累積報酬率會受到複利效果影響。
這一點在槓桿型的ETF已經寫過為什麼,就不贅述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p/leveraged-etf.html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兩個概念,這種兩倍槓桿ETF只追蹤單日,不保證長期追蹤的績效,所以分析油價根本沒用,因為你追蹤的是單日的狀況,根本不是長期的。

【發行價格】

在這份公開說明書的第13頁告訴你,基金發行價格為新台幣20元。


這20元為什麼重要?
這就是2元下市的由來,是金管會在2019年的7月26日

https://www.fsc.gov.tw/ch/home.jsp?id=128&parentpath=0,3&mcustomize=lawnew_view.jsp&dataserno=201907260001&toolsflag=Y&dtable=NewsLaw

針對
  • 三個營業日之基金平均單位淨資產價值較其最初單位淨資產價值累積跌幅達百分之九十
  • 基金平均淨資產價值低於新臺幣二千萬元者。



這兩個條件下都會導致期貨信託ETF下市,但政府的問題就是往往本位主義太重,寫了這樣的規定,卻沒有說為什麼?

原因在於假設我們自己去買期貨,期貨經紀商也就是那些你開戶和下單的對象,他會針對你的個人淨值與保證金狀況進行停損,因為前面說過當指數下跌500點你就會虧光保證金,為了避免你虧損過大,他無法追繳你的保證金,可能你根本沒有財產,另外法律程序成本太高等因素,都會規定強制停損,2018年的2月6日所引發的選擇權爭議就是這樣來的,因為券商停損的條件與選擇權本身的部分組合單的設計有爭議。

但期信ETF與你自己去買期貨最大的不同就是,你所買的很可能是一個已經虧損連連的部位,一開始我們都知道發行價是20元,所以我建議你買進期信ETF時,你要參考這個20元價格,假如這檔ETF長期維持在20元,才表示這個投資項目是長期賺錢的,沒有20元就沒有價值,因為表示他長期虧損的才會跌破發行價。

當你買進淨值3元,假設我們把元大S&P原油正2當成一個人,就表示他已經虧損了將近1 - (3/20) = 15% (虧損85%),而你買進這個倉位,金管會認為要下市就是因為他已經很接近破產的邊緣,所以才強制他要下市,所以元大為什麼最近趕快申購緊急800億元? 就是類似追繳保證金的狀況,元大靠著這筆錢來讓淨值回升,就不會接近破產的邊緣這牽扯到另外一個議題,期信ETF的分割與反分割,先暫時不談,先解釋淨值不滿2元下市的算法,這就是當初的發行價20元* 0.1 (虧損90%) = 2 元。

原因前面我說了:

當你買進淨值3元,假設我們把元大S&P原油正2當成一個人,就表示他已經虧損了將近1 - (3/20) = 15% (虧損85%),而你買進這個倉位,金管會認為要下市就是因為他已經很接近破產的邊緣,所以才強制他要下市。

否則如果繼續往下跌,所有投資人是很有可能都必須追繳保證金,這會讓期信ETF的淨值為負,在期貨市場來說就是這個人的期貨部位破產了, 需要補繳保證金,所以由此可知金管會的立意是良善的,並不像很多人不了解強制在2元下市,如果不要2元下市要處理的方式就是分割ETF,之前我們在下面這篇文章已經談過。
https://coldbloodinvestment.blogspot.com/2020/03/20200314Financa.html











張貼留言

0 留言